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摄影入门课/加餐/关于《3》这本画册.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82 lines
12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关于《3》这本画册"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6a/ed/6a80f6eb2ff5a2c17ba66a4fe8f049ed.mp3"></audio>
** **
********
** **
从 2017 年 7 月 5 号起,到 2020 年 7 月 5 号止,「拍照片的麥仔記」走过了三年的路,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条越走人越多的路,但今天站在这儿的,还是只有我一个人……不过呢,这也并不是一条孤独寂寞的路。
在我老师给我这本儿画册写的序里有这么一段儿话:
**因为摄影始终是一个人的事,但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能有同行者。小麥有了我这个同行者,就像走在夜路上的人,找到同伴后不再害怕黑暗。很开心能和小麥同行,愿这本画册帮助小麥找到更多同行者。**
确实是这样的,这一路走来,同路的人很多,有些人走了一段时间就走散了,给我留下了或美好或遗憾的念想儿,有些人从半途进来以后目前还没有走丢,每天晚上各回各家,但天一亮,背起铺盖卷儿,还能一起上路。
这本儿画册是我拍照片儿这三年来的一个总结,这三年间我拍了将近十万张照片儿,当然,绝大部分,几近所有,都是完全没法儿看的,我从这些照片儿里勉勉强强挑出 300 多张,然后又一轮儿一轮儿往下筛,最后筛出了这 121 张大都带有私人印记的照片儿成册。
我老师在她写的序里夸了我一通儿,但后面我自己写的那个自序又把情绪拉下来了,我不在意暴露我一提到拍照片儿就感觉自己特别无能的内心活动,因为那些真正好的照片儿就在那儿杵着,你每天看每天看,确实足以粉碎你脑子里冒出来的各种莫名的自满,逼得你只好低着头呼哧带喘地继续往前追赶。
说回到这本儿画册,从选图开始,到整体后期,到编辑排版,到接触印厂,到选纸选布选工艺,到做产品渲染图,到盯版盯印盯包装,之后还有盯发货,哈,每一步都是我亲自过手儿的,噩梦般的四个月,现在终于就要有结果了。
当然这期间少不了朋友们的帮助我老师帮忙写了序「喜鹊造字」帮忙设计了封面上的“3”冉仔帮忙设计制作了产品渲染图鹤爷从前期编辑到后期排版一路跟下来「极客时间」帮忙启动众筹预售程序还有很多朋友说期待画册能尽早出不停催我让我少玩儿游戏多干活儿……这些帮助让我这个不怎么自信的人愿意以最自信的态度把这本儿画册放在各位面前。
因为这是众筹项目,筹不到数量我就没钱拿去印厂下订单,所以接下来就只好仰仗更多的诸位了。
以我对众筹有限的了解,好像众筹项目都要分档次,筹不同的数量就会拿到不同的东西,说实话,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我一个拍照片儿的人能给各位点儿啥,所以凭着我自然朴素的感觉,我就分了这么几档,主要还是为了表现诚意。
下单一本儿的话,就是一本儿带签名的画册,感谢支持,感谢您用自己的钱帮我这个陌生人圆梦。多说一句签名的事儿,我知道我的签名不值钱,有没有的其实完全不要紧,但就是个意思吧。
下单三本儿的话是三本儿签名画册加三套图卡24张/套。图卡就是画册里的 24 张照片儿印成明信片儿,只不过没有后面那些可以邮寄的线。
下单五本儿的话,是五本儿签名画册+五套图卡+五张随机海报。海报就是画册里的五张适合当海报贴墙上的照片儿放大点儿,拿 3:2 比例的照片儿举例,大概是 600mm × 400mm 这么大。我是觉得,如果有朋友打算帮我忙儿,一下儿下单了五本儿,他肯定不会是想都自己留着,我猜他会想拿几本儿送送自己的朋友,帮我壮大壮大声势……所以如果他送,就能一本儿画册连带着一套图卡和一张大海报一起送了,看起来也比较厚重。
最后,如果下单九本儿的话,呵,说实话,我不觉得会有人这样做,他得多爱我才能干出这种傻事儿啊,但如果不小心有这样的朋友的话,是这样:十本儿签名画册+十套图卡+十张指定海报+一次永久有效的免费人像拍摄机会,如果是非京的朋友,留下联系方式(在订单备注里留下电话或微信),在您来北京或我去您家乡的时候或我们不小心在不是我家乡也不是您家乡的地方遇到了,都可以拍,反正是永久有效,人生还长,总有相见的一天。再说一下儿指定海报,也是要请您留下联系方式,我会主动联系您,您可以指定画册里的十张照片,我单独去印,然后给您发过去。最后,我可以负责地声明一下儿,下单九本儿的话,我基本就亏钱了,不是挣得少的问题,是亏钱了,因为相对我的成本,另外我还包邮,我的众筹价真的非常非常低,所以请慎重表达您对我的爱,哈哈哈!!!
这些送东西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只在前 1000 本儿有效,之后就一本儿一本儿正常卖了,直到把印出来的都卖完就完了,然后我就不回头、不回头地继续走下去了。
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有一个挺强烈的感受,就是,虽然我这一路过来一直别别扭扭的,谈不上顺,也完全没有昂首阔步信心满满,但如果喜欢一件事儿,往死里磕,没日没夜地熬,掉着头发嘟噜着过劳肥,最终,即便也没啥大成就,但多多少少还是能鼓捣出来一点儿东西的。
所以,最后,终于可以正经聊一下儿画册本身了,哈!但我就不打算说用了什么纸、上了什么工艺和选了哪种型号的油印机这样的事儿了,反正做成什么样儿都是该做的,不重要,我就说说画册内容。
我摘录了一些我这些年写过的东西,这些文字对应的照片儿有很多都收录在这本儿画册里了,这部分内容特别个人特别长,如果不想看,可以跳过……但跳过的话,你就不知道我说了些啥了,都行,看你。
** **
“多少次,你以为还有时间,你以为一切都是日常,你以为因为昨天和今天一样,所以今天和明天也一定一样……你以为还有机会,所以你就完美地错过了。”
“不过那天我发现我除了有招孩子喜欢的「X基因」之外可能还有安抚动物的「X基因」……一只狂躁到不行的虎虎暴走来暴走去我蹲下来一直看着他几厘米的距离我把手放在他眼前也就两分钟他先是拿头往我的手上蹭然后是趴下再然后是滚了几下儿打了几个哈欠最后就睡了。”
“第一次听到《溪皇庄》这个名字是在《缂丝箭衣》的后台,蓝天野老先生跟松老聊天儿,松老说这部戏四月底的时候在湖广会馆要上,蓝老爷子说肯定会去看,我当时在边儿上听着以为是“西黄庄”,而且我心里读出来的是“西黄庄儿”,跟什么“北太平庄儿”“公主坟儿”“广渠门儿”一个路数的,感觉像是一个特别土的北京地名儿……后来我看到了「溪皇庄」三个字,觉得自己特别文盲。”
“那几天用「坚果3」拍照片儿我发现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就是拿着相机的时候和拿着手机的时候我眼里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果我拿的是相机很多画面我都不会去拍但只要我拿着手机我就啥都能看上眼儿然后看见啥都想拍都觉得值得一拍像个二傻子一样没拍好也乐呵呵的感觉自己甚至都变成一个随和的人了……所以我突然就很怀念当年用诺基亚用黑莓用 T1、T2、M1 到处儿胡拍照片儿的岁月,轻松自在,不像现在,拎着个相机,整天整天地一脑门子官司。”
“我在北京生活了将近 29 年我离开北京城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大学军训14 天,在靠近河北的一个山沟沟里。明天,我就要真的离开北京一段时间了,这回肯定会比 14 天长,去到一些不是北京的地方。第一大站已经定了,深圳,期间还会小驻上海和香港,第二大站得深圳完事儿以后定,接着就是第三四五六七大站,然后很可能就奔着一年多去了。我记得大学军训完从靠近河北的那个山沟沟回北京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幻觉,总感觉北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感觉我会完全不认识北京了,但就在大巴车从公主坟儿正经开上长安街的那一刻,我往车窗外一看,哦,北京还是北京,还那样儿。”
“那天纽约风雨飘摇,乌云密集,我站在帝国大厦顶儿上,比金刚曾经站过的地方儿稍微低一点儿,但不一定没有当年金刚看到的风景好,他那是 1933 年的纽约,我这是 2018 年的纽约……但我跟他一样的是,我们俩都没有亲眼看到过世贸双塔。”
“If that kid likes me…How bad can I be?”
“这一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最后竟然没死,我认为纯粹是因为我这个月过生日,我旺的,三十岁前的最后一年……不夸张地说,在途中,有不止一次为了拍一张照片儿差点儿死了的经历,不是因为我傻我看不出危险,我这么谨慎的人,如果小心翼翼地活,估计能活到升仙,但不行,死了也得拍,虽然拍到也没多赚,但没拍到就觉得亏了。”
“其实这次跑去东北没那么必须,尤其是跑去漠河,但还好我去了,还好就在最冷最冷的时候去了最北最北的地方,一路开着车,大体上不太着急不太着慌,走走停停,穿大兴安岭,风雪里赶夜路,在中俄边境冰封的大江上漂移……如果这次因为没那么必须就没去,可能我还会有好多好多年继续以为东北只是一片白茫茫。”
“我坐在剧院里听着这曲子和着那些平静的独白,我就特别想再重新活一回,我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奢望,我不需要修正,不需要润色,我也不买彩票儿不买房,就原模原样地重新来一遍,因为差一点儿都不是我曾经有过的幸福……一晃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我未曾珍惜的,我不再拥有。”
“八月初,病发,要死要活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特别想去香港,因为我爱香港,香港对于我来说是个很治愈的地方,但这次,不去,要死要活,去,心碎成渣渣。”
“我们路过了大片大片的稻田,踩过了小片小片的豆地,看着漫山遍野绵延不绝的苞米,吃了老乡自己家院儿里种的小葱儿和大白萝卜,终于,我忍不住问虾总:‘小麦在哪儿呢?’虾总指着我们面前的一片金灿灿,说:‘这不都是么!’呵,原来虾总分不大清啥是小麦啥是水稻,所以,我在梅河口这个没有小麦的地方,喜迎了几天水稻丰收。”
“然后我就狠狠地努了一把力,把所有孩子的名字都记下来了,记住那儿的孩子的名字的难点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很多姓毛,很多姓杨,很多姓何,很多次尔,很多扎西,很多品初,很多拉姆,很多卓玛,很多直玛,很多边玛……他们的名字简直就是这些前缀后缀的排列组合,但最终,我还是全都搞定了!我分得清杨降初,杨甲初,杨品初,扎西品初,艾帝扎西品初,艾帝扎西龙布,杨依若,毛依若,刘依若,杨八斤,何八斤,曹九斤,杨娜姆,毛卓玛,毛高茸直玛,杨边玛英宗……”
“达祖好好儿的,我就能好好儿的……还有那些个孩子,我一直觉得我的心特别大,特别滥情,特别能爱这个爱那个的,所以我经常会感觉自己心里空荡荡的,但现在我有了他们,我破天荒地感觉到我的心好像都被填满了,甚至,好像都有点儿不够用了。”
所以,这本儿画册就是这样了,他带着我这个归属感很弱的人完成了一次自省和自我救赎,希望你也能喜欢上我这一路的风景,如果你看过我看过的这些,那我们应该也就算是同行过了。
无论如何,提前谢过各位,我们画册里见。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a/db/2a7d72a1d26099124e9f73083c5a3cdb.jpg" alt="unpreview">](time://mall?url=https%3A%2F%2Fshop18793264.youzan.com%2Fwscgoods%2Fdetail%2F3eu7u8k3bo5co%3Fstep%3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