视频产品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现在视频APP的内容虽然好,但大多是横版,不够沉浸化。而IGTV意识到了用户年轻化、爱时尚的特点,所以它所有的视频都是竖版、全屏的。即使是长达一小时的小电影也是竖版全屏,这也是第一个做到长视频是竖版的APP。
这种竖版全屏的模式,对Instagram擅长的时尚和旅游之类的内容特别合适,体验非常浸入式,因此这个产品也吸引了大量用户。
能够在其他产品的长视频都是横版的情况下,IGTV的产品经理认识到这样的体验对于现有用户并不是最优的,并制定出了浸入式又便捷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好的产品感的范例。
## 如何提升你的产品感?
那么,如何提升产品感呢,也就是如何提升你做产品决定的能力呢?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在这里我给你分享四种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可以帮你提升产品感,或许还可以为你激发出更多提升产品感的方法。
**第一,对比和研究同类产品,从同类产品中寻找灵感。**
对于视频产品来说,你可以对比和研究抖音、快手、微视、YouTube等等。
首先,对比它们的目标用户群体、 产品功能等比较直观的内容;然后,对比用户体验,这也是最关键的。
你可以在这几个视频网站上传同一个视频,对比发布视频之后的体验:
- 哪个视频在短时间内观看的数量更多?
- 其他用户给你反馈的方式是什么(评论还是表情包),用户喜欢发什么样的评论(B站和抖音的评论方式就很不一样)?
- 它们多久会给你发一次提醒消息,给你发的提醒消息是否有用?
- 为什么打开抖音最先看到的是最火的内容,而打开Instagram最先看到的是朋友或者关注的明星的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研究同类产品如何解决同一个用户问题,这个方式对我来讲是最有用的,看完了已经有的功能,我就会思考还没有的功能。比如,如果要加一个视频剪辑的功能,我是抖音的产品经理会怎么做,我是Instagram的产品经理又会怎么做。
**第二,给每一个你喜欢的产品挑刺。**
这是我经常锻炼自己的一个方式,因为越是你喜欢的产品,用户体验越好,可以挑错的空间也就越小,所以给最喜欢的产品挑错,你需要大量的思考、谨慎的观察产品体验的一丝一毫,这个过程可以有效提升你的产品感。
如果现在让你给微信、抖音、Instagram挑错,你会挑出哪些问题呢?
**第三,思考产品成功指标的制定过程。**
**了解其他产品的成功指标是什么,以及如何指导产品的功能开发。** 你可以看一些访谈以及科技新闻,看看成功产品的负责人如何评价他们的产品,如何描述成功指标。
Facebook每个季度的报表,会讲用户使用数量是多少,平均每个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而YouTube的每次报告,会讲视频观看总时长是多少。
然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Facebook会在用户的信息流上放很多视频,因为这样可以提升每个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你也会理解为什么YouTube会不断推荐长视频让你看,因为这样可以提升观看总时长。
**思考其他产品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指标。** Facebook、YouTube的盈利模式都是在内容中插广告。而且它们插广告都有一定的逻辑,比如你看了多长时间后才插广告,所以你使用产品的时间越长,他们能插的广告就越多。
那现在我们如果把Facebook和YouTube的盈利模式,改成了订阅制,就像Netflix一样, 那么成功指标应该是什么?根据这个新的成功指标又应该有哪些新的产品功能呢?
我在专栏前面的文章中,给你留下了很多思考其他产品的题目,也是因为这样的假想思考题对锻炼产品成功指标的决定能力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