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接触油画专栏之前,和大部分人一样,我是个艺术的门外汉。倒不是说我现在的水平有多高,现在可以看懂多少作品,只是那时候我真的追着罗老师问了很多“傻问题”。
比如说,抽象画是画家瞎画的吗?这幅画也太丑了,怎么还那么有名?一幅画不是画得像才显得有水平吗?等等。**也许,你在专栏里看到的某个问题,就是我最初稚嫩的印记**。
>
我:老师,你刚给我发的那张图片,画得好像呀!像照片一样。
罗老师:那个就是照片。
罗老师对我展开了疯狂而又密集的培训和训练,从流派、艺术家到每一幅画,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我再将内容大纲讲给我们的团队,大家一起做内容评估和筛选。
甚至,我们还专门开了一场油画专栏的品鉴会,邀请了公司内部的很多小伙伴。有设计部门的小哥哥小姐姐,还有学过油画的同学。
再之后,就是我讲给其他的编辑,身边的朋友。我发现,大家对艺术都不反感,都有一定的兴趣,只是这份兴趣还没有被触发。**一旦触发,也许你就发现了自己在艺术方面的潜力**。
一开始的我,是个流派和画家分不清楚的小白,现在看见一幅画,也能简单地说上几句。
罗老师和我说,只有你学会了,你对内容的理解才能深刻,你才会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这门课。于是,作为罗老师在极客时间的首席大弟子,我愿意扛起这面传播人类艺术优秀成果的大旗。
## 看看画就能提高审美?
其实,油画专栏最初不叫油画专栏,叫审美专栏。因为我们一开始想做一个审美的课程,可是,你也知道,审美二字本就虚无缥缈,再加上“课程”二字,听起来就像一门玄学。
**于是,我们决定从罗老师最专业的领域出发,讲油画鉴赏**。但是,那时候我们心里始终有一个疑问,看看西方油画就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吗?
我想,这个疑问在你发现这个专栏的时候也会有,看看油画就能提高审美?看油画有什么用?艺术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科,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意义吗?
但是,我还是带着这个疑问,忐忑又胆怯地踏上了这条传播艺术和启发审美之路。
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我们谈到了外国人都很有个性这个话题。老师说,外国人是很有个性,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是因为他们活得很自信。而**这种自信是因为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人云亦云,如果他们也一直活在主流审美的牢笼里,那么很多人都会不快乐。
于是,我们从主流审美聊到了皇权制对审美的影响,从土味视频聊到了家居装修,从伪个性审美聊到了何为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我们就好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谈天说地。
也是这次通话让我相信了艺术和审美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可能还没有发现这种联系,但是它润物无声**。
因为,你看,在艺术这条长河里,那些追求创新和不畏世俗的艺术家们,那些无论经过多少岁月雕琢都被称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他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你的思想**。
后来,专栏上线后,我收到了很多人的反馈:
- 朋友:我说我男朋友今天衣服这么好看,我后来发现是用了互补色(我认为是狗粮);
- 同事:我昨天换个微信头像都考虑了配色和构图,三分构图法真的百搭;
- 领导:昨天看了个电影,里面有一幕是《维纳斯的诞生》,我瞬间就get到了;
- …
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用户留言,更让我坚定地相信艺术和审美之间是相通的。



虽然变化有大有小,但是正如我们一开始说的,这种变化来自于意识的改变,而意识的改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当我们越来越发现其中的美和乐趣,我们就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记忆中的时光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开一朵在技术石块里生长的小花并不容易。而且有的时候,即使它开出来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它,去称赞它的顽强和独立。
专栏刚上线的时候,我几乎以一分钟10次的频率去刷后台留言,不停地关注着用户的反馈。当然了,即使告诉自己不用在乎也会在乎地看几眼的那个销量的数字。
我知道作为一个纯艺术类的专栏,在技术类课程里难有立足之地。就在我还想着怎么去安慰一下罗老师的时候,就连IT工程师也发消息问我,要不要安慰一下罗老师。
罗老师给我发消息告诉我,专栏销量蛮多呀!我一时语塞,想着是不是她没有看到其他专栏的销量。
后来,我们发现罗老师是真的骄傲和开心。她知道做这个专栏有多难,但是她仍旧选择做了,她知道专栏的销量暂时还不高(是的,暂时),但是她说**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
我:我现在对梵高感触很深,咱们的课就跟梵高的画一样,哪怕有阻力,也要努力做。
罗老师:是的,我们也像卡拉瓦乔,要做技术圈里的一道光。
我:那我们按照目录顺序,就该自由引导人民了。
罗老师:这个寓意好呀,我喜欢。
我:不过接下来就是呐喊。
罗老师:好了,我们重新排课程表吧!
我:罗老师,你嗓子怎么了?
罗老师:我昨天录梵高那篇,录了二十多遍才录好(咳~咳~)
我:啊?二十多遍?是我们的稿子不通顺,很难读吗?
IT工程师:不,是你们罗老师录一遍哭一遍,哭了二十多次才录完。
回想起那些与罗老师一起深夜改稿的时光,虽然我们隔着六个小时的时差,但是我们总在一起通话,不厌其烦地确认稿子里的知识点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我不仅收获了很多艺术知识和见解,也在孤独的深夜里吃到了不少狗粮。
回首这五个月的时间轨迹,每一步都不简单,每一个足迹都很珍贵。
所以,感谢罗老师,在身体状况不好、专栏一枝独秀的情况下,还能与我们极客时间平台共同创作优质的课程内容。
**就是这样在一天又一天里,我们打磨了一讲又一讲,和你一起走过了一站又一站。**
现在,我们都下车了。未来,我们会奔赴新的不同的旅途,会遇见更多精彩的人和风景。不过,我们也有可能在某个节点久别重逢。那时的你和我,我们应该都不一样了吧!
最后,希望《如何看懂一幅画》专栏可以成为你日复一日生活中的调味剂,成为你审美感知力开启的机关,成为你崭新生活的一个分水岭,成为你脑海里一段宝贵的回忆。
你可能从未去过意大利,去过欧洲,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在罗马上一节艺术课,但是,现在你却有了机会学一堂这样的油画课。历史裹挟着艺术,向你缓缓走来,伴随着一幅幅历史中的经典作品,你好像在艺术这条长河里游荡着,地中海的阳光也仿佛在温暖地照耀着你。
**愿你心中时时刻刻都有一朵在石块里生长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