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louzefeng
2024-07-11 05:50:32 +00:00
parent bf99793fd0
commit d3828a7aee
6071 changed files with 0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69 @@
<audio id="audio" title="结束语|让音乐陪伴你的生活"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d0/85/d0cac2a217a73b13efc53352b8124b85.mp3"></audio>
你好!我是邓柯。
这一门手把手教你玩音乐的课程,今天就要结束了,希望这十几节课你上得开心。在我们暂时告别之前,我想给你讲一个我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初中生,在一所不错的学校里读书,但成绩很差,在班里垫底,于是音乐就成了我的心灵港湾和情感寄托。每当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是疑惑、迷茫的时候,我都能在音乐里找到安宁与幸福。渐渐地,我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流行音乐的聆听者,我更想尝试着参与得更多一点。
但当时的我除了一些唱片,还有一架已经停止练习了四五年的钢琴外,就没有任何和音乐相关的东西了——我很好奇吉他应该怎样演奏,好奇鼓是怎么打出来的,好奇贝斯到底有多长,好奇怎样用合成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即便是钢琴,因为之前本来就学得稀松平常,再加上生疏多年,所以即使是演奏一些简单的和弦琶音都会磕磕绊绊,而想演奏一些稍微优美流行的音乐更是难上加难。
我记得我用钢琴扒下来的第一首流行音乐是 Enya 的_Watermark_没有谱子也没有其他辅助设备只有一个播放磁带的随身听。我就边听边在钢琴上摸索耳机里听到的音符每一个音符至少要听三遍先听、再跟着音乐摸、最后播放着音乐比对。磁带也在随身听里不断地播放、暂停、倒带循环往复。扒这首曲子我一共花了一周的自由时间。
但这首_Watermark_仅仅是一首带有一点点合成器铺底氛围的纯钢琴作品。而更令我向往的是那些带有电声吉他、贝斯带有强力鼓点的更“酷”的音乐但我只能简单地在琴上摸出这些声部大概的音高然后就陷入缥缈的想象了。因为我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乐器更不会去演奏它们。自然我也无法想象我应该怎样驾驭它们从而形成一首结构完整、编配齐全的流行歌曲了。
当这种迷茫而无力的感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业越来越重的我的身上时,我会觉得,音乐虽然仍然很美好,但它已经不那么好玩了。或者说,它身上已经没有我能找到的、能让我上手操练的好玩的点了。
我又变回了和大家一样,是音乐的一个听众了。直到多年之后,我在电脑上接触了一个叫 Cakewalk 的 MIDI 制作软件,我才意识到我可以一个人用电脑发出吉他、贝斯、鼓、键盘、弦乐等各种各样的声音,而且能把它们组成一个虚拟乐队,演奏任何我想演奏的歌曲或者旋律。我可以编辑设置它们演奏的每一个音符,调整它们的力度、位置、音量、音色。
而这时我都快大四了,但埋藏心底的音乐梦想瞬间被点燃,我迅速沉迷在这个软件中无法自拔,继而毅然决定转行,报考了音乐学院,走上了专业音乐道路。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外人看来,可能我能够从事音乐工作早有迹象,但我自己最清楚的是,当我从只是一个音乐的单纯听众,开始观察、拆解乃至复制起音乐中的各个元素时,我才真正开始向一个音乐的研习者,乃至是创作者逐渐变化。
而**当你没有一位老师和一些好用的辅助工具时,即便你有强烈意愿,这个转变过程仍然会是非常漫长而艰难,甚至是会无疾而终。但反之,当你接触到那些可以帮助你直接掌控各个音乐要素的工具的话,你的觉醒和成长会迅速到来**。
换句话说,假如我初中就能拥有库乐队这样一个强大的工具的话,我可能早就能明确我的音乐志向了(而且水平一定会比现在的我要高得多)。
所以我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早早地接触到这些先进的技术,强大的软件和更科学先进的音乐学习方法。这会更早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更全面、深入、高效地理解音乐。
这就是我的故事。
当然,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学习我这门课程的同学而言,并不会去从事专业音乐工作(也没有必要)。**对于你而言,音乐并不是一个赖以谋生的职业,而更像是一个伴随一生的朋友。**而人生中能常有音乐相伴,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
那么,在这里我也要送你三句话,它们可能会帮你更多、更持续地发现音乐的乐趣。
第一,继续享受音乐。
你之所以会对音乐感兴趣,乃至参与我这一门课程,一定是因为你喜欢音乐。那随着你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深,你可能会产生新的兴趣点,但千万不要忘了你的初心就是:享受音乐。
喜欢音乐,就多听。看电影电视,或者综艺节目里发现了什么好歌或者 BGM就去网上搜音频。如果特别喜欢哪一位歌手、乐队、作曲家或者制作人那或许可以集中把TA们的作品找来听一听又或者喜欢哪一个风格或者某个地区的某种类型的音乐也可以集中了解一下这个类别的代表作和代表人物以及风格发展的历史及文化背景等等。
但所有的这些活动,都不要脱离音乐本身,即**多欣赏,多聆听。乐海无涯,开卷有益********多创造机会让自己身处在音乐的海洋里**。
第二,如果可能的话,学习一点音乐理论。
当你对音乐累积了一定的聆听量与认知后,你一定会对音乐这门学科产生好奇,或者是不再满足只作为一个音乐的聆听者,而是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音乐的表演和创作。那么,一方面你可以借助一些软件和辅助工具来快速上手来体验一把“玩音乐”的感觉,比如库乐队,这也是我开这门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同时,**如果你有条件的话,真的可以尝试一下学习一点音乐理论。**
比如学习一下音高、音程、和声、调式,你就会理解在音乐当中是怎么用各种音符组合出不同的听觉色彩的。你还可以学习一下节奏、节拍、强弱、律动,这样你就会知道强与弱、短与长是怎样控制音乐的紧凑与舒缓的。
这不仅会加深你对音乐的理解,更能够提高你的音乐表达能力,你会觉得你唱得更好了,弹得更准了,用库乐队做出来的音乐也更丰富更好听了。
你看,这就是音乐理论会给你带来的变化,也是学音乐理论这件事儿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三,多玩库乐队。
我们从小学习音乐时就听过一句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类似的还有“熟能生巧”。那么具体到咱们这门课程呢,就是**在你顺利学习完所有内容之后,也别忘了时不时地打开库乐队,多多把玩**。
一方面,在我们这门课之外,库乐队里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音色、效果、乐段素材,适合你去继续慢慢探索。而且发现了新的音色和素材后,一定会激发你的灵感,碰撞出更多的音乐。
另一方面,在你欣赏、阅读、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需要上手实践的练习,而库乐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让你实践各个音乐科目的“超级教具”。
所以,这门课学习完了,也别忘了经常打开库乐队玩一玩呀!
最后,还是想和你说,音乐的海洋浩瀚无边,而音乐又是能够陪伴你一生的好朋友。**这门课只是寻找一个新的视角,让平时喜爱音乐但又无从接近的你,有了一个可以迈进音乐大门的契机。**所以这门课的结束,也是你走入新的音乐世界的开始。希望你能够从音乐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享受与快乐,让音乐把你的人生装点得更多彩。
最后的最后,我为你准备了[调查问卷](https://jinshuju.net/f/CtiIDm),题目不多,希望你可以花两分钟填一下。十分期待能听到你的反馈,说说你对这门课程的想法和建议!
那我们,下次再见啦!

View File

@@ -0,0 +1,14 @@
你好,我是邓柯。
到这里,《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基本上就结束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个结课小测试,来帮助你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这套测试题共有 10 道题目,有单选题,也有多选题,满分 100 分,系统自动评分。
还等什么,点击下面按钮开始测试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8/a4/28d1be62669b4f3cc01c36466bf811a4.png" alt="">](http://time.geekbang.org/quiz/intro?act_id=372&amp;exam_id=1075)
最后,我为你准备了[调查问卷](https://jinshuju.net/f/CtiIDm),题目不多,希望你可以花两分钟填一下。十分期待能听到你的反馈,说说你对这门课程的想法和建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4/2a/e4bb49f75e4a8c98e10c783b259ee92a.jpg" alt="">

View File

@@ -0,0 +1,81 @@
<audio id="audio" title="编辑手记|音乐让生活更好玩儿"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5/a1/c5cf02ca07526414ce2403e5eef1baa1.mp3"></audio>
你好,我是辰洋,是咱们的课程编辑。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作为课程的第一个用户,那今天就来聊聊我学习这门课程的历程。
## 无唱功选手的音乐之旅
在刚得知自己要做音乐这门课时,其实是有一点心理障碍的。原因无他,音乐在我过去的人生历程中,基本上算是一个禁忌词汇。一旦五音不全这个标签被别人贴上之后,自己也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暗示。不仅不会再唱歌,任何与音乐有关的活动都会有点儿排斥。
所以在一开始拿到邓老师的稿子和操作示范的录屏后我也只是觉得库乐队这款App有点儿意思但一直不想动手去操作尤其是又看到稿子里还有什么过门、和弦。
不过深思熟虑后,我觉得应该和邓老师通个电话。当我特别诚实地说明自己是音乐小白后,邓老师反而说:“没事儿,就需要你这样小白的编辑,这不是非常符合咱们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嘛!”
邓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晚上回家我就把手机和iPad上的库乐队重新下载回来然后跟着老师的稿子一步一步地操作。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视频,就还挺费劲儿的,经常找不到想要的按钮。不过最后花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听起来还比较和谐的音乐片段。当时**内心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般的兴奋,感觉音乐的大门突然向我打开了。**
我也给自己定下了学习库乐队的小目标:制作出三个音乐片段。事实上,这个目标在制定完计划后一周内就完成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原来只要自己放下之前的认知偏见,开始动手操作,就会体验到玩音乐的乐趣。**音乐与话剧、画展等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它是一项技能,需要参与,需要体验。
等学到第六节课的和弦弹唱时,库乐队更加触发了我学习音乐的兴趣。
邓老师微信的个性签名是“擅长夸奖无唱功选手”。第六节课的拍摄结束后,邓老师教我唱了最简单的《生日快乐》。当然,第一遍跑调了,我就跟老师说:“我五音不全,还是不要学了”。
邓老师解释说,**所谓的五音不全,其实是对音乐的节奏没有感知。**而库乐队可以帮助我找到节奏。当我开始静下心聆听节奏时,发现唱的词儿也在调上了。
唱流行歌的难度对我来说很大所以慢慢的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入门方法。在第13讲邓老师用尤克里里和库乐队弹唱了几首儿歌就发现相对于流行歌曲学儿歌是更好上手的。
音乐是一个学科就像极客时间平台上的各类技术一样音乐里面的各个乐器、技能、门类、流派都不一样。正如邓老师在知识拓展2里面说的**结合着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选择一个兴趣爱好点去切入才是最重要的。**
## 音乐让生活更好玩儿
有位同事曾给部门每个同学都赠送了一句诗。他送我的是王冕《白梅》中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这一句。他说我对人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说白了可能就是略微高冷。音乐,无疑让我多了一种与他人连接的方式。
- 春节时,我把用库乐队制作的《恭喜发财》《好运来》片段作为新春祝福,送给了老师和朋友们。
- 年前和朋友一起组织轰趴时我按照邓老师在第九节课讲的实时循环乐段给我们的小派对制作了一首DJ歌曲作为玩游戏的背景音乐。
- 周末和朋友小聚时,为她弹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尽管那天并不是她的生日,但挡不住我这一颗躁动且想“显摆”的心。
哪怕不懂乐理,不懂五线谱,至少学完这门课程,让我自己变得更好玩儿了。不过在我们的“读者交流群”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是高级玩家。他们练习扒歌,学习乐理,拓展外接设备,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想法。
- 有的同学学会用库乐队制作手机铃声后,就把全家人的手机铃声都给换了。
- 有的同学学了第十讲之后,打算用库乐队把婚宴上放的音乐剪成一个串烧。
- 有的同学甚至把用库乐队做的歌曲小样,经过专业团队的编曲和制作后,做成了一首歌。
你看,库乐队可以有这么多种玩法儿。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积极的放松与玩耍,是高质量的玩耍。**
正如我们在开篇时所说,音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接触的一门艺术。**音乐与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它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潜入你的心底,给你带来很多美好的享受,进而影响你的生活。**
## 记忆中的时光
最后想聊聊在做这个课的过程中,我收获的点滴快乐和感动。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随邓老师拍摄视频了。因为拍摄间隙,邓老师会做很多与库乐队、与音乐相关的知识科普。我们也常常因为聊得太久,而不断延迟拍摄时长。
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要鼓励TA学一项运动。经过这几个月的音乐熏陶单方面决定把音乐加进去。
除了拍摄视频,做字幕也让我感到开心。做音乐课程的字幕并不枯燥,而是累且享受着。哪怕仅仅是听邓老师播放库乐队里一些乐器的音色,也会感到快乐,这是音乐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
甚至负责剪辑的视频导演都说,有时候剪着剪着就哼起了歌,心情大好。
<img src="https://uploader.shimo.im/f/l1blBvcwNFmgo6gU.png!thumbnail" alt="">
做这个课程还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在找同学写用户故事时,小昭和秀文同学不仅痛快答应了下来,还主动去修改文章,给了很多有意义的反馈。
当然,认真的同学还有很多。在我们的“读者交流群”中,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分享的作品,相互之间的交流、解疑答惑。
我是一个感情非常充沛的人,所以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引起我的触动。我们的第十三节课是制作一首简单的歌。在录制这期视频时,邓老师给库乐队写了一首很简单的歌。
前几天看老师给的稿子,才知道邓老师写出了完整歌词,并拿去编曲制作了。
>
事实上,我也确实把这首小样交给了我的两位朋友,他们一位是歌手,一位是制作人,请他们在这首小样的基础上把这首歌制作出来。等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听见这首歌制作完成的成品的样子啦!
短短几句话,却一下子触动到了我。我坐在工位上泪眼婆娑,还满怀激动的心情发了篇日志,与同事们分享我这份感动。
我想,我为之感动的是邓老师对待音乐和教育的热情和认真。“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这门课程交付的形式是文字+音频+视频,各自交付的稿子就会有些不一样。所以我经常看到邓老师到了凌晨还在写稿,出差录像也随身带着录音笔。最后几期拍摄由于要用到一些设备,邓老师就拉着行李箱,还拿着两个背包,满满当当的。为了最后一期和邀请的同学的磨合,邓老师也提前来排练了两次。
我们可能在音乐方面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因为有机会学习库乐队这么一门课,得以汲取音乐上的一些养分,给我们的生活一点乐趣。
最后,希望《手把手教你玩音乐》这门课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调味剂,成为你生活中的一块休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