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产品会客厅是一个实战问答的板块,我想要创造的是一个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问题、答疑解惑的互动环境。 最近在留言中,我看见一位朋友说起自己从工程师转成了产品经理,希望培养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好产品,他觉得产品经理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所以很好奇这是不是产品经理自带的一种特质。 其实在我看来,这其实更像是一件“无他,唯手熟尔”的事情。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关注和试用不同的App。这些App可能是行业竞品,也可能与自己的产品不在一个讨论维度,毫无关联;但是,通过大量的观摩与学习,它们都可以为你的灵感蓄水池注入新的活力,激发你新的想法与创意。 我自己的手机里面大概有上百个App,每隔一段时间大概还会更新一批。在手里试玩这些App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简洁版产品分析的过程。我们钻进这些流程、细节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它的一整套逻辑。 这个过程其实就像解数学题的过程,我们一步步拆解、定位,观察每个细节所对应的用户需求,每个跳转映射出的设计理念。每个产品的内部都有自己的一套组织架构、交互设计、商业模式。把一个App抽丝剥茧,一层层拆出来,这其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今天的这位朋友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产品案例分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第五期问题】 恭喜幸运用户 @len,你的提问被抽取成为本周的实战问题。极客时间将送出价值68元的极客福袋一份。1个工作日之内,工作人员会与你取得联系。 ## 用户留言 > 我是一枚野蛮生长1.5年的PM,记得刚刚入门的时候,带我的同事就提醒我多看产品,所以最喜欢二爷您上一季产品案例分析的部分。 今天我想问的问题是:我现在一个产品拿到手上后,常常是觉得它好,但是又不确定它的好,好在哪里,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要关注的哪些点? 另外,竞品分析和产品分析有什么区别呢,怎么做一个有效的竞品分析呢? ## 邱岳回信 我理解你叙述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怎么做产品分析,怎么做竞品分析,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竞品分析就是针对竞争对手产品的产品做分析,它们的框架和方法差异其实并不大,最主要的区别主要在于出发点不同。 我个人的想法是:**产品分析的出发点在于理解、学习和启发,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是游离这个过程之外的,而竞品分析的出发点则是对抗或共存,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是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留言中,我看见你提到了一点,就是:自己把产品拿到手上不知道该如何找到它的好。 网络上有很多产品分析的文章与套路,文章中步骤很长也很具体,不过确实也容易让人记不住。我想每个产品经理在分析产品上都有自己的一套心得,我自己也有一个常用的简单路径,这里跟你分享一下。

## 本期问题
如果你是“极客时间”的产品经理,试着做一款同类产品的竞品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