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louzefeng
2024-07-09 18:38:56 +00:00
parent 8bafaef34d
commit bf99793fd0
6071 changed files with 101794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75 @@
<audio id="audio" title="加餐(一) | 书单推荐性能优化和Linux 系统原理"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a3/61/a33403c6d755bdb000bd47af0d221361.mp3"></audio>
你好,我是倪朋飞。欢迎来到 Linux 性能优化专栏的加餐时间。
之前,很多同学留言让我推荐一些性能优化以及 Linux 系统原理方面的书,今天我就和你分享一些我认为不错的书。
Linux 系统原理和性能优化涉及的面很广相关的书籍自然也很多。学习咱们专栏你先要了解Linux 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此,再去分析、理解各类性能瓶颈,最终找出方法、优化性能。围绕这几个方面,我来推荐一些相应书籍。
## Linux基础入门书籍《鸟哥的Linux私房菜》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e/b4/8e3b114e11f6f5195e176290e4aa6eb4.png" alt="">
咱们专栏的目标是优化 Linux 系统以及在Linux上运行的软件性能。那么第一步当然是要熟悉 Linux 本身。所以,我推荐的第一本书,正是小有名气的 Linux 系统入门书——《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
这本书以 CentOS 7 为例,介绍了 Linux 系统的基本使用和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安装、文件和目录操作、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编辑器、Bash 以及 Linux 系统的管理维护等。这些内容都是 Linux 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非常适合刚入门 Linux 系统的新手。
当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其实也是学习咱们专栏的基本门槛。比如我在很多案例里提到的软件包的安装、Bash 命令的运行、grep 和 awk 等基本命令的使用、文档的查询方法等,这本书都有涉及。
另外,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还可以在其繁体中文[官方网站](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上在线学习。
## 计算机原理书籍:《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b/07/6b0cadb6858c3e00885e829d0910b207.png" alt="">
掌握 Linux 基础后,接下来就该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所以,我推荐的第二本书,正是计算机系统原理的经典黑皮书——《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这也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学科入门教材它的英文版名称“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其实更能体现本书的核心即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理解计算机系统。
这本书介绍了计算机系统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内容比较广泛。它主要包括信息的计算机表示,程序的编译、链接及运行,处理器体系结构,虚拟内存,存储系统 I/O网络以及并发等内容。
书本身比较厚,内容也比较多,但作为一本优秀的入门书籍,这本书介绍的各个知识点虽然有点偏向于编程和系统底层,但并不会过于深入这些,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合适。
此外,这本书的[官方网站](http://csapp.cs.cmu.edu/)上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帮你进一步理解、深入书里的内容,还提供了多个实验操作,助你加深掌握。
## Linux编程书籍《Linux程序设计》和《UNIX环境高级编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f/e7/1fe3cc0a1d0772282be0047dbfd67fe7.png" alt=""><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6/90/86ac9cfbba6a255c3592de13950be190.png" alt="">
介绍完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书籍接下来我要推荐的是编程相关的两本书分别是《Linux 程序设计》和《UNIX 环境高级编程》。
之所以要推荐编程书籍,是因为优化性能的过程中,理解应用程序的执行逻辑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编程基础就是刚需。
我推荐的这两本书中《Linux 程序设计》主要针对 Linux 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开发,是一本入门书籍,内容包括 SHELL、标准库、数据库、多进程、进程间通信、套接字以及图像界面等。
《UNIX 环境高级编程》则被誉为 UNIX 编程圣经,是深入 UNIX 环境包括Linux编程的必读书籍。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库、文件 I/O、进程控制、多进程和进程间通信、多线程以及高级 I/O 等,这些内容都是开发高性能、高可靠应用程序的必备基础。
这两本书籍,可以让你更清楚 Linux 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的执行过程,甚至在必要时帮你更好地理解应用程序乃至内核的源代码。
## Linux内核书籍《深入Linux内核架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1/5e/e1ed53283b51ed81a96b9c9d2e72d65e.png" alt="">
为了方便你学习和运用,我们专栏内容都是从 Linux 系统的原理出发,借助系统内置或外部安装的各类工具,找出瓶颈所在。所以,理解 Linux 系统原理也是我们的重点,同时,了解内核架构,也可以帮助你分析清楚瓶颈为什么发生。
所以,我推荐的第五本,就是关于 Linux 内核原理的一本书籍——《深入Linux内核架构》。这是一本大块头涉及了 Linux 内核中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磁盘、网络、设备驱动、时钟等大量知识。书中还引用了大量 Linux 内核的源码(内核版本为 2.6.24,虽然有些老,但不影响你理解原理),帮你透彻掌握相关知识点。
如果你是第一次读这本书,不要因为厚厚的页码或者部分内容看不懂就放弃。换个时间重新来看,你会有不同的发现。
## 性能优化书籍:《性能之巅:洞悉系统、企业与云计算》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b/55/5b8392e187c770b796c445ded4819655.png" alt="">
最后一本,是我曾在 [Linux 性能优化答疑(二)](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73738)中提到过的《性能之巅:洞悉系统、企业与云计算》。
这本书,堪称 Linux 性能优化最权威的一本书,而作者 Brendan Gregg ,也是很多我们熟悉的性能优化工具和方法的开创者。
书里主要提供了 Linux 性能分析和调优的基本思路,并具体讲解,如何借助动态追踪等性能工具,分析并优化各种性能问题。同时,这本书也介绍了很多性能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当作你性能优化过程的工具参考书。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句,读书不在多,而在精。
今天我推荐的这些书,你可能或多或少都看过一部分,但这远远不够。要真正掌握它们的核心内容,不仅需要你理解书中讲解的内容,更需要你用大量实践来融汇贯通。
有些书,你可能会觉得很难啃下来,还不如现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时髦。但要注意,这些内容都是基本不会过时的硬知识,多花点儿时间坚持啃下来,相信你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View File

@@ -0,0 +1,79 @@
<audio id="audio" title="加餐(二) | 书单推荐:网络原理和 Linux 内核实现"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e2/46/e24af09796ec670798000ebce759a546.mp3"></audio>
你好,我是倪朋飞。欢迎来到 Linux 性能优化专栏的加餐时间。
上一期的专栏加餐,我给你推荐了一些 Linux 入门、体系结构、内核原理再到性能优化的书籍。这里再简单强调一下,主要包括下面这几本。
<li>
Linux基础入门书籍《鸟哥的Linux私房菜》
</li>
<li>
计算机体系结构书籍:《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
</li>
<li>
Linux编程书籍《Linux程序设计》和《UNIX环境高级编程》
</li>
<li>
Linux内核书籍《深入Linux内核架构》
</li>
<li>
性能优化书籍:《性能之巅:洞悉系统、企业与云计算》
</li>
你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书,进一步深入到系统内部,掌握系统的内部原理。这样,再结合我们专栏中的性能优化方法,你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性能瓶颈的根源,以及性能优化的思路。
根据前面几个模块的学习,你应该也感觉到了,网络知识,要比 CPU、内存和磁盘等更为复杂想解决相应的性能问题也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来支撑。
而且,任何一个高性能系统,都是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组成的集群系统。网络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也就成了影响整个集群性能的核心因素。
今天,我就来给你推荐一些,关于网络的原理,以及 Linux 内核实现的书籍。
## 计算机网络经典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e/36/cef3bf15fa095140d499ba56fe4f2e36.png" alt="">
既然想优化网络的性能那么第一步当然还是要熟悉网络本身。所以今天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一本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
这本书按照网络协议模型,自下而上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其中,涵盖范围广是其最大的特点,内容包括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访问控制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的重要参考书。
## 网络协议必读书籍《TCP/IP详解 卷1协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7/56/07732b5c083e68874e0796a6ba708f56.png" alt="">
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后接下来就要深入了解TCP/IP 协议族中各个协议的原理。在这一点上《TCP/IP详解 卷1协议》是当之无愧的圣经级书籍。
这本书按照 TCP/IP 协议族,也是自下而上介绍了各种协议的原理,并且还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帮你更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分析网络性能时经常碰见的那些协议,这本书都有讲解,比如 ARP、ICMP、路由、TCP、UDP、NAT、DNS 等等。
无论是想学习掌握,各种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还是更直接落实在工作上,分析优化复杂环境中的网络性能问题,这本书都是你必不可少的宝典。
## Wireshark 书籍《Wireshark网络分析就这么简单》和《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艺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e/79/feaf5c9f1b5dd8c4a1546344c67e3979.png" alt=""><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7/f6/278f19c944ae955de49575bca3fde0f6.png" alt="">
在学习网络协议时,最大的难点,就是这些协议初学比较抽象,要理解它们的原理也比较困难。这时,如果可以借助 Wireshark 提供的图形界面,你就可以更直观形象地认识这些协议。
《Wireshark网络分析就这么简单》和《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艺术》就是两本不错的讲解 Wireshark 使用方法的书籍。这两本书通过诙谐风趣的案例,由浅入深地带你使用 Wireshark来分析常见的网络问题。
正如我所说,通俗易懂是其最大特点,相对前面两本大部头来说,你读起来会轻松很多。这两本书在内容上有些重合,内容范围也并不算丰富,但作为入门书籍,却实实在在可以带你,更轻松地理解常见网络问题的分析方法。
## 网络编程书籍《UNIX网络编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4/7e/74f218f137c7a61d7cb40c117831137e.png" alt="">
熟悉了协议后,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要看,怎么使用这些网络协议,来开发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也就是网络编程。在 Linux 中我们需要通过套接字接口跟网络协议栈交互。所以这里我推荐的是一本介绍套接字接口的书籍——《UNIX网络编程》。
这本书为你详细介绍了,各种套接字 API 的使用方法,还包含了大量可以直接运行的实例。如果你是一个想实现高性能网络的开发者,这本书是很不错的参考。
《UNIX网络编程》主要介绍了套接字接口的使用方法但并不包括 Linux 内核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方法。不过没关系网络协议栈相关内容我们上一期加餐推荐过的《深入Linux内核架构》中就已经包括了所以你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内核书籍。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1/5e/e1ed53283b51ed81a96b9c9d2e72d65e.png" alt="">
最后,我还是想补充一句,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哪怕只是啃下我推荐的这几本,你能获得的,一定是质的飞跃。
今天推荐的这些书里,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书很难,还觉得有些知识过时了。但你要知道,核心的网络原理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总是不过时的。并且网络本身,也是现代互联网和各种高可用、可扩展架构的基石。多花点儿时间坚持学和练,效果一定显而易见。
同时,在进入最后的实战进阶篇前的这几天,我也希望你能抽出时间,来复习或者补全专栏前面的知识。虽然总有人自我调侃,说技术类的东西,学了不一定会用,但是反过来说,不去学,一定不会用。坚持下去,相信在专栏结课时,我们一起,一定能看到一个更好的你。
行动起来吧!

View File

@@ -0,0 +1,71 @@
<audio id="audio" title="用户故事 | “半路出家 ”,也要顺利拿下性能优化!"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15/06/15528fd6e8673a64bae379a83df53906.mp3"></audio>
性能优化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相关知识自然也并不轻松。专栏更新至今,大家已经学习了五十多个案例和知识点。一路以来,有汗水有喜悦,有困难也有收获。你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专栏学习期间,无论留言还是打卡都比较活跃的几个同学,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学习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我来也
我是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程序员由于对编程很感兴趣而加入了程序员的大军。因为C语言学得很扎实有幸在毕业后找了一份“码农”工作。从09年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武汉一家休闲游戏公司从事休闲游戏服务端的开发还没有换过工作。
作为服务端的开发人员,在平常工作中,我难免会遇到线上程序出现性能问题。跟不少人一样,我以前的分析方法比较“原始”。
有时候我完全靠猜,比如从最近的变动入手,推测可能是什么程序导致的。当然,确定了程序后,偶尔也会用二分法,找出哪部分代码是“罪魁祸首”。
有时候我也会查看一些Linux性能指标不过以前确实只会用top和vmstat看看CPU负载、内存、磁盘、软中断等简单的性能指标。只有遇到具体的某个指标异常时我才会“谷歌一下”分析方法。
显然,这样解决起“新”问题来,很不及时,也并不准确;而靠着“踩坑”来学东西的成本也有点高。不过,以前确实没能找到实惠又系统的学习方法,这一方面也只能久久搁置着。
碰到极客时间应该说是一种幸运。在极客时间上学了《从0开始学架构》《Go语言核心36讲》《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等专栏后我对专栏的质量很有信心。
所以当《Linux性能优化实战》专栏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副标题“10分钟帮你找到系统瓶颈”就毫不犹豫地购买了。当然结果也没有令我失望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还记得在学本专栏的《CPU性能篇》时公司的服务器从某里云平台切换到了某迅云。没想到的是刚学过的知识就立刻派上了用场。
之前服务器1分钟的平均负载一直在1以下切换云以后突然间歇性地升高到了14就连5分钟的平均负载都升高到了8。虽然业务暂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但本着负责的态度再加上正在学习本专栏我就想着用现学知识来分析一下原因。
我先收集了高负载时的软硬中断数、磁盘I/O、CPU负载、运行中的进程及线程等指标确认了各项指标平稳与低负载时无明显变化。因为把可能导致平均负载升高的指标都排查了一遍运行中的程序队列也看过了所以我首先排除了自身原因。
后来,结合观测时收集到的信息,我发现该负载的升高很有规律,几乎是间隔固定的时间触发一次,持续时长也很固定。而这个现象持续了近半个月后,在部署程序没有任何调整的情况下,服务器的平均负载又恢复了正常,负载再未出现异常升高的现象。
虽然我最终没能找到具体原因,但经过系统性的排查,明确排除了自身程序的嫌疑,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
其实在极客时间,我订购了不少专栏,有些专栏知识平常用的并不多,我就会粗学。而这个专栏,跟我的工作非常紧密,讲得也非常条理易懂,所以我一直学得比较细,专栏里的每个案例都会跟着老师过一遍。
我会用老师介绍过的性能工具,在生成环境中试试,看有没有指标异常,防患于未然。这样,在解决性能问题时,我就从以前的“被动应战”,变为现在的“主动出击”。即使是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很快地定位大致位置。
另外,老师在留言和学习群里,都非常积极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也让我学到了不少。可能是我的接触面有限,我觉得把老师专栏中的知识吃透,就足够我用了。 我会继续反复学习,把这些知识变成我自己的能力,希望大家也能有同样多的收获。
### hurt
我目前在北京是一枚pythoner参加工作已经三年多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web相关的开发第二份工作则是做物联网后台开发。
就现阶段而言开发上涉及到的业务方面比较多对性能方面还没有过高要求。不过如果想成为更优秀程序员的话还是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而不只是会应用而已。另外因为我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平常也只看过一些Unix和Linux的书所以想更系统、全面地有所提高。
我平常会利用上下班的地铁时间来学习专栏,因为自己对容器比较感兴趣,所以如果遇到相关内容,我就会比较系统地去操作和了解一下。毕竟,技术还是需要实际操作的,虽然目前来说,我还只是“见招拆招”的水平。
在学习专栏过程中印象比较深的是老师特别负责和严谨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去问老师老师都会尽快给出解决方案而且有一次还特意给封装了一份docker镜像一次不行就又来了一次很认真也很耐心。在这里我先给老师点个赞。
虽然我目前没有跟上进度每篇都打卡,但是肯定不会放弃,会坚持努力去学习的,就像其他同学所说的,会有所收获。
作为一个买了三十多个专栏的极客时间老用户,我能感觉到,极客时间还是很用心地在做一件事情,而自己也跟着学习成长了。能让读者和作者很好交流,这一点真的很赞,很用心。希望我们大家共同进步吧,真的向极客出发。
### 渡渡鸟
我大学专业是化学在2016年进入一家做政府网站的公司担任实施工程师职责就是教客户如何使用网站后台技术含量几乎为零。2017年我决定学习Linux报了线上的培训班在18年一月份终于学完并于四月份跳槽成为了一名运维工程师。
对我而言服务器性能调优是绕不过去的坎这也是运维知识体系中最底层并且最难的一部分。在专栏学习中这部分知识点主要氛围四个模块CPU、内存、磁盘、网络每个模块的学习又分成三步走原理、指标、优化。
原理是最核心的尤其是针对我这种半路出家也没学过计算机原理和C语言的同学。这也是我学这个专栏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因为基础欠缺比较多我还是要依靠百度和谷歌搜索给自己答疑解惑。不过尽管如此在基础原理部分还是会有不理解的地方这些一般就要选择性地跳过了毕竟过分地追究原理也会严重影响性能学习的进度。
第二个指标,主要通过工具来获取,是定位问题和调优的依据。其实一些指标的要点,多看工具手册就能掌握,但重点是将指标和工具联系起来。这一点,在学完专栏后可以说是“神清气爽”,因为每个总结都很清晰到位。
最后的优化部分,先要根据性能指标找出问题,然后根据原理进行优化,最后再用工具衡量优化效果。这部分需要大量的经验,专栏中的案例也可以作为练手的好素材。
目前,性能优化专栏已经接近尾声,大部分内容学完后,我的收获很大。从开始学习到现在,我通过专栏中的方法,找到并解决了服务器上部分性能问题。这要是换做以前,我肯定不能这么“快准狠”地定位到问题。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专栏作者倪朋飞老师,如果不是刚好学到了这个专栏,想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和经验,花费的时间肯定要多很多。对我而言,时间就是钱,这个专栏真的是帮我省了一大笔钱。
当前网络上的大部分学习资料,要么不成体系,要么水平只是入门级,要么就是不够权威和准确。极客时间能邀请到这么多大佬开设专栏,确实是我这种学习者的福音。希望极客时间能越做越好,能将更多的知识带给更多的学习者。

View File

@@ -0,0 +1,61 @@
<audio id="audio" title="用户故事 | 运维和开发工程师们怎么说?"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be/3d/be9ec1d9471b8ecd4d0e00ac9c576e3d.mp3"></audio>
专栏的正文内容已经结束了,将近五个月的学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呢?本期同样放送用户故事,我们邀请到了几个活跃的工程师同学,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学习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Ninuxer
先交代下自身背景吧。我坐标上海目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做运维相关工作从事这行大概有5年时间了吧。运维这个行当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偏辅助或服务性质的岗位俗称“救火队员”以保障线上业务的稳定为己任。
我前几年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是不出问题皆大欢喜出了问题就去凭感觉经验去解决实在没辙了就去Google一下。因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系我一直只会用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更别提去深究问题背后的根源究竟是硬件、系统、中间件还是自身程序bug。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关注的一个技术公众号推送了极客时间《Linux性能优化实战》专栏。看到“性能优化实战”几个字我本能地点开想了解一下却发现是个熟悉的大牛——我此前学习过作者关于k8s的一些博客深知作者的功底深厚。于是我毫不犹豫就订购了同时也推荐给了周围的一些朋友一起加入专栏的学习大军
看得出来,作者在专栏的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每部分内容都有案例、总结、套路以及留言答疑这几部分。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遇到问题后的解决思路——即一种由表及里的分析问题的方式;其次,就是分析工具的使用。
工具这部分,我必须要膜拜一下作者。每个知识板块,都有针对问题(指标)和针对工具,这两个不同纬度的表格梳理。哪怕忘记了,对照着这几张表格,也可以很快地定位到工具。
接着我再说说平时学习的方法吧。因为我的工作还是比较饱和的状态,专栏学习基本是靠平时的上下班路上看文章;周末再抽时间,将文章中的案例进行实战演练,然后根据演练结果,去回顾文章中的内容。在每个板块结束后,我会在周末,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复盘,以加深理解。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说的是真心感谢作者的付出让我对Linux系统问题有了全局的认知。同时我也深知系统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靠一篇文章、一个专栏或者一本书籍就可以完成的。这注定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愿我们大家一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佳
我是永佳, 07年开始工作 前期主要从事 C/C++视频监控、视频处理方面的开发后来做的是Linux底层分布式文件系统/fuse。我比较关注应用、容器化和Kubernets相关的工作。目前就职于图普科技是一家提供图像视频内容审核和商业智能的AI互联网公司。我主要负责给公司搭建k8s系统并且从事应用容器化方面的工作。
从上一年起我开始为公司进行k8s研究和生产平台搭建。在搭建过程中我需要进行k8s的版本选择还有Docker、Linux内核的选择和测试。这些都不是轻松的活儿并且搭建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坑。也算是机缘巧合吧我感觉到了压力决定去系统学习又刚好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荐这个专栏于是就怀着好奇买了专栏学习。
学习初期,我其实就是带着不少问题来的。
<li>
公司训练程序经常有10-40核CPU占满应用这些CPU占用究竟消耗在什么地方呢
</li>
<li>
Docker/k8s运行训练经常遇到容器不能删除的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li>
<li>
僵尸进程无法关闭该怎么解决呢?
</li>
这些问题专栏学习中都得到了解答。比如在第一板块的CPU内容学习中我理解了平均负载的概念学会查找CPU占用最高的应用并会通过perf定位应用出问题的地方。
老师教了很多方法,对我来说,不仅要听懂,更需要学会分析。此外,我觉得专栏的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在文章下面看到其他人的留言,可以知道大家踩过的不同坑、遇到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这些同样让我获益不少。
最后感谢作者在春节期间也不忘更新专栏的敬业精神并且一直耐心认真地回复大家的问题。期望后面后面作者可以出更多的课程例如k8s方面的内容。也希望其他学习者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 夜空中最亮的星
极客时间上线《Linux性能优化实战》时我第一时间就订阅了。原因很简单我是一名运维工程师这个课对我来说实在太需要了。在运维工作的过程中我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优化的内容但自己在优化这方面掌握的知识还不够深也不成体系。所以学习提高迫在眉睫
《Linux性能优化实战》这门课真真切切提高了我的工作技能。老师讲的知识学完立刻就能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效果真的让人好开心也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有了老师的课做基础哪怕继续深入学习优化方面的知识我也胸有成竹而不会畏惧了。
课程的每一篇内容都很精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套路篇。有了套路,就像战士有了顺手的武器一样,再也不用徒手战斗了。我的运维技能,也可以说是立刻提升了一个档位,遇到有关性能的问题,也不再是无从下手的状态了。
而且,不得不说,老师总结的图表真的很贴心。我保存下来放在手机相册里,可以随用随看;或者打印出来,贴在公司的墙上,每天工作时“抬头不见低头见”,朝夕相处后亦能提高不少效率。
课程的每个知识点也让我很有收获。我印象最深的是Buffer 和 Cache 这部分的知识点。通过这篇文章,我彻底清楚了这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爽!难得学习也能让人如此兴奋和愉悦。
很想说,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极客时间编辑和整个极客团队。不夸张地说,我现在已经是极客的“中毒”用户了。工作之外听得到,工作之内听极客,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常态。我期待老师的第二季内容,也期待极客时间产出更多更好的知识产品。谢谢你们,极客之路我们一起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