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louzefeng
2024-07-11 05:50:32 +00:00
parent bf99793fd0
commit d3828a7aee
6071 changed files with 0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256 @@
<audio id="audio" title="01拍摄前我们需要做什么"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2/4a/c2fef99693377f6c7e16fd8d2b07bb4a.mp3"></audi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在我们手机拍摄前,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我相信我们都知道如何使用手机的拍照功能。在手机厂商们不断地努力下,面对绝大部分场景,我们只需轻轻触碰快门按钮,即可获得一张成像质量不错的照片。
按快门这个动作非常简单,但是我们很多时候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看起来清楚的照片,我们需要一张高质量、具有一定美感和故事的照片。照片不仅用作自己欣赏,更是我们表达自我的方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只简单依靠按快门这个动作了,我们需要熟悉自己的拍摄工具,进行一些适当调整,以便在特定场景获得质量更好的照片。
虽然手机的相机操作界面看上去很简洁,但里面仍然提供了不少的功能,例如画幅选择、连拍、曝光、对焦、变焦、锁焦、闪光灯等等。
这些功能你或许都用过,但不一定真正了解它的利弊。所以,我们课程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帮助你真正熟悉你的手机摄影功能。**了解自己的拍摄工具才是你拍出好照片的第一步。**
在这堂课里,我主要以 iPhone 的相机为例来介绍各个基础功能,除了较新的夜景模式、光学变焦、人像模式可能在部分手机上没有提供,其余的基础功能在每台手机上都应该有。
### **打开辅助线**
构图辅助线,在 iPhone 的相机设置里被称为网格,通常是在取景框内提供九宫格线条,以方便我们拍摄构图时进行参考。这个功能默认是关闭的,我建议打开且保持长期开启状态,无论你对于构图的运用是否熟练。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2/31/22040dc8820eb8ab25474bb32e1ea031.png" alt="">
辅助线对于我们拍摄时的构图参考非常有帮助,在后续课程会讲到的构图规则里,像横平竖直、三分法、黄金分割点、对称构图等都会用到辅助线。我们先来通过辅助线看看几张例图。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2/a4/b2a3edb17cc96523a2695854434f86a4.png" alt="">
借助辅助线,这张照片将画面里的河流、房屋、天空三部分主要内容合理分配。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6/de/8632bc225b3dd8bdb3384d04a23dd8de.png" alt="">
这是雨天我在上海外滩拍摄的一张照片,在当时的拍摄场景里,我蹲在路边,手机贴近地上水面,前期构图只能做到大致对称,条件并不允许直接获得一张对称得精准无误的照片。但我在后期时借助辅助线进行调整后,这张照片就有了一种对称的美。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3/a8/23529fd16fdd7c5729e11591f5eaa7a8.png" alt="">
这是景区帆船正返航收工的一个场景,利用辅助线,我将画面里看起来最大的游船放置在一个合理位置,以明确我的拍摄主体和主题。
不仅仅是我的这些例子,你可以把平时欣赏的摄影大片、电影放在辅助线内,你会发现有不少构图都与这简单的辅助线息息相关。
### 使用默认拍摄比例
在相机拍摄界面,我们可以选择当前取景器的画面比例,通常有 1:1、4:3、16:9 等可选择。
有些人因为喜欢 1:1 比例的照片,所以在拍摄时就选择了 1:1 的比例。但请不要这样做,无论你喜欢什么样比例的照片,在前期拍摄时,最好都使用默认的比例。在手机上,默认比例是 4:3这是与相机传感器比例对应的。
具体原因我通过一张例图来解释。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1/5e/b11497cb0cbyy2aff79f8f474d9a175e.png" alt="">
这是一张用手机 4:3 默认比例拍摄的照片,我在照片里标明了同等条件下如果使用 1:1、16:9 比例拍摄会得到的画面区域,你可以注意到,只要是非 4:3 比例拍摄的照片,画面信息都会比 4:3 比例拍摄的照片少。这是因为那些非默认比例拍摄的照片,都是通过在默认比例基础上裁剪得来的。
所以,相比于使用非默认拍摄比例,我们在使用默认拍摄比例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画面内容,在后期时也有着更大的调整空间。简单来说,**非默认比例能做到的默认比例都能做到,但默认比例能做到的非默认比例并不能全做到。**
### **多拍与连拍**
在很多时候,一张好照片并不是一次拍摄就完成的。我经常会在同一个场景拍摄多张照片,从不同的位置、角度、时间等去拍,最终从成堆的照片里选出最满意的那一张。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d/32/9d37fba5d6eb921fb37445b99beaa232.pn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8/y0/6898781e170027e98836716561dd1yy0.png" alt="">
这些照片是我在苏州山塘街拍摄的,当时清晨的光线非常好,虽然这条街对我来说很熟悉了,但在遇见当时的好天气时,我还是想在这个光线条件下拍摄一张照片。
于是我边走边拍,等待路人、变换场景,拍摄了不少照片。最终挑选了右上角这张图,因为人物的定格瞬间相对更自然,人物位置、大小也比较合适,整个场景主次清晰。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9/b7/d9807db45b4e1fb437d65d5f3fdb71b7.pn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0/16/e0c1f3fd12790fbcfbfbf4e8e33ea016.png" alt="">
这组图拍摄于厦门的白城沙滩,白城沙滩可能是厦门众多沙滩里人最多的一个沙滩,我在当时场景里尝试了不少角度拍摄,我最终挑选了右下角这张图,因为构图、画面内容、信息干净程度都还不错。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9/ac/6976b9c4672c9854a69ec9faa2865fac.pn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6/b7/76e35e1949dc5750ebd619494be7e2b7.png" alt="">
针对一些需要抓住瞬间的场景,快速连拍是一个很好的功能。在香港拍摄的这组图里,因为发现右侧有出租车开过来,我固定好角度后便开始连拍,最后在获得的照片里,挑选出了一张我认为车辆位置最合适的。
连拍功能在适当的场景里很好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连拍意味着照片画质会降低。个人建议在光线好的时候可以使用连拍,但是光线较弱时尽量自己单次抓拍,不过具体如何取舍还是取决于你想呈现的照片形式。
连拍功能的启用通常是长按拍摄按钮,但是最新的 iOS 系统为了方便拍视频,把长按拍摄按钮连拍更改为了视频录制,按住拍摄按钮往左拖动才是连拍。
当然,并不是说每张好照片都得这样拍摄很多张照片后才能得到的,有时候一次拍摄也可以得到好照片,但希望你每次拍摄时,都可以**多思考一下这个场景是否有更优解**,去多尝试,才会发现手机摄影的更多可能。
### **主动调整对焦与曝光**
对焦与曝光的调整,在手机上的操作简单直观,点击、滑动、长按,总共三个操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去关心曝光与对焦,直接拍摄照片即可,但是在面对一些特定场景和需求时,就需要有所调整了。
我们先来看看对焦的操作。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1/2d/f133c7877f0e1fe2c7f2c82c13c97f2d.png" alt="">
在常规的拍摄距离下,由于最近的物体也离拍摄镜头较远,整个被摄场景看起来没有虚实关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d/56/edd6c6daaf1656dc90f00abc6ee2b956.png" alt="">
当我靠近铁网并点击屏幕对焦铁网的时候,可以看到现在铁网是清晰的,远处建筑的背景则是虚化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c/75/4cbdc007e6d9aa4f54746a632c658775.png" alt="">
同样贴近铁网的距离,我对焦远处建筑时,铁网则变得虚化模糊,而远处建筑是清晰的。
注意这个对焦的场景,由于手机拍照时是通过手指触摸屏幕来对焦,操作并不精准,而且画面里的铁网和建筑几乎重叠在一起,要想对焦准确就更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双指捏合屏幕放大画面后,再点击对焦,最后把画面缩放回来即可。
对于我们用户来说,这个点击屏幕即可完成的对焦操作,并不用弄清楚它背后的原理是怎么样的,你只需要知道:**点哪儿对焦哪儿,离被摄物越近虚化效果越明显。**但每个镜头都有它的最近对焦距离,如果短于这个距离则无法对焦。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d/58/0d67a840ac9648ac227fc0c92e189d58.png" alt="">
在家里的厨房,对焦圣女果拍摄,背景的河水被虚化。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e/0e/aec88fd237ef4a0e2bff6db4616d750e.png" alt="">
清晨拍摄月亮,对焦远处的月亮,前景植物被虚化。由于有一定距离,这里植物的虚化并不明显。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9/70/e94f4cfd457a8fff2bb6840860170e70.png" alt="">
这张在火锅店拍摄的照片,我对焦在第二个汽水瓶上,可以看到前面的玻璃瓶和背后背景都被虚化了。
在点击屏幕对焦的同时,相机还完成了测光的工作,测光影响着最终曝光。
当我们没有点击屏幕时,测光是全局测光,曝光会以整个场景的亮度为基准;而点击屏幕时,测光是点测光,和对焦一样,点哪里就局部测光哪里,此时曝光会以测光位置的亮度为基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e/ee/eec6bf246316c2877631448e787b5fee.png" alt=""><br>
当我不做任何操作时,相机以整个环境的亮度为基准,这使得这张照片里建筑正常曝光,但远处的天空局部过曝。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6/33/76b33a4552fbf49e1986cce09e90be33.png" alt="">
由于默认拍摄条件下天空局部会过曝,而我需要的效果并非如此,所以我点击屏幕天空的地方,用点测光,可以看到现在天空部分正常曝光,画面整体亮度相比之前会暗一些。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8/22/f8e7b3646c484cb53a12910352692822.png" alt="">
点击屏幕时,画面会出现一个小方块,通常在小方块的旁边会有一个小太阳,这是调整曝光的滑杆,此时我们上下滑动便可调整曝光。在这张照片里,我希望拍摄出剪影的效果,于是向下滑动降低曝光,现在天空部分亮度偏暗,人物和建筑则整体接近于剪影状态。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6/7f/c68f639f224ca5b2ee731ed9018b567f.png" alt="">
我们刚才做的对焦、测光、曝光等调整操作,在镜头发生移动、场景发生变化或者按下拍摄按钮后,就会恢复到默认状态。这在平时使用时是很自然的,但在一些连续拍摄的场景里,我们就得用到长按屏幕以锁定这些调整。
将之前操作里点击屏幕那一步替换为长按屏幕,直到屏幕出现类似「自动曝光/自动对焦锁定」的字眼,就可以了,其余操作都是一样的。
除了获得特定的成像效果外,相比后期去补救调整亮度,通过在前期准确曝光的照片画质会更好。所以在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有时间调整的情况下,你需要尽可能前期调整好曝光再进行拍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2/02/925b6eac84e9025a014425e8e0598c02.png" alt="">
厦门的焰火晚会,由于烟花是不断在变化的,我利用锁定曝光调整拍摄了这一张剪影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f/74/ff5aaf110b00c182d795dc937d11a374.png" alt="">
在日本小樽的车站里,我站在远处对焦测光窗户部分,并调低曝光,得到一张整体环境比较暗,窗户内容清晰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9/e1/198124735008e1303824f7fc527808e1.png" alt="">
在厦门的海边,由于天气比较好,我希望拍摄一张偏亮的高饱和度照片,为了照片的画质尽可能好,我在前期拍摄时就调高了曝光,后期则不再需要调整亮度了。
**讲完曝光后,我要最后给你讲一个东西,叫 HDR。**
HDR 几乎是每台设备上都会有的功能,该功能启用时,相机会一次性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以你当前的曝光为基准来合成一张照片,使得画面暗部和高光细节更丰富。最终得到的照片不会有局部过曝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剪影效果。
由于 HDR 是通过算法来合成照片,比较考验设备的能力。在以前的 iPhone 上,拍摄 HDR 同时可以保存一张非 HDR 照片,以避免出错的情况。而在最新 iPhone 上的智能 HDR 里Apple 非常自信地去掉了「同时保存非 HDR 照片」功能 ,实际体验上 iPhone 的智能 HDR 功能也的确好用,几乎不会出错。
但是,对于其它的设备,为了避免出错,我建议**仅在需要的时候打开 HDR 功能**,长期保持关闭状态,不要使用自动 HDR。
### **变焦功能的使用**
关于变焦功能,目前智能手机上有两种方式:数码变焦和切换镜头的固定光学变焦。
先说数码变焦功能,你可以理解为是把照片直接放大,而放得越大,画质自然会越差。不过,不同手机使用的具体算法不同,数码变焦拍摄出来的画质相比后期裁剪有可能会好一点点。
虽然说画质可能会好一点点,但为了这一点画质而去牺牲我们的取景、拍摄时机、后期自由度等,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得不偿失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d/93/0da93abd1f9a2ce01ae9e78dc7e90993.png" alt="">
在这张照片里,我便是通过先拍摄,后期裁剪出方框内照片的方式来突出主体。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0/77/107e56e416c2755667bd535cf5976f77.png" alt="">
如果以相同角度在前期使用数码变焦放大拍摄,那么相机只能基于照片中心来放大,并无法获得目前偏右上角这样的一个内容。
总之,**我个人并不建议使用数码变焦功能**,你如果认为我说的那些问题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当然也可以使用的。
数码变焦之外,还有一个叫光学变焦的功能,最近几年来在智能手机上比较流行。智能手机上的光学变焦功能并非部分厂商宣传的「全焦段无损变焦」,而是通过切换镜头来实现的固定光学变焦。
例如,在 iPhone 11 Pro 上提供了 3 颗摄像头,分别对应 13mm、26mm、52mm 三个焦距,那么只有在 13mm、26mm、52mm 这三个焦距时,拍摄出来的照片才是对应镜头下的无损照片,而在比如 15mm、37mm、82mm 这些焦距时,拍摄出来的照片则是对应镜头下通过数码变焦得到的有损照片。
所以,如果你的手机有光学变焦功能,那么最好就只使用它对应镜头的固定焦距拍摄,例如在 iPhone 11 Pro 上,我们就只通过点击变焦按钮来拍摄 0.5x、1x、2x 这三个焦距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3/45/b326de6a2f092e5a7ba19b8c567a5a45.png" alt="" title="使用 OPPO Reno 的 5 倍光学变焦镜头拍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9/02/6994285af34247fa105f11257ac06002.png" alt="" title="使用 OPPO Reno 的 5 倍光学变焦镜头拍摄">
### 闪光灯的使用
关于闪光灯,我想说的有两件事:
1. 闪光灯只适合拍摄近景,比如近处的花植、人物等;
1. 使用闪光灯会影响成像色彩。
具体我们来看两组例子。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6/dd/f6d0a5d75e4b2628c6a18a3ff935aedd.png" alt=""><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c/36/1c305dc92f36091e640ae9aa508ff936.png" alt=""><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f/e6/7fe35b27d65689555050f65a6595f5e6.png" alt="">
这是我使用 iPhone 11 拍摄的 3 张远处风景图,从 1 至 3 分别是使用闪光灯拍摄、普通拍摄、夜景模式拍摄。对比来看,此时场景使用夜景模式拍摄是最好的,其次是普通拍摄,最后才是开启闪光灯拍摄。
闪光灯拍摄的照片仅仅是观感看起来亮度更高,但是高光细节有损失,实际画质相比普通拍摄也并没有提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9/08/595df4a9f5570c9beb2a6b965d937108.png" alt=""><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3/8a/53ebee91ff8a7498a298acef7acf008a.png" alt=""><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d/ef/dd5c87a4a53dc84565f32e42e67b43ef.png" alt="">
这组近距离拍摄的例图同样使用 iPhone 11 拍摄,从 1 至 3 分别是使用闪光灯拍摄、普通拍摄、夜景模式拍摄。这次我们对比来看,夜景模式和普通模式的画质都非常差,而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虽然色彩和光线有被影响,但是画质非常好。
根据以上的对比实验,我个人对于闪光灯使用的建议是:长期保持关闭状态,在需要使用时打开,而**使用场景通常是近景拍摄,使用需斟酌画质与色彩之间的取舍**。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7/72/87585b4a296768yy5ffc20df8a617572.png" alt="" title="厦门海边的花丛,使用 iPhone 8 配合闪光灯拍摄">
### 夜景模式
和光学变焦一样,夜景模式也是近年来手机主打的一个功能,它是通过延长拍摄时间,将这期间拍摄的多张照片通过算法合成一张照片,以此提升照片的夜间成像质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f/41/6ff63ba3d834d27a397010dedd26a241.png" alt="">
这类算法由于是多张照片合成一张,拍摄时相机界面通常会提醒你保持静止,我们也就不要去挑战算法,尽可能拿稳手机,越稳,成像效果越好。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b/08/6b118947bf306db676dbca7c6d32eb08.png" alt="" title="苏州山塘街,使用 iPhone 11 的夜景模式拍摄">
###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并不是每次拍人物就得打开,它同样是由算法来实现对应效果。人像模式模拟的是大光圈镜头虚化效果。由于手机镜头硬件限制,不能满足拍摄人物时硬件的自然虚化要求(不能距离被摄物过远),所以就有了算法模拟的虚化。
在目前的手机里,最标准的人像模式是用长焦镜头配合虚化算法,但如果设备没有长焦镜头,那么人像模式就只是模拟背景虚化效果,例如 iPhone 11。
在使用人像模式拍摄时,和夜景模式一样,我们也不要去挑战算法,尽可能迎合算法,挑选那些人物与背景分离比较清楚的场景来拍摄,尽可能避免复杂背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5/3d/45243429404b8e759b2a8593f440393d.png" alt="" title="使用 iPhone 8 Plus 的人像模式拍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e/ee/eed30093984a1de4fb633244e6cbabee.png" alt="" title="使用 iPhone 11 Pro 的人像模式拍摄
">
### 总结
回顾这堂课,我希望你在拍摄前,可以知道这些事情:
- 打开相机的辅助线。
- 尽可能使用默认拍摄比例。
- 很多时候要多拍才能拍出一张好照片。
- 合理使用连拍功能来帮助自己。
- 主动调整对焦与曝光,以获得虚化、剪影等效果的照片,或是使得照片画质更好。
- 不要使用数码变焦功能。
- 在弱光环境拍摄近景照片时,斟酌画质与色彩后考虑使用闪光灯。
- 夜景模式拍摄时尽可能保持稳定。
- 人像模式拍摄时尽可能挑选人物与背景分离清晰,或干净背景的场景。
至于为何要这样做,你是否一定得这样做,我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如果你有疑惑的地方,可以针对对应的点再回过去看看我的理由。
### **作业**
好,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给你留了一个作业,请你主动调整手机的对焦和曝光,并点击[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分享一张你满意的照片。
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也希望你在下方的留言区和我参与讨论,同时欢迎你把这节课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交流我们的手机拍摄工具。

View File

@@ -0,0 +1,117 @@
<audio id="audio" title="02一张好照片的背后都隐含着哪些要素"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b4/6c/b4d1fc911640d5ab2003da550c01676c.mp3"></audi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今天我们来聊聊一张好照片的组成要素。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2/48/d2d5cef9de554140261b9281341aee48.png" alt="">
这是我用手机拍摄的一张东京铁塔照片,它看起来非常地干净,主题明确。你认为这张照片怎么样呢?
在我的想法里,这张照片的问题比较多,并不足以成为一张好照片,实际也是我弃用的一张照片。具体来看,照片的内容比较单调,尽管主题是东京铁塔,但是作为每个路过游客都会拍摄的场景,这样一张角度平平的照片,显然是会显得单调的。
其次,由于拍摄时间是夜幕之后,天空的色彩也并不是很好,光线较暗的情况下画质也并不出众,这是在多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的一张照片,自然不是一张好照片。
在一些人的想法里,一张好照片的核心要素只是滤镜、拍摄设备、拍摄机位等。他们丝毫不关心拍摄者在拍摄照片的背后做了哪些工作,这是彻底本末倒置的想法。如果你也曾不幸误入歧途,有着类似的想法,那么从此刻起,请放下这个错误观点。
由于手机厂商们经年累月的努力,在使用手机拍照时,我们几乎不需要去学习如何使用相机功能。但是想要拍好一张照片,按下快门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步操作,在这前前后后我们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依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一张好照片的要素,可以分为内容、构图、光影、色彩、画质五个方面****。**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容。某种程度来说,内容和另外四个要素是独立开的:构图、光影、色彩、画质这些要素最终都是为了呈现更好的内容。
我们将内容换一个说法,你也可以理解为照片的主题。而任何你认为值得被拍摄被记录被分享的事物,便是主题。它可以是游玩遇见的风景,可以是爱人的照片,可以是毕业时最后一眼看见的学校,也可以是细节到一处颜色,一处云朵等等。它可以是任何的事物。
注意,这些要素对于一张好照片来说,并不是缺一不可。它们就像游戏角色里的各类属性一样,不同职业的角色属性分布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好照片来说,也是一样。也许你现在很难理解我说的,别着急,我们先基于这五个要素的观点,来看看三个常见场景的拍摄实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4/50/2445cbc601f9c92772ed949a47096350.png" alt="">
这是我在厦门海边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人物正在准备出海,当天的天气并不太好,照片没有做后期调色。
最终呈现效果来看:记录下来的人物姿态并不好,浪花看起来比较沉闷普通,整个内容不值一看。构图、光影、色彩、画质都显得中规中矩,五个要素都没有突出点,整张照片看着普普通通。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c/18/3cc54cf9bc447943ff22258311d88418.png" alt="">
刚才的例子每个人都很容易拍出来(在天气一般的海边,随手拍个船之类)。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场景与人物的关系,例如挑一个好天气、等待合适的浪花/人物状态等。
恰好我有一张类似主题的照片,在同一个地点的海边拍摄,拍摄人物也是正在准备出海,同样记录了浪花。不同的地方是,这次拍摄天气更好一些(在日出前),拍摄挑选人物的角度和状态也更好。同时我放低手机,拍摄浪花的角度也不一样。
最终呈现效果来看:恰当的拍摄时机将人物和浪花都很好地记录了下来,整体色调一致,色彩还不错,在五个要素里,**内容、构图、色彩**这三方面都有着一定表现。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a/85/ba8cb27e10623548dd3d5db805efa185.png" alt="">
用手机拍月亮,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件事。在这张照片里我观察到月亮和云的关系,觉得有趣便拍摄下来了,但并没有对其它内容进行优化。
最终呈现效果来看:月亮与云这个主体内容并不明显,反倒是画面中杂乱树木、建筑等内容占据了不少比例。构图、光影、色彩等这些要素也是几乎没有任何体现的。你也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4/7b/8472ac87c19d73a989yy1f1e84c17c7b.png" alt="">
在同样的场景里,我用手机的 2x 镜头重新拍摄了刚才的月亮。同时我在后期继续做功夫,以调整**内容、构图、色彩**,让云彩和天空大致对半分配,月亮位置居中,色彩调到适合月亮、夏天、傍晚这样一个主题。
最终呈现效果来看:月亮与云这个内容干净耐看,适当的构图配合清新色调,整张照片的看点便出来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b/c5/9b05fd28043a3db8d926dbbdb860c0c5.jpg" alt="">
这是一张在室内拍摄的植物照片,虽然拍摄环境的光线不弱,但也并没有特别突出。于是我得到了一张相对干净,但是内容比较单调,光影、色彩、画质都表现平平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f/f3/3f1be2b17e8ee49af53d5e8a857f1df3.jpg" alt="">
在室外的傍晚时分,我拍摄了一张同样主题的照片。尽管拍摄的植物内容差异不大,但是这次由于是傍晚时分光线,照片的**光影、色彩**以及**画质**都有着更好的表现,相比之下,这样的照片就可以脱颖而出了。
我刚才列举了三个例子,它们都是主题类似的两张照片。但由于多方面要素的不同,得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根据这些例子不难发现,如果你只是想拍下一张照片,那么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相机 App触摸拍摄按钮这一切就完成了。但如果我们想拍下一张高质量的好照片远不止这点工作。
尽管最终呈现出来的都只是一张照片,但是在过程中,普通照片与好照片的工作量完全不同。对于一张高质量的好照片来说,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去考究拍摄内容、拍摄角度、拍摄时机、后期处理的选择等等。
我将一张好照片的要素拆分出五点,但这并不是一个公式,我想明确告诉你的是:拍摄好一张照片并不容易,我们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至于这些细节究竟该如何去考虑、控制、呈现,这是我整个手机摄影课程的核心内容,我会在后续课程里一步步给你讲解。
我们继续来看一些实例帮助你进一步理解,一张普通照片和一张好照片拍摄时的工作方式到底有什么不同。
## 反向实例:普通照片
我们先从熟悉的开始,来看看一些普通照片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下例图是来自我拍摄后未使用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6/8b/1601dc3c1e9ce2269b6e3002f2748c8b.jpg" alt="">
这张照片拍摄于天气较好的晴天,顺光拍摄,整体照片的画质非常不错。但是照片的内容比较单调,你很难看出来这张照片的主题以及主体是什么。画面里的堤岸、柳叶、河岸都占据在画面前方,但它们都不足以充当主体,于是这个照片缺失一个有意思的内容。在其余要素无法特别出众的情况下,照片就不值得进一步处理和使用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3/4d/e372488133a4c2yye798a65f6e05664d.png" alt="">
在拍摄食物时,如果想把一桌子的菜拍得丰盛,那么就得挨饿,在菜上齐后,开吃前拍摄。但在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没有挨饿,没有等到合适时机便开始拍摄。所以你从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到,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由于右下角桌面空着,给人视觉感受是整个画面都比较空,这样就不足以体现出那种菜很丰富的感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c/17/cc3a599e3e1b266486900ef9c0355917.jpg" alt="">
拍花花草草,也是一个常见场景。由于特有的质感,雨天是较为适合拍摄花草植物的一个天气环境。你可以看到这张照片的质感还是不错的,不会出现有些天气那种灰蒙蒙的感觉。但拍摄下来的整张照片并不足够干净,背景的内容和色彩都较为杂乱,主体内容与背景难以区分开来。这样一来内容这方面就不好,同样其余要素也难以出众。
## 正向实例:好照片
聊完一些反向实例后,我们再来看看几个正向实例。在正向实例里,都是我拍摄后认为还不错,可以进一步处理,于是后期处理完成后的照片。相反,在刚才的反向实例里,照片都是没有后期的,之所以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对于好照片的完成来说,后期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但是,**后期永远是去完善一张照片,而不是拯救一张照片****。**本身不怎么样的照片是难以通过后期来改善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6/6a/36789f7ab3de65750ffa91a44421bb6a.jpg" alt="">
这是在海边帮我女朋友拍摄的一张人像照片。我利用了 iPhone 的人像模式拍摄,这样人物和背景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主次关系。当时我刻意在下午光线比较好的时候去海边拍摄,你可以看到女生脸上有比较明显的一个光影明暗关系,通过这种明暗对比,照片质感看起来会更好一些。
最重要的是,我捕获了一个表情较为自然放松的时刻。这是在多次拍摄和沟通下,多张照片里挑选出来一张的结果。
在很多投机的「如何把女朋友拍好看」摄影教程里,会告诉你在哪个角度可以把人拍高腿拍长,我希望你明白,这并非不重要,但这不是全部。无论是拍场景、食物还是人,核心依旧是如何拍出一张高质量的好照片。我们需要去关注主体内容和各处细节,而在给女生拍照这件事上,主体内容重点是如何将人拍好看,这需要对方配合、双方沟通、多拍多试等等。
你也不用着急,关于人像拍摄的内容,我们在后续课程里会专门有一堂练习课。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d/a2/6dbf1ee967c9cf6528f1283370b496a2.jpg" alt="">
刚看了花草拍摄的反例,我们再来看看这张照片。很明显,这次整张照片就会干净很多,画面内容只有花植与河水两部分,色彩也同样干净简单,几乎只有绿色和白色两个颜色。在这样干净舒适的状态下,照片可看性好了很多。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d/81/1d69b44441ab597770a31df487638381.jpg" alt="">
同样,与刚才的食物反向实例对比来看,这张食物相关的照片整体就丰富了很多,不至于看着空空荡荡。我在后期调整色调后,照片的内容、构图、色彩都有着不错表现。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7/b7/471d6a50ecf3024bf1f9d41a89b64fb7.jpg" alt="">
最后一张例图,是我在香港拍摄的。这是一张以光影效果为导向的照片。如果没有这个场景和光影,我也不会待在场景里长时间等待合适的主体入内。在最终完成的照片里看,建筑与光线很特别,构图、光影、色彩均有特色,照片也变得有趣起来。
## 总结
在这节课里,我根据个人的经验提出了好照片五个要素,它们分别是:内容、构图、光影、色彩和画质。你并不需要牢牢记住这五个要素,我是希望通过这样详细的列举分析告诉你:如何去看待一张照片的好坏,以及一张好照片得之不易,并不是一次抬手咔嚓就可以完成的。
当我们能初步判断照片的好坏后,才有可能拍摄出一张好照片。而要拍出一张好照片,我们需要做好从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再到后期修图这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在之后的课程里,我会从观察、构图、光影、后期等多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教你如何做好这整个过程。
## 作业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我希望你尽可能多地去看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并且从中选出 1 张你最喜欢的作品,点击[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进行分享。
同时呢,我希望你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最喜欢这张照片。(注意,你并不需要去分析照片的五个要素是什么,因为它们并非缺一不可。)

View File

@@ -0,0 +1,132 @@
<audio id="audio" title="03你的照片里是否有内容"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c/b0/2c9aacafb18812b0d0039dbbecd4d3b0.mp3"></audi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今天我们来看看应该怎样去审视照片里的内容。
拍照是一种语言,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我利用它来传递情绪,展现我所看到的事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和这个世界进行沟通。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说话风格,但无论何种风格,我认为都需要锻炼良好的表达能力。在与人谈论一件事时,你要做的最基础的事,就是做到清晰且不累赘地表述出这件事的重点。对于拍照,我认为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有着不同的拍摄风格,但无论何种风格,都需要做到让照片清晰且不累赘地展现出画面的重点。
这一点很容易明白,但不容易做到。**照片拍得烂与及格的分界线,就在这里。**
举例来说当我想告诉你「iPhone 拍照很好用」时我可能会说的是它镜头素质很好、iOS 系统拥有着丰富的后期工具、HDR 算法优异等等,而不会说机身颜色很好看、附赠有线耳机、手机信号不怎么好这些信息。
对于聊天谈话,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听和说,很容易做到清楚表述,这是一个长期锻炼的结果。但在拍照时,由于经验非常有限,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就很容易出错。像上面聊天例子里最离谱的聊拍照,结果说「手机信号不怎么好」的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在我们拍摄的照片中。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2/3b/9282683f8a674b3b0b5aac29cee5f03b.png" alt="" title="图源Unsplash">
这是我在图库网站找的一张照片,看起来作者应该是想拍摄画面中间这两栋较新的建筑,但并没有将意图表现得很清楚。也许你单纯看照片还看不出来太大问题,但如果我将这张照片内容(假设作者是想展示中间这两栋建筑的美)以谈话的形式描述给你:
远处有两栋较新的写字楼,当时在我头顶左上角还有一栋看不清楚的建筑角落,写字楼左边有一栋差不多高度的建筑,前方被普通楼房挡住了,而写字楼的右下角有一个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建筑的屋顶,顶部有着一大片空白天空 …
你发现了吗?这张照片用语言描述出来,它更像是一张地图的配图,而不是一张展示建筑美感的照片。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是用语言描述这两栋建筑,也许只是这样:我看见两栋新建的写字楼,玻璃大厦,布局整齐。我们将这段话转换为照片来看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5/f6/c501c1b58314215bb1cc06a082919ff6.jpg" alt="">
两栋写字楼、玻璃大厦、布局整齐,信息简洁,一目了然。我们对比这两张照片来看,注意,在不谈意图的时候,它们并没有好坏之分,而当我们想将这两栋写字楼拍好看时,相比之下图二更合适。
想要照片做到清晰且不累赘地展现出画面的重点,所有细节我们都需要去思考和控制,使得看图人能看见的信息,只有我们想让他看见的那些。
## 乍看完美,实则不然
说白了,这节课我想和你分享就是关于注意细节这一件事。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明白,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为了帮助你理解,我们继续来看一些来自 Unsplash 的例图。我为你选择了一些整体看起来挺不错,但经不起仔细回味的例图。
### 一桌橘子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c/09/6c5998f2de0850b2bb9588476a24bd09.jpg" alt="">
这是一张有关于橘子的照片。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张比较明显的摆拍照片,意图自然是想把橘子拍好看。是不是猛地一看感觉还不错?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其实结果并不如意。
可以看到,特意挑出来放在前面的橘子,叶子造型和面积都有些影响整颗橘子的美感,而被对焦清晰展示出来的白色桌布,质感并不适合目前的橘子,这两处内容均会影响画面的美感,最终影响拍摄目的:把橘子拍好看。
### 海上小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0/1c/80eef7fa6a30b5e024e13ec32b5d6a1c.jpg" alt="">
在这张关于海面的照片里,大部分信息集中在右边,还是有很多细节不该出现的。
首先是小船右边的物体,在照片里错位和建筑连在一起了,这会干扰我们看图。而右边顶部、右上角、右下角的植物,存在感很低,但是又偏偏都有一点点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并没有融入场景,反而是整张画面的干扰物,显得照片杂乱,细节处理不到位。
### 雨中的女生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e/62/de05ed1537996ddcd640fa51f9815c62.png" alt="">
这张照片作者拍摄的是在一位在雨中撑伞的女生,背景有比较好看的建筑和一位路人,整体来说质感、色调、内容表述等都比之前的例图要好,但是它仍然存在蛮多细节上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背景,整张照片绿色色调的信息有两处,一处是大面积的爬山虎,另一处就是右上角绿色的广告招牌,显然这里绿色的招牌就是多余的信息,因为颜色原因会干扰整张画面,我们可以通过局部来处理颜色。
随后是人物这里,底部鞋子部分,特别是左边这只鞋,拍到了一点点,这种情况其实要么不拍下,要么就拍清楚,不然也会在观感上感到难受。最后就是画面右下角这里的杂物,具体看不清楚是什么,但如果不是非要保持目前的拍摄机位,那么杂物去掉显然更合适。
**只关注想拍的内容有没有拍下来,而不关注整张照片里都拍下来了什么,几乎是所有初学者拍照片时都存在的问题。**为了一张照片能够准确表达意图,我们必须得去注意画面的每一处细节。
## 怎样使内容更清晰?
接下来我会以我自己拍摄的一些照片为例继续讲解。但在这之前,我要和你简单聊一聊照片的结构:前景、背景、主体。
刚才我讲的都是例图存在的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例图换一个角度,从前景、背景到主体这样的一个思路,和你聊聊我对画面细节是如何思考的。
那究竟什么是前景、背景以及主体呢?在一张照片的结构里,靠近镜头的是前景,远离镜头的是背景,这个你应该比较好理解。
主体相对前景和背景来说,会绕一些。主体是我们拍摄的内容重点。主体可以是前景,可以是背景,也可以是独立于前景背景之外的一部分。通常来说,每张照片都会有它的主体,但并不一定都同时有前景和背景。光这么说你可能会有点懵,我们结合例图来一块看看。
### 舟上白鸥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2/4c/b24bdef9b82a38f1cc2c7d8672438e4c.png" alt="">
这是我在厦门集美学村拍摄的一张照片,我希望拍摄的是站在木舟上的白鸥,但是在画面里,你可以看到一半的面积是比较普通的天空,然后中间部分是较为分散的集美学村建筑。尽管你能轻松看见木舟上的白鸥,但是整张照片画面信息较多,主体强调并不明显。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f/f9/2fb5f2c2317a239dc9f36cebcb6ceff9.jpg" alt="">
随后我以较高角度去拍摄,以避开背景和天空,将池水作为了画面的前景。这样一来画面信息就非常简洁了,画面里只有我希望你看见的池水、木舟、白鸥。相比刚才的照片,主体(站在木舟上的白鸥)明显更突出,内容一目了然。
### 海边花树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1/ac/61fc7f5a2d9937f4a2ed16c0c02897ac.png" alt="">
这张照片的前景是一棵树,它也是画面的主体,背景则是沙滩、海面、天空。这些信息都是我需要展示的,但是照片细节需要调整,你可以注意到左右下角的沙滩相对脏乱一些,这比较影响整体的观感。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2/31/223eb3545b33d02b0e7d452edf9yye31.png" alt="">
于是我将底部沙滩去掉了一些,使得整体看起来更干净。顶部天空我也裁剪掉了部分,使得天空、海面的面积比大概是 1: 1至于具体调整构图的方法我在下一节课里会给你再仔细讲讲。
### 椰树风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0/4a/e03189bb963824b3c94a4b534b3c314a.jpg" alt="">
这张以风景为主的照片,主要问题也是在细节上。原图里可以看到画面两侧有比较多的杂乱信息:左边的白色路杆、右边地面的渔网堆、右边杂乱的小树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3/d6/334dcbdf65d330bf8e4f4c4b47e437d6.png" alt=""><br>
裁剪后呈现的照片,显得干净许多。
### 海边的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9/cf/99bac624b295b180dffc2f9db8730ecf.jpg" alt="">
在这张照片,前景是我主动加入的雨露,主体则是站在海边的人物,背景是天空与海面。
我记得拍摄时不仅下着雨,风也比较大,在那时海边的人是非常少的,此时独自游荡在海边看海的人,总给人感觉有一些孤独感,这就是我拍摄时想记录的。于是你可以看到,我利用前景的雨露强调下雨这个场景,海边的浪花证明现在并不是风平浪静,人物定格在海边,所有的信息和细节,都是为了让你感受到我想告诉你的内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3/95/f368ea77780d47bcc25117ab5aedf395.jpg" alt="">
在这张照片我将主体作为了前景,而背景是事先构图好的。我在等待主体过来后,及时按下快门便拍摄完成。如果这张照片里没有出租车,地面会显得有些空,缺少主体。
这是单纯记录香港街道的一张照片,我唯一目的就是要将一些香港的元素记录下来,照片里建筑、霓虹广告牌、出租车这些信息都有着这样的作用。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5/07/d5d7b32763958c227424dd134bb50b07.jpg" alt="">
最后一张例图,是我在厦门大学里拍摄的一张照片。前景是观景台顶部的棚,主体是在操场上进行训练的人们,背景则是场景背后的建筑物。
在这张照片里,你可以通过前景知道我的观看位置是哪里,通过背景的建筑(厦门地标建筑以及一些闽南风格建筑)得知这是在厦门大学里的一个操场,然后便是主体内容:在操场上踢球的人们。整张照片的信息非常清晰。
## 总结
前景、背景、主体,是非常自然的画面结构划分,相信你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出来。教你区分前景、背景和主体并不是我们这节课的目的。我是希望你在日常看图和拍摄的时候,可以用前景、背景、主体这样的结构去观察一张照片,去发现它的每一处细节,并重视每一处细节。
为什么我要反复向你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呢?因为在一张优秀的照片里,你能看见画面里呈现的信息,都是作者希望你看见的;而如果你想要拍摄出优秀的照片,我们也需要去考虑每一处细节的作用与影响。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拍摄出一个好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去审视内容,去做到让照片清晰且不累赘地展现出画面的重点,让照片自己会说话。
## 作业
最后,我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
我希望你去拍摄新照片或审视一下自己以前的照片,并在这些照片里选择两张,点击[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进行提交,分别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照片的内容。

View File

@@ -0,0 +1,278 @@
<audio id="audio" title="04 | 除了横平竖直,照片还能怎么拍?"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5/29/c54cae212a35dec728b1yy0b16eb9629.mp3"></audi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上一节课,我专门讲了画面内容对于一张好照片的重要性。围绕着这一点,这节课我们来聊聊构图。
当我们明确知道想要拍摄和表达的画面内容是什么后,就该轮到构图来帮助我们进行准确表达了。例如主体人物该放在画面哪个位置、宏大建筑该如何拍摄、不同内容照片的画幅比例该如何选择等等之类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在构图基础部分,我总共会介绍 8 种构图规则,虽然这么列举出来,你会感觉好像数量有点多。但请别紧张,**所有的构图规则都是基于同一个原则: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我们用这个原则去学习理解每个构图规则的逻辑,就会比较容易掌握。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需要再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能你现在还做不到,但是我希望你能心里先有个预知:构图规则是一把双刃剑。在初学阶段,它可以迅速提升我们准确表达画面内容的能力,但是在拍摄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构图规则其实会限制我们的表达。
所以,在初学的时候,我们要多多练习构图。但当我们熟悉了构图之后,你可以尝试**「忘记构图」**。构图只是在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准确表达,当我们能做到这件事时,框架自然就可以拿掉了。有关「忘记构图」的内容,我会在课程的扩展部分更加详细举例介绍。
## **1.横平竖直与适当倾斜**
### **横平竖直**
你可以翻看一下你手机的相机相册,看看是不是大多数照片构图都是歪来歪去的。如果你的照片并没有歪来歪去的问题,那么你拍摄的照片已经做到了横平竖直,比绝大多普通照片好了。那问题来了,啥是横平竖直呢?所谓**横平竖直**,在画面中有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两条参考线,画面内容与对应参考线相平。再简单点来说就是,水平方向我们需要与地平线相平,竖直方向我们需要与画面中的建筑物相平。
把照片拍得「横平竖直」,是在还原我们人眼实际感受到的场景模样。横平竖直是一个我们熟悉,并且看着比较舒服的视角。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6/ab/76c2d8a6b06b1b5c728b2508388383ab.jpg" alt="">
这张画面以场景建筑的竖直面作为参考线。由于镜头畸变或者场景复杂等原因,有些画面你很难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横平竖直。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做到整体观感是横平竖直的即可。对于这个例图来说,我们就需要**先保证画面边缘是绝对水平的状态。**因为边缘部分有画框的线条来对比参考,容易被一眼看出来问题。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f/d7/3f7e36ec05711af48299be3822ecf3d7.jpg" alt="">
这是在一个海角拍摄的照片,我将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作为参考线。我看见的是平的,我想让你看见的也是平的,所以我拍出来的照片必须是平的。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5/2d/156339dddb1b6fb9f25b69ec5322fb2d.jpg" alt=""><br>
你可能留意到了,横平竖直并不要求一定要同时满足,我们可以依据具体画面内容和拍摄角度的不同来做调整。你可以思考这张照片具体是需要横平与竖直两个要素都具备,还是只侧重其中一个要素。要时刻记得,**横平竖直目的是还原我们肉眼所见的真实角度**。
这是我在香港为 Smartisan R1 拍摄官方样张期间,拍摄的一张照片。当时是一个好天气,我在人行天桥路过时,看见高楼建筑之间有着非常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于是我等待着红绿灯变换,拍摄下人们过马路的这一时刻。
像这张例图我的参考线就只有竖直方向的建筑因为我本身就是侧面角度去拍摄的我需要拍摄完整的「JUST DO IT.」,同时需要一些倾斜的线条来打破画面的沉闷,以适应场景里「过马路」这一动态内容。
### **适当倾斜**
但是,横平竖直并不是绝对的。在我们面对一些特定内容的时候,适当倾斜,或者取舍横平竖直,你可以得到更好的照片。
画面适当倾斜可能意味着你想要得到更合适的画面内容、增加画面的动态感等。而取舍横平竖直,在我这里主要是指抓拍。显然,当我们放弃横平竖直时,可以更快地拍下一张照片,当画面更需要的是拍到内容时,这时横平竖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除此之外,仰视和俯视等一些特殊角度,现实场景里本来也并非横平竖直的,自然表现出来就好,用不着刻意纠正。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a/a8/aaafdc21979ddeb031afd8398875fda8.jpg" alt="">
俯拍的景区小摊饭店,以倾斜的线条为画面增加动态感。再配合上雾气,整张照片看起来就不会沉闷。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c/44/4ced0yy9d552492e1931296cca1f3544.jpg" alt="">
这张照片由于内容呈现的关系,我需要高楼和骑车的人,那么角度就必须有着一定的倾斜。
横平竖直还是适当倾斜,这是我们拍摄前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你的照片可以不是横平竖直的,但你必须明确你倾斜拍摄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拒绝不加思考直接抬手咔嚓的动作。
在海平线那张例图里我有说到:我看见的是平的,我想让你看见的也是平的,所以我拍出来的照片必须是平的。这是那张照片我要选择以横平竖直方式呈现的原因。海面当然也可以倾斜着拍,只要你有你的想法,你的理由,你就可以把海面以一个倾斜的角度去呈现。
实际上我个人的照片很少有倾斜的,对于所有的摄影作品来看,不倾斜也是常态。但这并不代表横平竖直就是绝对正确的,这件事情如何选择最终还是取决于你:作品背后拍摄者自己的想法和习惯。
## **2.三分法 &amp; 黄金分割点**
三分法 &amp; 黄金分割点是两种非常好用,而且简单易上手的构图方法。三分法是通过 4 条线把画面横竖方向等分,而这 4 条线所形成的 4 个相交点是黄金分割点。
我们知道黄金比例大约是 0.618,简单的 2/3 接近这个数字。黄金比例被大量运用在设计工作中。在摄影里,通常我们可以利用三分来布置画面比例,然后用黄金分割点来放置主体。通过遵循黄金比例来分配画面内容的这种方法,可以轻松使得照片结构看起来清晰明了。
### **三分法**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c/cd/dc4f845ec3ae3aecddc5cf0cb26499cd.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5/3d/65bc70383459ef22820ba0453c000a3d.png" alt="">
我们先来看三分法。这张照片从水平方向进行三分,天空和建筑的比例大概为 1: 2。画面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河道、天空、两边古建筑它们各自占据画面大致 1/3 的内容。与此同时,你可以注意到天空的比例会稍多一些,因为这是台风季节的天空,比较好看,所以我多保留了一些。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4/47/34e33bede4ff0a32bdb35a52a9703547.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c/d4/ec3741e8dd339efd59c1ba30cb8bc4d4.png" alt="">
我以竖直三分线的位置,定位了猫咪画框和猫咪在画面中的位置。这样画面里的两个重点内容都处在比较舒服的位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4/45/b48546f23f5286b321e57827d957b845.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4/b2/a4d083749d3aae484e116318b84a5db2.png" alt="">
以电线杆为参考,画面的左右两部分利用竖直三分线保持着较好的平衡。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fa/5f9b0c8bdbdf4a54b9224934fc5cc0fa.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3/e0/03f46153ayy5494f3566d853559db9e0.png" alt=""><br>
由于这张照片需要展示的是一桌子菜,于是中间的菜大致只占据了画面 1/3 的位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d/90/2d89a7b7aa20bbaaf8bf09e73d3cd390.jpg" alt=""><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4/24/548152cabdfd7cbe41f8cff68f4e7824.png" alt="">
如果我们的拍摄目的是要特别突出展示中间这盘菜,那么它的占比应该是画面的 2/3 更为合适。
### **黄金分割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8/0c/587f1fa20fc44e233c4c6a632dd0af0c.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e/55/0e304bf515e1c612d11f93f11b5fe355.png" alt="">
我们接下来看看黄金分割点。在这张猫咪的图片里,猫咪是主体,而我认为猫咪的眼睛则是重中之重,于是我将眼睛放置在黄金分割点上,尽可能地去突出这个地方。
在参考线的帮助下,你可以看到实际猫咪眼睛的位置并没有严格放在我所说的黄金分割点上,而是偏上一点。这是因为我并不希望因为细微的眼睛位置,而影响整张照片的画质、猫咪身体内容的呈现。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9/30/d9058d237e3467246540bfea967b0d30.jpg" alt="">
如果我一定要将眼睛放置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同画幅比例下照片会变成上面这张,这会对画质以及内容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6/89/b62e5685a06de0420c8e14a31aca6d89.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1/8b/b150b6bf2ff36595ded6bec653d8898b.png" alt="">
在这个场景里,拍摄主体是河道里的木舟,由于木舟在整个画面里的占比很小,不太容易被注意到,所以我需要将位置放在黄金分割点附近,让木舟容易被看见。
通过以上例子可能你会注意到,无论是三分法还是黄金分割点,我都并没有完全依照位置摆放。因为在追求位置契合的同时,还有很多其它信息需要考虑,如画面内容、情绪、画质等。
我特意这样举例是想告诉你,无论是三分法还是黄金分割点,都没必要去做完全精准的执行。对于三分法和黄金分割点,我们要多思考选择位置背后的意义。
## **3.对称构图**
相比于三分法,对称构图我想你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非常多的对称元素,这些对称元素可能是事物本身存在的,也可能是我们去发现创造的。当我们拍摄照片时希望展示出对称特质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对称构图来展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9/7a/c99c702e44508f9aa80496e2b33fa17a.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7/b9/275304a91cb24332519161668aac18b9.png" alt="">
我特别着迷的重庆城区里各式各样的桥,每次回到重庆,我都会尽量抽空到这些桥周边走走。这张在东水门长江大桥桥下拍摄的画面,非常好地展示出桥梁建筑的对称美。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9/0c/d9c323ff7aef301f86c2b769a41dc00c.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e/85/8e8c956915b38ef3b97ac3e73d4a1785.png" alt="">
列车站通常也是对称设计的建筑,这张照片我以列车站的时钟为中心,通过对称构图,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8/3a/28778e7d20f528481fec2efaaeaeb23a.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c/8d/9c6031b0bb738edc1c460d01cfb7708d.png" alt="">
除了场景里本身存在的对称外,我们也可以自己去发现创造对称场景,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镜面,这里的镜面可以是玻璃、水面等等。拍摄此类照片时,你需要把手机的镜头尽可能靠近镜面。例如水面拍摄时,就要将手机的顶部靠近水面。这种视角是我们日常肉眼不会观察到的,因为你没事也不会让自己的脑袋贴近水面看风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f/8f/9f2c2315ee90ed1216967415a8df288f.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e/7f/fe9490ce8281d37746d793720f709a7f.png" alt="">
由于近大远小的关系,我们并不一定需要很大面积的镜面,才能拍摄镜面对称的画面。有时候一滩积水甚至自己往地面倒一点水就可以了。这张上海外滩的照片,我利用地面的积水拍摄出了一张对称构图的照片,相比常见的外滩标准游客照,趣味性会好一些。
上面是最基础常用的 3 种构图规则,这些构图规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你可以依据参考线来轻松尝试这三种构图规则。接下来我会给你介绍另外的 5 种构图规则,它们相比上面的构图规则更加灵活,有些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构图规则,而是一些思路、使用习惯等。
## **4.重复元素**
严格意义上来说,重复元素并非一种构图方式,而是我们拍摄时观察场景的一种思考方向。我们通过寻找和提取场景里的重复元素,来引导画面看点,增加照片美感。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f/f7/1f3c371302b5770cb74b0e6b6ff568f7.jpg" alt="">
重庆机场的这个场景的照片,我相信不少人都有见过。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拍摄这个场景,是因为它足够有趣,而它的有趣是完全建立在重复元素上的。
我并不鼓励你无脑地去拍摄各类网红场景,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思路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去观察和提炼场景里的重复元素。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3/6c/934b0ec91b1892f0766679507e8f806c.jpg" alt="">
这是三亚某海滩边上的遮阳棚,我去掉了沙滩、海面等元素,仅仅提炼了重复内容的部分,以强调我观察到的内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y/e1/fyyee962d04a9195f177c1306ae09ce1.jpg" alt=""><br>
这是在桥上拍摄的厦门海面,俯视角度使得我可以得到船只信息较为清晰的画面,于是我完成了这样一张有着重复元素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6/24/4635a2c11df87dd291fa4f8ecdfa6324.png" alt="">
照片会有因为巧合而带来的趣味性。在这张照片里正巧有四个人一块在拍日出,这样一个重复元素去强调了日出这一主题。
## **5.视觉引导线**
视觉引导线指的是通过创造一些具有引导线的信息,来引导帮助看图者找到主体。当你希望画面主题需要隐晦展示而非直白展示,或者当画面主体不易被发现时,我们便可以借助视觉引导线的帮助。
任何你认为可以帮助看图者理解画面意图的信息,都可以成为视觉引导线,例如指向主体的线条、人物视线、某个符号等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c/c2/dc43af62b3d42e650431c352d622ebc2.jpg" alt="">
我在上海外滩边走边拍时,发现一位穿着黄色雨衣的骑行者被外滩的工作人员拦下来,并被告知不能继续往前骑行,需要更换路线。这位骑行者的黄色雨衣非常吸引我,我在当时想这也许会是一张不错的照片。由于我听到了他必须得改道行驶,我便立马针对他将改道的方向调整好角度和构图,追着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张例图里,场景的线条和建筑设计,引导我们的视线沿着马路往左前方看,从而可以比较容易注意到拍摄主体:骑自行车的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2/97/127b9da43599b2fcd88951f0d3dc5897.jpg" alt="">
通过渔船行驶过后产生的浪花,引导视觉往画面的顶部看,可以隐约看见远处的跨海大桥。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f/e0/df00f2e31ab042f0d2188c50258d47e0.jpg" alt="">
利用人物视线的引导,将画面远处右前方的人物内容引导出来。这张照片里左右两处内容都是我的主体,他们在这张图里牵连着,忧伤与欢乐同在。
## **6.合适内容对应合适比例**
画幅比例,是我们每次处理照片时都会面临的问题。画幅比例的选择取决于两个方面:照片内容和你个人喜好。
举例来说:当你希望照片在竖屏设备上看起来更好时,选择长比例更为合适;当你希望照片营造一些电影感的氛围时,选择接近电影画幅的宽比例更为合适;有些照片由于是一组系列作品,它们可能采用某个相同的比例更合适;有些人可能会偏爱某一种画幅比例,无论拍摄什么样的照片,都使用相同的比例。
我们这里并不讨论个人喜好,我个人的理解来说,针对不同画面内容采用不同的画幅比例,是更合理的一种做法。接下来我会举例一些照片背后选择比例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比例时我建议你用常见的固定比例( 1: 1、3: 2、4: 3、16: 9 … ),而非自由比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d/3f/5d6e0f0ee6ee6c831ee3e6b83aaf463f.jpg" alt="">
这是一张单纯看纹理和色彩的照片,于是我选择了 1: 1 正方形画幅比例,使得照片看起来工整干净。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9/4b/29e5bbe707d26951bbd1793e1bf3594b.jpg" alt="">
由于希望体现出大海的广度,这张图很自然地选择了一个宽图比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9/d6/59a1dcd324f6c4633b8dbecac177c0d6.jpg" alt="">
如果不考虑照顾雪地内容的话,刚才这张图还可以选择一个更宽的比例,这样「大海的广度」会更好一些。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8/21/b88249fd6542cc9c616217d2dd33f521.jpg" alt="">
考虑到场景建筑群的展示以及尽可能精简无关信息(这张图里无关信息是已经被裁剪掉的地面),这张照片选择了一个宽图比例,去尽可能展示我想展示的全部内容,包括天空与建筑的占比、右边的路灯、人群的位置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1/c2/316f22852accd0498c7b7e127a3494c2.jpg" alt="">
这张图是在公交车里拍摄的,和上一张图类似的原因,由于我希望尽可能完整地展示人行横道,以及避免出现公交车内构件等无关信息,我只能选择一个较宽比例的画幅,这样可以恰好保留住我想保留的所有内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5/37/65a41d9b4defa8489bc18a8e5f49f737.jpg" alt="">
这张照片选择长图比例,可以提升灯笼在画面里的重要性。同时内容本身也是往前(河道)和上下(楼房和建筑)展开的,并没有像大海那样往两边展开,于是长图的比例更为合适。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5/45/35d42d5941646e9c71db1989c0c49645.jpg" alt="">
我为了强调展示主体背后的密集高楼从下往上的一个视觉关系,这张照片选择了长图比例。
## **7.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利用一些前景来进行构图。例如窗户、门、镜子或者场景里形成的某处缝隙等。通过框架式构图,主体得以被引导和强调。一些好的框架会形成不错的美感,或者帮助遮挡场景里的不必要信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d/8e/0d7e5c2c39e7ab67806ec541da18bc8e.jpg" alt="">
这是最简单的一张框架式构图,利用窗户来完成构图,窗外为次要内容,主要内容放在窗内即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d/20/1db894da63608ddd0f82c659fd700220.jpg" alt=""><br>
我利用在沙滩上寻找的一个方框,调整角度后将想拍摄的建筑框起来,这样可以明确告知这张照片拍摄的点是什么。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方框,你也许无法看出来我将远处建筑视为了一个较为重要的点。当然,这张图本身的意义没有那么强,我只是作为构图示例来讲。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1/9f/a17c6bf690d6dbf9fb06d7d1845ce09f.png" alt="">
这是我还在大学的时候拍摄的,照片利用寝室走廊阴影和远处的门形成框架,主体则是框架内的人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8/aa/78f27572b61675e78ddyy22efe2991aa.jpg" alt="">
海边垂钓的这张照片,我利用椰树林间的缝隙形成框架,主体则是缝隙里的钓鱼者。
## **8.二次构图**
由于拍摄时候的比例固定、焦距固定或者不够精准等种种原因,我们常常需要在后期来调整构图,这就是二次构图。在每次后期时,我们首先考虑的也是照片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构图。
下面是一些二次构图例图的前后期对比。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b/1d/1ba956c4fdf8614a85afc5d4b2a0421d.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b/b2/4b85f103871552e58050e0b1e88788b2.jpg" alt="">
原图的底部菜地较为杂乱,与我想要的画面主题无关。于是我在二次构图时去掉了底部信息,重新构图时将人物放在最底部,最大化长江的占比,以尽可能展现孤独感。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8/c1/b87be1cd8a09396420c0f60efa279ac1.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1/18/d143c51f55d669455ef79a879fdd6318.jpg" alt="">
由于桥下拍摄的角度原因,这张照片我只能在拍摄后进行二次构图,调整后的图片是我拍摄时希望保留的画面内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y/b7/6yy16aa2ec953371bece58b3b517a3b7.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9/3a/595dae2d4542815a16f432088e38013a.jpg" alt="">
这次二次构图主要目的是减少沙滩的内容占比。这张照片虽然我可以再靠近一些拍摄,那样既不影响最终构图的呈现,还可以提升画质。但是因为被拍摄人物是可能随时变动的,我只能在内容合适的时候尽快拍摄好,随后再在后期去精准调整构图。
## **总结**
以上便是我们构图部分的全部内容了,我总共为你介绍了 8 种构图规则,分别是横平竖直、三分法 &amp; 黄金分割点、对称构图、重复元素、视觉引导线、合适内容对应合适比例、框架式构图、二次构图。它们绝大部分是针对不同场景而总结出来的构图规则,像重复元素、二次构图则是一些思路和习惯。
尽管这节课的整体信息量比较多,但是你在实际运用时,只要牢记这一句话**「所有构图规则都是基于帮助我们进行准确表达」**,其实构图规则就很简单了。我始终认为构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这节课的众多例子中,你也可以看见不少例图并没有完全遵循构图规则。
在初学阶段,我们必须学习构图,但等到我们熟悉如何准确表达画面时,构图便可以完全消失。那时候,拍摄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 **作业**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最后呢,我来给你布置一个小作业。希望你点击[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进入部落提交两张照片。注:这两张照片分别是拍摄的原图和二次构图后的照片,具体的构图形式不限。

View File

@@ -0,0 +1,138 @@
<audio id="audio" title="05拍照的光影有最优解吗"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95/36/95fdf834f337433053fe7124821ce936.mp3"></audi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光。
当我们谈论摄影里的光时,这里面包括了所有的自然光和人造光。我们面对光线一般是两种思路,一种是针对不同的环境光线采用不同的拍摄方法;另一种是针对不同的拍摄内容去挑选不同的环境光线。
重视光线,利用好光线,能为我们的照片加分很多。照片的质感、内容、情绪、氛围等等要素,都离不开光线。因为无论何时,我们的拍摄永远伴随着光,除非你是在拍摄一片纯粹的黑。
要想利用好光线,首先你就得了解在不同光线下,画面会展示出的不同表现。在这堂课里我会以自然光为例,将光线分为漫射光、顺光、逆光三种基本情况来给你一一介绍。不过,在这三种基本情况之前,我还要介绍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光线:摄影的蓝调时刻与黄金时刻。
## **蓝调时刻与黄金时刻**
摄影的蓝调时刻与黄金时刻,是指的日出日落前后那段时间。在阳光充沛的天气里,这些时间段的光线柔和,色彩丰富。其中日出前和日落后的 10 分钟左右是蓝调时刻,这时整体色调以蓝色为主。而在日出蓝调时刻之后,以及日落蓝调时刻之前的 60 分钟左右是黄金时刻,这时整体色调以金黄色为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5/6c/259cf5741df969c5f30f308ff720716c.jpg" alt=""><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3/ff/33705a12fb79cc3f91c1cf3f8b4e5fff.jpg" alt="" title="同一天里,在相同角度但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张照片,分别是日出后 1 小时以及日出后 2 小时">
无论是蓝调时刻还是黄金时刻,在天气条件足够好的时候,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景色都非常迷人。如果你是在户外场景拍摄照片,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里拍摄会非常不错。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a/50/da75de90bf4009e76b19a2a340e06b50.png" alt="">
清晨醒来,日出左右时间段拍摄的房间窗外景色。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e/ce/3e0ed9d3158c54fab9e84113193346ce.jpg" alt="">
在海边等待日出时,拍下的一幕场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2/b8/926054759557d82afa8b2e1153f9a3b8.png" alt="">
日落前,金黄色的光线洒在建筑上,温暖柔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d/82/fd58b98cb084897756497c36125df182.png" alt="">
日落前的黄金时刻,借助柔和光线逆光拍摄,得到一张剪影风格的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2/ce/8293bdb63988a9b10b5b521cfd0f25ce.jpg" alt="">
在云端上,记录日落后的蓝调时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a/88/7a909e179e35603f0484b54798546b88.png" alt="">
这张剪影照片拍摄于日落后的蓝调时刻,剪影效果将建筑的轮廓细节表现得很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多试试选择蓝调时刻与黄金时刻去拍摄照片。当你愿意牺牲清晨的睡眠时间,或是傍晚的晚餐时间的时候,你便可能收获景色更美的风景,得到质量更好的照片。
## **漫射光环境**
漫射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它的特性是反差小,均匀柔和,在这种光线下拍摄的照片不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关系,照片比较扁平。正因为这种特性,在漫射光的场景里拍摄照片时,我们并不用太关心光线的情况,只需要专注于拍摄的内容本身即可。
这里我举三个常见的漫射光场景例子,它们分别是阴天、雨天以及雾天。
### **阴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c/56/6cd05ef1c1352e9f75f6730faa71c656.jpg" alt=""><br>
这是我在家乡桥上拍摄的一张照片。你可以看出在阴天环境里,整张照片的亮度比较均匀,高光与阴影的差别很小。在这个环境里光线对画面的影响并不大,主要重点还是在于画面本身。当然,相对压抑的情绪氛围与色调和天气都有关系,并不是说阴天就只能压抑。
### **雨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1/c2/316f22852accd0498c7b7e127a3494c2.jpg" alt="">
在雨天的拍摄环境里,光线情况是和阴天类似的,但是它会多出一个元素:水。由于水可以反射光线也可以冲洗灰尘,在下雨或者雨后的场景里,画面的通透性与质感都会比较好。在这张照片里,地面和车窗的色彩、质感都因为雨水的加入而变得独特起来。
### **雾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b/05/7b3a624e1a6142cb267f7f399ddf0605.png" alt="">
雾天,尽管同样是漫射光,但由于远处景色在雾中若隐若现的特性,拍摄得到的照片会显得立体一些。在雾天拍摄时,我们可以为主体找一个远近关系比较突出前景或背景,以展示出雾天场景的特性。
阴天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天气环境,我们主要专注于内容本身的拍摄。而像雨天、雾天,并不是很常见,雨天的质感、雾天的氛围,都是可以为照片加分的特性,在遇到这些天气的时候,你可以多多去尝试,会收获感觉很不一样的照片。
## **顺光环境**
对于同一场景而言由于角度不同可以分出顺光与逆光两种光线。我们先来聊顺光。顺光根据画面表现不同可以分为正顺光和侧顺光。它们俩的主要区别在于正顺光画面几乎没有暗部阴影内容而侧顺光画面则有明暗对比效果90° 时的侧顺光明暗对比最强烈)。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c/63/7c022016fd92cfc3ae15cd0f0d18be63.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9/24/497e4ca64ec34287483873d918442c24.jpg" alt="" title="相同场景,分别是用手机逆光拍摄和顺光拍摄的两张照片原图">
无论是正顺光还是侧顺光,在光线充足的环境里,这两个角度拍摄得到的画面画质和色彩都会比较好。所以如果你想避免踩雷,那么在拍摄的时候,尽量顺光。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3/ea/e33ec35f6393826bc5c58cf2362624ea.png" alt="">
正顺光环境拍摄的风景,照片没有明显的明暗对比,和漫射光环境下拍摄的照片一样比较扁平。但是由于充足的光线,画面的通透性、画质、色彩都要好不少。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c/99/eca563ec9757e93f1b28a28de4c19499.png" alt="">
阳光照射在建筑上,顺光角度拍摄下建筑,这时建筑色彩得到了非常好的展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d/c0/cd4a03812291b1fa8bb816c1ed1cf5c0.jpg" alt="">
这是侧顺光拍摄的一张照片,光线从右侧面照射过来,可以看到画面有着较为明显的明暗变化。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y/a0/6yy01946548926ac70cee2031d7ab6a0.png" alt="">
在这张照片里,光线透过楼梯缝隙照射在墙面和花朵上。光线的加入使得这个场景变得更有意思。拍摄时我通过压低曝光来强调光线,最终得到一张明暗对比较为强烈的照片。
在入门的阶段,你至少需要知道:在面对光线强烈的场景时,选择顺光拍摄可以得到非常优异的画质以及色彩,选择一个适当角度还可以为画面加入明暗对比效果。
## **逆光环境**
和顺光相反的场景角度,就是逆光。逆光环境通常比较考验拍摄工具的能力,尤其是我们用手机去拍逆光。所以如果你没有处理好逆光环境,可能会得到一张质量糟糕的照片。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想拍摄的景物就是逆光的,或者说我们就想拍一些逆光的效果,那该怎么办呢?对于逆光环境的拍摄,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思路去处理:
**1.**挑选光线柔和的时候。在光线相对柔和的时候进行逆光拍摄,我们就不用太担心逆光对于画质的影响了。所谓柔和的时候,指的是我们刚刚说的黄金时间段。
**2.**减弱光线的强烈程度。在光线强烈的环境里如果需要逆光拍摄,我们可以借助物体遮挡或者通过适当的侧面角度拍摄,去减弱强光对照片画质的影响。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3/d9/c33a4af60638c63d1ac5cf2dc28938d9.jpg" alt="">
在清晨日出的时候,光线柔和,直接正对光源(太阳)逆光拍摄也没问题。<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2/c2/a2b2cbe5105dc0989283ed1b99c4a1c2.png" alt="">
同样是在日出的场景里,我利用逆光拍摄出剪影的画面。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e/c4/1e6534239394cf395ab5a7506f0d56c4.jpg" alt="">
在强逆光情况下,我用主体「花」来挡住太阳拍摄,减弱强逆光对于画面的影响。实际你可以注意到画面左下角这里的观感已经比较差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4/9e/446a53c16ca0779cb1ea7e049023919e.jpg" alt="">
同样是强逆光的场景,这次我尽量侧面拍摄,避开右上角的太阳。这样既可以拍摄下湖面上的光影,画质又得到了一定保障。
逆光场景虽然可以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画面,但我们在拍摄时,要尽量避免逆光可能造成的画质影响。我们可以选择在光线柔和时进行逆光拍摄,如果遇到强逆光场景,就需要借助物体遮挡或者适当侧面角度拍摄来减弱光线。
## 总结
好天气不只有阳光明媚,对于我们手机摄影而言呢,没有最好的拍照光影一说。在面对不同的天气与光线情况,我们都可以拍出对应的好照片。在学习完这节课后,我希望你可以多去寻找和利用好蓝调时刻与黄金时刻的拍摄机会;在漫射光的天气里,无论是阴天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
在顺光条件下拍摄时,我希望你能够灵活使用正顺光与侧顺光。如果你想要在逆光条件下去拍摄,那么尽量去挑选一个光线柔和的时候,或者是借助物体遮挡以及侧面角度拍摄,去减弱强光对照片画质的影响。
不过,光线总是千变万化的,了解这些基础内容仅仅只是开始,请多观察和留意日常生活里的那些光,多拍摄多尝试。
## 作业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我给你留了一个小作业。请你根据这节课讲的内容,拍摄 2 张照片,点击 [**这里**](time://hordeChannelDetail?channelId=29) 进入部落提交。
你可以选择拍摄蓝调时刻与黄金时刻的照片,或者拍摄雨天、雾天的照片,或者拍摄顺光、逆光的照片,任意选择搭配皆可。虽然我们举例是自然光,但拍摄夜晚的人造光也可以,请尽可能让光线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