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louzefeng
2024-07-09 18:38:56 +00:00
parent 8bafaef34d
commit bf99793fd0
6071 changed files with 101794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123 @@
<audio id="audio" title="09建筑和场景摄影"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03/98/033a76eae330c8d9fcda2a82e566e198.mp3"></audio>
<video poster="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6/f3/e61b1741facb5d85a6471e6cbb5f74f3.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237e2815-175b191fb3f-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e119e1633e2e479c9a685d71ef04fc5b/61b48a953a1e45f9a5412bd5067ac393-f1fce87856a0a557e1a6f0080a689eb6-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在学习完手机摄影的前期部分和后期部分后,恭喜你,现在你已经可以大胆拿出手机去拍摄任何你希望记录的题材了。
在接下来的三节课里,除了以视频的方式带你实操外,我想再额外和你分享一些我个人拍摄照片过程中的想法。这些想法无关对错,只是始终奉行同一个原则:如何清晰表达出我想表达的内容。
这节课首先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在拍摄建筑和场景时的一些想法。
## 海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bf/834c61b9409b5c3f42589b9ebd795fbf.jpg" alt="">
这是在厦门的一个海边,我当时在沙滩上休息,准备拍摄一下这个场景。我起初拍摄照片时,只拍摄了沙滩上的这一群人,你可以看到他们正在准备爬上石头。
目前这张照片里的人物状态并不好,就好像你要给一群人拍摄毕业照,大家都还没到位一样。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a/4a/fae3f4a702f663ea42ec98935d50d74a.jpg" alt="">
我在等待这群人坐好的期间,发现左右两边也有主体可以拍摄进来,索性就将他们都拍进了画面里。在拍摄的瞬间,我并没太想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你目前可以看到这张照片是三部分主体之间的关系。
这样一来,我们其实可以有三种选择。一种是三部分主体都保留,一种是只保留左边两部分主体,还有一种是保留右边两部分主体。
针对这三种选择,我们一一来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6/f0/76e73058c7c5fba88ea0a6a4912a15f0.jpg" alt="">
在保留三部分主体的时候,左右两边两个人与中间这群人形成了一个对比。但也正是由于三部分主体之间的对比,使得照片的信息量有些过载,对比不强烈,难以体现一个明确的主题。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f/fb/ff36220d9538yy44000ed41fb0e5eefb.jpg" alt="">
在保留左边两部分主体的时候,一个人和一瓶水,与一群人之间的两部分对比。他们都坐在石头上,中间隔着一块石头,这些是这张图比较有意思的看点和巧合。整体来看,这张照片的对比更强烈,主题和情绪相对也更明显一些。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8/0b/984884e00b72f4a15845eeb387f2520b.jpg" alt="">
在保留右边两部分主体的时候,相对刚才左边两部分主体的照片来看,除了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对比之外,由于缺失了石头、坐姿等共同点,整体信息看起来就没有左边两部分主体时候主题明确。当然,在这两张照片之间,你可以有你的理解,也许你更喜欢这张照片(人物站立和一群人坐着的对比)。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4/91/946ceeb2fa27f1f686798d198c55cb91.jpg" alt="">
经过以上的分析思考,我最终的选择是保留左边两部分主体。在拍摄时我也正好有单独拍摄左边两部分主体。这张相比之前那张来说,拍摄时间差在一分钟内,但是距离会稍微近一些,加上构图角度原因,处理后的画质会更好,所以接下来的调整我就基于这张照片进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y/d4/8yy54aa7c02b8yy50eeff44331a7d1d4.jpg" alt="">
接下来的后期工作则是把我所说的内容去进一步表达出来。由于原图色彩并不出众而主体内容又偏小,我用黑白色调来淡化色彩对于照片内容的影响。同时,黑白色调也比较适合我想要表达的情绪。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5/5a/d579a04f4d24bc3e1842f40e7b84465a.jpg" alt="">
在最后一步里,我对照片进行了二次构图,减少沙滩在画面的占比。这样一来沙滩和海面的占比几乎是一样的,除去天空这一部分不看的话,你会发现两部分主体基本处于水平居中的位置。
从现在的画面结构里我们可以看到,天空属于留白的一部分,然后是沙滩、海面、人物。沙滩与海面对称,人物与人物对称,底部这块的构图非常规整,这对于画面所需要的平静情绪有所帮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b/2b/9ba3ab49fb4927673e62c5712eyy072b.jpg" alt="">
我在对外分享这张照片时,由于它在全屏观看时的体验会更好,考虑到观看者几乎都是使用的手机设备,我会故意旋转角度,去引导观看者全屏观看。
## 东京铁塔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6/84/a6dded284ce33b44aecb612643yy9184.jpg" alt="">
这是我走到东京铁塔下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由于东京铁塔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景点,关于它的照片数量巨大,如果你在拍摄这类场景时希望照片能够给别人留下印象,实际上是非常难的。
当时我希望拍摄一张属于我自己角度的东京铁塔,而不是复制人家的照片。这张例图利用前景来使得画面看起来不过于常规,拍摄起初我也挺喜欢这张照片的,不过由于才刚到塔下,我决定继续走走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b/19/6b03dc30b68ac01662126618d7025519.jpg" alt="">
这张图的角度可以让我们看到东京铁塔不一样的一面。在某些方面来说,它也许是有趣的,但这并不是我想寻找拍摄的角度,我希望可以得到一张一眼就能知道这是东京铁塔的照片,毕竟我是第一次到这里旅游。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1/27/413d67e00ee5b2fe178f3ae170431e27.jpg" alt="">
我继续走着,打算围绕着东京铁塔走一圈试试。这张照片是走到东京铁塔背后时,抱着试一试心态拍摄的。照片虽然干净,但整体看起来比较常规单调,我尝试拍摄后发现这张照片还不如第一张照片有趣。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8/e9/f874c95ca2001fb8735e8bb76bd1bbe9.jpg" alt="">
接着走到一个巷子里时,我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个角度并不常见,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但是照片并没有将东京铁塔作为主体来拍摄。你可以感受到,整张照片更适合作为背景来使用,我认为目前在街道上缺少一个主体,例如路过的人物之类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a/4c/3a805fe803dea95159b193d805d3e04c.jpg" alt="">
在即将围绕东京铁塔走完一圈的时候,我遇见了这个前景为树木的场景。在那一刻,我知道这是我一直想要的场景。相比之前的所有场景,这个场景我最喜欢。东京铁塔是主体,前景也比较好看,唯一遗憾是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拍出来的照片缺失天际的蓝色,画质也会受影响。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5/28/b50c29a9d71915bd04db43b8d0c6e028.jpg" alt="">
在后期时,我重新调整了建筑在画面中的占比,同时去掉前景左右两边较大的枝干,避免主次不清的问题。色调上我保留了天际的冷色和建筑的暖色,形成一个简单的冷暖对比。
## 上海外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1/42/718c1c2e9057f7641ab07866e1be6842.jpg" alt="">
上海外滩同东京铁塔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景点。关于例图角度的外滩照片,我们见得太多了,它最大的问题也是因为太常见了。在每个人都知道的地点、角度,如果你用最简单的方式拍摄,除了对于拍摄者自己,这张照片很难有独特的意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5/f7/a5848ebb0e5d9be9bb46fd60023871f7.jpg" alt="">
傍晚在上海外滩游走时,我被这个角度的场景吸引了。它不是我印象里最常见的那个外滩。我一路边走边拍,拍了不少角度类似但细节不同的照片。你可以注意到除了角度之外,拍摄的时间也很恰当,这是天气比较好的一天,傍晚夜幕时分,建筑灯光也都亮起。
不过,这张照片的外滩建筑成了远处背景,近处占据大面积的内容是楼梯与围栏,整体看起来有些杂乱,这并非我想要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0/f4/903f0a0f53c74168ba6156c128bcfff4.jpg" alt="">
对于刚才的照片,为了处理它看起来比较杂乱的问题,我尝试进行裁剪,仅保留画面中间偏右边的部分。但此时又有问题出现了。由于是弱光环境拍摄,裁剪幅度又过大,得到的照片画质很差。并且这样裁剪下来,左边部分楼梯细节看起来依旧杂乱。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8/ed/d8fbb8f17a2e8bcb1ef3ec27427c37ed.jpg" alt="">
最终我挑选了这张照片来使用。这张是我继续往前走一些后拍摄的。由于位置和角度变化,图里没能拍下黄浦江,这点还是有些遗憾。不过人群、外滩建筑、蓝色天空等这些我所需要的内容,都拍摄了下来。照片整体比较干净,不用大幅度裁剪,画质也有一定保障。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8/21/b88249fd6542cc9c616217d2dd33f521.jpg" alt="">
在后期调整时,由于地面信息有些空白多余,我裁剪去掉了底部的信息。整个画面从地面、人物、建筑、天空四部分转为人物、建筑、天空三部分。由于本身拍摄时色彩就比较好,这张图在后期时调色倾向的选择就很多了,我这里基本是最简单的一个调色。
## 总结
根据以上例子,你可能也发现了,在拍摄场景里,由于场景永远是固定的,我们就需要通过观察和不断移动,去找出自己心里最想要拍摄的角度,又或者是耐心等待人物进入场景等等。面对同一个场景,每个人所想表达的内容都可能会不同。无论你想拍摄的是什么,通常来说,很难一次尝试就能找到最优解。
在海边的例子里,我等待人群移动到最佳位置,观察了整个场景,拍摄并分析每种选择的利弊,最终利用黑白色调来表达我所想要的情绪氛围。
在东京铁塔的例子里,我围着东京铁塔走了整整一圈。由于我是第一次去那里,也不知道周围会有什么,但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最终还是很幸运地找到了我喜欢的角度,并合理利用前景来拍摄出耐看的照片。
在外滩的例子里,我通过观察和移动,最终如愿得到一张内容满意,画质也没有太受影响的照片。
在场景里移动和观察是我最推崇的拍摄习惯,而不是在网上找到攻略,导航去到指定地点,固定角度拍摄一张像是复制出来的照片。无论你更喜欢哪种方式,我都希望这些经验和例子可以帮助到你,希望你在接下来的建筑场景拍摄中,能够拍出自己更满意的照片。
## 作业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希望你根据我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去尽可能多地拍摄生活中遇见的场景。并点击 [**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 ,进入部落,分享一张你认为最满意的照片。

View File

@@ -0,0 +1,77 @@
<audio id="audio" title="10人像摄影"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2/cf/c2e0ede04ef32e46ae5bab108f9703cf.mp3"></audio>
<video poster="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6/f3/e61b1741facb5d85a6471e6cbb5f74f3.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45467438-175a79050db-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f090316614ba48c9b9b591b48b538da7/6e61155a323e44e78ad654aae43a083e-db137bbdf81b5b36a08e2958f540d211-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女生的自拍照片通常会比别人给她们拍的照片更好看。你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在我看来,原因在于女生自拍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获得一张姿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的照片。而当别人给她们拍照时,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简单拍摄一张就完成了,并不会花多少心思去获取一张状态最好的照片。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一张人物状态不错的照片,在拍摄人像时,除了需要做好我们前面课程里讲到的那些要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捕捉到拍摄对象最好的姿态与情绪。这需要我们与拍摄对象进行沟通、配合,以及大量的尝试与练习才能做好。
在拍摄时,我们的拍摄对象并不清楚自己在取景器里呈现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摄影师去进行主动的沟通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基于自己对于姿态、情绪的理解,去引导被拍摄者进行调整和优化。
除了带你视频实操外,我还会根据自己的一些拍摄实例,来和你分享一下我对于姿态、情绪的理解。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09/83f9bdf6ae0a752edd93e7b5558b3109.jpeg" alt="">
这张照片是在厦门的海边拍摄的,在拍摄时我首先选择了一个干净的海面背景,利用 iPhone 的人像模式拍摄,这使得背景相对弱化一些,主体则更为突出。
在构图比例方面,我参考三分法来处理,这样照片看起来比较工整。由于是较近距离的一张照片,我将女生的眼睛大致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
在姿态方面,我让女生侧身并侧脸面对镜头。尽管当天傍晚的光线非常弱,但是画面里你还是可以看出光线是从右侧方照射进来。这样侧身侧脸配合当时的光线,女生的身体与五官都可以看到明暗变化,五官显得更立体一些。同时由于侧身侧脸的关系,这样观感上身材和脸都会偏小一些。除了侧身侧面,女生的手部很自然地拿着围巾来遮挡上身,这样一个有着实际意义的动作会看起来比较自然。
在情绪方面,我个人认为合格的基础是自然,优秀的基础是自然且合适。在拍摄过程中,如果你把握不定什么情绪最合适,可以让女生多尝试几种表情,微笑、严肃或是深情,一一拍摄下来,最后再挑选即可。例图这张人物的情绪,是将大脑放空后注视镜头。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f/19/2fe06a0eb6a781b7e07f9845e1726519.jpeg" alt="">
同样是一张在厦门海边拍摄的照片,相比上一张例图,背景和构图比例的选择类似,我同样采用了 iPhone 的人像模式进行拍摄。但这次拍摄时光线要好很多,我调整了女生的位置与角度,让光线照射在女生侧脸上,得到比较明显的明暗对比效果。
在姿态与情绪方面,这次是选择了压低帽檐的动作,搭配一个相对偏严肃偏酷的情绪。当然,在实际拍摄时,我们并不是只尝试了这样一个姿态和情绪,但在后期选图时,结合各方面综合考虑,我挑选出了这张照片。
和之前类似的原因,这张照片由于帽子和侧面的原因,你并不能看到完整的人物面部。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有助于显得脸小的。虽然我并不认为照片拍出来脸小就一定好,但这可能是许多女生拍摄照片时追求的一个重点。所以如果你拍摄时有类似的需求,可以考虑以这样的思路去寻找姿态。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7/f9/178650a16cd9ed45f438957b7e26a2f9.jpeg" alt="">
这是一张用坚果手机拍摄的照片,画面背景并不好,沙滩和远处草木看着比较杂乱,在背景的方面,这是彻彻底底的一个反例。我之所以会将这张照片作为例图,是想分享两点:连拍和逆光。
先来说说连拍,在这张照片里,你可以看出女生姿态是在动态时抓拍的。如果你想要通过单次拍摄抓拍到一个满意的瞬间,或通过摆拍来实现这样一个瞬间,都是比较难的。这时连拍功能便派上用场了。
拍摄这张照片时,我让女生尝试在原地旋转,然后在这期间我利用快速连拍功能,捕捉到了那些动态瞬间。随后我在几十张的瞬间照片里,筛选出了这样一张姿态自然又相对好看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在日落前拍摄,我希望把当时的日落光线加入画面里,于是选择了逆光拍摄。在当时的场景里,我侧重选择了光线而不是背景。我们知道,在逆光拍摄时,边缘细节会被清晰地勾勒出来,极端情况时候的表现就是剪影。而在拍摄人像时,当我们想突出人物的五官、身体线条等信息时,就可以借助逆光拍摄来实现。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0/43/c01dc562f487af4a73c72a7b62909b43.jpeg" alt="">
这也是一张日落前的逆光拍摄照片,加上本身 iPhone 人像模式的虚化,女生身体的线条非常清晰。不过这个照片之所以选择逆光,更重要的是记录当时的光线条件。因为我认为日落时的逆光色彩比较好看,也显得温柔。
在构图比例方面,因为内容接近全身照,在拍摄时我选择了竖向画幅来拍摄,这样得到的画面会使得人物看起来更高一些。
这张照片的姿态逻辑和之前类似,通过非直白的表达方式来引导一些信息,例如让女生用手去触摸头发,这是一个自然的动作。同时,女生手臂遮挡了脸部,可以隐藏掉一些脸部信息。再例如通过身体稍微曲线的站立,以及拍摄并不完整的全身,这样一来你就很难通过画面去明确感知女生的实际身高。
通过隐藏一些信息,使得观看者自己去脑补缺失画面,这样一来,在照片观感上,我们很容易会觉得看着脸小、看着腿长等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2/9f/42f56ccebfb99eee08e03b40842ba89f.jpg" alt="">
这是在鼓浪屿的一家书店里休息时拍摄的照片,场景光线是固定的。当时光线比较弱,我让女生尽可能靠近窗户坐,这样照射在身体上的光线会相对明显一些。在光线、拍摄场景、角度都比较确定的情况下,接下来只需确定姿态和情绪了。
不过,这张照片我在拍摄时对于姿态和情绪的想法很少,所以索性就通过连拍来记录,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比较满意的瞬间。
在拍摄时,我站在餐桌的前方,边聊边拍,最后从上百张照片里筛选出来了几张,例图是其中的一张。虽然说挑连拍的照片好像是得去百里挑一,但其实也并不会很麻烦。因为连拍的照片里,你能够一眼就判断出绝大部分拍摄失败的照片,在挑选时并不会太纠结。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6/f4/56b36173b571b7f80ee9f1dd09b421f4.jpg" alt="">
在刚才的书店里走出来,我们在户外的阳台拍摄了这一张照片。
在姿态的选择上,背靠围栏,同时双手支撑在上面,这样的动作是自然且稳定的。通常来说,姿势要自然和稳定才会好看与耐看,一些刻意的抬头挺胸我觉得反而会比较奇怪。在拍摄的时候,我切换到超广角的模式,这样利用镜头畸变的特性,构图在底部的腿会被适当拉长,加上本身带有一些曲线的站姿,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人物比较高。
## 总结
针对人像拍摄,在举例里我侧重讲的是通过沟通与多拍,来获得人物比较好的姿态与情绪。但是,人像照片也是一张照片,基础的工作我们仍然需要做好的,这包括前景背景的选择、光线的利用、构图的比例等等。如果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记录,甚至还需要考虑服装、妆容与场景之间的搭配等等。
从这些举例里你可以看出,我个人的人像拍摄流程,都是先去调整那些基础的问题,例如场景、光线、角度等,然后再去调整人物的姿态,最后去捕捉合适的情绪。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多尝试多拍摄,最终从数张照片里挑选出最好的那一张。
除了和你分享我个人的拍照流程外,我还介绍了一些带有个人小心思的技巧。但我并没有将拍人像的小技巧归纳总结,因为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理解这些小技巧背后的逻辑,灵活应用小技巧,甚至是自己去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点。而不是遵循固定的技巧,为了效果而拍摄。
## 作业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我最后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希望你点击 [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 ,拍摄并提交 1 张你认为不错的人像照片,自拍也可以。

View File

@@ -0,0 +1,106 @@
<audio id="audio" title="11食物摄影"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5d/59/5d370855ecc948180752ac98fd46d659.mp3"></audio>
<video poster="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6/f3/e61b1741facb5d85a6471e6cbb5f74f3.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4a85f117-175bb8983af-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8b2fa105efd14a69bf4c58a51d5f9494/97220f493fed4c4c8a10ab11d6c64282-a3a62c8404d48ac270a2c668981fd085-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这节课我们来聊聊食物摄影。在拍摄食物时,因为我们的拍摄对象是静态的,这时的拍摄就是纯粹的摆拍了。我们拍摄的主体、背景、细节、光线、角度和比例等等,都可以自己来调整和控制。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控制要拍的食物是什么样的,该如何摆盘,搭配哪些装饰物等;可以控制拍摄的背景;可以控制细节上不出现多余的内容;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强弱,或者进行人为补光等等。 至于角度和比例就更不用说了,在拍摄食物时的构图,主要就是角度和比例的细微调整。
这次除了视频带你实操外,我根据以上几点,再给你举一些例子。
## 1.主体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1/e6/619eb393f1e4f46256247a51852655e6.jpg" alt="">
这是记录在家里的一次早餐,为了突出「丰盛」,我把当天早餐里认为好看的食物都摆在了一起,背景是换上不久的新桌布。
在拍摄角度方面,我选择 90 度垂直向下俯拍。稍后你会发现,这样的角度在例图里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这其实并不仅限于这节课的例图,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看到的那些关于食物的照片,也有许多都是以 90 度垂直向下的角度进行拍摄。因为对于这些「平铺」的食物来说90 度垂直向下的俯拍才是在拍摄它们的正面。
这张照片尽管整体观感上还不错,但我认为细节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左上角盘子的弧度缺口没有与粥碗嵌合对位,同时顶部的玉米缺失了一点点,没有拍摄完整。这些小细节虽然不怎么影响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感受,但是如果多看几眼,这些细节问题就很容易被发现,紧接着便是被放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6/68/c661d6ac58c695141a059f2ceb2d6668.png" alt="">
这张照片是我日本旅行的时候,在民宿里拍摄的。我的拍摄内容是当天晚餐。因为那天到的时间比较晚,这些食物实际上都是我从附近便利店买回来,之后再把塑料包装一一拆掉后装进盘子里。我简单进行了一下摆盘,然后用 90 度垂直向下俯拍,从正面去拍摄这些食物。
整个拍摄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但这样得到的效果相比直接拍摄塑料盒还是要好很多。**用一点点的仪式感,换一些更有意思的旅途回忆。**
## 2.背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a/56/da9yyfde724700fb5f066ffa1fe1eb56.jpg" alt="">
这张照片也是在家里的一次早餐,我使用了同样简单的摆盘,垂直向下俯拍。照片里只包含我希望你看见的主食、牛奶、餐盘、背景布。因为不希望在家里拍摄时每次背景都一样,这里的背景布是我摆拍时故意加入的一个道具,它成为了整张照片的背景,但是并非实际的餐桌桌布,在拍摄完后就撤下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d/69/5d77ba539abff1a2de27b0151666c169.jpg" alt="">
因为食物的拍摄几乎都是近距离拍摄,当我们的拍摄对象有侧重点时,手机拍摄的大光圈自然虚化效果在此时就能被展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背景就不一定只能是干净的桌布了,任何相关且不杂乱的信息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背景被虚化了,但也不是你就能完全不在乎背景是什么,背景需要「相关且不杂乱」。
例图是我一次在外面吃烤肉时拍摄的。我把手机镜头靠近一块被夹起的烤肉进行对焦拍摄,此时锅里的烤肉这个背景就被虚化掉了,这样一来,单独一块烤肉的细节被分离突出,背景是相关且不杂乱的一锅烤肉。整张照片信息干净、主次关系清晰。
## **3.细节**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2/df/629bd9068ce168e034c5538a098dd8df.jpg" alt="">
由于是静态的拍摄,我们有更多时间来关注和调整画面细节。这张照片里居中的餐垫、餐具摆放以及葡萄的边界细节,都是我自己调整后最终希望呈现出来的效果。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1/aa/71de34096637f05c2904cf68f818b7aa.jpg" alt="">
在食物的拍摄中,更常见也是更基础的细节问题是场景的干净度。你在拍摄时,遇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物体应该尽可能避开,比如影响画面观感的纸巾。例图是杂乱自助餐的一角,但是整张照片的内容经过简单调整后还是比较干净。
## **4.光线**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0/2f/90f1a17ca9765575ce6ec2fd4de02a2f.jpg" alt="">
如果是在家里拍摄,因为可以随意移动食物,我们对于光线的控制会比较大。例如你可以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善环境光、人为主动调整当前光线情况等等。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我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善环境光,将早餐放置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拍摄出一张质感较好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b/4a/4b2523ed50662992d124a90abd361d4a.jpg" alt="">
这也是一张在阳光照射下拍摄的照片,色彩和质感都相对比较好。
虽然我的举例都是阳光,但是在食物的拍照中,我们还可以注意环境中灯光的情况,以及借助闪光灯来进行补光等等。
## **5.角度**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b/6f/9bdae27092ca5e8695c7ae0160b2a86f.png" alt="">
这是一次在家里自制的珍珠奶茶,我将珍珠作为装饰放在一杯奶茶的旁边,物体放置在搭建好的桌面上,选择了干净的纯色背景墙面,最后用 iPhone 人像模式的虚化效果来拍摄完成。
角度方面,对于类似奶茶这样侧面才能一览全貌的食物,自然就不该俯拍了,挑选好合适背景后进行侧面拍摄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3/fa/e328a9cf3c1a74f44acc88fda42f54fa.jpg" alt="">
大部分适合俯拍的食物,同时也适合高角度侧面拍摄,有些时候因为条件限制你无法 90 度垂直向下俯拍时,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高角度侧面拍摄来代替。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放在商品柜里的面包。拍摄场景条件限制我只能用高角度侧面拍摄,如果说 90 度垂直向下俯拍时我们拍摄的是正面,那么这时拍摄的就是正侧面。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fa/5f9b0c8bdbdf4a54b9224934fc5cc0fa.jpg" alt="">
对于「铺开」的食物来说,这才是它们的正面。所以在拍摄类似内容的照片时,这个角度是很常用的。
## **6.比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f/4c/ffda0ab5e7e10c0fdf20dee5d1b9124c.jpg" alt="">
在拍摄食物时,如果我们有拍摄侧重点,那么可以考虑让这个侧重点大致占据画面 1/3 2/3 的比例,利用很简单的黄金比例来分配内容,可以轻松获得一张观感舒适的照片。
在上面这张图里,我的拍摄侧重点是一碗最简单方便面,我让这碗面占据画面大概 2/3 的比例,整体看起来干净且工整。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f/9e/cf42de446929d6ce8f8ca2d401ff2c9e.jpg" alt="">
如果你的拍摄对象是一桌子菜时,黄金比例的构图原则就不太适用了。此时你可以考虑让食物铺满画面,或者几乎铺满画面,如果你拍摄目的是希望展示「满满一桌子菜」的话。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d/2c/3da2cc32c07yy248c7a47a0cf4bc9d2c.jpg" alt=""><br>
除了相对的中距离拍摄以及远距离拍摄外,在面对一些细节比较不错的食物时,我们还可以考虑近距离拍摄,让食物的细节填满整个画面。
## 总结
在食物拍摄的实例里,我个人总结了 6 个注意要点,分别是主体、背景、细节、光线、角度、比例。对于「平铺」的食物来说,你可以多试试 90 度垂直向下的俯拍。在你拍摄食物时,背景需要「相关且不杂乱」。你拍摄食物时的细节、光线、角度、比例等都需要考虑不同的食物,去做出不同的调整。
在不同的拍摄环境里,例如家里的食物拍摄与在餐厅的食物拍摄,我们可以控制的要点其实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实际拍摄时,并不是这 6 个点都必须调整优化。
希望你结合我说的注意要点以及视频实操,能够拍出更满意的食物照片,记录好每一天的饮食生活。
## 作业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我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希望你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记录一下你的日常饮食。并点击 [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 ,进入部落,分享一张你最满意的食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