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简单画了一个优先队列排序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模拟6个(R,rowid)行,通过优先队列排序找到最小的三个R值的行的过程。整个排序过程中,为了最快地拿到当前堆的最大值,总是保持最大值在堆顶,因此这是一个最大堆。
图5的OPTIMIZER_TRACE结果中,filesort_priority_queue_optimization这个部分的chosen=true,就表示使用了优先队列排序算法,这个过程不需要临时文件,因此对应的number_of_tmp_files是0。
这个流程结束后,我们构造的堆里面,就是这个10000行里面R值最小的三行。然后,依次把它们的rowid取出来,去临时表里面拿到word字段,这个过程就跟上一篇文章的rowid排序的过程一样了。
我们再看一下上面一篇文章的SQL查询语句:
```
select city,name,age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0 ;
```
你可能会问,这里也用到了limit,为什么没用优先队列排序算法呢?原因是,这条SQL语句是limit 1000,如果使用优先队列算法的话,需要维护的堆的大小就是1000行的(name,rowid),超过了我设置的sort_buffer_size大小,所以只能使用归并排序算法。
总之,不论是使用哪种类型的临时表,order by rand()这种写法都会让计算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扫描行数,因此排序过程的资源消耗也会很大。
再回到我们文章开头的问题,怎么正确地随机排序呢?
# 随机排序方法
我们先把问题简化一下,如果只随机选择1个word值,可以怎么做呢?思路上是这样的:
取得这个表的主键id的最大值M和最小值N;
用随机函数生成一个最大值到最小值之间的数 X = (M-N)*rand() + N;
取不小于X的第一个ID的行。
我们把这个算法,暂时称作随机算法1。这里,我直接给你贴一下执行语句的序列:
```
mysql> select max(id),min(id) into @M,@N from t ;
set @X= floor((@M-@N+1)*rand() + @N);
select * from t where id >= @X limit 1;
```
这个方法效率很高,因为取max(id)和min(id)都是不需要扫描索引的,而第三步的select也可以用索引快速定位,可以认为就只扫描了3行。但实际上,这个算法本身并不严格满足题目的随机要求,因为ID中间可能有空洞,因此选择不同行的概率不一样,不是真正的随机。
比如你有4个id,分别是1、2、4、5,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那么取到 id=4的这一行的概率是取得其他行概率的两倍。
如果这四行的id分别是1、2、40000、40001呢?这个算法基本就能当bug来看待了。
所以,为了得到严格随机的结果,你可以用下面这个流程:
取得整个表的行数,并记为C。
取得 Y = floor(C * rand())。 floor函数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取整数部分。
再用limit Y,1 取得一行。
我们把这个算法,称为随机算法2。下面这段代码,就是上面流程的执行语句的序列。
```
mysql> select count(*) into @C from t;
set @Y = floor(@C * rand());
set @sql = concat("select * from t limit ", @Y, ",1");
prepare stmt from @sql;
execute stmt;
DEALLOCATE prepare stmt;
```
由于limit 后面的参数不能直接跟变量,所以我在上面的代码中使用了prepare+execute的方法。你也可以把拼接SQL语句的方法写在应用程序中,会更简单些。
这个随机算法2,解决了算法1里面明显的概率不均匀问题。
MySQL处理limit Y,1 的做法就是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读出来,丢掉前Y个,然后把下一个记录作为返回结果,因此这一步需要扫描Y+1行。再加上,第一步扫描的C行,总共需要扫描C+Y+1行,执行代价比随机算法1的代价要高。
当然,随机算法2跟直接order by rand()比起来,执行代价还是小很多的。
你可能问了,如果按照这个表有10000行来计算的话,C=10000,要是随机到比较大的Y值,那扫描行数也跟20000差不多了,接近order by rand()的扫描行数,为什么说随机算法2的代价要小很多呢?我就把这个问题留给你去课后思考吧。
现在,我们再看看,如果我们按照随机算法2的思路,要随机取3个word值呢?你可以这么做:
取得整个表的行数,记为C;
根据相同的随机方法得到Y1、Y2、Y3;
再执行三个limit Y, 1语句得到三行数据。
我们把这个算法,称作随机算法3。下面这段代码,就是上面流程的执行语句的序列。
```
mysql> select count(*) into @C from t;
set @Y1 = floor(@C * rand());
set @Y2 = floor(@C * rand());
set @Y3 = floor(@C * rand());
select * from t limit @Y1,1; //在应用代码里面取Y1、Y2、Y3值,拼出SQL后执行
select * from t limit @Y2,1;
select * from t limit @Y3,1;
```
# 小结
今天这篇文章,我是借着随机排序的需求,跟你介绍了MySQL对临时表排序的执行过程。
如果你直接使用order by rand(),这个语句需要Using temporary 和 Using filesort,查询的执行代价往往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你要尽量避开这种写法。
今天的例子里面,我们不是仅仅在数据库内部解决问题,还会让应用代码配合拼接SQL语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比较规范的用法就是:尽量将业务逻辑写在业务代码中,让数据库只做“读写数据”的事情。因此,这类方法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最后,我给你留下一个思考题吧。
上面的随机算法3的总扫描行数是 C+(Y1+1)+(Y2+1)+(Y3+1),实际上它还是可以继续优化,来进一步减少扫描行数的。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这个需求的开发人员,你会怎么做,来减少扫描行数呢?说说你的方案,并说明你的方案需要的扫描行数。
你可以把你的设计和结论写在留言区里,我会在下一篇文章的末尾和你讨论这个问题。感谢你的收听,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
# 上期问题时间
我在上一篇文章最后留给你的问题是,select * from t where city in (“杭州”," 苏州 ") order by name limit 100;这个SQL语句是否需要排序?有什么方案可以避免排序?
虽然有(city,name)联合索引,对于单个city内部,name是递增的。但是由于这条SQL语句不是要单独地查一个city的值,而是同时查了"杭州"和" 苏州 "两个城市,因此所有满足条件的name就不是递增的了。也就是说,这条SQL语句需要排序。
那怎么避免排序呢?
这里,我们要用到(city,name)联合索引的特性,把这一条语句拆成两条语句,执行流程如下:
执行select *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 这个语句是不需要排序的,客户端用一个长度为100的内存数组A保存结果。
执行select * from t where city=“苏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 用相同的方法,假设结果被存进了内存数组B。
如果把这条SQL语句里“limit 100”改成“limit 10000,100”的话,处理方式其实也差不多,即:要把上面的两条语句改成写:
```
select *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100;
```
和
```
select * from t where city="苏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100。
```
这时候数据量较大,可以同时起两个连接一行行读结果,用归并排序算法拿到这两个结果集里,按顺序取第10001~10100的name值,就是需要的结果了。
当然这个方案有一个明显的损失,就是从数据库返回给客户端的数据量变大了。
所以,如果数据的单行比较大的话,可以考虑把这两条SQL语句改成下面这种写法:
```
select id,name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100;
```
和
```
select id,name from t where city="苏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100。
```
然后,再用归并排序的方法取得按name顺序第10001~10100的name、id的值,然后拿着这100个id到数据库中去查出所有记录。
上面这些方法,需要你根据性能需求和开发的复杂度做出权衡。
评论区留言点赞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