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追根溯源,从源头解决问题。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倍受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就是强调在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探究问题的本源,不被过去的经验知识所干扰。在高速增长期,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不至于反复的疲于应付。
比如面对产品的故障,是每次修复完就忙于下一个需求,还是重视复盘总结问题根源?这一点《SRE Google 运维解密》这本书提到的“事后总结制度”做得非常到位,除了追溯问题本质原因外,还建立了良好的总结文化,会收集事后总结内部分享,开放评论,对于良好的事后总结和事故处理还会做公开的奖励,甚至可以得到高层的点赞。
首先,早期成长起来的CTO,长期战斗在一线,冲锋陷阵以身作则的品质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是作为最高指挥官,最难得的是需要自知和自省,知道自己的短板和优势是什么,知道如何补自己的短板,不管是找到比自己更强的人,还是依赖团队的力量,这要求CTO具备有大局观和开阔的心胸。我们看到很多公司设立技术委员会、架构组等技术决策层,也有些公司设立联席CTO,其实是非常好的尝试,既下放了一些技术决策权,又补充了CTO可能的技术短板,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CTO的技术决策权做一定的约束,形成互相监督。
其次,团队作战,也讲究排兵布阵。按业务切分,还是按职能切分?还是更复杂的混合架构?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需要结合团队成熟度、业务特点和竞争格局考虑,要求CTO除了了解自身团队特点,还要熟悉行业竞争格局,以制定出最强有力的打法。阿里巴巴搞出了“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架构,即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更快速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有不同的团队,就需要更多的将军。在这个阶段,要有意去选拔和培养合适的leader,建立人才梯队。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高速增长的阶段,也要适时去补充能独当一面、身经百战的大将,在专业能力、技术视野、管理经验等方面补充团队的不足。不至于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悲哀。同时对于新上任的将领,作为将军需要知道每个人的局限在哪里,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要知道如何去补位和防范,以制定有效的监督。
## 稳定发展期
经历了早期的试错和高速的发展,公司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公司需要不断的进行新业务探索、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CTO对新技术的判断力和商业敏感度会越来越重要,CTO的视野关系着公司的未来。就像前微软CTO Nathan Myhrvold 所说:“My job at Microsoft is to worry about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If you want to have a great future you have to start thinking about it in the present, because when the future’s here you won’t have the time.(我在微软的主要工作是关心未来的技术。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你现在必须开始思考它,因为当未来来临时,你就没有时间了。”)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公司,在技术上所做出的超前布局。全球公认的最优秀的CTO之一,亚马逊的Vogels 在一次采访里介绍了 亚马逊在机器学习领域的技术布局。他介绍说,在过去的 20 年间,已经有多达数千位软件工程师在亚马逊参与了机器学习项目。他认为亚马逊是一家在业务领域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前沿公司,也正是因为不断地创新,才会让业务发展不断突破瓶颈。
## 写在最后
就像电影《后会无期》中所说的:“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个CTO的经历和挑战大不相同,只希望以上分享的经历能抛砖引玉,对大家能有一点帮助。
在创业路上共勉!
****作者简介****
林佳齐,云片网络 CTO,TGO鲲鹏会杭州分会会籍委员&服务委员。2010 年加入淘宝,参与淘宝搜索技术的改造与优化、淘宝去 IOE 等项目。2012 年创业, 负责技术团队搭建和管理、核心产品研发和运维保障。从为淘宝商家提供 CRM 服务的维客软件,到为企业提供短信、语音、流量等服务的云片云通讯平台,对高可用、高并发系统架构设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云通讯技术和稳定性实践有深厚积累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