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louzefeng
2024-07-11 05:50:32 +00:00
parent bf99793fd0
commit d3828a7aee
6071 changed files with 0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102 @@
<audio id="audio" title="12 | 外接设备,把你的库乐队变成移动录音棚"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e5/d3/e5eb2cd53ede8b1518fc592e48a1afd3.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玩音乐。
在前两个模块的课程中,相信你已经了解了库乐队中各种乐器组件,以及一些进阶功能的使用方法,并且完成了不少音乐片段的制作与创作。随着你对库乐队了解和使用的加深,你可能也在使用库乐队的过程中遇到了更多的问题,比如:
- 录制乐器组件时,总是容易弹错音。
- 虽然触摸屏能实现出一定的力度变化,但它还是不够准确而且不好控制。
- 录制人声时,总感觉杂音特别大。
- ……
如果你已经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首先要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库乐队玩得越来越6也就发现了库乐队的一些局限。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就来告诉你一些方法那就是通过外接设备来扩展库乐队的功能更充分地发挥出库乐队的潜力。
## **外接耳机**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ef9f3d3fe56843f68c2b9f79e0d3beac/snapshots/26b9d0f768814287a154e30633ab1acb-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30d35178-177c960bf42-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87b1109fe1c9460d8766e68c4c0bec09/dfc7ad06ed72404596bd314403d51aba-60dc94eae95d11c665a79ae89967bfa2-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看到我上来就讲耳机,可能你会有点诧异:耳机有什么好讲的吗?即便是不使用库乐队,我平时用 iPad 或者 iPhone 也会用耳机的呀!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想和你聊一聊,为什么要用耳机。
我们知道,声音回放的效果和扬声单元的尺寸是相关的,说白了就是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喇叭越大,声音效果就会更好。而 iOS 设备,限于体积,它的扬声单元的尺寸就不可能大,所以它播放出来的声音,尤其是中低频的声音就会显得稍有不足。
iPad 还稍好iPhone 问题会更大一点。位于中低频段的乐器主要就是贝斯和鼓,当我们听不太清楚中低频段的声音的话,显然也没法更好地制作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外接一个耳机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可以让你更清晰准确地听到中低音声部的声音。
但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该使用什么样的耳机呢?
现在无线蓝牙耳机的品质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把无线蓝牙耳机作为自己日常使用的主力耳机。但蓝牙耳机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延迟。
尽管现在很多蓝牙耳机的延迟已经优化到100毫秒以下在进行语音通话、观看视频甚至是玩游戏的场景中已经很难感受到明显的延时了但在使用库乐队进行音乐制作尤其是录音时蓝牙耳机的延迟体现得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会让你录制的MIDI或者音频信号产生位移。
但有线耳机是不会产生延迟问题的,所以如果你使用库乐队时要用耳机的话,我会非常建议你使用有线耳机。
## **外接 MIDI 键盘**
在之前的乐器组件以及MIDI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操作都需要我们把乐器组件的声音录入到库乐队当中。那么在演奏和录制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库乐队这种触屏方式是不太适合演奏乐器的。如果是打开自动演奏或者是仅仅点击和弦还好一旦切换到键盘界面或者是吉他、贝斯等组件的音符界面会发现我们想演奏一些音符时要演奏得特别准确就比较难。
比如到了比较快的段落,我需要快速点击这些音符。都用一个手指的话,有可能会点慢或者点快。但如果我用演奏钢琴的指法,它的琴键宽度又和实体键盘不一致,容易弹错音。假如我调整到和真实键盘相近的宽度时,屏幕又显示不下这么多键了。最重要的是,触屏的手感和琴键相差太远,很难弹出强弱对比从而很难表现出细腻的情感。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触屏这种方式不太适合用来演奏稍微复杂一点的旋律。那如果你会一点点键盘,而且想录入一些复杂一点的旋律,外接一个适合演奏旋律的设备不就好了嘛。
不管是使用 Type-C 接口的新 iPad还是使用 Lightning 接口的 iPhone 和老 iPad都支持外接 MIDI 键盘,使用相应的转接口就可以了。目前市面上的 MIDI 键盘大多是 USB-A 口的,适配性很好。
我们试着来连接一下 MIDI 键盘:你看,用实体键盘来演奏的感觉真的是非常好。我可以更准确地演奏出想要演奏的旋律,触键的位置、时间会很准确。键盘也可以很好地感知到我的力度差异,并且体现在所录制的信号当中。
库乐队还会识别出 MIDI 键盘的一些控制信息,比如八度控制、弯音轮、音色调制轮等等。有些键盘带有音色旋钮和打击垫,这些也都会被识别出来。而且如果你还安装了延音踏板的话,也可以将钢琴踏板信号录制进库乐队。
一般而言出于简单、便携的考虑我会为库乐队配备一个比较小巧便携的键盘比如我今天带来的这三款25键盘 MIDI 键盘CME 的 XkeyArturia 的 MicroLab以及 AKAI。这两款键盘都很小巧便携非常符合库乐队本身“便携音乐制作”的定位。可以随身放在背包里只需要连接上库乐队就可以演奏和录制。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对键盘要求比较高的演奏者,你同样可以接上更大的 MIDI 键盘,比如 49 键、61键甚至是 88 的全键盘,让你有更大的演奏空间。
## **外接音频输入**
除了外接键盘这样的 MIDI 输入设备以外,库乐队还可以直接连接音频输入接口,从而直接录制外部的声音或者音频信号。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库乐队的各种音频处理功能了。
比如在[第10节课](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42246),我们讲了库乐队的录音组件。有了外接音频输入设备,你就可以把你的声音录进库乐队然后进行各种各样的处理。但运行库乐队的 iOS 设备,不管是 iPhone 还是 iPad它们自带的麦克风的质量显然有限录出来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外接一个更专业的话筒这样就可以使用话筒把各种各样的声音录到库乐队当中了。
那么,我们可以购买一个音频转接头,然后连接话筒,或者直接购买一个可以直插 iPhone 或者 iPad 的话筒。因为现在大家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录音、拍摄乃至直播,所以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现在使用 USB-A 甚至是 Lightning 以及 Type-C接口的话筒也越来越多我们自行挑选即可。
我们可以来试一试我这款话筒,那么你会发现录制出来的声音,音质比设备自带的麦克风要好很多。
除此之外,你可能发现库乐队里有一个组件我之前一直没有讲到:放大器。所谓放大器,它的原理就是把吉他、贝斯或者其他电声乐器发出来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然后输出到音箱或者录音机里。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对声音信号进行很多变型处理,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要知道,电吉他、电贝司之所以在流行音乐领域这么重要,很大原因就是它们能够发出各种各样的音色及特殊效果,所以这些乐手对音色的要求都极高。
库乐队里这些放大器的品质都非常好,不光有很多预置的声音效果,还允许你像乐手串联单块效果器那样,自己搭配各种模拟单块效果器的组合。但打开这个放大器你会发现,它默认的音频输入是 iOS 设备自带的麦克风。就像我们说的那样,设备自带的麦克的质量不怎么样,放大器、效果器再厉害,也没法把一个本来音质就很差的声音变得音质很好。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一条音频转接线。它能把电声乐器的声音,直接输入进 iPhone 或者 iPad然后再加载上库乐队自带的各种效果器这样声音的品质一下就会变得很棒。
但是很抱歉,因为我不是吉他手,所以我也没有准备这方面的设备,也没法给你演示了。但网上有很多相关的设备,尤其是苹果官网,有几款专供吉他/贝斯使用的接口,价格比较合理,品质也不错。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吉他手或者贝斯手的话,你就完全可以尝试着把你的演奏用音频接口连接到库乐队上,然后就能调用库乐队里这些各种各样的音色以及声音效果了。
## **连接扩展坞或外置声卡**
我们前面讲了 iOS 库乐队可以连接耳机、键盘、话筒、音频输入等设备或接口,但真正使用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到其中两个以上的设备。
比如我录歌的时候不光要连接话筒,还要连接耳机,这样录音的时候才避免串音,把听到的伴奏也同时录入到话筒里。
还比如,我使用 iPad 演奏时,既要连接键盘,还要把 iPad 输出的音频信号连接到大音箱(而不能使用 iPad 本身的喇叭,它的声音太小了)。
那遇到这些情况,我可能就要使用一个集成度比较高的扩展坞——比如我现在手里拿的这种。我现在去很多地方讲课就用它:把它连上 iPad 以后,它可以把 iPad 的音频从这个 3.5mm 标准音频接口里输出出来,同时还能连接 MIDI 键盘,以及把我的 iPad 屏幕通过VGA或者HDMI接口输出到外接屏幕上。
如果这还不能满足你,那你可以用库乐队连接一个专业外置声卡,这样就可以胜任很多专业级的音乐制作及音频处理任务了。
比如我自己购买的这款 MOTU-M2 USB声卡它使用Type-C接口进行信号传输和供电可以和 Macbook 和 iPad 直接连接,也可以使用转接口和 iPhone 连接。带有两进两出的音频接口和一进一出的传统MIDI接口以及一个带独立输出控制的耳机监听接口还有两个输入接口兼容话筒、线路及吉他输入并且带有单独的增益控制及信号显示。这已经可以满足一个专业的个人工作室的需求了。
再比如两个信号输入接口我可以一个连接话筒一个连接吉他同时用键盘连接MIDI口主输出连接到音箱上他同时在耳机口连接一个监听耳机。这样我就可以随时控制输出的信号录制的时候我可以同时录制吉他和人声以及键盘录音的时候用耳机监听录完了以后回放以及编辑调整的时候切换到音箱输出。非常方便快捷地应用各种场景。
除了 MOTU 这款声卡外,还有其他很多厂家比如 Focusrite PreSonus 也都推出了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声卡功能都差不多价格也都不贵1000多块。那么想象一下我们的 iPad 或者 iPhone 搭配上这么一个外置声卡的话,就瞬间变身成了移动的迷你录音棚或者工作室了。
## 邓老师说
之所以说 iOS 库乐队可以视为“准专业音乐制作软件”原因就在于它强大的扩展性。当你为它接上了专业的话筒、耳机、MIDI键盘等外部设备那你完全可以在堪称专业的环境中高效制作出达到出版级别的音乐作品。同时在你的水平提高后升级到更好、更专业的制作平台时这些库乐队外接的设备同样也可以继续使用。
同时,即便是出于学习和娱乐的目的,我也建议你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小小地购置一些外接设备,毕竟受设备硬件条件的限制,在 iOS 库乐队上录制 MIDI 及音频都会有一些不方便,或者质量不如意的地方。如果有条件的话,接一个键盘,再接个话筒,库乐队会好玩得多。毕竟用 MIDI 键盘输入音符的效率和在库乐队上点击屏幕,效率可谓云泥之别。
## 音乐练习教室
iOS 库乐队可以外接的设备有太多种类了,在这里就不给大家布置具体的作业了。如果你购买了某种设备,或者手头碰巧有能够外接在库乐队上的键盘、话筒或者是音频输入接口,那请你使用这些设备再把之前的作业再完成一遍。有了新设备的加持,你可能会有起飞的感觉哦。
好了,那么今天的课程内容就是这些了,欢迎你在本节课程页面下留言,也欢迎你在评论区里分享你的学习创作的心得及成果。

View File

@@ -0,0 +1,201 @@
<audio id="audio" title="13 | 功能串联:从无到有,做出你人生的第一首歌"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9/a8/29936e4a8b2cedeabed1601f3462b1a8.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玩音乐。
我们的库乐队课程已经快要结束了相信你学习到这里时已经掌握了不少小技能了。比如学会了演奏乐器组件学会了使用实时循环乐段界面学会了如何录制和编辑MIDI和音频信号以及连接外接设备、扩展库乐队功能等等。
那么,今天也到了我们把所学的各个知识点综合串联起来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一首歌吧。
## **设计歌曲框架**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9ace723751e14286b3e7b1be53ea2d04/snapshots/f6f40e4d7b414b779ec1db68ab077800-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17617f84-177d39d6ced-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1410e9dcdb3642aaa9bb7664ebbbd749/f0abc4201d7442448c8fd6b78b154c2b-b38067bff4cc14afdf27b6c84c2cba19-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首先要确定歌曲的结构**。一般而言流行歌曲不管是华语还是欧美还是日韩大部分都沿用了“主副歌结构”或者说“AB段结构”。
也就是说**歌曲会分<strong><strong>为**</strong>两种主要的段落</strong>**一种是主歌也叫A段****。****另一种叫副歌也叫B段**。主歌部分通常是用来**交代背景、铺垫情绪**的,而副歌部分通常是**抒发情感、激发共鸣**的。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平凡之路》。
>
徘徊着的
>
在路上的
>
你要走吗
>
Via via
>
......
>
易碎的
>
骄傲着
>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这里就处在歌曲刚刚开始的时候,情绪相对收敛,唱也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主歌。
而接下来到了高潮段落:
>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
也穿过人山人海
>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
转眼都飘散如烟
>
我曾经失落失望
>
失掉所有方向
>
直到看见平凡
>
才是唯一的答案
到这个段落的时候,你会感觉歌曲内在的情绪已经完全爆发出来了,歌曲也听得让人热血沸腾,这也就是所谓的副歌。
再比如你很熟悉的《春天里》:
>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
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
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
>
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
>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
在街上 在桥下 在田野中
>
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这个段落仍然是先交代背景,铺垫情绪,把歌手当年的生活状态描绘出来,然后画风一转:
>
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
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
>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
请把我埋在 这春天里
在这个段落,歌手开始感叹时光的流逝,怀念美好的青春。而且在之前段落的推波助澜下,歌曲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也就是副歌段。
所以,大多数流行歌曲通常都是由这样的主歌段和副歌段组成的,尽管它有时会有一些变化。比如主歌会反复几遍再进入副歌,一组主副歌段落唱完后还会重新回到主歌段等等,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了****“**<strong>主歌-副歌**</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叙事-抒情**</strong>”**<strong>、**</strong>“**<strong>铺垫-爆发**</strong>”****的结构**。
只要你能够**写出来一个主歌段落,一个副歌段落**,然后将它们复制、连接起来,再**在适当的位置上加入前奏、间奏、尾奏**等段落,一首歌的完整结构就这样搭建出来了。
所以说,**写歌并不是从头开始一句一句地创作的**,而是通常先写出两个段落,然后再遵循着一定的格式,将其扩展成一首歌的。当然,这两个段落要彼此之间具备共性,同时又有一些对比,这样歌曲才会好听。
具体什么是共性呢?你可以去看一下我在视频中的详细讲解和示范,这样你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 **选定歌曲主题及风格**
做好了刚才的准备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构思歌曲的框架了。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大概想表达的想法,倒不用马上先确定具体的歌词,但是需要**先整体设想一下歌曲的情感**,是轻松?沉重?欢快?痛苦?压抑?躁动?等等。然后**选择一种能给你带来这种感觉的曲风**。
当然这个过程有时也是颠倒过来的,你会先选择一个曲风,或者搭配出一个段落来,然后根据这个段落听起来的感觉,再构思一个主题。但无论顺序如何,你都记住,**不管你萌生出来的感觉有多么短小、简单、甚至是粗陋,都没有关系**,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以它为支点,把它进行丰富、扩展。
我之前经常会被问到,写歌应该先写词还是先写曲?我的回答是:都可以。如果你脑子里先蹦出一条旋律,或者蹦出一段音乐,那就先写曲,然后再填词。如果是先有一个特别想表达的观点,或者有意思的故事,那先写词也可以。
而且更关键的是,你甚至可以交叉着推进,也就是说不用等词都写完了再开始写曲子。反之亦然。因为有的时候你可能只写出了一个小段落,然后另一段暂时找不到灵感或者写了一半卡壳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先写曲子,把词和曲先配上,然后你听着这个段落时,就会激发你新的创意,然后你再继续写新的段落就会有新的灵感。
## **搭建歌曲框架**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写歌吧。
首先我想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比如歌曲主题,我看就**围绕着咱们这个库乐队课来写**吧。那么我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首先我觉得库乐队是一个非常好上手的音乐软件,可以让很多不懂音乐的人快速把音乐玩起来,不管是演奏、制作还是创作,都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所以我可以聊聊库乐队有多么好上手,玩起来很开心,而且还有钢琴、吉他等各种乐器,有一些强大的辅助功能,而且还免费,你可以用它把自己的想法做成歌,等等等等。那么这些内容就可以用很俏皮的方式表达出来。
那音乐方面,我们显然**应该用一种比较轻松、活泼的感觉来和它搭配**。所以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尤克里里,因为**尤克里里给人的感觉就是阳光、活力、放松、微笑**的。在开车的路上我一边想着尤克里里扫弦那种非常放松的律动,一边试着哼着旋律,那么试着哼出了一段好听的片段,大概就是我在视频中演奏的那样的。
接下来我们来继续搭建框架。我们还是像之前那样制作音乐片段那样,先选择鼓组来制作。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这次制作的不再是单独一个鼓的片段,而是在制作的时候就要设计好主歌的鼓、副歌的鼓,以及前奏间奏的鼓。
接着,我们可以新建一个实时循环乐段。
然后选择一个主歌的鼓,之后依次是副歌、前奏和间奏。
我们注意,既然主副歌里,副歌是高潮,主歌是铺垫,那么显然副歌的力道要比主歌更重一些,这样情绪才能更饱满。
然后我们还要为歌曲设计一个和声框架。为了便于呈现,我现在姑且为主歌设计一个 Dm-G-C-Am 的和声,然后就可以制作低音和伴奏声部了。
还可以再配一个电钢琴。
然后是贝斯。贝斯的主歌副歌部分要有所区分。
那么这首歌的大体结构就制作完成了。这已经可以视为一个歌曲小样了,有了比较成型的歌曲主题、旋律线、律动感和歌曲结构。你当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它,或者干脆请一个制作人来把它制作成成品。但最核心的创意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事实上,我也确实把这首小样交给了我的两位朋友,他们一位是歌手,一位是制作人,请他们在这首小样的基础上把这首歌制作出来。**等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听见这首歌制作完成的成品的样子啦**
## **邓老师说**
这节课我身体力行地向你展示了创作一首歌的过程。也正如我在前面课程里提到过的,中间的这些环节的顺序可以任意调整,甚至还可以省略、跳步,或者是和别人合作,但最核心的点在于,**你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想表达的东西,并且能用相应的文字和音乐把它描述出来**。
可能你不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更不是音乐专业人士,所以你的歌词和音乐肯定会非常粗糙,但这没关系,因为**有价值的、闪光的,是你的观点、创意、故事**。当你把这最核心的创意传达出来后,这就成为了独属于你的作品,**它代表着你在某一个阶段的思考和状态,更能去传递你特别的心意与情感**。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请其他的专业人士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帮你整理、打磨、美化成一首最终的作品。
所以,如果你喜欢创作的话,你一方面要学习如何使用音乐和语言的工具,并不断练习你的表达技巧,但同样重要的是,你要认真地生活和思考,这样你才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富有价值和魅力的观点和表达。
欢迎把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方法心得分享在留言区,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同时也欢迎你把作品分享在我们的读者交流群中,分享创作的喜悦。

View File

@@ -0,0 +1,93 @@
<audio id="audio" title="14 | 乐队2 台 iPhone 就能实现乐队表演?"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1a/ab/1a026aa21154fa1f64c1e545c7c3c7ab.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玩音乐
我们知道,音乐的魅力不仅来自于音乐作品,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在于表演。即便你不会创作,但当你把一首歌曲或者乐曲表演给别人,让他人来欣赏时,那么你也会把音乐的情感传递到听众心中。
那么,当你想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音乐,表演个节目的话,可千万别忘了库乐队这个玩音乐的神器啊!所以在我们课程的最后一课,我就来教教你怎样用两三台库乐队设备来组建一个临时的“小库乐队”。
今天这节课的表演形式会跟以往的课程有点不一样,因为我邀请了两位搭档,小霖和小瑛,和我一起组建一个临时的小乐队进行表演。我们会一起给你演奏几首比较经典的歌曲,别担心,这些歌曲并不算难,只要你学完这节课,就完全能够演奏出来。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f810b84aa71248f9a1008902cb8832d3/snapshots/36b8a25e7d884d3bae40332bb37c8738-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15bf88e1-177dd6613d1-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e70becf8095746f0af86196bfcc70bbd/3e9a804595dc4b928824802c806f95a9-a5ad710843ca72de3dedfba25d0427ad-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 **生日歌**
我们先来示范一个你经常会唱到的《生日歌》。其实在第六节课讲和弦条界面时,我们就已经讲过了生日歌的弹唱。不过当时的弹唱比较简单,那么这次,我们可以用小乐队把弹唱部分编排得更丰满一些。具体怎么来做呢?
首先,我在吉他扫弦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打击乐组。同时我还用了一个尤克里里来进行弹唱。
其中吉他部分,我们只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即强拍扫一下弦;打击乐我们也只使用了两个声音,分别是底鼓和踩镲,让它们演奏最基本的 3/4 拍的节奏。
不过,尽管它们都非常简单,但组合在一起后,音乐就显出层次感了。
另外,在开始演唱前,我还用了一个“铃铛”的音色演奏了一段歌曲旋律,并把这段旋律作为前奏。这样整个歌曲听起来段落感也更强了。
## **You Are My Sunshine**
《You Are My Sunshine》 也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曲调简单优美。在编配上,我也继承了《生日歌》的版本,即:我负责尤克里里的弹唱,小霖同学继续负责木吉他扫弦,小瑛同学则负责鼓组。
和《生日歌》有一点区别的是这首《You Are My Sunshine》是 4/4 拍的,所以打击乐组的基本节奏除了要用到底鼓和踩镲外,还要用到军鼓。
我把《You Are My Sunshine》 的和弦谱放在了这里,你可以参考着和弦谱来进行演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b/0d/8bfbab562c285428fa456ed6c05ca80d.png" alt="">
## **Hickory Hickory Dock**
《Hickory Hickory Dock》是一首经典英文儿歌轻快活泼。所以我在沿用了之前乐队编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幽默滑稽的音效在打击乐音色组里
同时,我们在弹唱歌曲的时候,也把前后段落进行了区分。前面的段落稍微简约一些,后面的段落则加强了节奏感。
同样的我把《Hickory Hickory Dock》 的和弦谱放在了这里,你可以参考着和弦谱来进行演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f/ff/cf260fa83927c6fdefaac343e902fcff.png" alt="">
## **Lemon Tree**
接下来我们来唱首一首流行歌《Lemon Tree》。这首歌是一个德国乐队“傻子花园”Fools Garden的作品被苏慧伦翻唱后就在华人世界广为传唱。
这次我们的编配要稍微调整一下了。小霖同学这次演奏的是弦乐组的拨弦齐奏(原曲里就是这样编配的),小瑛同学则用电钢琴演奏一个“反拍节奏型”。因为这两个声部的节奏感都比较强,所以我们就不再设置打击乐声部了。
但聪慧如你,一定知道如果你们再有一位同学的话就可以让他来演奏鼓组了,对不对?那么我会负责高潮部分的管乐齐奏,它其实起到的就是一个低音声部的作用。
《Lemon Tree》的和弦谱如下你可以参照着弦谱以及我们在视频中的演奏自己也来玩一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5/08/354d29d125497b2ce2c7f0d1d55c5008.png" alt="">
## **平凡之路**
我们现在要把难度稍微往上增加一点了。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试试朴树的《平凡之路》这首歌吧。这首歌你应该非常熟悉了,一首非常经典的作品。
这首歌的演奏方式是:小瑛再次回到“鼓手”的位置上,来演奏一轨电鼓。而小霖同学呢,则负责演奏“电钢琴”。
那么这首歌的前奏其实是由我用MIDI键盘演奏出来的毕竟这需要演奏相对复杂的琶音如果没有MIDI键盘那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在触摸屏上弹出来的。
进唱以后,使用和弦条的电钢琴音色一并加入,在一段主歌结束后,鼓组也加入,让歌曲显得更有节奏感。而我也切换成了尤克里里弹唱。
《平凡之路》的和声非常简单事实上这很有可能是一首先有和声套子然后再慢慢填充出旋律和其他声部的歌曲因为它从头到尾的和声就只有四个Am F C G。只有在歌曲的最后的结尾处才把最后两个和弦的位置对调了一下换成了 Am F G C。所以这首歌的和弦谱我就不列了相信你对照着视频就能够演奏出来。
## **Row Row Row Your Boat**
如果你觉得这些仍然很难那没关系我们再来唱一首非常简单的只用到两个和弦的歌曲《Row Row Row Your Boat》。之所以说这首歌简单是因为它只用到两个和弦也就是C和G。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a/33/5a83c60b512a33f229bcdf7d38d78933.png" alt="">
一方面,你可以用吉他来完成扫弦的部分。另一方面,你还可以用一轨打击乐,来打出一个 6/8 拍的基本节奏型,这样就与演唱的部分搭配起来了。
## **邓老师说**
在这一节课,我邀请了两位搭档,小霖同学和小瑛同学。他俩都是完全没有学过音乐的“小白”,不懂五线谱,也不懂乐理。事实上他俩就是极客时间的员工,而在拍摄这期视频之前,我们仅仅见过一面,一起排练了一个小时。
而之所以要邀请这样的音乐小白来和我一起完成这节课的表演,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即便你没有音乐基础,但只要你花一点点时间来学习一下库乐队,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你也能快速地和朋友一起,完成一个小小的表演。
而更别提如果你们已经有一两件乐器,比如普及率很高的吉他和钢琴,那库乐队完全可以作为其他的补充声部,如打击乐、弦乐、各种各样的电声乐器等,和演奏真实乐器的乐手们共同在台上演出。别怕音量不够,你的库乐队可是能够连接音响的。
而如果你稍加思考的话,你会发现,编配乐队和编曲的思路是非常像的。不管是制作一首歌,还是表演一首歌,我们都需要通盘考虑这首歌的打击声部、旋律声部、低音声部、织体声部,而且在不同的段落中让这些声部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歌曲的层次感。
可以说,编配乐队和编曲背后的思考是相同的,只不过,一种方式是把这些声部都录在了库乐队里,而另一种方式是把这些声部由不同的人实时共同演奏出来。
## **音乐练习教室**
在今天示范的这些歌曲里挑1到2首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完成表演。或者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和其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编配成一个表演。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学习创作的心得。同时也欢迎你把表演作品分享到读者交流群中,我们一起共享创作的喜悦。

View File

@@ -0,0 +1,143 @@
<audio id="audio" title="01基本操作5分钟制作一段专属手机铃声"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18/3b/18075dccb67e59fe8e8314a619dcc83b.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来和我一起玩音乐。
今天是我们玩音乐的第一节课,也是我们这门课程第一阶段的第一节课。在第一阶段的课程里,我会依次讲解乐器组件的使用,把你的 iPhone 或者 iPad 变身成一个随身的“乐器宝盒”,让你动动手指,就能像乐手那样演奏吉他、键盘、贝斯和鼓。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会带你制作各种各样的音乐片段,把你脑袋中的各种奇思妙想,都落实成一段段炫酷的音乐。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就借助图文、音频还有视频的形式,帮你快速掌握库乐队的基本操作,然后再带你制作一段手机铃声。你完全不需要懂音乐,就可以完成今天的制作,是不是很神奇呢?那就跟着往下看吧。
## 你的手机和别人撞铃声了吗?
我们知道,最早的手机就是一部带在身上可以随时接听和拨打的电话,而后才慢慢可以收发短信、拍照、播放音乐、访问互联网等等。虽然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手机也越来越像电脑,但“通话”永远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那么,既然要能接电话,就一定要有电话铃声。
早年的电话铃声,只能发出非常简单的、类似于任天堂红白机的那种合成音色,而且只能发出单音旋律,不能同时发出两个以上的音符。
所以如果想让当时的手机演奏出好听的铃声,那就需要找一条优美而富于变化的单音旋律,比如诺基亚的经典铃声,你肯定听过。
同时,因为手机容量有限,很多手机只有极少的几款铃声可选,所以经常会出现“撞铃声”的情况:一个人手机响了,好几个人同时摸向自己的手机准备接电话。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出现这种情况,你看,是不是有点尴尬呢?
后来手机性能不断提升,手机音质越来越好,能够播放的声音格式也越来越多。不仅能在网上下载到各种铃声,还可以把歌曲片段设置成铃声,“撞铃声”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不过如果想让自己的手机显得有点个性的话,除了换手机壳、换手机主题、换壁纸以外,换个独特的铃声也是很必要的。
但是你想啊,不论选谁的歌当铃声,都不如自己亲手制作的铃声更有个性啊!如果再把你亲手制作好的铃声送给你的朋友、家人、伴侣,他们收到这份心意时该有多高兴啊!
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 iPhone 用户,你一定会了解在 iPhone 里设置一个个性一点的铃声有多费劲,你需要:
- 先把自己喜欢的歌导入到 iTunes
- 再在 iTunes 里调整好长度;
- 然后再用 iTunes 把它同步到 iPhone 里;
- 最后在 iPhone 里选择你导入的铃声。
这么复杂的操作,再加上 iTunes 还那么难用,想想头就要炸了。但如果使用库乐队制作的铃声,你只需要在 iPhone 上点几下,就能把它设置成铃声了,方便得让你无法想象。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就手把手教你制作一段专属的手机铃声!
## 如何快速熟悉库乐队的基本操作?
<video poster="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1/80/e1b10fc991c824a7ffb14fc317b79c80.pn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31fb82ce-177145a8fd4-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f89ac4665f60471895d72e5ce435e569/360c7a90e9d448c2a48c81c3a6d306c3-309c155e68e8d2fba9d0e4ff74bece36-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在制作铃声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熟悉一下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这是之后解锁库乐队各种功能和玩法的前提。那我们就开始吧!
打开库乐队,首先看到的是“声音浏览器”这个界面。在这个界面里,你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乐器来弹奏,像吉他、贝斯、鼓等。在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会陆续给你讲解这些乐器组件的用法,所以这个界面我们会经常碰到。
当然如果你说“我不想弹奏乐器有现成的音乐片段吗”当然有了你可以在“声音资源库”里下载免费的乐器和采样乐段可以录制人声或者乐器还可以调用外部的音频。只要你的iPad和iPhone储存空间不是特别紧张我建议你把这里所有的扩展包都下载下来方便使用。
另外有一点你要注意一下,在屏幕上方你还可以切换到“实时循环乐段”的界面。这个功能我们也会经常用到。
接下来我们就点开“键盘界面”。整个界面分三个部分,最顶上的是控制条,中间是乐器控制区,下方是乐器演奏区。
左侧的导航按钮包括:
- “我的乐曲”,可以存储当前乐曲,并进入乐曲浏览界面,在这个界面里,你可以创建、存储、移动、分享这些乐曲。
- “浏览器”按钮,打开声音浏览器,你可以在其中选取乐器组件或打开实时循环乐段界面。实时循环乐段我们稍后再讲。我们也可以按住“浏览器”按钮来选取不同的触控乐器。
- “轨道视图”按钮,按下后可以在当前乐器组件和“轨道视图”之间切换。轨道视图可以让我们同时观察到多个乐器轨道的状态,也是整个库乐队里最常用的界面。
- “轨道控制”按钮和“效果”按钮,可以打开当前所选轨道的轨道控制界面和混音界面。
- 如果你进行了任何录制或者修改动作,就会出现“撤销”按钮。轻点它,就可以撤销你之前的操作。
中间位置的播放乐曲的控制(称为走带控制)包括:
- “跳到开头”按钮,会将播放头移到乐曲的开头。乐曲播放时,“跳到 ”按钮会变成“停止”按钮。
- “播放”按钮,开始播放乐曲,或者停止当前正在播放的乐曲。
- “录制”按钮,开始录制。若要停止录制并停止播放头移动,请轻点“播放”按钮。
- 主音量滑块可以控制乐曲的总音量。既可以在界面上拖拽来控制音量,也可以用 iPad 或 iPhone 上实体的音量键来控制音量。
- “节拍器”按钮,这是用来开关节拍器的。
右侧的按钮包括:
- “乐段浏览器”按钮。点开以后能看到许多小乐段,我们可以把这些乐段添加到乐曲中。
- “乐曲设置”按钮。可让你查看和编辑乐曲设置,包括节拍器设置、速度设置和调的设置。
- “信息”按钮。这个按钮会显示一些帮助信息。
以上这些功能都是我们使用库乐队时会经常用到的,使用逻辑也简单明了,你只要多把玩几次,肯定就能掌握了。
## 用库乐队来制作一段手机铃声
<video poster="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b/2e/fb40c4b6f7ba79161471a52b5e5bc02e.pn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79f4acd-17714ec4ecc-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e771467e5ea8447c8f30196e0fd2531c/1b07c44893fc479aa2bf09ec1e6d12c9-bc02d00f1097ee118cff29c7c7ac5b9f-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第一步,我们需要一个鼓。
要知道,**流行音乐听起来之所以比古典乐带劲,很大原因就在于人们发明了“架子鼓”**。所以说,要想音乐听起来更炫酷,鼓就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了。
今天咱们做的手机铃声呢,我想让它酷一点,偏电子感觉的。
那我们就来点开“鼓手”界面,在“电子音乐”这一栏里选择一个“鼓手”,找一个节奏型。你一点击就可以听到它的效果。让我们选一下,嗯,不错,就是它了!
**第二步,我们再来添加一个“贝斯”。**
你可以点“轨道”键进入多轨界面,点击左下方的加号增加一个声部,选择“贝斯”组件,这样就完成添加“贝斯”声部了。
“贝斯”负责音乐中的低音声部,它会让音乐听起来更稳定,也更有流动性。为了配合整个的铃声风格,这次我们先选用一个比较有电子感觉的“贝斯”。
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于,如果你压根儿不会弹贝斯的话,完全可以把它交给库乐队,让它自动演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打开“自动演奏”功能。
打开后,“贝斯”就会根据乐曲的速度、节拍,开始自己演奏乐句,而我们只需要时不时地更换个和弦就好了。自动演奏的部分是可以录制下来的。那么让我们跟着节拍器的速度,录一轨贝斯。
注意上方有一个带有数字刻度的标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小节的数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乐曲一共有8个小节播放完第8小节后播放条会跳到乐曲开头直接重新播放。乐曲默认是4/4拍也就是说每个小节有4拍。如果看了视频你就知道在小节里面同样也有刻度线来划分出每一拍的位置。
贝斯声部我使用的是C、G两个和弦每一个和弦持续4个小节。也就是说开始时我会弹C然后在第五小节时我会换成G和弦。
**第三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一个“合成器”。**
合成器的音域很宽,它通常会负责音乐里的中音和高音部分。我们可以选一个炫酷的合成器音色,比如在“琶音”组里选一个。
琶音器是另一种自动演奏形式你只要按下琴键它就会按照乐曲的节拍自动发声如果同时按下几个琴键那就会按照规律循环演奏这些音符。为了配合贝斯的旋律我们需要演奏的是C、G和D、G两组双音。
这三个声部录完以后,这段手机铃声听起来就比较有模样了:**鼓决定了节奏感,贝斯打好了音乐的地基,而合成器决定了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也就是旋律的形态。**
到这里还没完,我们可以再为铃声增加一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你可以点击“乐段浏览器”按钮打开乐段资料库在里面找到一些叫“xxx提升”的声音效果。然后挑一个提升效果比较明显的拖拽到我们的工程文件当中。这个提升效果会让这一个小段落行进到结尾时气氛逐渐紧张热烈像它的名字那样把情绪提升起来。
现在,我们来听一下把这些声部混合以后,铃声会变成什么样。
最后,也就是完成所有制作步骤后,我们就可以把做好的音乐片段导出来了。
我们点击“我的乐曲”回到乐曲浏览界面,然后长按这首曲子,选择“分享”。在这三个弹出的选项中选择“手机铃声”,然后用作通话铃声。现在,别人给你打电话时,你的手机响起来的就是你自己制作的铃声了!
怎么样,还不错吧?你用库乐队做出了你的第一件音乐作品,这甚至都不需要你懂音乐。
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还会陆续向你介绍库乐队的各种应用技巧。随着我们每堂课随堂练习的推进,你也会对库乐队的功能和操作更为熟悉,也能解锁库乐队的更多玩法。
## 邓老师说
在刚才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选择音色、选择自动伴奏模式和变换和弦的环节都是可以更换的。
换句话说,你重新选一个音色,或者更改一下和弦演奏的顺序,马上就可以做出一段完全不一样的音乐。**创作怎样学习,就是像这样,先模仿别人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掌握以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融入其中**,然后就能做出新的、属于自己的音乐了。
而这些音乐也可以反映出你的感受或者想法。比如你可以为朋友创作一首活泼欢快的铃声,为父母创作温暖柔和的铃声,为自己的伴侣创作悠扬唯美的铃声,等等。
你可以把你对他们的情感投射到音乐里,当他们听到了你为他们创作的铃声时,也一定能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珍贵心意。当然,这也**不仅仅是心意,更是一种爱的陪伴。**
非常建议你多动手尝试,只需要更换几个排列组合,就可以做出更多有意思的铃声。如果自己刚开始玩得不顺利,也没关系,千万不要停止或者放弃,相信我,多把玩几次就熟练了。享受创作音乐带给你的乐趣才是更重要的!
最后,我把今天要掌握的操作做成了一张知识卡片,你可以保存。同时还有我想给你分享的一句话:模仿是创作的开始!<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7/43/a7c0985d743ed68e4ed777dd1078f443.png" alt="">
## 音乐练习教室
今天主要学习了在库乐队里选择、演奏、录制乐器等基本操作,简单用到了鼓、贝斯和键盘。请你试着更换一下乐器的音色和自动弹奏方式,制作一段具有个性特色的手机铃声,并说说你希望你的铃声听起来是什么感觉的。
欢迎把你制作的铃声分享出来,也欢迎你分享今天的学习感受!

View File

@@ -0,0 +1,85 @@
<audio id="audio" title="02吉他&贝斯:跳过枯燥的乐器练习,让你成为吉他手"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94/cb/94a6d65a32a3758078eb274beb5f43cb.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来和我一起玩音乐。
在上一课的开篇词里,我讲过库乐队是非常容易上手的。具体来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库乐队自带的自动演奏功能。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你跳过枯燥的技术练习,快速进入到音乐演奏和创作的状态,甚至是七八岁完全不懂音乐的小孩子,经过几次练习后也可以用库乐队制作出很酷的音乐片段。
所以如果你不会乐器,没有关系,我今天会带着你来学习吉他、贝斯组件,然后教你怎么用吉他和贝斯,做一段有力量感的摇滚乐片段。
## 吉他组件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f7e92e8afa0641f79290975425129df2/snapshots/191f307f9aff4b34ae44374856367314-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49dec55c-177200c06d2-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8c4220cf2d04434e850f99e346409ec8/b2a9cfeaed3f4e1a8f11e3fbcf7cc837-5bb84ce061eceb10fc6f1e589e64448e-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库乐队里有专门的吉他组件和贝斯组件,组件里分别有若干不同音色可供选择。吉他组件点开后默认是木吉他,它的音符界面是和真实吉他一样的。六根弦由低到高排列,音高随着品格的增加逐级上升。包括一些演奏细节,比如推弦,还有滑音时品丝的摩擦声,都实现出来了。
另外一个则是和弦界面。这个界面和键盘的和弦条类似但每一个和弦条与琴弦交叉的都是这个和弦的构成音。比如这个C我们扫一下就能听到这些音都是C和弦的构成音Do Mi Sol。
这个界面里,我们点按上方的和弦标记会直接出现和弦。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上往下或者从下往上扫弦,速度可以自己控制。按住右侧的弦,还可以实现出制音效果。
吉他音色同样支持自动伴奏。它共有四个伴奏节奏型供选择。
点击左侧的吉他图标我们可以更换吉他音色。库乐队自带5个吉他音色除了第一个是原声民谣吉他以外剩下都是电吉他音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电吉他音色大致涵盖了流行乐里比较常用的几类吉他每个音色分别带有两个不同类型的效果器而且它们自动伴奏的riff重复段也不一样。
我们点开“经典纯音”感受一下。这个纯音就是很多早期摇滚乐里会常常用到的 Clean Guitar。
点开后吉他图标右侧这两个开关是效果器的开关,一个是合唱效果器,一个是回声效果。它也有四档自动伴奏。我们分别感受一下。
这个 Clean Guitar很适合演奏偏流行舒缓的部分。那么硬摇滚吉他就比较重了。
怀旧哇音的音色也很有特点。注意它右侧的效果器是是控制哇音深度的,我们可以上下调整比例。有一个非常炫酷的功能就是面部,在 iPhone X 以及 iPad Pro 这些有面部解锁功能的设备上,可以打开面部控制开关,然后通过张嘴、闭嘴来控制哇音。
最后一个是根源摇滚音色。你可以听一下。这些音色大家可以在实际使用中灵活应用。
## 贝斯
贝斯的界面和吉他基本一样。值得一提的是,贝斯的音色比吉他要多,除了有四个电贝斯音色外,还有四个合成贝斯以及一个木贝斯。
这里面,四个图标是电贝司的音色,都是各种型号的贝斯演奏出来的音色。“利物浦”和“芬达经典低音”都比较柔和,“拨奏”的音头会比较清楚,而“消音贝斯”的音头则比较闷。它们通常适合一些摇滚、流行,民谣、拉丁,以及其他使用真实贝斯的音乐风格。
另外几个图标是键盘的音色都是合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电子的味道比较浓。适合用来做电子、嘻哈、Funk 等风格。
还有一个木贝斯,这是特别适合用在爵士和一些抒情音乐里的贝斯音色。
此外,这些贝斯分别有自己的自动演奏方式,而且和它本身的音色非常契合,比如这些电子贝斯,自动演奏的片段可以直接用在电子或 Funk 音乐当中。
## 制作一个摇滚乐片段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5f03fe767ffc49e38e6f263e94c25096/snapshots/52a2f2b4bfbf4e29886139338f96544f-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30228241-177200c01d9-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3eb8e774d9f144a2b29b5d69e564ee51/cad83afeaf314426ad6ec5d294804d0f-2d5d3dd35ea6370149c0e685b0f99ef7-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那么我们同样来练习一下,用今天学到的组件来做一段音乐。如果**想充分体现电吉他和贝斯的特色的话,那最适合的就是摇滚乐**了。
同样,**我们先选择一个鼓手**。不同的是,我们这次要选择一个更有力量感的鼓手,同时,速度也要加快一点。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选择“速度”来调整乐曲速度。你可以直接输入速度数字,也可以在这个区域直接点,从而设置出你想要的速度。
然后**我们再来添加一个贝斯**。这次我们选择一个更硬朗的贝斯。打开自动伴奏然后这次的和弦我们稍微做一些变化这八个小节的段落我们每个小节依次演奏的和弦分别是“Am Am C G Am Am C G”。注意第一小节演奏完 Am 之后,可以让它再保持一小节,而不需要格外再点它一下。第五、六小节也可以这样操作。
当然,如果你认识五线谱或者和弦谱的话,你也可以按照这个谱子来录制贝斯声部。
**贝斯录制结束后我们开始录吉他**。我们选用“经典纯音”音色,打开伴奏。和弦记得要和贝斯保持一致。这样,我们就做好了一个段落。
听完以后,感觉这个段落似乎短了点,有点意犹未尽,那么,我们这次可以把乐曲做得长一点。
我们注意到上面的播放条有很多数字。我们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加号”增加一个章节。新章节默认长度还是8小节。我们点进新的章节然后同样去录制前面的三个乐器鼓、贝斯吉他。
但这一段我们可以演奏不同的和声进行“F F C C F F C G”相应地我们也把鼓手的部分加重一点激活鼓组的散镲、把自动演奏的鼓组向“响亮”和“复杂”的方向拖动一点同时增加一点过门的比例。这样听起来就显得更有力量感同时也和前面那8小节的听感形成了对比。
三个声部录制完成后,我们再点击“加号”,然后选择“全部”,这样就能连续编辑、播放乐曲中所有的章节了。否则的话,只是循环编辑播放其中某一个章节。
那么,现在连续播放一下,我们是不是就能感受到不同章节之间的对比?同样都是很摇滚的感觉,但明显在情绪上有一个对比,听起来也更带劲了。
当然,你也可以尝试着使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自动伴奏档位,甚至是不同的乐器组合方式,制作出属于你的音乐段落。
## 邓老师说
吉他和贝斯是流行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乐器,很多音乐风格中都会有吉他声部存在。比如,电吉他的发明和应用直接推动了摇滚乐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很多效果器的发明也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形态。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带大家制作一段摇滚风格的音乐片段来巩固刚刚学习的吉他组件。
当然除了摇滚乐在很多其他音乐风格比如乡村、布鲁斯、Funk 乃至流行乐中,吉他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乐器。随着大家对流行音乐越来越了解,大家也会越来越了解吉他在各种音乐风格中的作用和位置。
## 音乐练习教室
今天不光学习了吉他和贝斯的使用,我们在制作音乐片段的时候还用了鼓。除了我在练习中选择的吉他音色,其他的吉他音色你喜欢哪个?然后,它自带的四个自动弹奏档位,你觉得哪个最好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吉他音色/自动弹奏档位,然后再为它搭配上一个好听的贝斯音色,和一位你感觉最好的鼓手,重新再做一段音乐试试?
小提示同样的自动弹奏乐句在不同的速度下听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在90bpm每分钟90拍下很好听的乐句把速度加到 140bpm 就会觉得很局促而一个在120bpm下好听的句子把速度调整到70bpm时就会觉得拖沓。所以**一个你觉得不够好听的乐段,或许调整一下速度,就一下变得好听了呢!**

View File

@@ -0,0 +1,139 @@
<audio id="audio" title="03键盘那么多炫酷的电子音色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b/9b/cb5592382fayy8c8cb309d456d4cfb9b.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来和我一起玩音乐。
你一定听过很多流行音乐,对吧?音色对于流行音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耳朵有点儿灵敏,其实就能感受到流行音乐中的音色。哪怕你不想制作音乐片段,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库乐队上跟着我动动手指,感受不同乐器带有不同效果的音色。相信我,这会让你的想象力更丰富。
那今天这节课,我就带你来学习一下键盘和合成器。要知道,库乐队中键盘组件的音色要比吉他和贝斯组件的多得多,而且强大的 Alchemy 合成器的存在,可以让你合成出各种各样的、带有不同效果的音色,它给了你在“创造音色”上面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这也是对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大开拓。
## 键盘乐器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f7faee075ed24df89360cec650643523/snapshots/ef1099a5602d47d5a703753de53c5b4b-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5852619d-17729940401-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a1bf7c2f36ca44a3b7872e79e6661d74/f3dfaee589be458caba22dc00f1546f8-c4f3c3b47b6cd7faba4db8e2b0c965dd-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先来学习键盘乐器的使用。
键盘乐器是所有乐器里面界面最直观的,所有琴键由低到高依次从左向右排列。那么键盘也是最适合用做音乐制作界面的乐器。所以不管是用库乐队,还是其他音乐制作软件,键盘都将是你打交道最多的乐器界面。
我们先来看一下键盘组件的功能。
我们先选择智能钢琴。我们看到钢琴的琴键上有标记C3代表中央C也就是实体钢琴中位于中央位置的 C。**这是一个流行音乐领域用于描述音高的标记方法**。
CDEFGAB表示的是音名右边的数字123456表示的是音符所在的组别数字越高音越高。对于不熟悉键盘的同学可以在设置里打开键盘音符标签这样每个键上都会有音符的标记。
键盘区左上方的这两个箭头是用来快速平移八度的。一按就能下移或上移一个八度随时点击中间的数字就可以回到原位。由于iPad 和 iPhone 的显示区域有限,只能弹很窄的一个区域,那么有了平移八度这个键,我们能弹的音域就很宽了。
再靠右侧是延音开关,打开以后就可以获得像真钢琴延音踏板那样的延长音效果。在演奏很多抒情感觉的片段中非常实用。
在键盘设置里,我们还可以设置键盘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进行双排的排列和单排的排列,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置键盘本身的每个琴键的宽度。
并且,我在这里还可以打开力度控制以及键程的控制。力度控制,是说我们可以控制整个琴键力度的上限和下限,如果我把它都打到极值的话,我们就可以听这个声音,从最强到最弱它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很用力的时候它的音量就会变大。
同时它的音色也会有变化,那么如果我们把它的力度的范围缩小的话,它就会一直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比如说我轻轻一点,它也会是很重的力度。
键盘上方中间的开关可以切换“滑奏”和“滚动”模式,有些音色还可以切换成第三种模式“音高模式”(合成背景音 - 1/2
再往右,音阶按钮可以把键盘切换成特种音阶。选择以后,键盘就只保留调式内的自然音级,变化音级就消失了。简单说来,一种特种音阶就代表了一种不一样的画风,比如我们可以试一试日本调式。
听起来日本味道就很浓,对吧?然后是多利亚调式。是不是很有异域风情?很多时候调式可以直接塑造出浓烈的情感色彩。这些特种调式统称为中古调式,有些歌曲使用了这种调式,所以这样的音阶听起来,就会让我们感觉跟平时听的流行歌曲是不一样的,这其实都是调式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在音乐写作时陷入了僵局,可以试着在特种调式中寻找一些灵感。你完全不用改动现有的旋律的形态,那么只是你换一个特种调式,音乐一下就迸发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色彩。
再右侧这个按钮是琶音器的开关。自动琶音器这个功能非常好用。打开后它可以根据你输入的音符自动生成琶音。你按下几个琴键,库乐队就会根据设定好的规则,用这几个琴键循环生成持续变化的琶音。
琶音规则也可以设置,比如我们可以调整琶音中音符生成的顺序、音符速率,以及音符生成的八度音程范围。
接下来,重点来了。
最右侧的按钮用来开启“和弦条”界面。所谓的和弦就是,你用一个手指点下去,它会自动发出一个三个音构成的和弦。
这个界面非常神奇,每一个格子点下去,都是若干个音同时发出声音,也就是说你同时演奏和弦
那么这个界面就叫做和弦条的界面,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会专门拿一节课来讲授和弦条的使用以及用法,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先不赘述了。
我个人认为这个和弦条界面设计得非常好,很多场景下都非常实用,比如它可以让对键盘不熟悉的初学者快速演奏出准确的和弦,可以在做音乐时快速输入和弦。和弦条界面搭配上自动伴奏以及自动琶音,可以和其他的音色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玩法,非常值得研究。
## Alchemy 合成器
除了钢琴以外,还有很多非常棒的乐器。点击乐器图标就可以更换音色了。
这里分门别类有各种各样的音色,听感各异。在“其他”组里还有一些管弦乐音色和特色乐器。这里着重讲一下 Alchemy 合成器。(琶音 - 1
合成器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在录音和演出当中。它能发出各种各样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声音给了音乐家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丰富的创作素材所以商用合成器推出后非常受音乐家欢迎。而且合成器的普及也推动了电子乐、R&amp;B、Hip-hop 等音乐风格的发展。
Alchemy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虚拟合成器,它本来是 Logic 里一个自带的可以胜任专业音乐制作乐器组件,前些年苹果把它移植到了 iOS 版的库乐队里。库乐队对设备的硬件要求主要也是满足 Alchemy 的运行需要。
我们来看一下 Alchemy 的界面。很多功能和之前智能钢琴的相同用法也一样。Alchemy 强大之处在于它不仅拥有很多预置音色,而且允许你调整非常多的声音参数,通过调整这些参数你可以创造出不计其数的音色和音效。
我们先选一个音色70年代合成琶音然后来看一下它的界面。
左侧两个一个是弯音轮,调音高的,另外一个是调整音色细节的。然后右边这八个方块是预置的八个音色快照,其实你也可以理解成预先调好的八个音色。
Alchemy 允许你选择介乎与集中音色之间的音色。这个蓝色的框可以移到几个预设音色之间,那么发出来的声音就是这几个预设音色的融合。
再往右是陀螺仪控制开关,打开后,我们就可以倾斜 iPad 来调整音色了。
陀螺仪右边的按钮是面部识别开关。打开以后可以用张嘴的方式来控制音色。注意看调制轮。
陀螺仪和面部控制不能同时打开。
右侧的其他按钮功能都一样。有些音色自己带琶音,所以自动琶音这个按键就不能用了。
我们再来看八个预置音色快右边的旋钮。往左划,还有两个 XY 轴和四个控制音色包络线控制旋钮。这些都是用来微调音色的各个参数的。实际上这八种音色之所以能形成听感上的差异,靠的就是调整这些参数。关于声音合成原理就不在这里讲了,你可以上手先感受一下。
Alchemy 合成器和琶音器结合起来可以发出非常炫酷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制作出新潮的音乐**。我们现在来试着做一段。
首先需要作出一个带有电子感和节奏感的鼓组段落。
选择“鼓手”,在电子音乐那一栏中选中 Magnus选择“荧光棒”预置段落。听着不错对不对
然后增加一轨贝斯注意也要选电子贝斯以便和合成器音色更搭配。我推荐大家使用“循环光波”然后打开自动伴奏功能贝斯的界面就变成了和弦条的样子。点击和弦贝斯就可以按照乐曲的速度来演奏了。那么我们来录制一下贝斯的部分为了让音乐变化得更丰富一些我们增加了和弦的变化频率一共8小节的段落我们使用4个和弦每两小节切换一个一共是“C F C G”四个和弦。
录制完毕后,我们就可以来制作合成器部分了。一般在音乐中,合成器可以起到填充、铺底的作用,或者可以作为主旋律。这取决于合成器具体的音色,以及乐曲的整体编配。
我们打开 Alchemy 合成器选择“70年代合成琶音”这是一个自带琶音器的的音色我们持续按下几个音符时琶音就会自动生成。为了降低大家的演奏难度我们把键盘切换到和弦条界面这样大家只需要用一根手指按住一个小方格就能发出一个由三个音组成的加载了自动琶音功能的合成器声部了。
同样的我们的合成器声部也遵循了之前贝斯演奏的和弦顺序“C F C G”每两小节换一个和弦。在按住和弦条的同时我们可以用另一只手控制音色组让它在不同的预置音色之间变化。随着我们拖动框体合成器的音色也在迅速变化整个声部显得更有科幻感了。
在搭建完这三个声部以后,电鼓的力量感,合成贝斯的律动以及行进感,以及合成器织体丰满而迷幻的感觉交织在一起,已经显得比较丰满了。如果说,听感上还差一点什么的话,那么就是一条主旋律了。
为了保持音乐风格的统一,主旋律声部我们仍然使用 Alchemy 合成器,但相比之前那种比较柔和、有弹性的琶音音色,锐利、明亮、有穿透力的音色显然更适合作为主旋律。
我们在“主音”组里找到“空气感合成主音”,我个人推荐你使用“浑厚衰减”音色,然后我们来演奏这样一条旋律。旋律的曲谱如下:
当然,如果你**不懂五线谱**也没关系,你可以按照我的演奏录屏,自己尝试着录制,或者干脆自行发挥一下——你当然也可以使用和弦条界面,并且同步按出贝斯和另外一个合成器轨所演奏的和弦,这样可以确保你这些声部所演奏的音符彼此协和,不会出现古怪的组合。
## “量化”功能:让演奏出来的音符更精准
今天我们要新学一个重要的功能:“量化”
我们之前讲过多音轨界面上有一条带数字的刻度条这就是表示音乐节拍的格子。每一小节都用数字标记了出来而小节内仍然有长短不一的线其中较长的三条线把一小节分成了四拍乐曲的默认设置是4/4拍也就是每小节有四拍而再短一点的线把这四拍又各自等分成了两份。
也就是说每一个小节有四个“一拍”在乐理里这个长度的音符被称之为“4分音符”同时这个小节也可以拆分成八个“半拍”也就是乐理里的“8分音符”。当然如果你放大这个刻度尺会发现这个“8分音符”还能继续地分拆成“16分音符”、“32分音符”等。
你很可能不擅长在触摸屏上演奏,更不是专业乐手,所以我们弹出来的音符,可能位置都没法卡在“刚刚好”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使用“量化”功能,让我们演奏出来的音符,自动移动到精准的位置上。
就比如我们刚才演奏的这条旋律线我们会发现旋律的音符没有弹准有的偏快有的偏慢。那么我们先点亮这一条旋律然后再点一次激活出选项选择“设置”然后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打开“量化”选项选择“8分音符”。
你就会发现,轨道里之前的音符好像出现了轻微的前后移位。我们再播放一下乐曲时,我们会感觉主旋律的音符更准了。
这就是“量化”的作用。
就好比普通人在网格本上画一个正方形可能线条会有点轻微的抖动,正方形也不是那么的“方”,但用电脑处理一下就可以让线条完全吸附在网格线上,形成一个四条边完全等长且彼此垂直的“正方形”。库乐队里的“量化”,也可以让我们录入进去的有些“歪扭”的音符,完全吸附在节拍网格当中。
而“量化”选项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等设置的就是这个自动吸附网格的精度。
有了“量化”的加持,我们自己演奏的旋律,也能精准地和其他声部卡在一起,丝毫不差,听起来就会非常专业且炫酷了。
## 邓老师说
正如我们前几节课提到的,在刚在制作音乐中的每一个环节,你都可以**改变一下我们选择的节奏型、音色或者是参数,看看有什么变化,能否制造出什么新的感觉来**。而这节课新学到的“量化”功能,则会让**不懂五线谱**的你,可以轻松制作出精准的旋律来。
有些风格的音乐,比如绝大多数的古典音乐、民谣音乐等等,是需要艺术家们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自由处理的。如果每个音符都严丝合缝的卡在音乐里,听起来可能就会比较死板僵硬。
但相反的,**有些风格,尤其是电子音乐,每个音符都要做得无比精准,在很多时候都要尽量避免“人”所带来的演奏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做电子风格的音乐时,请大家大胆使用“量化”功能吧!
## 音乐训练教室
对这些炫酷的合成音色而言,“琶音器”是一个犹如点金石一般的存在,很多音色一加上琶音器就瞬间变得科幻迷人了起来。你可以尽情试验它们之间的搭配,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组合。
欢迎把你今天的学习感受以及作品分享给我,我会在留言区和你交流、讨论。

View File

@@ -0,0 +1,115 @@
<audio id="audio" title="04弦乐&民乐:你以为很土,其实很酷"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3c/2f/3ce768bd28b6a2b2b4822d6ced9fed2f.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来和我一起玩音乐。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弦乐组件、民乐组件和采样器的使用。在正式学习之前呢,我想先跟你聊聊弦乐器和民族乐器的一些背景知识,这对你制作音乐片段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弦乐器在流行音乐里的出镜率,没有我们之前学过的吉他、贝斯、键盘和鼓那么高,而且弦乐也不是流行乐队里标配的乐器。但对于某些音乐风格而言,弦乐器可以说是常客,甚至是标配了。
比如**绝大多数的抒情歌曲,都会使用弦乐组作为铺底,柔和细腻而又上下起伏的弦乐组会让这些歌曲的旋律显得更加委婉、动听**。很多歌曲还会使用独奏的小提琴或者大提琴穿插在歌曲里面,形成与歌手那种“一唱一和”的对话,或者是在前奏间奏和尾奏的位置 solo。
不过弦乐应用最广的地方其实是各种配乐,比如电影电视的配乐、游戏配乐,弦乐的戏份通常是最大的。**因为弦乐特别适合表现情感,能把画面所表达的各种信息所蕴含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为自己的 Vlog或者家庭影片配上音乐的话弦乐是我们多半会用到的乐器组件。
民族乐器则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乐器。虽然在我们印象里,民乐器、传统乐器和流行音乐好像不搭边,只有少数一些风格比如“西北风”,或者是“沧海一声笑”之类的武侠主题的流行歌曲才会用到民乐器。
当然,在周杰伦的中国风走红后,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元素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流行音乐当中,像带有中国风格的调式、音阶等,引发了新的音乐潮流。
不过**民乐器更多还是会以独奏的形式出现在流行歌曲中,它们的音色很有辨识度,点缀在歌曲中就会给人非常强的画面感**,比如《东风破》中的二胡,《发如雪》中的古筝。
关于弦乐和民族乐器的知识我就补充到这里。那么今天这节课,我就带你来学习弦乐组件、民乐组件和采样器,然后再用民乐组件来和其他的流行乐器,做一段有融合感的音乐。
## 乐器组件的学习
### 弦乐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847451f331b24beeb853a16df87765c2/snapshots/919dcf787af842f48b695ed0bf7225be-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5f4b8bbe-17739a54132-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4cec3a7aa6ad429d817a60905ac3621d/4a81d0997b0d45f3acdf4b667a22a1d2-fb1fb00007873ea7361c2d331b07c41a-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先来看弦乐组件。
弦乐的界面和操作与吉他稍有不同。首先是音符界面,因为提琴的指板不像吉他和贝斯,它是没有品丝的,所以提琴音高是可以任意滑动的。相应地,音准控制起来就比较困难。提琴也可以按住左边的区域,实现拨弦效果。
同样,提琴的音符界面也支持音阶模式,我们可以调用各种音阶。需要注意的是,音符界面只支持独奏乐器,也就是说在这里,只能从整个弦乐组的小提、中提、大提、贝斯这四种乐器中选择一件演奏。
接下来是和弦界面。
首先,音符条对应的是和弦的不同排列方式。其次,如果是快速点按的话,发出的是拨奏的声音。如果需要持续的长音,则需要手指在和弦条上上下滑动。而且要注意的是,你滑动的速度以及点按的力度会影响发出的音量,不过我们可以控制它在强弱之间不断地切换。这个比较难控制,需要多加练习。
你应该发现了,用和弦界面弹奏时,弦乐组件发出的是弦乐合奏的声音。而**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五个声部,也是常规的管线乐团里弦乐组的分组方式**。
这些乐器分别位于从高到低的不同音区。我们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激活或关闭弦乐组这五个声部,以实现不同的音响效果。
点音色的声音名称可以让我们选择不同的声音风格,每个音色都有不同的自动弹奏的乐句,很多乐句都非常优美逼真,而且你可以实时更换不用的声部组合,这样,同样的乐句也会调整得更为轻快、厚重、纤细或丰满。建议你花些时间多多体会感受一下。
在流行音乐里,弦乐一般有两种用法:
- 一种是独奏的弦乐器,通常会在一首歌曲的前奏、间奏中出现,多为小提琴或者大提琴。
- 还有一种是合奏的弦乐组,一般会在抒情的流行歌曲里,作为伴奏声部出现,为主旋律起到一个铺垫、烘托情绪的作用。
所以你也可以感受到,**在影视或者游戏配乐里,弦乐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型的弦乐合奏天然就会给人一种非常饱满、优美、宏大的感觉**,所以如果你为自己的 Vlog 制作 BGM 时,不妨使用一下弦乐合奏的音色。
### 民族乐器
库乐队里自带有琵琶和二胡两种民族乐器音色,当然你还可以在库乐队里的声音资料库里下载到古筝、日本筝以及日本打击乐器的音色。这些民族乐器基本以独奏的形式呈现,音色和一些特殊演奏法做得还是比较逼真的。
比如琵琶,有音符界面和和弦界面。界面下方的控制条是控制轮指速度的,**“轮指”是琵琶很有特色的一种演奏法,如果是用琵琶音色来制作一段旋律的话,合理<strong><strong>地**</strong>使用轮指,会让你的旋律做得更加生动、真实</strong>。和弦界面有自动伴奏,做得很好,而且自动弹奏开启时也支持轮指。
二胡的演奏界面增加了装饰音、上颤音、模仿马的嘶吼音等效果,都非常有二胡特色。还设置了揉弦控制条。**揉弦是弦乐器非常重要的演奏法,它可以让持续的长音变得更有呼吸感。**
此外还有日本筝 koto古筝界面都类似都有和弦和音符界面界面下方的控制条是控制摇指的那么左右两侧各有个放大键可以把弦放大这样就不容易点错了。
这几件民乐器都是独奏组件,它们的音色也都非常有特点,我建议你把这几件乐器当做独奏乐器来使用。
### 采样器
采样的英文叫 Sample某种程度上它就是录音。在录制一小段声音之后**采样器可以把这一小段声音不停地重复、变调、变形地使用在音乐中,以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也就是说,它从一个声音编辑手段,变化成了音乐创作手段。**
我们可以试着做一段采样。点开始录制,点结束,录好的音频我们可以进行编辑、修剪。然后放到采样库里。你会发现,如果我按不同的键,采样的声音是会相应地变高或者变低,这样就可以让没有音高的声音,也随着音乐的进行而上下变化。
总体来说,**采样器的功能让你把一段声音素材当作旋律来演奏********在有些风格比如嘻哈、R&amp;B、电子乐里采样器是经常会被用到的**。
另外如果有一点特别有趣,在采样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把声音素材直接倒转过来,这样你就完全听不出来这是什么意思了。
比如说“Come onbaby”好多人会以为“Come onbaby”倒过来就是“baby come on”并不是这样的它直接把音频给倒放过来了。你可以去视频中听一下具体倒放出来是什么效果。
所以说利用这个采样器可以把声音素材进行很多样的变化。就像你现在听到有些音乐,尤其是很多非常新潮的、时髦的音乐里,就会加很多很多采样的声音。而采样的声音会跟乐器的声音形成非常神奇的化学反应。
## 用民乐音色制作一个融合音乐片段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民乐都是比较“老土”的,那些民乐器演奏的也都是一些老旧的、过时的音乐。但有一句话你可能听说过,叫“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我们眼里的那些老土的乐器,在国外的音乐人眼里,可能成了新鲜有趣、充满魅力的“香饽饽”。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欧美乐坛曾经陆续掀起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掘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的热潮而且它们纷纷把这些各地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原生态音乐和非常现代的电子、摇滚等风格相结合做出了非常有创意的作品。比如著名的“Enigma 英格玛”、“Deep Forest 黑森林”等,风靡全球。
所以说啊,**“土”和“洋”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你认为很土的音乐元素,经过巧妙的重组与融合,就能变成最洋气的音乐潮流。这也就是艺术创作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你会发现我们之前做的音乐片段,比如说摇滚乐片段或者说电子乐片段,用的都是西洋乐器或者现代乐器,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一些民族乐器、传统乐器和这些非常时髦的现代乐器融合在一起呢?当然可以了。
那我们试着来使用今天学到的民乐组件来和其他的流行乐器,做一段有融合感的音乐。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12a737bfc2044b1d9cec722c21e89ff4/snapshots/d84a1cc5ccc54bb3aa53b771169ff6d4-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224b642b-17739a33274-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dfc232a1fda54706a154619471fc37ae/112034299ed6490492d32fb4e051ee5e-47384abb41f9bbd3e2dfca617db53f64-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 首先还是选择一个鼓手。注意,因为我们今天要用到民族乐器,所以我们把速度设置得慢一点,营造出一种悠扬的感觉。
- 我们选择琵琶,切换到和弦界面,然后打开自动伴奏,录制琵琶轨。
- 用二胡穿插一些片段旋律。
- 我们再用古筝,见缝插针地填充织体。
- 打开弦乐组,用贝斯和大提琴制作低音声部。
- 最后,我们再录制一段采样,穿插在音乐当中。
这样,一首融合了现代电声乐器与传统民族乐器的音乐就制作完成了。当然,请你继续发挥想象力,在前面例子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创意融进去。
## 邓老师说
对于“土”和“洋”这件事,我还想说的是,**国外很多现在听起来很“洋”的乐器,曾经也是非常土的。但是经过了音乐人们的不断创作,以及对乐器的不断改良,那些传统乐器、传统音乐元素也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而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只有短短的40多年所以流行音乐人们对民族乐器的使用、融合和改良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但随着中国音乐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让这些传统的、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乐器和音乐元素变得更炫酷、更新潮更受年轻人欢迎。
当然,这个过程已经在发生了。比如,中国风的风靡,国风歌曲的火热,都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库乐队的这些民族乐器组件都做得非常精良,比很多收费的音色做得都好,可见苹果公司对软件内容的本地化还是相当重视的,所以非常建议你多多尝试。
## 音乐练习教室
我们这节课使用了琵琶当做主奏乐器。如果换成二胡,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贝斯和鼓与之搭配呢?如果是古筝呢?
当我们使用这些乐器独奏时,那些特殊演奏法是应该用在短音还是长音的位置?怎样让它的独奏显得更为真实而生动呢?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如果在制作音乐片段的过程中你有遇到一些问题,也欢迎你提出来。

View File

@@ -0,0 +1,132 @@
<audio id="audio" title="05流行音乐里最重要的声部"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6/ef/265bea833d277af614a596a4a85aa7ef.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来和我一起来玩音乐。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库乐队里非常强大,也非常有意思的组件:鼓。在学怎么做鼓之前,我先给大家讲讲鼓这件乐器。
## 鼓的来龙去脉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鼓是在中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用鳄鱼皮制成的鼓。**在东西方文化中,鼓都是非常重要的乐器,不仅用来演奏音乐,也会用来进行宗教仪式、传递信息甚至是指挥战斗**。
现代音乐中最常用的架子大概形成于20世纪初。此前的乐队里通常需要若干个乐手因为每一个人只能演奏一个鼓比如军鼓、大鼓、大镲等。
但音乐家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器材,可以让一个人同时演奏不同种类的鼓和镲,这样鼓手们就可以演奏越来越复杂的节奏型,打击乐声部变丰富后也会让音乐听起来更带劲,更有节奏感。
架子鼓逐渐形成、发展的时期,也是爵士乐迅速发展成美国主流音乐的时期,所以架子鼓在很多时候也会被称为爵士鼓。
除了架子鼓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打击乐器,比如手鼓、铃鼓、响板、沙锤、碰铃、木琴等等。
在某些音乐风格,比如拉丁音乐而言,各种各样的打击乐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些丰富的打击乐就无法做出地道的拉丁音乐。所以我们想做某种风格的音乐时,一定要正确地使用好这个风格的特色打击乐器。
进入电子时代后工程师们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电鼓和电子打击乐还发明了可以编程并自动演奏的鼓机Drum Machine这些新的乐器和技术也催生了新的音乐风格的形成比如电子乐、嘻哈音乐等。
在第一节课里,我就强调过**鼓是流行音乐里最重要的乐器,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首歌的听感、气质和风格,所以想做出有意思的音乐,运用好鼓和打击乐音色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各样的鼓和打击乐器,都可以在库乐队里找到。
## 乐器组件的学习
### 原声鼓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e56a5936c26e4756ac85a84ec5e6c0c5/snapshots/f0a5bd6291dd44f6bf2d4734efd67ebc-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2211056d-177444932ec-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3068d20983f34ad38eadca4554c0fb8b/67b15c0091484ee48c5890700280af63-8ce1fb43a16d38d9e6afee2b2d43f7be-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先来看原声鼓。
这个界面我们之前没怎么用过,但这件乐器大家一定认识,这就是**标准的五鼓三镲的架子鼓配置**。
- 五个鼓:底鼓、军鼓和三个通鼓,分别是高通、中通和低通。
- 三个镲:踩镲和两个大镲。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1/f1/9151ef4d494yye9d64a3d321a53ef5f1.png" alt="">
**点击各个鼓和镲就会发出相应的声音,而且点击力度不同,发出的音量和音色也不同。这和真实的击打声音是相符的**。我们注意点击鼓或镲的不同位置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也和真实的架子鼓演奏是相符的。
在鼓的上方,我们可以点击切换别的套鼓。它们的音色各有特点。
除了各种不同音色的鼓组外,打击乐那个目录里面也有很多音色。有一套中国鼓,以及日本太鼓。我们可以感受一下,音质还是非常好的,力度分层做得很细腻,鼓也比较多。还有很多特殊演奏法,你可以自行开发。
如果你选择了其他打击乐组和电子鼓的话,那么主界面就变成了打击垫的样子。同样有分层力度感应。这个界面和之前的界面的区别在于,它还可以对音色参数进行调整,这样能制作出更有个性的音色。
总之,鼓组的预置音色非常多,值得大家多去探索。
不过你可能会问,这个鼓该怎么用的呢?
坦白讲,想在触屏设备准确演奏原声鼓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触摸屏不太好控制。原声鼓这个界面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方面,你可以尝试多点击、多聆听各种鼓和打击乐的音色,熟悉它们,在制作的时候就能更好更快地找到你想要的音色。另一方面,它未来在录音时会有特别的用处,到时候我们会单独讲解。
### 智能鼓
说完原声鼓,我们再来看一下智能鼓。
这个智能鼓的界面是这样的。它有一个XY轴的智能鼓网格右侧是这个鼓组所包含的乐器。我们可以点击图标试听这些鼓、镲或者其他乐器的音色然后可以把它拖动到网格当中。
我们看这个网格有横纵两个轴,横轴代表的是节奏型的复杂与简单,纵轴代表的是音色的响亮与安静。把这个音色拖动到网格里的不同位置,就可以形成不一样的律动形态。把这些音色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打击乐组的基础律动。
左侧的图标可以选鼓的音色,骰子可以随机生成鼓套子,然后还有开关键和还原键。
注意智能鼓的速度和整个乐曲的速度设置是同步的。所以如果要改变它的速度需要点右上角的设置键对整个乐曲的速度进行调整。以及我们可以直接把设置好的鼓套子录制成midi乐句。
**智能鼓最大的作用在于可以让你迅速做出一个鼓组的声部,而并不需要你有特别准确的节奏感,所以是非常适合小白用户的**
### 鼓机
除了原声鼓和智能鼓以外,库乐队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针对于鼓组的编辑器,也叫鼓机。
相比于智能鼓,鼓机的功能更多、更复杂,但也能够让你更为准确而细致地制作出鼓的声部。了解它的功能需要你花费一点时间,但你一旦了解它后你会爱上这款简单而强大的鼓机。
它的界面是这样的纵向排列的是若干个鼓的音色横向排列的是16个方块。我们任意点亮一个色块音序器就会自动地进行循环播放。我们可以随时通过点亮、点灭色块的方式调整我们这个段落。
最下方的按钮是整个音序器自动循环的开关。右下角的一排按钮可以用来切换模式。默认情况下我们打开音序器时界面都会出于开关状态。那么我们点击“力度“钮,就可以对每一个音符的力度进行调整了。
音符力度范围是0-127默认的音符力度都是100按住以后可以上下拖动调整。**音符重复就是可以把一个单位时值的音符进行等分切割,形成不同的听感。**
点下机率按钮就可以为该音符设置不同的触发机率默认是100%,就是说每次循环这个音符都会出现,但我们也可以降低它的触发机率,这样就可以让这个循环进行的套子听起来更丰富、多变、人性化。
最右边这个按键可以让我们设置某个音色它的循环周期。左下方第一个按键可以用来更换音色。如果音序器里有已经输入的音符,那么这里更换的只是鼓组各个组件的音色。如果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音序器,各个不同的音色则会自带乐曲,而且都编得非常好。
右边这个图标有一些节奏型模板可供选择,非常多。当然也支持用户把自己编辑的节奏型储存成自定义模板。
再右边的骰子可以随机生成一个节奏型。
再右边的图标点开可以进行音序器设置。首先是段落长度默认长度是16个音块官方翻译成了“音程”。但音程在音乐里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两个音的音高差所以我们换一种表达方法但我们可以选择更长的32、48甚至是64个单位长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段落的鼓组部分完整地在音序器里实现而且可以在过门的地方增加很多处理。
**另外还有“音程长度”它指的是每个音块的时值每个方块默认长度是16分音符我们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长度**。然后还有整体的播放模式以及摇摆程度的选择。
这些设置也可以针对某一个音色组建单独调整。我们单独点击最左边的图标就可以单独进行调整。以及我们可以点击左侧区域然后上下拖动在下方增加鼓件。可以点这个区域然后向右拖这样可以方便地solo或者mute某一个轨。
同样的我们在音序器里编辑好的段落可以用录音机直接录成MIDI乐句保留在音轨上。录制完成后我们可以用音序器重新编辑新的段落而原有的段落已经录在轨道上了。
顺便说一句,虽然这个音序器看起来非常电子化,但如果我们加载原声鼓音色的话,会发现它自带的各种节奏型也非常好听,而且拿来编辑原声鼓也非常合适。
总体看来,这个节拍音序器的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让我们精准制作出鼓的声部。
### 智能鼓手
除此之外,我还要讲一下库乐队另外一个非常强大的模块:鼓手,这也是我们之前经常用到,但一直没有详细讲解过的组件。**你既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更强大的智能鼓,也可以理解成库乐队给你请来的几位个性鲜明的虚拟鼓手。**
控制区方面左侧仍然是一个二维网格可以通过XY轴的位置来控制鼓手的音量以及复杂程度。中间的图标可以激活/关闭当前鼓组所使用的鼓件,点亮即激活。右侧可以控制相关组件的强度,有不同的档位可供选择。左下角的按钮可以选择摇摆程度,下方的控制条可以控制过门鼓花的复杂程度。
我们注意鼓手所生成的不是MIDI信号而是直接生成的音频信号有关MIDI和音频轨道的区别我们会另行讲解一个鼓手段落会覆盖整个段落。我们对鼓组进行的每一个调整都会实时地反应在轨道的音频上。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一段鼓手的音频切分成两段那么我可以分别为段落进行不同的设置。
右下方的“跟随”键的功能是让鼓手在保留当前乐句的特征的前提下,智能跟随某个轨道的律动,对乐句进行相应的调整。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做一首歌,会使用到一个以上的打击乐声部,有的时候可能已经存在某一个声部了,那么我们再使用鼓手时,难免它的预置节奏的切分点会和已有的轨道不同。
那么,把“跟随”键开启后,“鼓手”轨就会自动识别这一轨的律动,然后调整自己的律动从而与之同步。这也是这个“鼓手”组件的智能之处。
## 邓老师说
学习了以上这几个鼓的组件的用法,相信你不难发现它们各自的优势:**智能鼓和鼓手最简单、最好上手。这两个组件有强大的自动演奏功能,即便是完全不懂音乐的小白,也能用它快速做出还不错的鼓的声部**。
但它们的局限在于鼓的演奏是由若干个预设的参数决定的这些参数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很难让这些智能鼓手完全做到我们所设计的鼓的细节。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用到鼓机以及使用MIDI轨道来精确编辑鼓组了。
所以我们做鼓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我们的需求综合使用这些组件,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你的制作效率。
## 音乐训练教室
今天的作业,是要去你用音序器,也就是鼓机来制作一段架子鼓的段落。之前都用智能鼓手,今天,就要你自己用鼓机做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yy/07/yy4c8004b9ac2d17160a3577b5f20107.png" alt="">
给你几个小提示:
1. 平时老听人开玩笑说“动次打次”,想一想“动”对应的是哪个鼓,“次”对应的是哪个镲,“打”又对应的是哪个鼓或者哪个镲,是不是基本的套子就做出来了?
1. 除了动次打次,剩下的那些鼓,是不是可以见缝插针的加一点?注意,点缀一点就好,加多了就显得乱了。
1. 每个乐段的结尾,也就是第四小节最后的“过门”非常考验鼓手的想象力,如果找不到感觉,不妨打开智能鼓手,听听他们是怎么敲过门的。
欢迎把你的想法和作业分享在留言区,我们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你把这门课程分享给喜欢音乐的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好玩儿。

View File

@@ -0,0 +1,120 @@
<audio id="audio" title="06和弦条与弹唱你这么多年的生日歌可能都没唱对"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3f/0d/3ff9232fb7a175a597a849b16201c20d.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来和我一起来玩音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和弦与和弦条的应用。
这节课因为学习和弦,所以就会涉及到一些乐理知识。虽然我做这门课的初衷是想降低你接触音乐的门槛,不用经过漫长的训练,也不用学习乐理就可以先上手把音乐玩儿起来。事实上,前面几节课确实也不怎么涉及音乐理论这方面的内容。
但今天要讲的和弦,算是基础乐理里非常核心的部分了。要知道,我固然可以跳过理论,直接讲操作,但如果想让你明白它背后的道理,多少还是要对它的原理进行一定的讲解的。
不过你也放轻松,我们玩儿音乐的内核是没有变的,所以乐理不会太难,也不会枯燥。你可以一边看视频听我讲解,一边感受库乐队中的各种音色,你会发现这又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最重要的是,我还会在这节课里教你唱歌。
总之,这节课我会把音乐理论尽可能地压缩,给你讲一讲“和弦”它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听完以后你应该不会就能马上掌握(毕竟这需要长期的练习),但基本上能够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并且也能运用在库乐队的实际操作中。
当然如果你听完以后仍然一头雾水没关系照着我后面的操作讲解你一样能够跟着我的操作演示进行自弹自唱。而且随着你对库乐队越玩越6你也能渐渐体会到“和弦”的功能和作用。
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 和弦是什么
我们先要讲一讲和弦。
我们知道,音乐是由各种各样的音符组成的,假如几个音符在时间轴上排成一行、先后出现的话,那它们就组成了一条旋律。如果在一个时间点上,几个高低不同的音组成一列同时出现,那它们组成的很可能是一个和弦。
那么,和弦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它最主要有两个作用。
**第一,和弦决定了音乐的色彩,不同的和弦有不同的听感,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会让听众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二,和弦会对主旋律形成支撑,就像人唱歌需要伴奏才好听一样,旋律也需要有和弦的支撑才更丰满。**
所以今天这节课,即便你完全没学过和弦,你也应该能听懂一部分;如果你学过一点古典乐理,不妨来看看流行音乐里的和弦定义有什么不同。
## 认识和弦:“声音的颜料”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1bb2c836e61b4a97b320db3a58e1570f/snapshots/4f2e8f2bef774c2e9b2b52d158cdee64-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3985dc10-1774da2d1c5-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e9c09873f88645d8806b2e7bc7a9277f/f9ec342d37a845f0b301023113517e8a-fa270b5964ca5166bdf4bf1163c400d7-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和弦会决定音乐的色彩,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的和弦,最快的理解方式,就是把它们当成“声音的颜料”**。
当我们打开智能钢琴组件和和弦条界面。我们看到的和弦条上方有各种各样的字母它表示的就是和弦的名字。其中CDEFGAB是和弦根音的名字。如果你看到有b或者#这两个符号是降和升的意思。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和弦的大写字母后面标记了一个小写的m需要你仔细体会的部分来了——
当我们点开设置按钮,选中“编辑和弦”,就会出现一个四列的滚轮选项。从左往右数:
- 第一列调整的是和弦的根音;
- 第二列调整的是和弦的性质;
- 第三列调整的是和弦的一些复杂的形态;
- 第四列调整的是和弦的低音。
我们现在要用到的是第二列,也就是调整和弦性质的这一栏,因为**和弦性质决定了和弦听起来的色彩。**
- 当我们先点亮C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它的性质这一栏是Maj英文是Major大三和弦
- 如果我们调到Min英文是Minor小三和弦C后面就自动出现了一个小写的 m。
- 再调到Dim英文是Diminished减三和弦C的后缀就变成了Cdim。
- 调到Aug英文是Augmented增三和弦后缀就会变成Caug。
- 后面的Sus2、Sus4以及5和弦也是同理。
点击它们,你就可以感受到这些和弦的色彩。今天我想让你重点比较的,是和弦之间的不同色彩。你可以跟着我在视频中的讲解来听,非常有意思。
我们先比较一下Major 大三和弦和 Minor 小三和弦,虽然很多音听起来比较类似,但色彩感觉有了明显的变化,前面那个更明亮,有力量感,而后一个相对更柔和、暗淡。
如果你能感受到这里面的色彩变化,那么恭喜你,你感受到了音乐里最重要的两种和弦的色彩。请记住,**Major 大三和弦和Minor 小三和弦,是音乐里使用得最多的和弦。**
然后我们再来感受Cdim和Caug两个和弦的不同色彩。你会明显感觉这两个和弦跟前两个和弦不一样。前两个和弦不管是明亮还是暗淡听起来都是比较谐和的但这两个和弦听起来就非常紧张有种什么事情即将要发生的感觉。
如果你能听出来的话,那么再次恭喜你,你的感觉非常敏锐。这两种和弦是用来制造紧张感的,而且如果你再仔细感受的话,**dim减三和弦听起来有一点收缩的感觉而aug 听起来会有扩张的感觉**。这些和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你可能用不上,但等到你什么时候能够驾驭它们时,你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相当水准的专业选手了。
那么Sus2和Sus4的感觉我就不详细描述了相信你能够听得出来它们的听感是相对谐和但谐和中又稍微有一点变化。这些和弦在这里我就不展开了之后如果用到的时候我们再细讲。
现在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感受的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横向比较相同性质但不同根音的和弦了比如先比较这三个没有后缀的大三和弦C、F、G。
你仔细感觉一下,这三个和弦听起来的感觉,**虽然音高上有不同,但听起来的色彩是相同的,都是那种明亮、积极的感觉。这就是大三和弦的色彩,不管音高怎样变化,但这种感觉是不会变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调用出其他的大三和弦比如D、E、A、B它们听起来的色彩感也是如此。
感受完了大三和弦,我们再来听一听小三和弦。顺便提一句,如果我们想恢复和弦条的默认设置,我们只需要点左上角的“复原”键就可以了。
我们来听小三和弦Dm、Em、Am同样它们**虽然音高不同,但都给人一种暗淡、柔和的感觉**调用出其他的和弦如Cm、Fm、Gm、Bm感觉也是如此。这就是小三和弦的听感。
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能直观感受到和弦与听觉色彩的关系了。那么把这些色彩渲染到歌曲里,会是什么感觉呢?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 为歌曲配和弦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a5d3b91998c401e9951eb0c0c75f62d/snapshots/35c35d628b1043a8bfc18f4a27db6da8-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5032a2cc-1774df61a42-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ace529d29a974e41b51bf8eb2b172850/df9b09728c6f4a9ebff2e7b08504f92a-1f84fb33fd580083319608f5d0014a31-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重新打开和弦界面。今天的练习我们先从一首所有人都会唱的歌开始《生日歌》。这首歌你一定会唱。但今天,我们要边弹和弦边唱。我现在把和弦谱子给你: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0/1b/40fbf461b45de9ab179483c77b3ed91b.png" alt="">
简而言之,就是唱到哪个字,就按下哪个字母。你可以跟着视频我的操作来一起试一下,速度可以慢一点。
通过弹唱,你会感觉比自己清唱要丰满得多。先别着急开心,还有更厉害的。
之前我们按和弦是不是一直按的是和弦条的上面的白色部分?灰色部分是干嘛用的呢?它是低音。**如果把下方的低音和上方的和弦交替着使用,音乐就一下子变得丰满、精致而流动起来**。你可以跟着视频中我的操作,再次进行演示,一下低音,两下高音,你会感觉更加动听了。
就算是用真的钢琴来伴奏,好像也不过如此吧。而现在,**你不用学钢琴仅仅用手机就可以给生日歌伴奏了下次要是再有朋友过生日的话用这种方式给TA唱生日歌TA一定会非常非常的开心的。**
**但和弦条能弹唱的可不只是简单的儿歌,很多流行歌都可以唱的**。比如这一首《发如雪》。因为流行歌用到的和弦会多一些(但都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和弦,也都是默认和弦模板里有的和弦),但我把和弦谱子列给你,你事先找好位置,熟悉了演奏后,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给自己伴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2/73/12c4a97bf370d957df278340a7a40e73.png" alt="">
我们还可以打开自动弹奏功能,让库乐队自动为我们伴奏《江南》: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e/e1/0e0a805a948bbedd28fc4dd4ef15dae1.png" alt="">
是不是已经有卡拉OK的感觉了别急不光钢琴可以用和弦条其他乐器比如吉他也可以。
我们换成原声吉他音色,吉他和键盘的区别在于你真的可以在弦上扫。比如这首汪峰的《春天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4/d0/44b97446bd402ed227c1bf21d8b00bd0.png" alt="">
吉他同样也有自动伴奏可以用。我们打到自动伴奏第三档速度稍微降一点调整到90然后就是你可能会听过的一首经典乡村名曲《乡村小路带我回家》。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c/e1/7c6f4ac133fa4865b4c6f1ea1e0d46e1.png" alt="">
## 邓老师说
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些。今天学的这几首歌有的可能比较难,就算现在掌握不了也没关系,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和弦和旋律之间的奇妙关系,也感受到了仅仅使用和弦条,就能够快速演奏出很多歌曲的伴奏。
今天的这些歌曲我们只是示范了一个片段,歌曲完整的和弦谱我会附带在课程里。而且如果你之前学习过吉他、尤克里里的话,你应该知道市面上有很多的“和弦谱”,都可以用库乐队上的和弦条来进行演奏,非常方便。等你慢慢地熟练、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阶段后,你就越来越接近写歌的状态了,你也会觉得音乐越来越好玩儿了。
## 音乐练习教室
今天的作业,就是请你边弹边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或者把我在课程中教你的歌曲进行练习。如果你练习的不错,欢迎你把收获的喜悦分享在留言区。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欢迎你分享出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View File

@@ -0,0 +1,89 @@
<audio id="audio" title="开篇词|听了那么多首歌,不如来动手“玩”音乐"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a0/9b/a0e65b31319b255cae6031533dd83f9b.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来玩音乐。
我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现在是一名录音师,同时还是一位音乐评论人。
如果你喜欢看《我是歌手》《乐队的夏天》这类音乐综艺的话,就可能会在节目里看到我,或者是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我写的文章。另外,我也在很多音乐节目和音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和点评嘉宾,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中国有嘻哈》等,还有腾讯音乐人《原力计划》、虾米音乐《寻光计划》等。
不过,其实**我还有另外一个我很重视的身份,那就是音乐老师**。我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在一些中学和专业音乐学院中当兼职的音乐教师,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上音乐课。同时呢,我还制作过面向普通用户的乐理课,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去给零基础的用户讲音乐。
而且,我从我孩子两三岁准备学音乐的时候呢,就开始钻研该怎么用一种好玩儿的方式去给小朋友讲音乐。所以在音乐教育这件事儿上,我确实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心力。
不过相比很多音乐老师,我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我并不是从小就受专业音乐训练的科班选手**。因为我在北师大读的专业,其实是和音乐没有关系的中文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一个票友,但后来我又进入到了中国最好的音乐学院,受到了系统而专业的训练。
所以**我一方面,非常能够了解普通人对于音乐那种向往,以及他们学习音乐时经常会面临的困惑、迷茫甚至是无助**。但同时,我所受到的训练,以及我一直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让我对音乐有着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也**更能为学生指出一条专业、高效而又脚踏实际的学习道路**。
那么,我作为音乐老师,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有成年人、有青少年和小朋友;有受过良好音乐训练的,也有完全没学过音乐、像白纸一样的零基础学员;有抱着加分、升学,甚至是未来从事专业工作的目的学音乐的。但更多的,是像你一样喜欢音乐的普通人。
你会喜欢听歌会和朋友去唱卡拉OK会去看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音乐陪伴你走过了生活的顺境与低谷在开心或者悲伤的时候寄托心情会让你觉得世界很美好。我想**一个如此热爱音乐的人,是不满足仅仅做一个音乐世界外的聆听者的,你会想尝试着走进入音乐创作的世界**。
所以我在很多场合经常会被问到:“老师,我喜欢音乐,但我不会乐理,我能学会写歌吗?”“老师,我如果想学写歌,是不是要先学会弹琴?”“老师,我想学写歌,是不是要交很多学费?”等等。
这些问题要怎样回答呢?我先卖个关子。不过假如你也曾产生过类似念头的话,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件事:**音乐创作的门槛并不高**。相反,**只要你喜欢音乐,把音乐当成朋友一样,先和它玩儿起来,那么,你的一只脚就迈进音乐创作的大门了**。
不过,我还想告诉你另一件事:你只要有一台 iPhone 或者 iPad你就可以用“库乐队”App 轻松上手、玩转音乐了。
## 库乐队:玩音乐神器
说到“库乐队”这个 App你可能会觉得眼熟因为它是 iOS 系统自带的一款应用。但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是拿来干什么用的,为了节约空间大多会顺手把它删除了,所以也仅仅是眼熟而已。
**“库乐队”其实是苹果公司秉承着“人人能够创作音乐”的理念,推出的一款面向普通人的音乐制作软件**。这款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含了许多可以让普通人完全不用学习就可以轻松上手的乐器组件。
你点一点屏幕,就能演奏出堪比专业乐手的吉他、贝斯、鼓和键盘的声音,完全不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学习过程,也不需要你花费金钱去购置乐器。可以说,它**大大降低了普通人接触音乐的门槛**。
另一方面,它集成了强大的音乐制作和编辑功能,还制作了品质非常精良的音色和乐段素材,使你可以非常轻松、像组装乐高那样的拼贴方式,就可以创作出自己的音乐。
而这个强大且易用的软件,只要你有一台 iPhone 或者 iPad你就可以免费获得它完全不用像其他那些专业软件那样还要支付一大笔钱购买。更重要的是库乐队虽然免费提供给了用户但它的品质却一点都不差相反还相当专业。
可以说,这是苹果公司送给所有喜爱音乐的普通人的一份大礼——**你不需要会很多乐器,你也不需要懂太多音乐,你只需要有一台 iPhone 或 iPad还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经过了简单的学习摸索你就可以在库乐队上玩转音乐了**。
## 怎样用库乐队来玩音乐?
那么,我能用库乐队来玩儿些什么呢?
**首先,库乐队是一件特别好玩的“音乐玩具”**。你可以自弹自唱、和朋友一起组个小乐队、陪小朋友们做游戏唱儿歌,或者是编辑年会节目的 BGM给声音增加各种卡通音效什么的这些库乐队都能够帮助到你。
有了库乐队这个大玩具,音乐就不仅仅是拿来欣赏的了,可以增添好多有意思的花样,而你也会变成小朋友们眼中的炫酷哥哥姐姐,朋友圈里的创意达人。
**第二,库乐队是非常好的音乐学习辅助教具。**
库乐队是一个你能够随身携带、可以用各种音色演奏且音质非常棒的“超级乐器”。
同时,它还能快速演奏出在真实乐器上都颇具演奏难度的各种各样的和声、特种调式音阶、复杂的节奏型。
此外,它还是一个方便的录音机,可以随时记录你的演奏和演唱。不管是自己学习,还是帮助小朋友学习音乐,库乐队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第三,库乐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创作。**
其实作曲就像写作文一样是每个人稍加练习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即便你不识谱也都可以用库乐队像拼乐高积木一样“拼”出一首音乐来。如果你再懂一点点音乐那你的手机铃声朋友圈小视频的BGMVlog配乐就都可以自己创作了。
**当你把自己的创意、个性、想法,都融入到音乐当中,这会是多么酷的一件事情呀!**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库乐队这么厉害,那我学会怎么使用库乐队了我是不是就会写歌了?”
并不是的。我没办法在十几节课的时间里从零教会你写歌,就像你没办法在十几节课里学会拍电影、写剧本一样。但我会带你走进音乐创作的大门。
你不一定能学会写歌,因为这个目标对你而言有点太大了。但你一定能学会的,是用库乐队为自己的孩子制作一段儿歌伴奏,是自己自弹自唱一首喜欢的歌曲,是为自己的 Vlog 制作一段专属的 BGM甚至是一段独属于自己的手机铃声。
别看这些事情好像是在小打小闹式的“玩儿”,你其实是在玩耍中完成了一个个小片段的创作。再复杂的作品,也都是由一个个小片段、小元素,逐渐组合累积而成的。所以,当你把库乐队玩得越来越溜,玩得花样越来越多时,你玩儿出来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复杂——到那个时候,写歌就会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现在我就能回答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了:学了这门课,并不一定能让你直接学会写歌,但它一定会让你和写歌这个目标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和我一起,先把音乐“玩儿起来”,**你会从一个单纯的音乐的聆听者,变成音乐的参与者,最终成为音乐的创造者。**
## 课程是如何设计的?
最后我再讲讲我会怎样教这门课以及希望你怎样学这门课。我们这个专栏会包含16节课三大模块。
在“乐器组件”这个模块,我会主要讲解库乐队中核心乐器组件的使用,让你掌握演奏、调制、录制各种乐器的能力。
在“编辑功能”这个模块,我会带着你来学习一些进阶操作技巧,让你具备全局编辑能力。
在“综合应用”这个模块,我会讲授一些库乐队的扩展功能,以及让你具备综合使用前面各项技能从而完成一些复杂任务的能力。
这个专栏的每一节课,我不仅会给你讲解库乐队的功能、操作和玩法,同时还配有相关的视频演示,希望你能在听讲的同时,拿着 iPhone 或者 iPad 边看视频边操作,这样的话,你的学习会非常高效。
我也会设计一些有意思的作业,在你完成作业的同时,希望你能举一反三,发挥自己的创意,把库乐队玩出花样,也希望你能多多留言,和一同学习库乐队的小伙伴们多交流,碰撞出音乐的火花。
总而言之,我最希望的还是跟着我的思路,多动手、多尝试,因为你会发现,听我讲很有意思,看我带你操作的视频也很有趣,但是只有当你真正动手操作起来,你才会真正体会到探索和创作的快乐。
那么,关于我这门课程的介绍就是这些了,希望这门课能带你走进音乐的大门,带你在音乐里发现更多的乐趣。期待和你一同学习!

View File

@@ -0,0 +1,91 @@
<audio id="audio" title="用户故事1不止学会了库乐队还拓展了舒适边界"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9e/10/9e7738e169088ba93e5540c6467b4a10.mp3"></audio>
你好我是小昭测试工程师一枚现居河北工作5年了。非常荣幸能有一个机会跟你分享学习《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个专栏的心得。
# 没有乐感的我,为什么要来学音乐?
我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小的时候参加合唱团,经常会被音乐老师单独拎出来说教。老师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我没有乐感,五音不全,不适合唱歌**。
舞蹈方面嘛,凭借着还可以的柔韧性学了两年舞蹈,但最终也因课业繁重而放弃。
总之,我和“艺术”好像没有缘分,而之后的职业道路也离艺术越来越远。所以**我无比羡慕那些会唱会跳会画画的人,羡慕他们有艺术细胞,可以享受聚光灯下的舞台,还有别人关注的目光**。不过我也清楚地知道,我永远也不会成为这类人。
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音乐,喜欢听各种各样的音乐:
- 早上醒来,我会打开虾米或网易云的日推,在歌声中逐渐清醒;
- 开心的时候,我就找各种自己没听过的歌曲来听,扩充自己的音乐曲库;
- 不开心的时候,我就找五月天或者收藏很久的歌来听,让音乐来治愈我的心灵。
我不仅喜欢听歌也喜欢唱。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和朋友去唱K无论是KTV还是商场里的唱吧都是属于我的音乐小天地。我经常唱五月天的歌当然我唱得并不怎么样。但是我的朋友们看我这么喜欢音乐喜欢五月天就鼓励我说“你唱得好好听呀
是的,我是五月天的粉丝。在疫情之前,我尽自己的能力去看了好几场演唱会。**真正去过现场后,我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音乐的力量,那种心中有热情、有激情的治愈力量**。
总的来说,不管是平时开心或者不开心,音乐给我的平淡生活增添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不过我却从没想过要去学音乐,因为音乐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敢去尝试。
所以,**从小就被老师说没有音乐细胞的我,嗓音不好听的我,看不懂五线谱的我,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的我,真的能进行音乐创作吗?**
>
“你会喜欢听歌,会和朋友去唱卡拉 OK会去看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音乐陪伴你走过了生活的顺境与低谷在开心或者悲伤的时候寄托心情会让你觉得世界很美好。我想一个如此热爱音乐的人是不满足仅仅做一个音乐世界外的聆听者的你会想尝试着走进入音乐创作的世界。”
>
“不过假如你也曾产生过类似念头的话,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件事:音乐创作的门槛并不高。相反,只要你喜欢音乐,把音乐当成朋友一样,先和它玩儿起来,那么,你的一只脚就迈进音乐创作的大门了。”
邓柯老师在开篇词中讲的这两段话,一下子就触动了我。这两段话简直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啊!
而且,我平时除了听歌外,也喜欢看《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乐队的夏天》这些音乐类综艺。所以看到专栏的作者是邓柯老师之后,**有一种“哇,这个老师我知道!”的亲切感**。
所以,老师在开篇词的介绍,再加上我对老师的这份“亲切感”,我就想着给自己一个机会,入手了这门课。学到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入手不亏。
# 我是怎么学这个专栏的?
《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个专栏,每节课都有音频、视频和文字。**视频由邓柯老师亲自出镜,详细讲解库乐队的每个组件和各种玩法。音频则是邓柯老师录制的对每节课内容的介绍。文字稿比较综合,涵盖了视频和音频中的核心内容**。
我在极客时间买了十几门课程,不算少了。这些课程要么是音频+文字,要么是视频+文字。但这次是音频+视频+文字的交付方式,我觉得在形式和内容上也是一种创新。**也恰恰是这种综合的形式,大大方便了我对这门课的学习**。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课程更新当天就学完。**具体的方式是电脑+iPhone一起学习**。我会先在电脑端听音频,这样就会大概了解整节课的核心内容;接着我就会去看视频;与此同时,我也会用手机打开库乐队,跟着邓老师的视频演示进行同步操作。
对于我这种音乐小白来说,刚开始的学习的确是有一点困难的。我记得第一节课,邓柯老师带着我们先熟悉了库乐队界面,然后再带着我们制作一段手机铃声。在听邓老师讲解的中途,我把视频暂停了很多次,用了一个小时才把这段十几分钟的视频完整看完。
因为我一边努力记着老师在视频里讲的内容,一边手忙脚乱地在自己手机上的库乐队里点来点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把手机铃声做出来,但**库乐队仿佛有一种魔力,一旦打开上手之后就停不下来了,我在不停地摸索着、尝试着**。
开心的是最后跟着邓柯老师的步骤我终于做出来了第一首属于自己的手机铃声。那一刻那种开心和兴奋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我也迫不及待地把那15秒的铃声分享给了朋友们。
不仅是老师的课程能让我有所收获,偶尔翻翻已经学习过的章节,**在评论区里也能学到很多知识**。虽然我这个音乐小白对比较专业的乐理知识并不太懂,但是这种**和别人一起交流,并参与到音乐创作中的快乐,我很享受**。
在跟着老师操作的时候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可能是版本不一致的问题我的iPad上面的库乐队、iPhone上的库乐队都跟老师的演示界面不一样。没办法就只能瞎点看能不能找出来步骤里的功能。不过就这样一边模仿老师的操作一边瞎点竟然还真的成功了。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邓老师所说的“创作的快乐”。我想,这也是邓老师每节课都会强调的一点,**一定要自己多摸索,多尝试。再音乐小白的人,听多了音乐也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小灵感,因为音乐没有标准化的模版**。
# 不只学会了App还拓展了舒适边界
作为一枚音乐小白,这个专栏**打开了我音乐世界的大门,并且带我克服了对学习陌生事物的恐惧**。我觉得这是我学这个专栏最大的收获了。
邓柯老师每节课的视频都录制得很详细,只要慢慢来,跟着操作,就能模仿出一样的片段。但是**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每节课邓柯老师都在强调创新,强调要自己多摸索。
就像吉他和贝斯那节课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自己用鼓手Jasper+芬达经典低音+根源摇滚做了一个片段。我自己觉得很好听,但是也不知道这个片段属于哪种风格。于是就把自己的制作心得分享在了留言区,没想到留言后,**老师竟然回复我说:“这是专属于你自己的风格。”**
也许多年后,我补习了乐理知识再来看自己创作的这个小片段,会觉得有很多毛病,但是此时的鼓励,对于刚入门的小白来说已胜过一切。
另一个收获来自于我的朋友们。最近我只要模仿或者创作出一个音乐片段,就迫不及待地分享给他们。
- 有的朋友让我也给她做一个手机铃声,并且还会提出需求,说明她想要一个什么感觉的铃声;
- 有的朋友接受了我的安利,自己也开始用库乐队玩音乐;
- 有的朋友不停给我打气,祝我早日进军音乐圈……
包括这次《极客时间》的编辑联系我,让我写用户故事。这也是我未曾有过的经历。
这些因“学习库乐队”而引发出来的事情,都让我**不断扩展自己的舒适边界,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 总结
目前我学习到第6节和弦条与弹唱。在我的库乐队App里也已经有十几首音乐片段了我的第一首手机铃声、第一首弦乐片段、第一首吉他片段、第一首纯鼓声……
库乐队这个曾被我因为内存不足而删掉的APP不但重新回归而且在我心里占据了很大一个位置。所以**很多东西我们觉得“没有用”,也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使用它**。
很期待老师后面的课程,也希望自己学完整个专栏后,能做出人生的第一首歌。不,我相信一定可以。
我知道任何事做起来都不会容易,但是,多年的恐惧我都能克服了,那还有什么好害怕呢?努力就够了。
以上就是我想要分享的内容,不知道你学习这个专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心路历程呢?欢迎你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分享,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View File

@@ -0,0 +1,79 @@
<audio id="audio" title="用户故事2在库乐队中你就是最好的架构师"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0a/9c/0a8ee4faf79b59a53136d4e79019099c.mp3"></audio>
你好,我是王秀文,一名后端架构师,戏称自己是摇滚码农。感谢编辑的邀请,我来唠叨唠叨我关于音乐的一些理解,以及学习库乐队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玩音乐的都有一头长发写代码的都穿格子衬衫。事实上专心写Bug的码农也有对美的追求。
我们会抢鞋,会想玩音乐,会去野长城探险。你看,我们码农的精神世界也很丰富,是不是?当然了,我们还有降噪耳机,有风格各异的机械键盘,还有精致的摆件、机械风的收音机。你看,我们码农的桌面,也从来不缺摇滚范儿。
## 玩音乐,可能你并不需要会一门乐器
很小的时候,偶然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了电吉他的声音,就被它圆润的音色吸引了。于是我向父母再三保证,买了吉他之后一定学,绝不浪费。就这样,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把红棉吉他。
没有老师教自己也不懂乐理只是跟着一盘DVD里面的示范教学再加上自己瞎琢磨最后竟然也用一把民谣吉他学会了第一首古典吉他曲。
我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一有时间就拿着吉他练习。手指上的茧子长了又消失消失了长。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第一把位的咪型指法认识了和弦。后来又有了吉他老师照着C、F、G、Am的指法图右手弹53231323我就可以弹唱一些简单的曲目了。不过之后因为学业繁重加上学乐器确实花费时间和精力直到读了大学才又捡起来一些这是后话了。
但是小时候培养的这种对音乐的感觉以及学习音乐的记忆仍然很深刻。而现在有了库乐队App以往复杂难按的和弦现在只要配上适当的节奏型然后轻点几下就能制作出一段不错的音乐片段。这是我初学库乐队时就非常欣喜的一点。我不需要会乐器就可以通过库乐队来用不同的乐器去制作音乐片段。
哪怕身旁没有鼓手,没有贝斯和伴奏吉他,但是用库乐队简单录制几个小节,自己就可以抱起吉他玩一段即兴了。
如果还不尽兴通过一个USB转换器甚至可以给手机接上MIDI键盘用手机里的库乐队来制作音乐这样制作音乐片段又会方便许多。
如果不追求手感也不追求配重那么25键的MIDI键盘甚至都可以装在自己的电脑包里。这就是玩库乐队的便捷之处身边没有乐器也没关系因为库乐队支持键盘、合成器。而且MacBook上库乐队用普通的键盘也能弹奏。
坦白说,我刚开始接触库乐队的时候,觉得很简单了,就是在屏幕上点按几下,让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录制下来就行。但是跟着邓老师深入学习了几节课,才发现了很多在库乐队里微操作,很多按钮也是之前玩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到的。
这就让我想到了 Redis 的 string 类型,虽然天天用,但是在什么情况下占用多少空间,很多人就说不出来了。因为不知道细节,就很难准确地预估容量,那么架构也就是空谈了。
不过,库乐队也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著名萨克斯管演奏家凯丽·金在一次采访中说曾经说:“萨克斯比其他乐器的优势就在于它直接用人的呼吸发声。”这也就是说好的音乐不光要有节奏,还有很多细节,这就是库乐队的局限了,内置的功能总是有限的,自动弹奏的节奏型也就那几个。
不过这种局限性,库乐队完全也可以通过连接外接设备,把劣势转变为优势。因为连上外接设备,比如键盘,那就可以自己弹奏,就会产生更神奇的效果。这也是我购买邓老师课程的原因。
我在目录上看到邓老师会在第三模块专门讲外接设备,包括话筒、键盘、声卡等,这也是我最期待的几节课,我想只有把这些设备都用上,就真的会有邓老师所说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乐队”的效果了。
但是在我看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玩音乐才是库乐队的最大优势。漫长的通勤,编译部署的空当,不妨打开库乐队,给自己放个小假。
## 在库乐队中,你就是最好的架构师
我的工作是架构师,所以我在理解音乐的时候,会把音乐和我的工作进行类比,这样一来,感觉音乐和工作都更有意思了。
“指挥家从来自己都不演奏任何乐器,但指挥家用他的影响力使所有的乐师更加出色。”
如果说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好的架构师,那么一首好听的曲子就需要一个“独裁”的指挥家。编辑库乐队的音轨,就是细致地调整每个乐器的细节,让它们搭配起来,互相协作。可能简单调整一下音量的比例,效果就能好上许多。
如果把音乐和编程做对比,那么鼓就是 Spring Boot因为它可以把一个个小节串联起来从而支撑起整个乐句。所以我自己做一个音乐片段总是习惯先添加一个鼓的音轨。
我还很喜欢使用贝斯来制作音乐片段。贝斯弹奏的是低声部,它既是节奏乐器,又是乐音乐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吉他显得不那么飘,所以我在选定好节奏之后,就会用贝斯铺个底。在我看来,贝斯应该算运维吧,干好了没人关注,但是出点乱子就净背锅。
我在学习乐谱时也是如此。乐谱就是“README.md”
五线谱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代表钢琴的C3不管线还是间同等看待从下往上都是钢琴的白键一一对应。谱号的起笔刚好是G。线或间的音符加上升降号就是黑键。一个音符可以二分、四分、八分为了区别它们四分音符加一个尾巴八分再加一个尾巴以此类推简谱则是用数字代表音符音符下面划短横线一个横线与五线谱的一个尾巴含义相同。
其实,类比多级索引,或者段地址和偏移地址,除了高音谱号,还有低音谱号、中音谱号。你看,有了偏移量,乐谱就能优雅地呈现了。
所以在我看来,相比简谱,五线谱是二维空间立体的表达。吉他谱就更简单了,用六根线分别代表吉他的六根弦,就是六线谱。开源的软件有很多参数可以定制,但启动可能只需要 java -jar 或者 npm start所以我们学习乐谱也不必一下子了解所有的标记。
可能你还听过12小节布鲁斯一个小乐队的几个乐手约定好用什么和弦进行几个小节一次 for loop 循环就可以各自发挥了。一个乐手可以弹默认的和弦,也可以对这个和弦做变化,这就是继承和重载。和弦套路,也就是设计模式。
当我这样来理解的时候,就发现我就更关注制作音乐片段背后的逻辑,而不仅仅是跟着老师一步步操作。
## 聆听音乐,可以尝试理解音乐
对于从事编程的我来说,工作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所以平时的我就非常喜欢听音乐,听音乐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能让自己更专注地搬砖。
不过我对音乐的爱好不止于此,我还想去鉴赏音乐。这就需要学习更多与音乐相关的乐理知识和背景知识。但我也知道,像音乐的节拍、调式,还有和弦的进行,等等,这些音乐基础知识需要花很长时间的慢慢积累才行,不能一蹴而就。
那我们是不是就没办法鉴赏了呢?也不尽然。比如说很多音乐风格来源于教堂音乐,那么了解一些文化背景,很有助于我了解它,欣赏它。说鉴赏可能有点过于专业,那不如先尝试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所以一方面,我在听歌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去搜集资料,去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背景或有趣故事。我喜欢的音乐类型并不唯一,浪漫的皇后乐队,霸气的蝎子乐队,还有老鹰乐队,我都喜欢听。喜欢的音乐人也有很多,坐在椅子上弹吉他的“大胖熊” B. B. King雷鬼谢天笑二手玫瑰还有许巍第一吉他手李延亮。了解这些音乐人以及他们作品的相关背景更能让我理解音乐其中的内涵。
另一方面,我也喜欢看一些音乐类的电影,像《八月迷情》《指挥家》《心灵奇旅》。在看这些电影的时候,音乐与故事相辅相成,共生共荣,这对我理解其中的音乐片段也十分有裨益。
所以对于邓老师的这个课程,我非常喜欢的一点就是老师不仅会在视频中讲解具体操作,同时也会最后有一个“邓老师说”的部分。这个部分的内容,老师会把视频中的操作演示部分进行提炼和升华,同时还会补充很多背景知识,这都让我更好地消化吸收音乐。
我是一个无缘985无缘 BAT 的老码农,工作和生活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不过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遇到了什么难题,音乐总能给我力量。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从音乐中获取了极大的能量,但是我相信,当你开始学习这个专栏,你一定会发现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色调。
我的分享就是这些了,我也很想知道,你学习这个专栏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收获或者是心路历程呢?欢迎你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分享,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View File

@@ -0,0 +1,107 @@
<audio id="audio" title="知识拓展1十九个乐理名词解释让你把音乐玩得更开心"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3c/db/3cc5a03b96d6c2f48077b8a625249bdb.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来和我一起玩音乐。
我们的课程进度已经过半了,很多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和我分享了他们的库乐队作品,还有参与创作音乐的那种喜悦。我很高兴!
不过,同时我也收到了不少提问,问题比较集中的是希望我能再展开讲讲课程中提到的一些音乐术语和乐理知识点。另外,还有同学希望我能讲一讲用库乐队制作音乐片段背后的一些逻辑、思路,甚至是方法。那借着春节假期,我正好回答一些你的问题,补充一些知识点,让咱们的课上得更有滋味儿一些。
今天这节课我会集中解释一些课程里提到的乐理名词,这些名词有些是很好理解的知识点,有些就是需要你长期学习的技能了。不过即使掌握不了它们,其实也不会影响到你对库乐队的操作(我在设计课程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有些知识或许你之前已经知道一些,但如果你看看我对这个名词的解释和理解,或许会对你有新的启发。
关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怎样编配和弦?怎样制作节奏?怎样掌握各种音乐风格?这类问题我没法直接回答你,因为涉及到的知识太多了,但我会尝试着给你一些解决方法和学习路径。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吧。
## 名词解释一:过门
过门通常指两个段落之间的连接处,比如一首歌里的主歌段(叙述的段落)和副歌段(抒情的段落)之间的连接。这个连接非常重要,它起到了承前启后、推进情绪的作用,所以也非常考验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制作水准。
如果是针对鼓的讨论“过门”通常描述的是鼓花也就是一个乐句通常是4小节行进到最后即将与下一段落连接时打出的有变化的部分。你看库乐队的“智能鼓手”里专门有一个针对过门也就是鼓花变化程度的控制条。这就非常考验鼓手的技术和想象力。如果做得好的话过门会是整个歌曲里非常好听的部分。
## 名词解释二:音域
声音的频率Frequency决定了音高Pitch频率越高音高就越高。所以音域其实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件乐器、一段音乐中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距离。
不同乐器能发出的音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都是键盘乐器,钢琴的音域就比手风琴宽。同样都是弦乐器,吉他的音域就比贝斯高(当然,贝斯也可以演奏很高的音,但音的质量就远比吉他差了)。
人的音域也有差别。比如男生的音域通常会比女生低一些。同性别的人,音域也会有不同。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可以拓宽人的音域。
## 名词解释三:琶音
琶音Arpeggio指的是一串和弦音有规律地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演奏出来。琶音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C和弦由C、E、G三个音组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生成C2、E2、G2、C3、E3、C3、G2、E2、C2的琶音也可以生成C2、E2、G2、E2、G2、C3、G2、C3、E3这样的琶音重点在于这种变化的规律性。
琶音在很多时候用于伴奏声部(比如钢琴的左手部分)。此外,吉他演奏的分解和弦也可以理解成某种琶音。
## 名词解释四:运弓
弦乐器,比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要用琴弓演奏的,而且琴弓演奏技法的差别会直接影响声音的形态,有连弓、分弓、跳弓、顿弓等各种运弓方式。
## 名词解释五:视唱练耳
指的是能够准确演唱乐谱和听辨旋律的能力,可以理解成对于音高、节奏等音乐信息的阅读及处理能力。视唱练耳是音乐能力中的核心,与乐理并称“音乐基础”。如果类比成语言的话,视唱练耳相当于语言的“听说读写”,而乐理相当于某种程度上的“语法”。
## 名词解释六:宫商角徵羽
指的是构成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五个音,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 12356Do Re Mi Sol La
## 名词解释七:品丝
吉他、尤克里里这类弦乐器是有品丝的,每一个品丝相当于是一个半音,而按在这个品格里,即便按弦的位置稍有变化,音高也是相同的。
但反过来,对于小提琴、大提琴这类没有品丝的乐器,如果你按弦的位置稍微出现一点点变化,音高就会出现变化,从而拉出所谓的“钢琴缝”里的声音。这也是提琴乐器入门非常难的原因之一。
很多中国传统乐器也有品,比如琵琶(但不是品丝,是品格)。
## 名词解释八:制音效果
制音就是用手制止声音。演奏吉他的时候,拨动琴弦后,琴弦的声音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的时候为了音乐效果,会人为地去切断这样的声音,那么把手掌按放在琴弦上制止它的震动,琴声就会立刻停止。这种方法经常会运用在吉他演奏当中。
## 名词解释九:滑音
我们现在使用的音律系统叫做“十二平均律”,就是把一个八度(两个频率相差一倍的声音之间的跨度)平均分配成十二份,但这十二个音之间仍然有很多的音的存在(也就是「钢琴缝」里的音)。
有些乐器比如弦乐,是可以非常轻易地演奏出滑音的,有品丝的乐器如吉他,也是可以通过推弦实现出滑音效果的。但钢琴是无法演奏出滑音的,只有带有弯音轮的电钢琴、合成器出现后,才可以演奏滑音。
## 名词解释十Clean Guitar
这里指的是一种电吉他音色。电吉他可以通过加载效果器实现出非常多的音色效果,而 Clean Guitar 指的就是不加效果器,或者只使用特别轻微效果的电吉他声音,音色听起来干净清澈。库乐队里的“纯音吉他”就是一个很 Clean 的 Guitar 音色。
## 名词解释十一CDEFGAB
CDEFGAB这七个音共同构成了C大调是一种我们使用最广的调式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直接把这七个音唱成“Do Re Mi Fa Sol La Si”。
## 名词解释十二:调式
调式就是若干个音的组合,不同音符的组合方式带来的调式会有一种特别的听感,有些调式会带有鲜明的区域或者文化特色,比如中国传统五声调式、日本调式、布鲁斯调式等。
## 名词解释十三:延音
延音指的是延长音符的发声时间。钢琴上有延音踏板在没有踩下延音踏板时在钢琴琴键上弹奏音符时一旦手指离开琴键音符的声音就会快速消失。但如果踩下延音踏板后弹琴即便手指离开琴键音符的声音也会延续很久。库乐队把实体钢琴上的延音踏板沿用到了APP的界面中了。
## 名词解释十四:蓝调
蓝调也叫布鲁斯Blues是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在美国黑人群体中形成的一种音乐风格而后深刻影响了爵士Jazz、摇滚Rock、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等音乐风格。
## 名词解释十五自动演奏上的1234
这是自动演奏的四个档位,库乐队为很多乐器设计了适合它们的自动演奏方式,可以根据用户所激活的档位以及选择的和弦进行演奏。
## 名词解释十六:节奏型
一种节奏组合的形式。比如我们经常会喊的“中国队,加油”中,“中国队”,就是一个“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两个十六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
## 名词解释十七:声部
音乐当中的各个部分。有的按音区分: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有的按乐器分:弦乐声部、木管声部、铜管声部、打击声部,也有的按照功能分:旋律声部、织体声部、节奏声部等
## 名词解释十八:音程
音程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音程的单位有两种一个是key也叫半音。一个八度例如 Do 到高音 Do共有 12key。音程的另外一种单位是“度”这种度的单位同时还包括了音程性质的判断比如大三度、小二度、增四度、减五度、纯五度等。音程前面的性质大小增减纯描述的是音程的和谐度例如纯音程听起来就比大小音程更协和而增减音程听起来最不协和。
## 名词解释十九: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二分、四分、八分都是对音符时值的描述,它们之间是二分换算的,即一个二分音符的时值等于两个四分音符等于四个八分音符。此外还有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一半)、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等。
这些音符的时值换算比例是固定的,换言之,他们之间的相对长度是确定的,但每个音符的长度多少,是由音乐的速度所决定的。通常而言,每一首作品的开始,作曲家都会标记一个参考的歌曲速度(例如慢板、行板、小快板等),也有的会直接标记速度,如 xxx bpmBeats per mintue每分钟多少拍。当一首4/4拍歌曲的速度是120bpm时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长是0.5秒一分钟有60秒均分给120拍的话那每一拍的长度就是0.5秒)。
好了,这节课的乐理知识就到这里。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学习库乐队时的收获与问题,也欢迎你点击“请朋友读”,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们一起来玩音乐。

View File

@@ -0,0 +1,106 @@
<audio id="audio" title="知识拓展2八个问题解答你学习中遇到的疑惑"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6f/33/6fac6512bf4d81686400c9c300a0ea33.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来玩音乐。
今天这节课主要是为你解疑答惑。我收集了一些同学在学习库乐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不过回答的时候,我也帮你扩展了知识点,希望你能学到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也能玩得更开心。
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吧。
## 问题一
题目:平时老听人开玩笑说“动次打次”,那么你知道“动”对应的是哪个鼓,“次”对应的是哪个镲,“打”又对应的是哪个鼓或者哪个镲?
先来讲讲鼓。一般而言,架子鼓是由底鼓、军鼓、踩镲、吊镲、两个以上的嗵鼓组成的,那么在基本节奏型里,最常出现的就是底鼓、军鼓和踩镲,其他的那些鼓和镲通常会在过门部分使用。
所以在“动次打次”里面,**“动”对应的就是底鼓,给人以稳定的感觉,然后“打”对应的是军鼓,两个“次”对应的是踩镲**。
## 问题二
题目:和弦的组合选择有什么常用搭配或规律吗?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了。实际上“和声学”是传统作曲中四大基础技能(或者说学科)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曲式、配器和复调。
要知道,即便是经过了严格音乐训练的学生,也需要通过一两年的系统学习才能入门。当然,在流行音乐领域里,和声的难度已经远远降低了,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一种经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个人(以及周围很多从业者)感觉,学习编配和声要从两方面入手。
1. 要多学习别人的和弦编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扒歌”,把现有的歌的和弦听辨下来。
1. 要结合一些音乐理论去学习(比如理解了音阶和调式,才能充分理解和弦在调式中的功能)。
此外,你还可以多加练习。一方面,可以**先从为简单的旋律配和弦开始,比如先给儿歌配和弦,通常都会比较简单**。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和弦套子”来进行旋律创作**,比如 164517654325453625125147366等等可以提升你对和弦编配的感觉。
## 问题三
问题:不用自动伴奏的话,贝斯常用的节奏怎么编配?
这又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简单回答就是:
<li>
多扒现有的贝斯,注意一开始不要太难,难度逐渐增加;
</li>
<li>
贝斯的律动可以参考底鼓,甚至和底鼓同步,这样整个歌曲的律动感会比较清晰。
</li>
## 问题四
问题:老师提到了“调式”之类的理论,那平时听的流行歌曲有哪些风格,都是什么调式?是否可以简单举几个例子让我们感受一下呢?
回答:有些风格会使用特殊的调式,比如布鲁斯风格会用布鲁斯调式,但大多数情况下风格和调式是不绑定的。
**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里,用的最多的就是大调和小调**,小调里还会有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之分,但差别并不算太大。
- **大调式通常会让人觉得明亮、坚定、积极**。比如《山丘》(李宗盛)《平凡之路》(朴树)《灯塔》(黄绮珊)。
- **小调就会相对柔和、暗淡或者是压抑、愤怒,负面情绪多一些**。比如《夜曲》(周杰伦)《再见杰克》(痛仰乐队)《秋意浓》(张学友)等。
但是会有一些使用各个区域传统调式的歌曲,它们通常会带有浓郁的当地音乐的色彩,比如使用日本调式的《忍者》(周杰伦),使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小城故事》(邓丽君)等。注意,**以周杰伦为代表的很多“中国风”作品,旋律使用的也是五声调式,但伴奏部分大多使用了七声的大调或者小调**。
还有一些使用特种调式的(当然在西方音乐史中,这些特种调式也分别起源于某个地区,但我们不用记得那么细了),像多里亚调式,和小调有点像,但又比小调更明亮一些。例如齐豫演唱的《橄榄树》。**中国传统音乐里也有类似的调式,叫燕乐羽调式,例如韩红演唱的《九儿》**。
## 问题五
问题:“鼓”、“音序器”、“智能鼓”,在操作时看似只要拖动就行,但是我想知道常用的节奏型有哪些?因为我想了解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也就是原理部分。
这个问题其实也和上面的问题很类似,就是一方面要**先学习现有歌曲中音乐家的演奏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模仿之后,就可以自己来发挥了**。
那么具体到库乐队里的这几个鼓的组件,有个特别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鼓手”、“智能鼓”相当于是有自动演奏功能的鼓,而“音序器”里的每个鼓都需要你自己去设置,你可以试着用鼓手或者智能鼓来设置一个简单一点的鼓的节奏套子,然后试着用鼓的音序器,把这个自动个演奏的套子完全再现出来。这样的“扒鼓”练习你做几个,就会对怎样做鼓套子有个大概的认识了。
## 问题六
问题:老师经常在视频中提到音乐风格,不知道老师是否可以科普一下,主要的音乐风格有哪些呢?
回答:流行音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有个特别快的认知方法,那就是**看各大音乐奖项,尤其是像格莱美这样偏专业的奖项里**,会为很多大的音乐风格设置奖项,比如摇滚、嘻哈、乡村、爵士、电子等。
如果想再深入一点的话,就可以**读一些流行音乐史的相关书籍**,这样你就会对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个整体的认识了。
另外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观念是,音乐风格并不是一个像生物学那种“门纲类科属种”式的分类方法,而更像是一个“特征标签”。比如一部电影,它可能是典型的西部片,但也同时可能带有喜剧元素;一部穿越电影,它同时也带有动作元素和悬疑元素。**音乐风格固然有“典型”、“原汁原味”的,但很多的时候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 问题七
问题:老师是否可以提炼总结一下,在用库乐队制作一个音乐片段时,哪些乐器是必须的?制作哪一类风格的片段要用什么类型的乐器?
回答:**创作是非常自由的一件事情,没有太多的框架,所以严格来说,没有“必须”使用的乐器**。
不过具体到某些风格,比如爵士,常见的配置是吉他、贝斯、鼓、钢琴,有时也有萨克斯,甚至是小号长号,但有的时候也可以是单钢琴。在乡村音乐里,常见的特色乐器是班卓、曼陀铃,也有小提琴(不过乡村音乐里的小提琴不叫 violin, 叫 fiddle但最重要的乐器可能是原声吉他。
这些编配,一方面要靠你多看、多听(看现场演出的视频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需要你多尝试演奏、创作。**不要怕自己做的作品不地道,只要歌曲好听,地道与否一点都不重要**。甚至说,如果你这种不地道的做法越来越被别人接受,或者是模仿者越来越多的时候,它可能就会被定义成一种新的风格了。
## 问题八
问题:业余爱好者要学习音乐,是从乐理、和声、多声部等等,挨个学习呢?还是应该怎么学习?学习这些要看什么资料还是怎么学?希望老师给一个学习路径图。
回答音乐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领域里面各个乐器、技能、门类、流派都不一样。所以真的没有一个特别普适的学习路径。而且每个人的学习路径其实都和TA自身的知识背景、既有技能、学习意愿或者说可投入资源以及未来目标息息相关。
不过这个问题既然是在咱们极客时间专栏里提出来的,那我想你应该是一个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可能还很年轻,并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但是自己又特别喜欢,就希望能通过音乐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让生活变得更有趣。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首先的建议是,你结合着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选择一个兴趣爱好点去切入,同时系统学习一下乐理。为什么我会建议你去学习基本乐理呢?
**基本乐理**(我们不讲太前言的理论哈,就把乐理划定在音乐专业高考之前需要达到的程度),**对于一个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而言,真的不算难**。因为它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并不多,而且知识里面,需要理解的部分其实难度也很低。成年人看乐理书,你可以很快明白一些音乐的基本理论。
**但难点在于你无法掌握它。因为音乐是****“**<strong>技能**</strong>”**<strong>,而不是**</strong>“**<strong>知识**</strong>”****。**就好比跨栏,我可以很清楚地理解该怎样迈步,支撑腿怎样发力,跨栏腿怎样发力,但是我做不到,因为我的肌肉力量不足,我对动作的控制力不足。
所以解决方法就是,我理解某个知识点后就要去练习它,让它能够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状态。这样等每一级的技能掌握熟练后,进入下一阶段的技能训练才会更顺畅自如。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想你玩音乐更多还是兴趣使然,并不是抱着特别专业的目的。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不管怎么样,先玩起来。学到了音乐知识点后,就要充分地实践。如果能找到几个有共同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乃至一起创作和表演,那你的学习就会更高效,你的学习过程也会更像是积极地放松与玩耍,并且还是高质量地玩耍。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学习库乐队时的收获与问题,也欢迎你点击“请朋友读”,分享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们一起来玩音乐。

View File

@@ -0,0 +1,69 @@
<audio id="audio" title="结束语|让音乐陪伴你的生活"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d0/85/d0cac2a217a73b13efc53352b8124b85.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
这一门手把手教你玩音乐的课程,今天就要结束了,希望这十几节课你上得开心。在我们暂时告别之前,我想给你讲一个我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初中生,在一所不错的学校里读书,但成绩很差,在班里垫底,于是音乐就成了我的心灵港湾和情感寄托。每当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是疑惑、迷茫的时候,我都能在音乐里找到安宁与幸福。渐渐地,我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流行音乐的聆听者,我更想尝试着参与得更多一点。
但当时的我除了一些唱片,还有一架已经停止练习了四五年的钢琴外,就没有任何和音乐相关的东西了——我很好奇吉他应该怎样演奏,好奇鼓是怎么打出来的,好奇贝斯到底有多长,好奇怎样用合成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即便是钢琴,因为之前本来就学得稀松平常,再加上生疏多年,所以即使是演奏一些简单的和弦琶音都会磕磕绊绊,而想演奏一些稍微优美流行的音乐更是难上加难。
我记得我用钢琴扒下来的第一首流行音乐是 Enya 的_Watermark_没有谱子也没有其他辅助设备只有一个播放磁带的随身听。我就边听边在钢琴上摸索耳机里听到的音符每一个音符至少要听三遍先听、再跟着音乐摸、最后播放着音乐比对。磁带也在随身听里不断地播放、暂停、倒带循环往复。扒这首曲子我一共花了一周的自由时间。
但这首_Watermark_仅仅是一首带有一点点合成器铺底氛围的纯钢琴作品。而更令我向往的是那些带有电声吉他、贝斯带有强力鼓点的更“酷”的音乐但我只能简单地在琴上摸出这些声部大概的音高然后就陷入缥缈的想象了。因为我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乐器更不会去演奏它们。自然我也无法想象我应该怎样驾驭它们从而形成一首结构完整、编配齐全的流行歌曲了。
当这种迷茫而无力的感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业越来越重的我的身上时,我会觉得,音乐虽然仍然很美好,但它已经不那么好玩了。或者说,它身上已经没有我能找到的、能让我上手操练的好玩的点了。
我又变回了和大家一样,是音乐的一个听众了。直到多年之后,我在电脑上接触了一个叫 Cakewalk 的 MIDI 制作软件,我才意识到我可以一个人用电脑发出吉他、贝斯、鼓、键盘、弦乐等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能把它们组成一个虚拟乐队,演奏任何我想演奏的歌曲或者旋律。我可以编辑设置它们演奏的每一个音符,调整它们的力度、位置、音量、音色。
而这时我都快大四了,但埋藏心底的音乐梦想瞬间被点燃,我迅速沉迷在这个软件中无法自拔,继而毅然决定转行,报考了音乐学院,走上了专业音乐道路。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外人看来,可能我能够从事音乐工作早有迹象,但我自己最清楚的是,当我从只是一个音乐的单纯听众,开始观察、拆解乃至复制起音乐中的各个元素时,我才真正开始向一个音乐的研习者,乃至是创作者逐渐变化。
而**当你没有一位老师和一些好用的辅助工具时,即便你有强烈意愿,这个转变过程仍然会是非常漫长而艰难,甚至是会无疾而终。但反之,当你接触到那些可以帮助你直接掌控各个音乐要素的工具的话,你的觉醒和成长会迅速到来**。
换句话说,假如我初中就能拥有库乐队这样一个强大的工具的话,我可能早就能明确我的音乐志向了(而且水平一定会比现在的我要高得多)。
所以我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早早地接触到这些先进的技术,强大的软件和更科学先进的音乐学习方法。这会更早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更全面、深入、高效地理解音乐。
这就是我的故事。
当然,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学习我这门课程的同学而言,并不会去从事专业音乐工作(也没有必要)。**对于你而言,音乐并不是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而更像是一个伴随一生的朋友。**而人生中能常有音乐相伴,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
那么,在这里我也要送你三句话,它们可能会帮你更多、更持续地发现音乐的乐趣。
第一,继续享受音乐。
你之所以会对音乐感兴趣,乃至参与我这一门课程,一定是因为你喜欢音乐。那随着你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深,你可能会产生新的兴趣点,但千万不要忘了你的初心就是:享受音乐。
喜欢音乐,就多听。看电影电视,或者综艺节目里发现了什么好歌或者 BGM就去网上搜音频。如果特别喜欢哪一位歌手、乐队、作曲家或者制作人那或许可以集中把TA们的作品找来听一听又或者喜欢哪一个风格或者某个地区的某种类型的音乐也可以集中了解一下这个类别的代表作和代表人物以及风格发展的历史及文化背景等等。
但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不要脱离音乐本身,即**多欣赏,多聆听。乐海无涯,开卷有益********多创造机会让自己身处在音乐的海洋里**。
第二,如果可能的话,学习一点音乐理论。
当你对音乐累积了一定的聆听量与认知后,你一定会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好奇,或者是不再满足只作为一个音乐的聆听者,而是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音乐的表演和创作。那么,一方面你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和辅助工具来快速上手来体验一把“玩音乐”的感觉,比如库乐队,这也是我开这门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同时,**如果你有条件的话,真的可以尝试一下学习一点音乐理论。**
比如学习一下音高、音程、和声、调式,你就会理解在音乐当中是怎么用各种音符组合出不同的听觉色彩的。你还可以学习一下节奏、节拍、强弱、律动,这样你就会知道强与弱、短与长是怎样控制音乐的紧凑与舒缓的。
这不仅会加深你对音乐的理解,更能够提高你的音乐表达能力,你会觉得你唱得更好了,弹得更准了,用库乐队做出来的音乐也更丰富更好听了。
你看,这就是音乐理论会给你带来的变化,也是学音乐理论这件事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三,多玩库乐队。
我们从小学习音乐时就听过一句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类似的还有“熟能生巧”。那么具体到咱们这门课程呢,就是**在你顺利学习完所有内容之后,也别忘了时不时地打开库乐队,多多把玩**。
一方面,在我们这门课之外,库乐队里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音色、效果、乐段素材,适合你去继续慢慢探索。而且发现了新的音色和素材后,一定会激发你的灵感,碰撞出更多的音乐。
另一方面,在你欣赏、阅读、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需要上手实践的练习,而库乐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让你实践各个音乐科目的“超级教具”。
所以,这门课学习完了,也别忘了经常打开库乐队玩一玩呀!
最后,还是想和你说,音乐的海洋浩瀚无边,而音乐又是能够陪伴你一生的好朋友。**这门课只是寻找一个新的视角,让平时喜爱音乐但又无从接近的你,有了一个可以迈进音乐大门的契机。**所以这门课的结束,也是你走入新的音乐世界的开始。希望你能够从音乐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享受与快乐,让音乐把你的人生装点得更多彩。
最后的最后,我为你准备了[调查问卷](https://jinshuju.net/f/CtiIDm),题目不多,希望你可以花两分钟填一下。十分期待能听到你的反馈,说说你对这门课程的想法和建议!
那我们,下次再见啦!

View File

@@ -0,0 +1,14 @@
你好,我是邓柯。
到这里,《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基本上就结束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个结课小测试,来帮助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套测试题共有 10 道题目,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满分 100 分,系统自动评分。
还等什么,点击下面按钮开始测试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8/a4/28d1be62669b4f3cc01c36466bf811a4.png" alt="">](http://time.geekbang.org/quiz/intro?act_id=372&amp;exam_id=1075)
最后,我为你准备了[调查问卷](https://jinshuju.net/f/CtiIDm),题目不多,希望你可以花两分钟填一下。十分期待能听到你的反馈,说说你对这门课程的想法和建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4/2a/e4bb49f75e4a8c98e10c783b259ee92a.jpg" alt="">

View File

@@ -0,0 +1,81 @@
<audio id="audio" title="编辑手记|音乐让生活更好玩儿"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5/a1/c5cf02ca07526414ce2403e5eef1baa1.mp3"></audio>
你好,我是辰洋,是咱们的课程编辑。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用户,那今天就来聊聊我学习这门课程的历程。
## 无唱功选手的音乐之旅
在刚得知自己要做音乐这门课时,其实是有一点心理障碍的。原因无他,音乐在我过去的人生历程中,基本上算是一个禁忌词汇。一旦五音不全这个标签被别人贴上之后,自己也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暗示。不仅不会再唱歌,任何与音乐有关的活动都会有点儿排斥。
所以在一开始拿到邓老师的稿子和操作示范的录屏后我也只是觉得库乐队这款App有点儿意思但一直不想动手去操作尤其是又看到稿子里还有什么过门、和弦。
不过深思熟虑后,我觉得应该和邓老师通个电话。当我特别诚实地说明自己是音乐小白后,邓老师反而说:“没事儿,就需要你这样小白的编辑,这不是非常符合咱们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嘛!”
邓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晚上回家我就把手机和iPad上的库乐队重新下载回来然后跟着老师的稿子一步一步地操作。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视频,就还挺费劲儿的,经常找不到想要的按钮。不过最后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听起来还比较和谐的音乐片段。当时**内心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般的兴奋,感觉音乐的大门突然向我打开了。**
我也给自己定下了学习库乐队的小目标:制作出三个音乐片段。事实上,这个目标在制定完计划后一周内就完成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原来只要自己放下之前的认知偏见,开始动手操作,就会体验到玩音乐的乐趣。**音乐与话剧、画展等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它是一项技能,需要参与,需要体验。
等学到第六节课的和弦弹唱时,库乐队更加触发了我学习音乐的兴趣。
邓老师微信的个性签名是“擅长夸奖无唱功选手”。第六节课的拍摄结束后,邓老师教我唱了最简单的《生日快乐》。当然,第一遍跑调了,我就跟老师说:“我五音不全,还是不要学了”。
邓老师解释说,**所谓的五音不全,其实是对音乐的节奏没有感知。**而库乐队可以帮助我找到节奏。当我开始静下心聆听节奏时,发现唱的词儿也在调上了。
唱流行歌的难度对我来说很大所以慢慢的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方法。在第13讲邓老师用尤克里里和库乐队弹唱了几首儿歌就发现相对于流行歌曲学儿歌是更好上手的。
音乐是一个学科就像极客时间平台上的各类技术一样音乐里面的各个乐器、技能、门类、流派都不一样。正如邓老师在知识拓展2里面说的**结合着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选择一个兴趣爱好点去切入才是最重要的。**
## 音乐让生活更好玩儿
有位同事曾给部门每个同学都赠送了一句诗。他送我的是王冕《白梅》中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这一句。他说我对人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说白了可能就是略微高冷。音乐,无疑让我多了一种与他人连接的方式。
- 春节时,我把用库乐队制作的《恭喜发财》《好运来》片段作为新春祝福,送给了老师和朋友们。
- 年前和朋友一起组织轰趴时我按照邓老师在第九节课讲的实时循环乐段给我们的小派对制作了一首DJ歌曲作为玩游戏的背景音乐。
- 周末和朋友小聚时,为她弹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尽管那天并不是她的生日,但挡不住我这一颗躁动且想“显摆”的心。
哪怕不懂乐理,不懂五线谱,至少学完这门课程,让我自己变得更好玩儿了。不过在我们的“读者交流群”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是高级玩家。他们练习扒歌,学习乐理,拓展外接设备,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想法。
- 有的同学学会用库乐队制作手机铃声后,就把全家人的手机铃声都给换了。
- 有的同学学了第十讲之后,打算用库乐队把婚宴上放的音乐剪成一个串烧。
- 有的同学甚至把用库乐队做的歌曲小样,经过专业团队的编曲和制作后,做成了一首歌。
你看,库乐队可以有这么多种玩法儿。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积极的放松与玩耍,是高质量的玩耍。**
正如我们在开篇时所说,音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接触的一门艺术。**音乐与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它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潜入你的心底,给你带来很多美好的享受,进而影响你的生活。**
## 记忆中的时光
最后想聊聊在做这个课的过程中,我收获的点滴快乐和感动。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随邓老师拍摄视频了。因为拍摄间隙,邓老师会做很多与库乐队、与音乐相关的知识科普。我们也常常因为聊得太久,而不断延迟拍摄时长。
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要鼓励TA学一项运动。经过这几个月的音乐熏陶单方面决定把音乐加进去。
除了拍摄视频,做字幕也让我感到开心。做音乐课程的字幕并不枯燥,而是累且享受着。哪怕仅仅是听邓老师播放库乐队里一些乐器的音色,也会感到快乐,这是音乐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
甚至负责剪辑的视频导演都说,有时候剪着剪着就哼起了歌,心情大好。
<img src="https://uploader.shimo.im/f/l1blBvcwNFmgo6gU.png!thumbnail" alt="">
做这个课程还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在找同学写用户故事时,小昭和秀文同学不仅痛快答应了下来,还主动去修改文章,给了很多有意义的反馈。
当然,认真的同学还有很多。在我们的“读者交流群”中,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分享的作品,相互之间的交流、解疑答惑。
我是一个感情非常充沛的人,所以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引起我的触动。我们的第十三节课是制作一首简单的歌。在录制这期视频时,邓老师给库乐队写了一首很简单的歌。
前几天看老师给的稿子,才知道邓老师写出了完整歌词,并拿去编曲制作了。
>
事实上,我也确实把这首小样交给了我的两位朋友,他们一位是歌手,一位是制作人,请他们在这首小样的基础上把这首歌制作出来。等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听见这首歌制作完成的成品的样子啦!
短短几句话,却一下子触动到了我。我坐在工位上泪眼婆娑,还满怀激动的心情发了篇日志,与同事们分享我这份感动。
我想,我为之感动的是邓老师对待音乐和教育的热情和认真。“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这门课程交付的形式是文字+音频+视频,各自交付的稿子就会有些不一样。所以我经常看到邓老师到了凌晨还在写稿,出差录像也随身带着录音笔。最后几期拍摄由于要用到一些设备,邓老师就拉着行李箱,还拿着两个背包,满满当当的。为了最后一期和邀请的同学的磨合,邓老师也提前来排练了两次。
我们可能在音乐方面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因为有机会学习库乐队这么一门课,得以汲取音乐上的一些养分,给我们的生活一点乐趣。
最后,希望《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门课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调味剂,成为你生活中的一块休憩地。

View File

@@ -0,0 +1,111 @@
<audio id="audio" title="07学MIDI像打字一样快速记录灵感"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b9/7a/b9fed867c99cc4c6af4e06552486c77a.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玩音乐。
前几节课呢,我们学习了库乐队的基本操作,还学习了库乐队中一些乐器组件和演奏界面的使用。不过你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组件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很快搭建好乐曲的段落和结构,但是,我们却没法儿对这些段落进行更细致地编辑。比如在自动弹奏出来的乐句中,修改其中某一个音的音高、节奏、力度等。
所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库乐队进阶的编辑功能。今天我们先来讲讲 MIDI 信号的录制与编辑。我会给你演示在库乐队里输入MIDI音符的三种方法并且还会带着你把《小星星》这首歌的主旋律录进库乐队当中。
## 什么是 MIDI
简单来讲MIDI 可以理解成一种数字乐谱它是一种包含了诸如音高、音量、节奏、时长以及乐器、演奏技法、声音效果等各种音乐要素的控制信息。MIDI 信号本身是没有声音的,就像乐谱它本身没有声音一样,你需要为 MIDI 信号加载一个音源,它才能够发出声音。而对于同样的乐谱,你为它加载不同的音色,它听起来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对了,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红白机配乐,以及老式诺基亚功能机上的手机铃声吗?它们播放的都是 MIDI 文件。正因为当时的硬件性能差、存储空间小,所以这种 MIDI 信号+音源的方式,要比音频文件更节约空间和硬件性能。
同时MIDI也可以像乐谱那样修改。在一段MIDI乐谱中我可以随时修改任意一个音符的高低、力度、位置、长度。
## 在库乐队里输入 MIDI 音符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574ccea35472404190e6d7cd541158be/snapshots/ba085a269082427f8d74fa1173cef410-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227f182f-1775e17c4a3-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ff7882d87b52409f83ee07297deb0a35/4aaf09a4605e4cce83249e1e799a5dbf-329f3ac9891b7b8278a93fbc2a47f951-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那么我们怎么把MIDI音符录入库乐队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演奏。不管是单音,还是和弦,或者扫弦,都可以直接录制。
1. 使用自动演奏功能,轨道上同样可以记录下自动演奏出的每一个音符。
1. 在空白的段落里直接点出音符来。
前两种方法,都是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都尝试过了的。这里我介绍下第三种。我们要在一个乐器轨道上先划定一个区域,或者点击已经录制好的一段乐句里进入编辑界面,也就是这样:这个界面叫钢琴卷帘窗,可以允许我们在上面输入、删除、修改音符,当然也可以进行一些很细致的调整。
那么这三种MIDI录制方法哪一种更好用呢
- 第一种直接演奏,比较自由,但不容易把音符的节奏卡准。
- 第二种使用自动演奏功能来录制录出来的音符肯定节拍非常准但自动伴奏的节奏型只有4种经常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 第三种,直接在卷帘窗页面上输入音符的方式很准确,但输入得比较慢,而且力度调整起来比较麻烦。如果不调整力度的话听起来又非常生硬。
总之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三种方式你都要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
那么已经录好的MIDI段落我们可以进行哪些编辑操作呢
首先,在轨道编辑的界面,我们可以把乐句作为对象,进行整段的拆分、剪切、复制等操作。如果要对乐句内部的音符进行编辑,需要进入卷帘窗页面,然后对音符进行挪动、编辑等操作。
这些常规的编辑操作的内在逻辑应该不难理解,在这里我要着重讲解一个重要的功能:**量化**。什么是量化呢,就是把音符位置按照节拍刻度整齐排列。
在库乐队中所有的轨道都有横向的标尺标尺上按照节拍划分出了各种刻度而刻度上的数字标记的就是小节号。那么里面这个长一点的线标记的是第1234拍比如这个1.2,意思就是第一小节的第二拍。每一拍还能再继续整分。如果录制时我们输入的音符没有卡准节拍,听起来就会有瑕疵,如果使用量化功能,就能自动把不准的音符自动挪动到准确的位置上。
量化功能主要有两个选项:
- 一个是量化精度可以选4分音符8分音符节奏简单的选低精度节奏难的选高精度。
- 另一个是摇摆度可以选straight直线三连音或者swing。
最后讲讲合并录音和多汇整录音。
默认状态下,一个乐器轨道上只能存在一个乐句,音符会添加在现有的乐句当中。这个功能特别适合用来录鼓。我在视频中会有演示。
多汇整录音指的是,我在这个轨道上同时保留多个乐句片段,但同一时间只能激活一个乐句。我在视频中会有演示。
如果打开多汇整录音功能,就可以在同一个轨道的同一个位置录制若干个乐句。这个功能适合在写某一个段落拿不定主意时,先保留若干个版本,等其他部分完成后可以再回来对比这几个段落哪个更适合。以及录唱的时候,可以让歌手连续多唱几遍,然后从中间挑一个发挥最好的版本。
这两个功能虽然眼下可能用不上,但随着你对库乐队使用越来越熟练,你会有需要用到它们的时候的。
## 录入库乐队
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今天讲到过的内容,把一首歌的主旋律录入进库乐队。我们先来选择一首简单的歌《小星星》。谱子如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d/9b/cdc41b3798ec2fc106bfcc51dff42f9b.png" alt="">
如果你不识谱你也可以先在键盘上找到这些音的位置CCGGAAG和FFEEDDC我们就先录这一句。
我们先使用直接演奏的方式来录制。如果有一些弹得不够准的地方,我们把它量化一下。就像我们之前讲的,量化有两个前提就是:
- 你的量化精度要选择恰当。
- 你演奏的错位不能错得太多,否则只能重录了。
好了,我们前两句已经录入并编辑完成了,如果你正跟着操作的话,可以听一下,是不是感觉还不错?第三四句,我们换一个方式,用在钢琴卷帘窗里直接点击的方式录入。
音符要用到这些GGFFEED和GGFFEED。
你要注意在录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录入进去的音符长度会默认沿用到下一个音符,除非你手动修改。所以像《小星星》这样每个音符长度都差不多的歌曲,可以很快地用这种方式输入进去,等录入完毕后,再回头去修改个别音符的时值。
这样我们又完成了第三四句的音符录入。
如果你熟悉《小星星》这首歌的话,你应该知道,它的第五六句和前两句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把前两句的音符,直接复制过来。
我们找到前两句,然后长按屏幕,激活选择框,然后选中这些音符,复制。
注意,我们粘贴这些音符时,是不会改变这些音符的相对位置的,它们会“整体平移”过来。所以我们只需要把播放条的位置找准确,然后就可以正确复制过来了。
整个过程你们跟上了吗?
接下来,我们的练习要小小增加一点难度,比如,尝试着录入一首更流行的歌《后会无期》。谱子如下:<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2/02/72f1958a19395ab8db078d187ecb3102.png" alt=""><br>
我还会遵循刚才的步骤,但为了节约时间,不会把每一项操作都展开讲解,而是以字幕的形式呈现给你。那么,我们就把这首歌的主旋律录入到了库乐队里面了。
## 邓老师说
坦白讲,如果你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话,这节课你会上得有稍微有一点费力。因为如果把音乐比作文字的话,学习库乐队就好比教你使用 Office那录制编辑 MIDI 呢就像是在Office中打字你可以快速用模板拼贴出一张海报来但如果你对汉字不太认识的话就很难用海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不过幸好MIDI界面是非常形象的。音符的高、低、短、长都能直观地反映在卷帘窗里面所以即使你不会五线谱、简谱那你也可以通过观察、调整甚至上手试玩卷帘窗来找到音符条和声音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慢慢探索的过程。
如果你了解一点音乐、识一点谱的话,学会了录入编辑 MIDI 就会让你如虎添翼,之前那些很难抓住的缥缈的乐感,现在就可以落实在库乐队里,变成可以随时播放和修改的电子乐谱了,而且啊,很多之前零散学习过的知识点,你也能在使用 MIDI 的过程中串联起来,这样也就能学以致用了。
## 音乐练习教室
今天我在视频中示范的《小星星》很简单,哪怕你完全不会音乐,也能跟着我的演示录入到库乐队里,但是想要录入《后会无期》这首歌,可能就有点难度了。不过在这两首歌曲中间,还有很多档难度的台阶需要你慢慢跨越,比如《两只老虎》《铃儿响叮当》《西风的话》《小城故事》《东方之珠》。
这些都是你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建议你先把这些歌曲的主旋律录入到库乐队里。在录入这些难度逐渐增加的歌曲的同时你也得到了充分的MIDI录入与编辑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学会把你的“音乐感受”落实在“MIDI谱面”上。
当然,如果短时间内做不到,也不要有畏惧心理,这是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也不会妨碍我们用库乐队那种“积木组合”的方式来制作乐曲。等什么时候我们具备了精细编辑 MIDI 音符的能力,再去精修乐曲的细节也不迟啊,对不对?
所以今天的作业呢,就是根据今天讲的内容,把《小星星》这首歌的主旋律录入到库乐队里。当然,如果《小星星》这首歌对你来说完成得很轻松,那你就可以大胆去尝试我刚才说的几首歌了。
如果你练习得不错,欢迎你把收获的喜悦分享在留言区。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欢迎你分享出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View File

@@ -0,0 +1,95 @@
<audio id="audio" title="08 | 实时循环乐段(上),像拼乐高一样做音乐"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dc/e1/dcf0d4916166162459ae741b48c9c9e1.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来和我一起玩音乐。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的是实时循环乐段。我在第一节课就提到过,现在终于讲到了。
这个界面可能和你之前熟悉的那种音/视频编辑 App 的交互方式有点不一样,但我保证,你只要花上一点儿时间,很快就能学会这个界面的操作方法。如果用一句话描述实时循环乐段的话,我会觉得**用它特别像是在拼乐高,挑几块合适的积木,就可以迅速组装成一个作品**。
今天这节课我就来带你感受一下实时循环乐段。
## 实时循环乐段的基本操作
在讲解具体的操作之前, 我也友情建议你能够拿起你的手机iPad跟着我的视频操作演示一起来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d5c89b5ccf1c4936b02aa84f4b5353a8/snapshots/b1e072dcae12430e9fe5a266adda31b5-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50433058-1776783dd55-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251e7d2e31204aeba4bf4f1c0058941d/d9d135aa2cc84768a12aaea63ea311cf-39748563370a59e3e05f5f8af36021ac-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可以在文件浏览器界面**新建一个音乐工程,然后在控制条中切换到“实施循环乐段”**。注意,这里切换的不是“音轨”。
这里面有很多预置模板,我们**先选择一个“电子放克”**,点进去,这就是实时循环乐段的常规界面了。
如果你看我的视频操作演示,或者打开你自己的库乐队,就会看到实时循环乐段的界面和音乐界面是不同的。实时循环界面是一个个的小方格,呈网状排布开来。**每一个小方格其实都是一个循环乐段,只需要点击一下就可以播放**,并且会自动循环。如果再点击一下,它就会停止。
当然,我们也**可以同时点击若干个乐段,让它们同时循环播放**。
不过你要注意,同一行乐段在同一时间只能播放一个。这就意味着当我点击另外一个乐段的时候,前一个乐段就会自动停止。
也就是说,在实时循环乐段里仍然是有“音轨”这个概念的,只不过一个轨道里呈现的不只是连续的信号,而是切成了一段一段的实时循环乐段。
但我们向右拉开轨道控制界面,仍然可以在最左边的播放条控制这一轨所有乐段的 Solo、Mute 和音量。以及,我们也可以像多轨编辑界面那样,在轨道比较多的时候,**直接拖动图标来上下滑动音轨**。
我们注意,在界面下方有一拍向上的箭头,点击这里就会自动播放这一列的全部实时循环乐段。而且播放时也可以任意切换其他乐段,不管是整列切换还是单独切换都可以。但如果需要停止,你需要点按停止/播放键。不过你暂停后,最好点击左边的“回到开头”按钮,把所有的乐段都复位。
实时乐段模式的最核心的亮点就是:当我们在播放某个或者某些乐段时,我们播放或停止任意一个乐段时,它的切入点和切出点都和整个音乐节拍是同步的。换言之,当音乐开始后,**不管我们的点击操作有没有卡准节拍,系统都会自动调整各个乐段的启动时间,让它跟着音乐的节拍自动播放**。
所以,在已经做好的实时循环乐段的模板里,不管你怎样操作,你组合出来的都是彼此同步的乐段,它们之间绝对不会错位。
我现在就可以使用实时循环乐段来给你放一段“嗨曲”了。重要的是,这首曲子放多长时间,在哪里铺垫情绪,在哪里回收情绪,在哪里安排个过门,又在哪里达到高潮,完全可以由你实时控制。
那么我们使用实时循环乐段进行的表演该怎么录制下来呢?接下来我再带你学习一下实时循环乐段的一些细节操作,包括编辑功能和录制。
## 实时循环乐段的细节操作
首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要给你介绍一下,那就是“起始时间差”这个选项。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可以保证各个实时循环乐段能够同步播放、正常运转**。
在库乐队的默认状态下,这个选项是开启的。但如果我把它关掉呢?那就意味着所有段落的播放就不同步了,会出现彼此错位的情况。
关于这个选项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点。“起始时间差”的默认精度是1小节意思是说**如果有乐段正在播放与此同时我再点一个乐段那么它就会在1小节后的时间点自动播放。**
我这么说你要是还不太理解的话那你可以自己动作操作一下或者看看视频中我的操作演示。当然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的精度比如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等等。
如果你看了我的视频操作演示,那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我**在批量播放乐段的时候,不同的乐段播放速度是不一样的**。你可以看到乐段旋转的圆周,旋转速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个乐段的长度不一样,播放方向也不一样。甚至说有些乐段都是倒着放的,所以这个圆周也是倒着放的。
那你就会问了,既然它们都不一样,那我应该怎样单独设置这些参数呢?
首先,点击界面左下角的图标就可以进入编辑模式。这个图标很重要,它可以**让实时循环乐段界面在播放模式和编辑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接着,等激活编辑模式后,我们**可以选中某个乐段然后再次点击,这样就能够激活操作选项**,从而进行剪切、拷贝、删除等操作。这样的话,关于增益、起始时间差、演奏模式、循环开关和长度等各个选项就都能单独控制了。
我们同样也可以进入编辑模式,对乐段的内容进行更精准细致的编辑。不过这些参数之后还会用到,所以具体的用处我们后面的课程中会再展开讲解。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库乐队的音乐资料库里,**把已有的乐段素材拖进实时循环乐段的空方格内**。假如格子里已经有了乐段的话,那你拖进去的新的乐段,就会覆盖掉原有的段落。
看到这儿你应该就会想到,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使用之前学习过的各个乐器组件,把演奏的内容录制到单元格里呢?当然可以了。不管是点击录音、琶音,还是智能弹奏,都可以录制。此外,你还可以使用“合并录音”选项,进行叠加式录音。
## 随堂演示
我们现在就结合着刚才讲解的内容再练习一下。这一次我们更换一个实时循环乐段模板选择“HOUSE”。注意这个模板需要你在资源库里下载。
我们快速浏览一下这个模板,你能感受到这几列乐段组合的感觉都还是不错的。不过,我还想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我们可以更改几个段落中主奏的乐器。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这段音乐里增加一轨琵琶。因为现在这个模板听起来很西方化,非常像儿童音乐,轻松明快,也有卡通的感觉,但我觉得它有可能和民乐器,尤其是琵琶这样的乐器混搭出非常有意思的效果。
这就是我们“Jam”出来的乐段。我们可以把它录制下来是的这个“Jam”的过程也是可以录音的。
我们录制完毕后就可以点击“多轨编辑界面”此时界面就切换到了多轨编辑界面。那我们用实时循环乐段“DJ”出来的音乐就已经分别呈现在了各个音轨上了。最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像我们之前编辑MIDI乐句那样分别编辑这些音乐段落以及分享和导出了。
## 邓老师说
“实时循环乐段”这个概念很早就出现了。我相信你应该听说过磁带,这是一种带有磁性的带状材料。**磁带播放的时候,附着在它上面的磁粉就会影响到磁头,这样就会产生电流变化,然后发出声音**。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了磁带录音技术以后,有的音乐家兼工程师就突发奇想,虽然磁带是有长度限制的,但如果我把它首位相连,粘成一个圆环,那它不就能够永远持续播放了吗?那磁带上录制的声音,相应的也就可以循环播放了,对不对?
于是,他们就真的**把一小段磁带粘成了一个圆环,然后放在录音机上循环播放**。这个圆环还有这种循环播放的小乐段就叫做“Loop”。
**Loop 其实代表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音乐创作方式**它利用了新的技术和机器让某个音乐素材可以永久并且持续地复制循环。而且同时播放好几个Loop还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不同的音乐。
所以这种创作方式就直接催生了电子音乐还对嘻哈、Funky、新世纪音乐等好几种音乐类别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些人甚至把这种拼贴式的音乐创作和美术领域里的波普艺术相提并论。
讲了这么多,你应该就清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个**“实时循环乐段”就是把当年实体的一个个磁带 Loop以数字的方式重新组装在了库乐队里**。
## 音乐练习教室
今天我们只选择了两个模板进行演示但你看实时循环乐段界面里有很多模板。挑选一个你更喜欢的然后试着在模板的基础上增加或者删减一些声部然后按照你的想法实时“Jam”一段具有上下起伏的音乐并把它录制下来。
欢迎你把你制作的音乐片段分享给我,也欢迎你分享你这堂课的学习感受,以及作业的制作心得。

View File

@@ -0,0 +1,104 @@
<audio id="audio" title="09 | 实时循环乐段一节课让你变身DJ"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2/eb/224554eb9e72db4edb33bb640cb561eb.mp3"></audio>
你好!欢迎和我一起学习玩音乐.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实时循环乐段的一些基本操作,是不是感觉交互逻辑和操作方式和之前学习过的很不一样?其实实时循环乐段这种界面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玩法,上节课的随堂练习只是一个开胃前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实时循环乐段的更多玩法。
## 帮你变身故事机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a9667e9238f4b499808a791155f2095/snapshots/355ef1b4ae8044f4baf911c39469e427-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4eb1e566-17771c59749-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db320192da044510a6a076c1526010cc/2031c25337ce41fd8e1e96b90407c7f0-dd991a4dbb6a4b0f7d6104ba25c5cc21-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成家有没有孩子。我有一个儿子他已经7岁多了。从他两岁多开始就非常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每次睡觉前都会缠着我给他读一本故事书或者讲一个睡前故事。这也是我和孩子之间非常重要的亲子时光。
不过光讲,可能有点枯燥。但如果我当时知道**库乐队里的“玩具盒子”扩展包的话,那我讲出来的故事就会更引人入胜,小朋友也会听得更开心了**。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玩具盒子”这个扩展包。
“玩具盒子”是各种儿童音乐的实时循环乐段,我们可以像使用其他音乐风格的模板那样使用它。首先你需要下载好“玩具盒子”扩展包,然后再打开实时循环乐段,此时你就能看到里面有几个新的模板,有“动物王国”、“玩具盒子”、“移动机器声”、“数字世界”和天文馆。
这四个模板很有意思,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动物王国”。打开后,就会有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的采样**。当我们划开左侧轨道头后,还可以看到每一轨的名称,比如:
- 第一轨“农场”里,就是各种各样家畜的声音:鸡、牛、羊、猪、马等。
- 还有丛林里老虎、乌鸦、小鸟、猴子的声音。
- 还有草原上的狮子、大象的叫声。
- 宠物猫狗的叫声。
- 山谷、草原、森林、大海的环境声。
想象一下,**如果讲故事的时候把这些声音穿插在其中,那效果会多好**。
作用相似的还有“移动机器声”和“天文馆”。“**移动机器声”<strong>收集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的声音</strong>。而“天文馆”则收集了一些和天文、航天有关的音效和配乐。
你完全可以用循环播放的非常有科幻感的配乐打底,穿插着一些很有迷幻感的音效,像火箭发射或者是空间站对话的人声素材。用这个模板给孩子们讲一个飞向太空的故事简直太合适了。
如果你的小朋友在学校接到一个“给同学们分享一个故事”,或者是“做一本小小的有声故事书”之类的任务时,假如他能够用库乐队的试试循环乐段来给自己的故事增加一段配乐,那可就太酷了。
## 帮你变身现场DJ
我们知道DJ就是在很多场合放歌的人比如俱乐部DJ。之所以要专门请一个人来放音乐是因为**俱乐部对放歌这件事是有要求的**。
我们知道一首歌的长度通常是3-5分钟但在俱乐部跳舞的顾客肯定不愿意每跳5分钟就要停下来然后等下一首歌开始后再继续跳舞那就太扫兴了。所以俱乐部对放歌的DJ有个要求就是你**在从一首歌切换到另一首歌时,必须要做到无缝连接**,这样,舞池里的气氛才能一直保持着热烈,顾客们才能玩得尽兴。
所以,**最早的一批俱乐部DJ都练就了一双“无影手”换歌的动作稳、准、狠**,于是听众可以在舞池里连续跳上二三十分钟,也丝毫不会感觉到音乐中间的停顿。
而现在有了库乐队的实时循环乐段,**你不用苦练换碟技术也能成为一个带动全场气氛的DJ**。
比如我们现在打开“实时循环乐段”模板里的**“电子放克”**,然后依次播放这个实时乐段的每一列,你会发现这会是一个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且**非常适合作为派对音乐出现的模板**。
如果我们从左向右依次播放每列的乐段的话,就会发现音乐会由简入繁,逐渐丰满,把情绪逐渐推向高潮。
重要的是,无论你是在任何位置,只要你希望可以返回到之前的段落,制造出持续时间更长的高潮感,你都不会觉得突兀,也不会觉得有段落割裂的感觉。而音乐的情绪,也可以借此维持在一个非常热烈的段落。
这就是“实时循环乐段”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除了“电子放克”之外,我们还可以再尝试一个实时循环乐段模板。我们来打开“霓虹之梦”,这是一个需要你在音乐资料库里下载的模板。
同样的,打开这个模板,当从左到右依次试听各列的实时循环乐段时,我们会发现,**“霓虹之梦”也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派对音乐出现的模板**。因为这个模板制作精良、层次分明,而且从很多的段落点中都可以找到切换点,从而退回或者前进到下一个乐段列,同时也可以实现音乐情绪上的连接。
在听众仍然如痴如醉的状态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地重新构建的了音乐的结构。当然,你还可以让音乐不断重复下去,直到你想让它停止,或者舞池的状况需要它停止那一刻。
而当你能够主宰舞池中的情绪时你就已经成为最厉害的现场DJ了。
## 帮你成为Beats Maker
相信到你学校这个阶段的内容时你会发现,“实时循环乐段”已经不简单是一个创新的音乐界面了,而是改变了音乐制作的底层逻辑,成为了一种**可以把若干个循环的乐段作为积木,来拼接成复杂音乐段落的制作形态**。那么,在现代音乐的诸多风格当中,最适合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就是 Beats了。
说道 Beats就不得不提起当下最当红的 Hip-Hop music也就是嘻哈音乐。最早的嘻哈音乐**诞生于纽约的街头**,起因就是当时 Disco 音乐风靡全球,有很多喜欢跳舞的人们,但他们又负担不起 Club 里昂贵的消费,于是那些**廉价的街头舞池就应运而生**。
在那些野生DJ组织的露天舞会上喜欢音乐的人们**花费很少的钱就可以跳上一整天**。而随着这些舞池业务逐渐发展,舞会主持人也不满足于只是播放供人跳舞的音乐,而是开始用说唱来带动舞蹈的气氛,进而开始把很多**表达自己生活态度的内容夹杂在这种说唱当中**,这就催生了 Hip-hop 的诞生。
在这个过程中,放歌的 DJ 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特意精选了一些音乐片段以配合主持人EmCee的说唱让他们的 Rap 显得更有气势、力量和感染力。这就是 DJ 的由来。
最早的 DJ 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系列的速度和律动感都相近的音乐**,这样,在一首歌结束的时候,他可以**无缝地切换到下一首歌**,同时听众也不会觉得突兀,这样舞蹈不会被中断,现场气氛也能维持在一个非常热烈的状态当中。
后来随着 MC或者说是 Rapper 越来越活跃DJ 也要开始给这些 Rapper 提供伴奏,也就是为他们制作 Beats。那么 **Beats 最重要的就是节拍相同、节奏感强烈**,这样就适合这些说唱歌手去 Rap。
那么,实时循环乐段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制作 Beats 的界面。当你开启一个实时循环乐队工程时所有的循环乐段Loop的速度都已被库乐队自动统一而且也可以根据你的要求统一到一个调式。你只需要从音乐资料库里拖拽合适的乐段或者自己录制一个乐段就能快速制作出一个供说唱歌手 Rap 的片段。
接下来,我就带着你制作一小段 Beats。
- 我们试着新建一个空的实时循环乐段模板。
- 接着,我们找一个合适的鼓组和一个 Bass 鼓组。
- 再接着我们可以录制一个循环出现的旋律6 5612165并为它搭配上合适的贝斯和织体。
- 最后,把它制作成有层次的实时循环乐段列。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出,这个 Beats 的层次感它有引子、有主歌、有副歌有前奏、间奏和尾奏一共是6个部分。
而且这个贯穿始终的旋律你可能会非常熟悉这就是一度风靡网络的由郝雨创作的《大学自习室》。这首歌曲的伴奏形态非常简单而且形态上也很简约。虽然只有这些简单的层次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首风靡80后的说唱歌曲。
同样的,你也可以以类似的 Beats 作为基础,创作出一首属于你的说唱歌曲,表现出你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实时循环乐段则会是你最可靠的帮手,将为你节约大量的制作时间,从而让你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歌词创作,以及 Rap 本身上。
## 邓老师说
“实时循环乐段”这种交互方式和原有的音乐制作软件差别确实非常大,而我们课上只简单列举了一些它的用法,远没有充分发挥出这种界面的特长。那么对于刚刚接触到实时循环乐段的同学们,在熟悉了它的使用方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开发出适合它的应用场景,让很多本来会很麻烦的制作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便捷。
## 音乐练习教室
这堂“实时循环乐段”课虽然内容不算太多,但经过学习后我们发现它可以适配到非常多的应用领域。所以这节课我并不强制要求大家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作业,而是要自己从本次课程中的三个“实时循环乐段”中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应用场景,然后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实时循环乐段工程。
如果你身边有小朋友,那你就用实时循环乐段界面为他制作一首配乐故事,或者是带音乐的诗歌朗诵表演。用各种实时循环乐段素材作为你诗歌朗诵,或者讲述故事的背景音乐,让你的语言表达显得更有感染力。
如果你对现场DJ感兴趣那么你就先使用预置的模板然后DJ出一个可供来访朋友们嗨蹦1小时的跳舞音乐。
如果你自己是 Rapper或者你有一个 Rapper 朋友,那么请你使用实时循环乐段,为你或者你的朋友制作一段 Beats激发他的创作欲望。
好了,那么今天的课程内容就是这些了,欢迎你在本节课程页面下留言,也欢迎你在评论区里分享你的学习创作的心得及成果。欢迎你下节课继续和我一起玩儿音乐。

View File

@@ -0,0 +1,99 @@
<audio id="audio" title="10 | 百万混音师是怎样炼成的?帮你迈出第一步"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bb/5a/bb02e585479f26bca80d8947875fb85a.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你和我一起玩儿音乐。
在第二模块的课程里,我们学习了怎么录制和编辑 MIDI 信号,怎样使用实时循环乐段,那么今天我们再来讲音频信号的录制与编辑。
## 什么是音频信号?
在第七节课我讲过你可以把MIDI信号理解成一种数字乐谱。那么相应的**音频信号就是数字化的声音**只是它和MIDI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信号。
**音频信号虽然也能剪切、拆分、复制,但这都是对音频段落整体的编辑,而不能单独修改已经录好音频中的某一个音或者某一个声部。**若干个音频段落可以快速混合在一起不过一旦混起来就很难再拆开了。这就是音频信号和MIDI信号的一个重要差别。
那么如何区分这两者呢?在库乐队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所有的MIDI信号段落都是绿色的而音频段落都是蓝色的**。在这里我也多补充一句。智能鼓手组是黄色的,我们明显能看出来它是音频。而且它可以随着我们的设置实现实时的变化,这也是库乐队非常厉害的一个地方。
在库乐队中能**用来录制音频的模块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录音机,另一个是放大器(更适合用来模拟各种乐器和效果器)**。我们之前讲过的采样器其实也能录音,但只能录很短的片段。而录音机和放大器则可以录很长的片段。
接下来就是演示和操作部分。还是老规矩我建议你拿着自己的iPhone或iPad边听我的视频讲解边操作。或者是听完我的视频后自己再动手操作。总之自己多摸索多动手操作你才能发现库乐队越来越多好玩儿的。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4bccb926a6e0460f991ffc1abb8f65fa/snapshots/561a5afb6c08436898f6d8b78e7d34c6-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5e48c931-177813b905b-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3e1e32e0c3de4e48b90aa5d032ff7160/72875bde8c0c411d9e86b14a0adf465e-99a87fb8c2ea720a1fb35a020716eaf7-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先来看录音界面。首先左右两端的通路分别对应音频的输入和输出。库乐队默认使用 iPhone 或者 iPad 自带的麦克风及喇叭,左边的通路你可以看到麦克风已经拾取到声音信号了。如果我现在想唱一段或者弹一段的话,可以先试试音量,让通路电平在不冒红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
右侧的通路控制的是输出音量。之所以默认关闭,是因为 iPhone 和 iPad 的喇叭和麦克风离得比较近,如果麦克风拾取的声音由喇叭放出来的话,就会又被麦克风拾取进来,然后喇叭继续播放,这样就形成了信号回授,会出现啸叫。这就好比是电路短路。那么如果你外接一个耳机的话,右侧的通路则是可以调整输出比例的。
中间的部分是控制各种参数的,具体的调试就不在这里讲了,你可以自己多试试。系统也提供了许多预制选项以应对各种录制对象和录制场合,给人声和各种乐器用的都有。那么还有一个“乐趣”选项,是一些比较夸张的效果,可以快速给人声变型的,小朋友们会比较喜欢。
## 音频信号的编辑
那录制好的音频可以怎么编辑呢?
**首先这些音频段落同样可以进行复制、剪切、拆分、粘贴。**长按段落就可以点出选项。此外,音频波形会直接显示在段落上,编辑时可以放大波形,然后进行一些比较精确的处理(比如准确地从一个字头切分开音频等等)。音频也可以循环填充,也就是把轨道上的这段音频填充满整个章节。
在设置里面还可以编辑更多的细节,比如**增益,基本可以理解成为音量,或者说信号强度**。“循环”也可以在这里打开。这个“跟随速度与音高”的选项的用处在于打开以后如果乐曲的调号变化了那么工程也会自动更改这段音频的音高。比如本来一首歌是C调如果我们升2Key改成了D大调那这段音频的音高也会自动升Key。
当然也可以用“移调”功能来手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音频段落虽然也可以移调,但移调会对音色和音质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我建议“移调”的幅度不要太大**。
我们还可以控制这段音频的速度可以在维持音高不便的前提下把它变为原速的2倍、4倍或者1/2倍速、1/4倍速。同样的这也会对音色和音质造成损失。
最后,还也可以实现**音频的倒转,这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制造出很多特殊的效果**。
除了我们自己录制、演奏以外还可以导入外部的MIDI和音频文件。操作方法是把想导入的文件先导到 iOS 的“文件”当中,然后从库乐队右上角这个资料库中导入就可以了。
另外需要讲一下的是,苹果为库乐队的用户准备了大量免费的 Apple 乐段,这些乐段涵盖了各种风格、乐器、速度,而且质量非常高。我们可以用各种分类标签的方法去搜索这些乐段,然后把它们导入到工程里。**就算是不会弹琴、不懂乐理的人,也可以用拼乐高那种拼贴组合的方式来用这些乐段素材创作出乐曲来**。
## 怎样混音
我们继续来讲讲混音。
首先库乐队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用的音频处理功能供我们进行混音。当然从数量和功能上没法和Logic、Protools、Cubase等专业音乐制作软件相比但比较基本的功能都有了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每个轨道都可以对本轨的声音进行单独设置。我们可以调整轨道音量以及声相,默认是居中,不过我们可以调整到极左或者极右。
插件和均衡器里面提供了压缩、高音、低音这三项的快捷控制条,如果点这个箭头进入二级页面后,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可以进一步调整的参数。
比如“噪声门”,这个可以过滤噪音、压缩,里面可以调压缩出发阈值、压缩比、触发时间、压缩增益和压缩混合比。简而言之,就是可以让声音在不破的情况下变得更大,或者是强弱对比更强烈。
此外还有“过载效果”、“混响效果”都有很细致的参数可以调整。最后还有一个可视化局衡器是用来调EQ的你跟着我打开看的话会看到是三段均衡可以调高中低音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滤镜是用来调色的。
“主效果”是常见的两个效果器,回声 echo和混响 reverb都有非常多预制的模版可供选择。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解释每个效果器的用法了你可以结合着相关资料多摸索、多尝试。
除了每个轨道可以单独调整参数外库乐队还可以打开混音台进行实时Remix。点击左上角的“效果”键调出混音台我们可以看到它分为三个区域。左右两侧各是一个 XY 控制垫,我们可以分别定义用它们来控制什么效果。可以控制的对象包括滤波器、重复器、晃动、混响、环境和延迟。
“滤波器”,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按住这个区域可以过滤声音的频段,从而让声音出现“变色”的效果(远离是过滤掉声音中的某个频段)。
“重复器”可以让播放中的音频快速进行复制回放。从左到右的竖条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回放循环长度,越靠右,循环乐段,循环的频率越高。
还有晃动、混响、环绕、延迟等效果,你可以都试试。
所有的 XY 垫上面都有两个开关,左上角的按钮是陀螺仪开关,打开后就可以通过摇晃 iPad 或者 iPhone 来控制参数了右上角的锁图标可以锁定控制点锁上以后你即便手指离开XY区域它也会继续工作。
中间区域的这几个按钮分别是倒放、搓碟和停止,以及门限控制和下采样器。
这些 Remix 动作可以像其他轨道一样录制。我们点击录音键,然后开启各种效果,然后你会发现这些效果也被录成了一个效果轨。我们可以点按轨道前的开关键来控制效果轨的开启和关闭。每一个工程文件只支持一个效果轨。
在这里我要讲“合并轨道”功能。点击一个轨道图标然后点击“合并”然后把你想合并的轨道都选上再点合并它们就合并成一个新的轨道了。注意不管你合并的是MIDI轨、音频轨、自动伴奏轨还是效果轨合并后都会生成一个新的音频轨道。
当然合并后的音频轨就不能再像之前的MIDI轨那样进行编辑了而且合并在一起的内容也没法再分离开了所以要确保轨道内容已经不需要修改后再进行合并。
那么“合并”主要用在哪里呢?主要有两个用处。
第一,我们之前说过,库乐队一个工程文件只支持一个效果轨。如果我们希望给不同的轨道加载不同的效果的话,我们就可以先为某几个轨道添加效果,并且合并成一个新轨,然后再给其他的轨道添加其他的效果。
第二库乐队一个工程只支持最多36轨假如这些轨道不够用的话我们可以把若干个轨道合并成一轨。
## 邓老师说
很多人会把科技和艺术理解成对立的两端,诚然,科技需要极度客观理性,艺术需要主观感性,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二者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
就好像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的篇幅是放在各种各样的音频信号的处理、操作上,你可能会觉得这像是在听一个软件操作教程**。但正是这些技术化的“操作”,在某个场景下,却成了点化作品,使其成为光彩照人的“艺术”。
- 比如本是控制声音频段的均衡器,成为了可以实时控制声音色彩的滤波器。
- 本是对于音频段落的剪辑和回放成为了可以实时循环、彼此搭配的“loop”。
- 本是一个简单的复制拼贴功能,却可以成为一种叫做“鬼畜”的创作手法。
所以,技术和艺术很多时候都是在一念之间完成了转换的,毫无情感色彩的客观的“技术”,可以被人去赋予了带有情感和创意光芒的艺术。总的来说,新的技术,就是诞生新的艺术的土壤。
## 音乐练习教室
请你构思一段声音,然后录制下来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降低噪音、调整音量、增加混响等效果,以及编辑音频长度,最终放在某个实时循环乐段工程当中,使其成为一个融入全曲的 Loop。

View File

@@ -0,0 +1,99 @@
<audio id="audio" title="11技巧混搭让你的创意快速实现"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95/5c/952fcc4cf4694dd381319ae01f86cb5c.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欢迎和我一起玩音乐。
这是我们的第11节课也是我们第二模块课程的最后一节课。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学习了库乐队里各种乐器组件的使用MIDI、音频信号的录制和编辑还有实时循环乐段界面的使用技巧。那么现在就到了我们把这些技能综合运用起来用它来为我们的创意服务的时候了。
那我们该怎样用库乐队来捕捉、记录、延伸我们的创意呢?我来给你示范两个案例。
## **巧用和弦和自动伴奏,扩写旋律灵感**
<video poster="https://media001.geekbang.org/bcb6be0780cb44d9bab008af1c3acbbd/snapshots/76f54edf76474a849098f3c6c0fe74f9-00005.jpg"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media001.geekbang.org/customerTrans/7e27d07d27d407ebcc195a0e78395f55/eae3662-177baa7fa07-0000-0000-01d-dbacd.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 https://media001.geekbang.org/d4fe8b187fd14043ac3c30155ad3fa27/3dd73ea229cc4bdabf36549d3b8687b4-18fa95f801d70fda08a4f346da77d24c-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
我们经常能够捕捉到一些好听的音乐片段,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在脑子里蹦出一条特别好听的旋律。这种灵光一现是非常珍贵的,一定要把它顺手记录下来。这个时候最快的记录方法其实是手机上的录音机,甚至是微信,给自己发一条语音,把这条旋律哼下来。
但很多人完成了这一步就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只有一条短短的旋律,并不知道该如何把它发展成一个段落、一首歌,也不知道该怎么把一条孤零零的旋律扩充成一段丰满的音乐。这个时候就轮到库乐队发挥作用了。
从歌曲写作的角度上看,通常卡在这里的朋友并不是没有创作能力(否则你脑子里也不会平白蹦出来旋律的),而是缺乏把创作出来的片段式的小旋律,发展成更长的旋律的能力。所以你需要的,是顺着旋律片段的走向先搭建一个和声框架,然后顺着这个框架再去创作旋律,这样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现在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怎样通过搭建和弦框架的方式来扩写旋律。
**我们先找一个旋律片段**,为了更好地示范“扩写”这个过程,我就用一段很多人都听过的歌《吻别》中的一小段片段来当例子。我们先把这个小片段录入进库乐队。
这段旋律的音是 1111233明显是一个大调所以它应该开始于 C 和弦。我们试着给它配一段吉他自动弹奏的 C 和弦,如果你同时在看我讲解的视频的话,就会发现配的这段和弦听着还蛮搭配的。
那下一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试着配一个 F 和弦,然后回到 C ,再然后是 G。这个 C —F—C—G 的和弦连接大家还有印象吗?这是一个好听且流畅的和声进行。那我们先试着用这个和弦套路把这个段落的框架搭起来,然后播放出来。
那么,你现在在听到旋律结束之后,能感受到音乐会往另一个色彩方向去发展了。
旋律也有几种可能的发展方向比如1111123 平移一下,会变成 6666671。或者也可以翻转一下变成1111176。当然也可以大跨度地平移比如 4444456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发散的角度,而且我们放在和声框架里观察,这些也都是搭配的。那我就选择其中一个方式,也就是 6666671。然后继续我们的框架又回到了 C 和弦。相应的我也可以选择重复一下最早的片段1111123。
但音乐进行到这里,单纯的旋律重复可能还有点不够劲,所以在重复了之后,我还可以在旋律后面加个小尾巴 45。这样就把这段旋律的情绪又推高了一点点会让人有似曾相识但又突破了一点期待的感觉。
现在我们把前三句连起来听一下,是不是也比较流畅了呢?而且到了这里,感觉这个小段落已经到了一个情绪的高点,现在需要回收一下,那么我们就把旋律往下走一点,紧凑一点,回收一下情绪,也预留一点空间,让歌手和听众们都喘口气,迎接接下来的段落。
现在,我们把这个段落连起来听一下,是不是感觉还是比较流畅的啊?同时,使用一些简单的变化手法,例如复制、平移、翻转去处理一下旋律,你会发现这就从一个简单的片段,发展成一个更长的段落了。
所以这个扩写旋律过程的要点,**一个是和声框架的搭建,另外一个则是搭建好和声框架以后如何让旋律在框架内发展。**
对于音乐初学者而言,和声框架可以通过学习、收集,甚至是借用已有的成熟套子来搭建,而比较难的地方在于有了框架后不知道该如何发展。
不过库乐队的出现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个过程的难度,因为初学者可以在库乐队里迅速把这个设计好的和声套路制作成可以聆听的段落,而感受到了这个听感之后,就能对旋律走向有了一个大概的感受和判断,往下发展也就有了参考。
同时,初学者一边写还能一边试听旋律与和声搭配出来的效果。如果不合适,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的话,还可以随时更换。这就比凭空进行旋律创作,要简单得多了。
而且,你可能也发现了,虽然我使用了《吻别》开头的一小段旋律,但我通过设置一个不一样的和声框架,最终让旋律呈现出了一个和原曲完全不一样的形态。相应的,你也可以在任意一个环节中做出和我不一样的选择,而稍一变化,可能创作就会走向一个新的方向,最终呈现出一个和我制作的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这,其实就是创作。**
## **巧用乐段及自动弹奏,搭建歌曲结构**
随着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音乐风格的不断发展,**在很多流行音乐中,旋律在歌曲中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对于一些音乐类别比如嘻哈音乐,旋律甚至都变得可有可无。但取而代之的是歌曲的律动部分,以及其他乐器所制造出的乐段色彩,或者说是综合听感。通俗来说,就是**编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这也影响了音乐的构思和创作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旋律和和声作为歌曲创作的起点,而是借由鼓,或者其他乐器演奏的乐段来开始歌曲写作。而对于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的初学者,完全可以使用库乐队来进行自由创作。
我在开篇词中就说过,包含大量自动弹奏组件、操作便捷的库乐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快速地拼接组合出若干个结构完整、听感丰满的段落,从而激发你的想象力,刺激你的创作灵感。
接下来我就示范一下如何快速搭建起一首歌曲的结构。
**首先我们打开实时循环乐段界面。**这次我们来试着做一段比较悠扬、有节奏感但不拖沓也不会特别亢奋的歌。这首歌呢我初步设定为两个部分主歌部分相对轻松一点在副歌部分情绪可以更亢奋一些。那我就选择一个鼓手—Maya。
在视频中,我们简单听一下她会打的几个节奏型,“激光影碟”听着不错,适合拿来当主歌,有点悠闲感。不过我们可以稍作调整,比如把小镲加上,整体就会往简单和柔和调整。
**然后我们再选择一个适合副歌的节奏型**,“点阵”是不错的,因为整个节奏打得更密,力度也更强。我们调整一下过门的强度,让它更有层次感。
**接着,我们挑选一下贝斯。**同样的,主歌部分我们也选择一个相对含蓄、情绪收敛的乐段,比如“电子流行音乐”类别里的 Je Danse。副歌部分呢就选择一个更有跳跃感和流动性的“宇宙巡航击弦贝斯”。
这样的话歌曲的感觉就已经搭建起来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再加一个吉他。同样我们可以给主副歌搭配不同感觉的吉他。比如“霓虹之梦电吉他01”和“Prismatica 放克吉他02”。此时主歌和副歌都可以分别形成两个层次只有鼓和贝斯的段落以及再加上吉他的段落。
你看,我们已经快速搭建起一个有主歌、副歌的歌曲结构了,而且歌曲非常有层次。现在我们可以试着用这样的歌曲结构来 Rap 一段,比如 《龙卷风》。
当然,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创作自己的 Rap 歌曲,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写作旋律,都是可以的。
使用这种方式的一个窍门就是:**你需要对各个乐器的音色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并且能够进行比较合理的搭配**。同时,在乐段的选择上,可以在一个风格类别,甚至是一个素材包里选择不同的段落来制造出层次对比,但同时这些素材的风格又相对接近,分布在你歌曲的不同段落时会显得彼此有关联,歌曲的整体感也会更强。
## 邓老师说
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这节课已经让我们迈进了音乐创作的大门。一个之前可能会觉得无比神秘的领域,但你现在已经身在其中了。
很多的专业的音乐创作者在开始写作之前都经过了长期而系统的专业训练,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对于像你一样的普通音乐爱好者,借助一些方法和技巧而尽早尝试到音乐创作的快乐,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这既是我一直秉承着的观点,也是我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所传递出来的理念。
那么我最后再总结一下你可以采用的创作方式:
<li>
捕捉灵感,然后把短小的旋律试着用重复、变型、平移等方法,发展成更长的乐句;
</li>
<li>
搭建和声框架,从而确定一个段落的大体色彩,也给歌曲的旋律及听感确定了一个整体的走向;
</li>
<li>
组合各种乐器,并利用库乐队强大的自动弹奏组件或是循环乐段素材,搭建起包含了打击声部、低音声部、织体声部以及旋律声部(如果有的话)的歌曲结构;
</li>
注意,这三个步骤可以以任意的次序进行,换言之,你可以先搭框架,然后定和声,最后写旋律;也可以先写和声,再搭框架,最后写旋律,也可以先写旋律,再配和声,最后搭配乐器,等等。同时,这三个步骤也是交错进行的,框架与和声搭好了,写旋律时发现这里力度不够,那我可以再去调整和声;旋律写完后配和声时发现总是配不顺,那也可以对旋律进行调整,等等。
总之,这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只是供你参考,创作没有一定之规,按照内心的感觉去探索即可。
## 音乐练习教室
写一首简单的歌有两个段落就可以。但这两个段落一方面要有对比比如A段收敛含蓄、B段热情奔放A段旋律绵长低沉、B段旋律短促高亢等等但同时这两个段落要有关联比如它们有共同的速度和调式、有相似的乐器这样A段发展到B段才会显得自然而然B段结束返回到A段也会有期待新段落的感觉。这样两个段落才能真正组合成一首歌既有情绪的起伏也有紧凑和连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