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louzefeng
2024-07-11 05:50:32 +00:00
parent bf99793fd0
commit d3828a7aee
6071 changed files with 0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View File

@@ -0,0 +1,131 @@
<audio id="audio" title="20 | 拉片法:用电影创作的方式学习爆款短视频运营技巧"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c/08/2c8a22b8214dc4a5ca655dc16e3e1b08.mp3"></audio>
你好,我是周维。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课程第四个模块:运营篇。
在这个模块当中,我会从内容运营和数据运营的角度,来带你了解打造爆款短视频的方法和技巧。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先来学习下如何用电影创作的方式,即利用“拉片法”来掌握爆款短视频的内容运营技巧。
看到这里你肯定要问了,**什么是拉片法呢?**
拉片法其实就是指**拉片子**,它是学习影视创作时的一种重要方法。简单来说,拉片就是把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像拉锯一样,一帧一帧地反复观看、暂停和倒带,并在此过程中去记录、分析和总结作品的视听语言(包括镜头中的内容、景别、机位、剪辑、声音、画面等),以此来深度解读整个作品。
在短视频行业中,很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作者,往往都不知道什么样的内容运营方式才是正确和有效的,都是跟着感觉走,或者是去模仿其他创作者,所以到最后在内容运营上还是一头雾水。
**而拉片子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细致深入地观摩、解剖那些优质的作品,你能够全面地掌握其中的结构功能、叙事风格、讲解思路及创作细节,并能够以此为据,来对比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从而去加以补充和完善。这样你在做内容运营的过程当中,就知道哪些选题作品应该从哪些细节着手,来提升短视频的质量,进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接下来,我就从短视频的内容结构出发,即开场、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部分,来带你详细解析一下不同爆款短视频的内容运营特点。
## 开场
首先是内容的开场。开场就是指短视频内容的开始,它承担着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关系的起点、事件的缘由等作用。
**开场分为戏剧性开场和叙述性开场两种形式**。戏剧性开场也叫做**热开场**,它是以悬念为前导,以提供答案、解释为后续,特点是戏剧动作多,可以瞬间吸引目光;而叙述性开场也叫做**冷开场**,它则是通过叙述内容来完成开场任务的,也就是先为观众概括下主要的人物关系或前提任务,然后再缓缓推进后续事件的发展。
我给你举个例子。假设现在要展现这样一个场景:小明和小丽是一对情侣,他们好久没有见面了。
- **如果是用热开场来表达的话:**
>
两个人刚一见面,还没有说话,小丽“啪”地一下打了小明一个耳光,然后嘴里骂他是个负心汉,小明呆住了。
像这样的热开场就是以具有冲击感的人物动作为起始,这就像是往水中丢入了一个大石头一样,会猛然地溅起巨大水花,从而带给用户紧张、刺激的观看感受。而且用户看后还会很纳闷,想探究人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比较具有悬念性,这样用户就想要继续往下观看。
- **如果是用冷开场来表达的话:**
>
两个人终于见面了,彼此都有一肚子想说的话,可是两个人都没有急着表达,而是先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一起坐了下来,慢慢诉说心中真挚的感情。
你看,冷开场虽然不如热开场那样猛烈,但是它对外传递的感情会像涓涓细流一样,可以打动人心。
**冷开场与热开场也是爆款短视频常用的运营技巧。**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以一个具体的场景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观看兴趣,进而就可以有效提升视频的播放量。
我给你举个例子。“央视新闻”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了内容为“[巨大的火球升起,俄罗斯一加油站发生爆炸](https://v.douyin.com/e6KJQkc)”的短视频短短时间内播放量就达到了1500万之多。视频的开始就是巨大的火焰升起并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然后才是介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就是典型的戏剧性开场以热动作事件作为开场可以瞬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再举个例子。B站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创作了一条名为“[我拍了一张600万人的合影](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t4y1D7pW?from=search&amp;seid=8903236857951803999)”的视频收获了1200多万的播放量。视频的开始就采用了叙述性开场何同学先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拍一张600万人合影然后自己是通过什么设备拍摄的。接下来就是讲述自己是如何实现这件看起来非常不容易做成的事情。这种看似平淡的冷开场先交代了主要任务明确了主题然后娓娓道来同样可以吸引用户驻足观看。
所以,我们在做内容运营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把握好热开场与冷开场的使用特点来提升自己作品的吸引力,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 热开场:以具有冲击感的人物、事件动作为主,以悬念为前导、以提供答案、解释为后续。
- 冷开场:以交代任务、事件为主,或者先概括核心内容,接着再缓缓推进具体内容。
另外我需要提醒你,虽然热开场是以动作性的事件作为开场,来瞬间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但是不能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而冷开场是以平静地叙述作为开场方式,通过阐述一个观点来表达想要完成的任务,从而让用户跟随自己的内容一同见证事情的成败,虽然冷开场的开头是平淡的,但结尾要具有升华、启迪的作用。
## 发展
我们再来看看拉片法中的第二个部分:发展。顾名思义,在短视频创作中,**发展主要承担着推进内容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样,在以戏剧性开场和以叙述性开场的内容中,发展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以戏剧性开场的短视频内容中,发展的作用是**为用户解疑释惑**,然后将已经确定的叙事中心快速向前推进;而在以叙述性开场的内容中,发展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推进事态的走向**,进而吸引用户的观看兴趣。
我给你举个例子。短视频创作者“红星新闻”创作了一期标题为“女子骑自行车掉入积水中,危机时刻他们出手相助,不顾跑丢的鞋子奔向女子”的[内容](https://v.douyin.com/eMkAkYn/)在抖音上获得了1600多万人的点赞。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戏剧性开场的视频内容视频长度为21秒前4秒直接展现了女孩骑车掉进不知深浅的积水中以悬念的方式来吸引用户观看。
接着在“发展”中,一旁站着与人聊天的一名男子赶紧前来搭救,搭救时手中的雨伞也掉落一旁。同时,与该男子一同聊天的女性同伴也放下电动车,顾不上打伞伸手搭救……
可见,在以戏剧性开场的视频中,发展的作用就是使故事内容快速推进,不用过多交代更多人物与事件的信息,比如掉入积水坑的女子多大年龄、搭救的两个人为什么在聊天等等,这些信息不是用户关注的,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赶紧救人。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以叙述性开场的例子。创作者“天津一家人”在快手上发布了“婆婆说谁先吃到硬币,钱就归谁”的[内容](https://v.kuaishou.com/dLAbec)播放量达到了6000多万。这条短视频时长13秒视频内容是这样的儿媳与婆婆坐在餐桌边准备吃饭桌上有一盘芹菜香干、一盘鱼香肉丝还有两盘饺子。另外桌子中间放了100块还有一个纸杯。
视频开始,两个人都准备快速吃饺子,在“发展”部分,儿媳突然放下饺子,假装涂口红,趁婆婆不注意用另外一只手把有磁力的小东西放入旁边的纸杯中,拿起纸杯开始扫描盘中的饺子……
可见,这条视频中发展的作用,就是通过儿媳如何拿到硬币来制造悬念,以此快速推进事件的发展,让用户产生期待感。
所以,我们在做内容运营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把握好两种不同的发展内容的方式,来提升自己作品的吸引力,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 以戏剧性开场的内容,在发展部分暂时不用去考虑更多的前因后果,只需要将开场中的事件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了。
- 以叙述性开场的内容,在发展这个部分一定要注意围绕既定的事件或目标向前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产生期待感,想要去一探究竟。
## 高潮
在短视频创作中,高潮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凸显故事的完整性**,也就是要有因有果的解释,或者是能给予答案。**戏剧性开场与叙述性开场在高潮部分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封闭式答案的层层分解,后者是开放式答案的一锤定音。**
怎么理解层层分解与一锤定音呢?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前面我提到的“女子掉入积水中”的视频内容是以戏剧性作为开场:开场中一名骑车女子在大雨里不小心掉入了积水中;在“发展”中,路边的一男一女跑过来施救,但没有显示落水的女子救出来了没有。
而在内容的高潮部分,从马路对面又跑过来了一名男子准备施救该落水女子,而此时恰好落水女子被之前的两人从水坑中拖拽出来。在这部分,视频中就给出了准确的答案,让用户的期待终于有了归宿。同时,高潮部分也给予了用户巨大的精神冲击,这里面是满满的感动。
所以你看,在这个例子中,创作者就是以女子落水作为热开场,然后发展到旁边两拨人来施救,再到将女子救起,一层层地分解出了开场时的封闭答案(即女子会得救),而这正是用户内心期盼已久的答案,在高潮这一步做到位了,就能有效提升作品的点赞率和评论量。
而在叙述性开场的内容中,高潮部分则是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这里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关于婆婆与儿媳找硬币的短视频内容。
视频在开场时就给用户明确了目标谁先吃到饺子里的硬币桌上的100块就归谁所有。在“发展”部分儿媳假装吃饺子时用涂口红作为掩饰将手中具有磁力的小物件塞到纸杯中。
而在内容的高潮部分,则是显示儿媳拿着有磁力的纸杯扫描盘中的饺子,瞬间就找到了藏在饺子里的硬币,然后一口将饺子放入口中,代表着自己的胜利。
可见,在叙述性内容中,高潮部分的作用就是围绕核心主题给出最终答案,它与戏剧性开场的内容给出的答案不一样。叙述性的是先抛出开放式的问题,然后再给出答案;而戏剧性开场中的答案是先抛出封闭式答案,然后展示分解的过程。
所以我们在做内容运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这两种不同的高潮形式,遵循着戏剧性开场或叙事性开场的节奏,设置好内容的高潮部分,这样才会赢得用户的喜爱,进而才能够提升作品的播放、点赞等数据量。
## 结尾
短视频的结尾就是对整个视频内容的总结,它可以起到升华氛围、深化主题的作用,并可以增强整个内容的感染力。
同样,对于结尾部分,以戏剧性开场的和以叙述性开场的视频内容也不一样。
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位创作者发布了上海东方明珠高塔被雷电击中的[视频](https://v.douyin.com/e6EfM4D),这显然是典型的戏剧性开场,在结尾时创作者将高塔被雷电击中的一刻做成了定格图片,从而再次**深化了内容的主题**,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7/6e/674830b3db8d4c8aa8196825ca59bf6e.jpg" alt="">
而在叙述性开场中,**结尾则是高潮部分的情绪、氛围的外延**,目的是要将用户心中的情绪释放出去。
比如,还是刚刚快手中儿媳与婆婆吃饺子的视频例子。在结尾部分,婆婆完全没有想到儿媳还可以有这样的做法,她很诧异,脸上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而且,视频中还搭配了搞笑的背景音乐,释放了用户内心的快乐情绪。
当然了,在一些知识类的短视频内容中,结尾部分更多的是梳理讲述的重点,给用户强化知识点,以及强调自己提供的价值点,让用户认可后关注自己。
好了,以上的内容就是按照开场、发展、高潮、结尾四大部分进行的拉片子的过程。另外我这里要提醒你一下,当你选中了一款爆款短视频进行拉片子时,可以分三次进行梳理。第一次,边看边感受内容的叙事节奏和风格等;第二次,要进行结构拆分,整理笔记;第三次,选取内容中的重点场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记录下这些优质内容在运营上的方法与技巧,之后结合自己创作的内容进行实践。
这里我给你整理了一张表格,你可以根据表格所给出的格式进行分析: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3/60/c351e533e444778cf12010fa2dc97f60.jpg" alt="">
## 小结
这节课我所讲解的拉片法几乎适用于任何的内容类型,它可以帮你看清楚爆款短视频在每一个创作环节中的细节。另外你要注意,拉片法能够活学活用的基础是要言之有物。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作品有诉求、有重点、有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统一性、完整性,也才能在内容运营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作品成为爆款的几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1/80/a1537a85f619cecaaa230d3a68187680.jpg" alt="">
## 思考题
这是喜剧演员冯巩所发布的一条[搞笑作品](https://v.douyin.com/e6EwREQ/%20fu),请你围绕这条视频,结合今天学习的拉片法,分析一下它的开场、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的特点,并将分析结果写在留言区,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节课再见。

View File

@@ -0,0 +1,111 @@
<audio id="audio" title="21 | 用户留存率:为什么粉丝很多但忠实拥趸却很少?"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5/b6/25c4f0b42e764f1640bb292f0455b8b6.mp3"></audio>
你好,我是周维。
我们知道,短视频内容的本质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值。只有这样,作为内容消费者的用户才会喜欢我们创作的内容,也才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流量池当中。所以,做好用户留存,是我们在短视频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在我看来,提高用户留存率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实现粉丝量的快速增长第二能够不断扩大忠实用户池从而提升账号和个人IP的商业价值。**
但问题是:**要怎么做才能真正提高用户留存率呢?**现在你可以先想想,你在做运营时,是否也面临过以下这几种状况:
- 某个作品上了热门,播放量很大,但是关注自己的用户却不多;
- 因为自己是业余时间做短视频的,更新节奏不太固定,视频播放量忽高忽低,在很长时间里粉丝数也都寥寥无几;
- 创作短视频有一段时间了,单看账号粉丝量的话其实不少,可是对比同类内容属性但粉丝量比自己低的账号会发现,二者在视频的播放量上是差不多的,而且在留言、评论、转发等数据维度上,自己作品的表现都不太好看。
其实在我看来,要提升用户留存率,**主要的难点**就在于如何通过创作的内容来延长用户在自己账号内的停留时长,培养用户观看自己内容的习惯,从而使得用户与内容、用户与账号产生链接,成为自己的忠实拥趸。
所以这节课,我就来给你分享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留存率的四大步骤,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
## 提升账号内容的垂直性
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提升个人账号内容的垂直性。
现如今,我们能看到很多的短视频平台都一直在说“要垂直、要深耕”,那什么才算是垂直呢?
所谓的**垂直**就是指从账号定位、内容打造的角度来细分方向,包括细分用户的需求、细分内容的差异化,从而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用户人群,并通过具备差异化和深度的内容来凸显自身在短视频内容创作上的优势。
我们要知道,在短视频发展如此迅猛的趋势下,其内容生态发展越来越完善,用户也从最开始打发闲暇时间的娱乐需求,逐渐增加了更多的细分和垂直的需求。比如说,很多用户观看短视频是由于自身的学习兴趣驱使,以及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其观看短视频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补充知识、学习技能的层面。
因此**站在用户的角度**,当一个账号能够持续稳定地输出自己需要的内容时,就会与该账号产生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还会产生一种品牌意识,在遇到问题或有需求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来这里寻找答案,这样留存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而**站在内容创作者的角度**,只有保持账号内容的垂直性,释放更大的内容价值,才能减少用户选择内容的成本,也才能更好地留住用户。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不随意变动账号的内容属性,注重账号信息的一致性。**
不管在哪个内容领域进行创作,一旦确定之后就不要随意变动,比如你确定要创作美食方面的短视频内容之后,就不要再涉足美妆或者旅游之类的内容领域了,这样更有利于后续的精耕细作和稳定输出。
另外在确定了内容领域后,你还要注意将账户名称、头像、简介等信息统一更换成与内容领域相关的内容,这也是增强账号垂直性的一种方式。
**2. 保持垂直性,要在内容上精耕细作,输出高质量作品。**
简单来说,就是要注重内容创作上的专业度和深度。比如与同领域的创作者相比,即使做的都是同样的选题,也要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性,不能浅尝辄止、简单应付,而是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收获。
我给你举个例子,抖音上的优质美食内容创作者“一家三口美食”,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每期内容中提供一道菜的简单做法,并且会考虑食材的选择及营养健康的搭配,目的就是拓展用户的知识面,通过挖掘内容中的深度、广度等,带给用户更多的收获。
## 保证内容的稳定输出
除了保持账号内容的垂直性之外,保证内容的稳定输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每次的内容创作,确保每次更新的内容都是以最佳水平进行创作的。**毕竟态度决定高度,只有用心的创作,才能吸引用户、赢得用户的喜爱。
**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持内容更新的节奏。**比如说,你承诺用户每周一次更新,那后面就一定要按照这个更新节奏进行,否则就会因为断更导致自己账号的权重降低,也会造成用户的流失。
我举个例子。一位生活类的短视频创作者平时会记录自己打渔的点点滴滴,有一次他创作了如何正确撒网的视频,看得出来在创作上非常用心,不仅从多个角度拍摄了撒渔网的注意事项,还刻意追求撒网展现的美观,而且封面上还放了一张漂亮的撒网动作图片,让人瞬间就有点开观看的欲望。
但是从这位创作者主页上会发现他对外输出内容的稳定性很差有的内容只是随便展示了一下河边的景色有的展示的就是用鱼篓装鱼的场景可以说是想到什么就拍什么没有创作计划而且更新节奏也非常不固定。所以由于无法保持稳定的内容输出虽然他的账号点赞量超过了100多万但是真正关注的人却不到10万。
可见保持稳定的内容输出我们需要从IP打造、自身定位的角度去考虑千万不要指望自己一个作品成为了爆款其他的创作内容就无所谓了否则越是如此就越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账号的商业价值就越会大打折扣。
## 保持与粉丝的良好互动
好,我们再来看看提高用户留存率的第三个步骤:保持与粉丝的良好互动。
**保持与粉丝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内容质量的提升**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内容往往很多时候都能发现创作者自己看不到的问题。而当用户愿意为你的内容提出建议就证明用户与你的账号建立了链接你就可以将这样的用户转化为自己的忠实用户从而为打造IP带来的正向的反馈。
那么,我们想要与粉丝保持良好的互动,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首先,通过评论区互动来拓展内容的外延,加深与用户的链接。**
当发布了一期视频之后,会有很多用户围绕内容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站在内容运营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优先处理这些针对内容的评论,也就是通过互动来拓展内容的外延。
比如说,有些用户会针对视频内容做一些补充的科普,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回复、点赞等,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加深与用户的链接;同时用户的评论也会被顶上来,这在无形中也为视频内容做了一定的延伸解读,进一步扩充了其他用户的知识量。
**其次,及时为用户答疑释惑,让用户建立对你的信任感。**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的认知水平都不一样。即使在创作者看来,自己讲述的内容已经十分浅显易懂,但一定还会有用户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并且希望创作者能予以解答。
所以,每一次发布视频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回复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答案,还可以在互动中通过答疑让用户对你产生良好的信任感。
另外在答疑时,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比如风趣、幽默或者严谨等,回复用户虽然不是发口水话,但也不必一板一眼地回答问题。要知道,往往有“神回复”效果的评论内容,会更吸引用户的关注。
但是作为创作者我们一定不要在评论区与用户发生争吵或者互相诋毁。很多的用户其实都会通过创作者的言行来观察TA的行事风格或者观察创作者的言行举止与TA的人设有无相悖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要不要去关注或要不要继续去关注创作者。
而且对于这种“黑粉”行为,我们其实也没必要特别在意,他们的存在对于创作者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黑粉可以激发更多信赖创作者的忠实用户与之“斗争”,从而也会加深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链接。
## 采用RFM模型分级管理用户
提高用户留存率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采用RFM模型去分级管理账号内的用户这样可以让用户更加喜爱自己的内容。这里你可能要问**什么是RFM模型如何分级管理用户**
RFM模型是互联网运营人员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其中**RRecency是指最近一次消费FFrequency是消费频率MMonetary是消费的金额。**
在短视频领域中当创作者的短视频账号具备了一定量的粉丝数之后一般几百粉丝即可就可以开通小店售卖一些商品。所以这里所使用的RFM模型就是根据用户的购买、打赏等动作制作一个统计图表定时统计更新前面所说的三个维度的数据以此来判定其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频率。
**互动频率越高的用户,就证明对创作者的信任度和忠实度越高,维护好这类用户群体,就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留存率。**
所以当我们通过RFM模型梳理出付费用户后就可以将其引流到私域流量的社群当中通过商品售卖、付费咨询等方式将用户从高到低分为三个等级。
然后,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组合的服务和商品搭配模式,等级越高的用户收获得越多,以此可以区分用户的粘性。
## 小结
**要提升用户留存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延长用户在自己账号内的停留时长。**围绕这个维度我们可以从今天所讲的四个步骤进行着手打造分别是提升账号内容的垂直性、保证内容的稳定输出、保持与粉丝的良好互动以及采用RFM模式来分级管理用户。
随着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垂直与多元化,作为创作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忠实粉丝。因为变现能力的强弱与忠实用户池的大小有直接关联,而今天所讲的四个步骤,对于扩展忠实用户池的帮助非常大,你可以重点关注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8/a5/183a286da31887594d3cf542ab928aa5.jpg" alt="">
## 思考题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用户,你之所以会关注一个短视频创作者,成为对方的忠实粉丝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我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节课再见。

View File

@@ -0,0 +1,111 @@
<audio id="audio" title="22 | 点赞率(上):如何有效提升短视频的点赞量?"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e7/5c/e747f2c9a8493e30dce528c9761c5a5c.mp3"></audio>
你好,我是周维。
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呢,我想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我之前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美妆类内容博主,她的技术很不错,创作的内容每期一般都有十几万的播放量,也出过几个百万播放量的热门作品。不过让她比较苦恼的是,自己作品的点赞量非常得低,很多用户都是匆匆一瞥就将内容划走了。这样时间一长,就导致她的作品被平台推荐的曝光量越来越少,她自己的商业价值无法得到很好地积累和提高。所以到最后,这位博主就失去了创作的信心,虽然她具备着很好的美妆技术,但却选择离开了短视频行业。
你看,**点赞这个动作对短视频创作者来说其实非常重要和关键。**
首先,**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点赞代表的是用户对作品的认可、喜爱和支持。点赞量高,创作者也会产生成就感,下一次创作内容时也会更有动力。
其次,**从平台的角度来看**,点赞其实是一项双向的回馈功能。一方面,平台的算法机制会根据点赞量来判定作品的优劣和曝光量,点赞量高就意味着作品会被推荐到更大更多的流量池当中;另一方面通过点赞的行为,用户也会被推荐更多优质精彩的内容,这对于提升创作者其他作品的播放量也大有益处。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提升发布作品的点赞量,就能得到平台更多流量的加持,从而也就能提升作品成为爆款的几率。
所以在接下来的两节课当中,我就会给你分享有效提升短视频点赞率的方法和技巧。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如何通过钦佩法和共鸣法两种方式,来提升自己作品的点赞量,以此得到平台更多流量的加持。
## 钦佩法
首先是钦佩法。钦佩这个词我们都理解,就是尊重、敬佩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取得的成绩。
那么放到短视频领域,钦佩法就是指创作者通过一些内容创作手段,使得对外传递的内容价值能够得到用户的肯定和喜爱,而且创作者自身所具备的才华、能力可以让用户产生钦佩之情。而这样一来,创作者的作品点赞量就一定会得到提升。
那具体是通过哪些创作手段呢?接下来我就给你具体讲讲。
### 展现过人之处
第一种是展示自己的过人之处,这种方式其实与我在[第1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47363)中提到的**马斯洛原理的尊重需求**的底层逻辑类似,它们都是通过展现一些自身独特的能力、优秀的成绩等来获取用户的认可。
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位短视频创作者发布了一条“中国骄傲‘马燕红下’,体操神作现已绝迹江湖”的[内容](https://v.douyin.com/er6uAUu)视频中主要记录了在1979年的世锦赛上年仅16岁的体操运动员马燕红夺取了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内容以及在1981年的世锦赛上诞生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马燕红下”的体操动作。短短十七秒的视频内容获得了80多万的点赞近两万的评论量。
而在点赞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展示了马燕红的过人之处,这种专业技能、过硬本领的展现,会很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与佩服,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点赞的行为。
请注意,过人之处一定是比别人优秀、超过别人的地方,所以你在创作内容时,只要能够衬托出自身优秀的地方,就要浓墨重彩都地表现出来,这样就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钦佩。
### 传递目标或方法
我们知道,内容的本质是为用户提供价值。当用户从短视频内容中得到了一些收获时,其实就会给予点赞。所以,能够在内容创作中传递出有效的目标或者方法,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钦佩法的创作手段。
**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目标或方法呢?简单来说,就是创作者对外传递的知识要有针对性,且包含具体的实施步骤,便于用户复制和套用。**否则用户看着觉得有道理,但依然不知从何下手的话,就会自动对接收的信息价值大打折扣,那点赞的行为也就不会出现了。
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位母婴类的知识创作者“年糕妈妈”,主打宝宝健康的知识科普,她会从用户关心的问题入手,并且在每次的内容创作中,都会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方便用户简单上手操作,基本上每期的视频点赞量都很高。
比如说,她有一期内容是针对“[孩子流鼻血了该怎么办](https://v.douyin.com/erqTkrT/)”视频一开始她先指出孩子流鼻血就仰头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会导致鼻血流进喉管。接着她指出正确的做法分为三步第一步让孩子身体微微前倾把流出的鼻血排出去第二步用纸巾捏住孩子鼻翼10分钟目的是用来止血第三步当血止住之后24小时以内别让孩子做蹦跳剧烈运动。
你看围绕具体的问题先指出错误做法然后给出正确的操作步骤方便用户学习。这条短视频内容也得到了众多用户的喜爱点赞量也飙升到20万。
### 讲正能量故事
我们知道,用户都爱看故事,而且往往喜欢看正能量的故事。这是因为正能量的故事背后闪现的都是人性的光辉,或者是平凡生活中感人的点滴小事,这些感人的行为可以触及用户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哪怕是普通、平凡之人的举手之劳都能使用户深受感动。
不过这里请注意,在内容中创作或者穿插与正能量有关的故事时,一定要有细节,而非简单一带而过。**越是鲜活、越有细节的故事,越能感动用户,越容易赢得用户的喜爱。**
我这里给你举个例子。创作者“Qing视频”发布了一条正能量的[短视频内容](https://v.douyin.com/erqcDWx/)短短时间内获得了300多万的点赞。内容中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将一名女子撞倒在地后又举起砍刀准备行凶。恰恰这时被路边店里的张大爷看到了他不容分说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制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在这条视频中用户可以从头到尾看到整个故事的开始与结束每一个细节也都有讲述让人看完不禁要为张大爷点赞。
以上所说的三个具体的方法,其实就是构成钦佩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用户产生佩服、认可、支持的心理,才能带来更多的点赞行为。所以,你在每一次的内容创作中,都可以先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值得让用户钦佩的元素存在,而具体的方法就是可以通过过人之处的展示、目标方法的传递,以及加入正能量的故事获得用户更多的点赞。
好,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下另一种可以获得更多用户点赞的方法:共鸣法。
## 共鸣法
“共鸣”这个词有几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说物体因为共振而发声的现象,第二层意思是指由于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发了自己产生相同的感受。而在这里,“共鸣法”指的就是围绕目标人群需要解决的痛点,给予准确的答疑释惑,以此获得用户的认可、赞同,并产生点赞的行为。
共鸣法也可以分为三种方式进行实践,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一下。
### 问题:针对具体痛点给予解决方案
首先是针对用户的痛点问题给予解决方案。**注意**,这个痛点一定要是真实的痛点,要能让用户感觉被击中,然后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一定要让用户一看就觉得“说得特别对”,让用户感觉特别爽,让用户觉得创作者讲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给你举个例子。情感类的内容创作者“一禅小和尚”,是以人生哲理作为切入点进行创作的,他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情感抒发,而是会围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给予解答。
比如,“为什么对一个人越好就越不会被在乎?这是我听过最让人心酸的回答”,[这条短视频](https://v.douyin.com/erkruec)的点赞量就将近两百万。视频内容主要是通过小和尚与师父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创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从而可以击中用户的内心情绪,瞬间明白了困扰自己的问题根源是什么。这样,创作者围绕具体的问题给予解答,就可以准确帮助用户解决难题,得到用户的点赞。
这里也请注意,具体的问题一定是要来自于大多数用户的真实困扰,并且是一个广泛性的问题。另外,每期视频一定是只针对一个问题解答,而不是多个问题一起解决,这样用户累积的情感也会更加集中。
### 角色:围绕具体的用户群体
共鸣法的第二种使用方式,就是选择好具体的用户群体,专门针对该类用户做内容。也就是说,创作者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分析用户群体具体的诉求,给出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能够提升短视频内容的点赞量。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车哥测评”的汽车类创作者,他在创作内容时会从买车、用车两大领域进行细分创作。比如说,分享行车时如何避免出现小剐蹭的技巧,还有买车时正确的流程是什么,买车时如何避免踩坑,等等,这样进行专业内容的输出,就获得了很多用户的喜爱。
### 联系:创作与用户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短视频的本质就是注意力经济,用户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停留目光,而平台的机器算法也只会对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给予更多的曝光。所以,我们在使用共鸣法时,还可以采用联系的方式,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也可以获得用户的喜爱,给予点赞。
那么具体怎么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与用户的自身利益有关、与用户的得失有关、与用户的成长有关。**
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创作内容,然后在标题上给予明确的提醒或警示,以起到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作用。
我举个例子。健身类的创作者“瑜伽笑笑”细分垂直领域,主打的创作方向是减肥人群,围绕这个群体做出了一系列的相关内容,每每都是以跟用户有直接关系的标题、封面、文案辅助内容,传递价值。
比如说,她有一期[内容](https://v.douyin.com/erkpyDV)为“上身肥胖这样练每天空腹100个快速帮你瘦上半身”封面是两个人整齐划一的锻炼场景因为这期内容指向性强用户会觉得与自己有关后续也有超过两百多万的点赞。
不过在这里要敲下黑板了,当你在创作跟用户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时,可以采用面对朋友诉说的方式,也就是要有目标感,让用户看视频时觉得创作者是在对自己说话;另外,标题文案上你可以使用“你”之类的第二人称代词,这样也可以让用户感觉跟自己有直接关系。
## 小结
很多时候,我们创作的短视频内容播放量并不低,而点赞量太少,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为用户传递出内容的价值,让用户看了之后没有收获感。
在这个前提之下,钦佩法与共鸣法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每一个方法都有三种不同的细分方法可以让我们具体去学习、实施。
今天所讲的点赞方法其实适用于大部分的短视频领域的创作,你在创作中,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用户的点赞,都可以先对号入座看一下,自己的内容中是否有今天所讲的点赞方法中的某个元素,以提高创作的效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a/7c/fa9eae1f504ec73397f4ef2435a8767c.jpg" alt="">
## 思考题
这节课讲到点赞的背后,其实是用户对于创作者内容的认可、赞同,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是一个旅行类的短视频创作者,我要在内容中怎么表达这一点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一讲再见。

View File

@@ -0,0 +1,111 @@
<audio id="audio" title="23 | 点赞率(下):三种方法轻松提升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34/93/343a9233e61ca565a46c5ed54b575b93.mp3"></audio>
你好,我是周维。上节课,我们是站在内容创作者的视角,学习了钦佩法和共鸣法两种提高内容点赞率的方法。而这节课,我们会站在用户的角度,学习如何通过价值法、反转法、分享法来提升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从而提高作品的点赞率,并进一步提高作品成为爆款的几率。
这里可能你会有疑问了,**到底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呢?我之前创作内容时,每次也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找选题和素材的,那为什么作品的点赞量还是很少呢?**
说实话,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创作者,他们也都不清楚为何自己分明按照短视频内容创作的步骤做了,却依然得不到好的反馈和回报。这里我给你举个例子,你看是不是跟你的情况差不多。
我这个朋友主打的是科技类的知识分享,每期视频会用三四分钟的时长去给用户传递一个与科技相关的知识点。按说这种能够给用户提供价值的内容,肯定是会受到欢迎的,但是这个朋友真正实施之后,得到的效果并不好,视频的播放量不高,每次点赞的人也不多。
比如,他有一期视频内容是围绕“边际效应”这个话题,讲述了由于边际效应的递减特性,当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即使不断增加商品生产的数量,厂商实际耗费的成本也并不会增加。所以对于创业人士来说,利用好边际效应原理,就可以达成快速成功的目的。
这期视频的点赞量只有20多个我看了下发现问题并不是他讲得没有道理而是由于他没有站在用户角度去展开讲述观点。整个视频中他只是从专业的知识层面讲解了边际效应的概念并不好理解而且看完后用户也记不住。这样一来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就不高点赞的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创作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就带你具体看一下可以提升用户对内容认可度的三种创作方法,以此帮你提升作品的点赞率。
## 价值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价值法。不知你平时在刷微博的时候是否有注意到大家经常会做的一种行为就是转发某条微博并说“Mark一下”也就是做个标记用户可以从这里进去查看内容或学习这里的“转发”其实就相当于收藏的功能。通常这样的内容都会是一些干货知识它会对用户某方面的能力提升或认知改变有指导作用。
所以在短视频创作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这样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的驻足。这里的**价值法,就是指通过创作对用户来说是实用且直截了当、便于再次查看的内容,让用户点赞作品来进行“收藏”,以此提高作品点赞量的方法。**
我举个例子内容创作者“职场A姐”主打的细分领域是“上班族如何正确使用办公软件的各种功能”每期视频帮助用户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给出一个快速、简单、易上手的解决方案。这样用户看完之后马上就能当场操作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小问题。
你会发现她的视频点赞量都不少,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内容很实用、对用户有价值,所以才会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
那么,我们在采用价值法来创作短视频的时候,都需要注意什么呢?我觉得需要做到两点:
**1. 直接提出问题,且给予的解决方案要条理清楚、简单易懂。**
要知道,越是清晰的表达,越能降低用户的理解难度,越能提升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赢得用户的青睐、好评。那么要如何梳理出条理清晰的内容呢?你可以按照“一简、二数、三总结”的方法来对号入座:
- **一简:即简单的口语化表达。**你在给出问题的答案时,要注意把一些专业名词或是不易理解的词汇,简化、转变成生活中用户常用的口语词汇,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讲给用户听。
- **二数:即数字罗列式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让用户能够看懂、记清给出的解决方案,数字罗列式的方法非常管用,你可以将答案分成几步然后罗列出来,这样用户就能明确地知道每一步都需要做什么,简单明了。
- **三总结:即在结尾时要做总结,强化一下内容重点。**这里的总结可以是便于用户操作、记忆的小技巧,也可以是创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有价值的总结能够促使用户更加认可内容,从而给予点赞。
**2. 创作的知识获得感和可操作性强,促使用户想要通过点赞来收藏备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会存在对自身知识量的焦虑感,而收藏有价值、易实践的内容,对用户来说就可以产生知识囤积的安全感。短视频平台的点赞功能其实就起到了收藏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作知识获得感高的内容,来促使用户想要迫不及待地收藏下来。
那什么样的内容知识获得感高、可操作性强呢?
首先,有知识获得感的内容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有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用户看完内容后觉得可以帮自己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能帮自己释去心中的疑问;另一方面,用户看完内容后能够对应想象到合适的使用场景,因此现在可以先收藏起来,便于后续在使用时去随时翻看。
其次,可操作性强的内容特征就是**不用考虑太多实践中会遇到的问题**。请注意,短视频本身就是要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那么可操作性强就意味着要降低用户阅读的门槛,创作者直接将表达的内容告诉用户即可,不用解释其中的关联或者因果关系。
给你举个例子。短视频创作者“果老师开绘”创作了一期康奈尔笔记学习法的[内容](https://v.douyin.com/eheC9kU)点赞量达到了100多万。视频中他没有过多地解释这个学习方法的由来而是着重演示了具体的学习步骤让用户一看就觉得可以轻松学会。
## 反转法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提升用户对内容认可度的创作方法:反转法。
反转其实是故事创作中的一种常见叙事手法,它是通过将组成故事结构的三大要素,即情节、人物、环境转变成相反的方向,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
所以在短视频创作中,所谓的**反转法就是通过视听语言的叙事,来打破用户的心理期待,让内容朝着用户心里期待的相反方向发展,使得用户看到最后会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或是“怎会如此”的心理状态,以此来提升作品点赞量的创作方法。**
我给你举个例子。“疯狂小杨哥”是一个做搞笑内容的创作者,他的作品经常获得用户的点赞,比如说这期[视频内容](https://v.douyin.com/ehdjKeN)点赞量有200多万可以发现这个视频中笑点频出而搞笑的逻辑就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意外朝着用户内心相反的方向来推进剧情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那么,我们在采用反转法进行内容创作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这里我给你分享两个技巧。
**1. 先勾画好内容框架,提前铺垫反转的逻辑。**
采用反转法,一定要记得先设置好内容框架,规划好要进行反转的地方,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出其不意、超出用户心理期待的效果。
请注意,一定不要为了反转而反转,而是要让转折成为内容中的“理所应当”。反转的出现是在之前的内容中就有了端倪的,而并非没有任何征兆。
**2. 制造意外悬念,增强内容的戏剧化程度。**
悬念这种创作手法很常见,因为有悬念,用户才会有好奇、有期待,才会想要把整个内容看完。著名的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营造悬念上,也有一个最出名的方法:**炸弹理论**。
这个方法的逻辑是,假设有三个人在打扑克牌,在牌桌下有一颗定时炸弹,但是他们并不知情。如果你只是讲述三个人打牌,然后炸弹突然爆炸了,那么故事就毫无悬念。但如果你事先将炸弹的存在告诉给观众,然后再展示三个不知情的人打牌,那么观众就会时刻担心炸弹什么时候爆炸,或者是想知道他们如何化险为夷,或者是炸弹会不会被拿走了等等各种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在创作内容时要想产生反转式的效果,就可以依据这个炸弹理论来形成内容的悬念与张力,从而使用户获得优质的视觉体验,以此提升其对内容的认可度。
我给你举个例子。日常生活类的短视频创作者“阿瑶”,创作了一期[整蛊男朋友的内容](https://v.douyin.com/ehRDAbv/)视频点赞量超过193万是她众多内容中点赞量最高的一部作品了。这期视频中她就使用了炸弹理论的方式来提前告诉用户都有什么样的整蛊手段但被整蛊人物并不知情从而制造出了一系列的内容笑料和爆点用户在观看时也都充满了“恶作剧”的期待感想要一探究竟。
## 分享法
最后,我们来说说分享法。
顾名思义,**分享法就是通过分享来提升用户对内容认可度的方法**。那么针对分享法,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主要有两点。
**1. 内容要有价值、能解决问题、让人信服。**
往往能让更多的人分享点赞的内容,自身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或是能让人信服,只有这样的内容用户才愿意转发到自己的社交圈中,让自己社交圈内的朋友看到、点赞。
我们要清楚一点:用户愿意分享创作者的内容,背后的心理机制是该内容可以衬托用户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如果内容噱头很足但十分空洞,或者很冷门、低俗,其实就无法体现出分享者在朋友圈中的固有人设,因而也就没有人愿意分享。
所以我们在创作中,可以从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角度入手,来让用户觉得分享出来可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品位、性格,从而提升点赞率。
**2. 创作内容时加入提示用户分享的话术。**
要引导用户去分享我们的内容可以在视频的最后添加一些提醒分享的话术比如“分享出去帮助更多的人解决XX难题”“分享也是奉献爱心”等等。
这里我要敲下黑板了,请记得,分享话术的背后是让用户认为分享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什么,也就是可以带来直接的回报,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契合内心上的期许,但是这种有回报的心理反馈一定要有。
## 小结
今天我所讲的三种创作方法,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提升其对内容的认可度的。这里你要记住以下几点:
- 价值法是从用户学得会、用得着的角度入手,通过创作有价值的内容,来提升用户知识获得感的一种创作方法。
- 反转法是从用户乐意接受的角度入手,以打破用户心理期待的叙事方式,来提升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
- 分享法也是从用户用得着、提高价值的角度入手,通过在朋友圈中塑造人设,以此提升作品的点赞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4/da/d47a1139aa4e241f513b2230da3201da.jpg" alt="">
## 思考题
假设你要创作一期关于理财类的视频内容,讲述的是存款准备金的相关知识,请你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思考一下如果想要提高这期内容的点赞率,你应该怎么做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正在学习或者创作短视频的朋友,看看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View File

@@ -0,0 +1,117 @@
<audio id="audio" title="24 | 上瘾机制:为什么视频观看量很高却没人留言?"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yy/3d/yya73c1ff95c1a45b79e4cb0b68a643d.mp3"></audio>
你好,我是周维。前面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有效提升内容的点赞率,以此提升作品成为爆款的几率。实际上,在短视频创作中,内容的评论量也是平台的算法机制判定作品优劣和给予曝光量的重要参考维度。
而且对于创作者来说,拥有更多的评论留言也是百利无一害的。一方面创作者可以通过筛选作品的评论来为后续的创作寻找合适的选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留言回复来增加互动,提升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度,从而转化更多用户成为自己的忠实粉丝,提升个人账号的商业价值。
不过,内容的评论量也不是说涨就涨的,很多创作者在运营内容的过程中,可能都会面临过以下这些问题:
1. 一期内容发布后整体播放量还不错,但没有一个人留言。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自己的粉丝量也增长缓慢。
1. 每期发布的内容下面也有零散的人来留言,但是基本都不是围绕内容主题展开的讨论,而像是一些机器回复,比如“可以”“来过”“哈哈”等。
1. 在每期视频内容的最后都设置了问题,想要来引导用户针对内容主题进行评论,不过收效甚微。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评论量少的难题呢?**当然是有的,这就是今天我要给你介绍的“**上瘾机制**”。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所有的产品运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占据用户的心智,让其“上瘾”,这样产品才能够持续走红,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在创作短视频的时候,就可以站在“用户对一款产品上瘾”的角度,来打造视频内容,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对内容进行评论,并让其养成评论的习惯,从而产生“上瘾”的心理,以此不断提高作品的留言量。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下面,我就来给你详细介绍一下四种能够让用户养成评论习惯的方法。
## 吸引用户注意力,增加互动频次
第一种方法是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增加与用户互动的频次。实际上,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要让用户对产品(即内容)产生兴趣,促使用户想要来主动体验产品的功能(即评论留言)。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呢?**我来给你分享一个创作诀窍:**对象法**,也就是把用户当成自己倾诉的对象,采用提问、采访等问话方式,让用户能够代入到特定的场景、情境当中。这样用户就会针对具体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即可增加互动的频率。
比如说,喜剧演员郭冬临做了一期关于“[方便面有时也不方便](https://v.douyin.com/ehCQySL/)”的视频内容视频一开始就提了一串儿问题你们吃过方便面吗你们知道方便面最大的缺陷是什么吗就是一包方便面不够吃两包方便面吃不完……这条视频的评论量达到了12万之多。
内容虽短,但是因为采用了对象法,创作者将用户当作了说话的对象,这种方式就可以激发用户的倾诉欲望,所以用户就想要在评论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比如说,有人会表示赞同,有人则表示反对,称自己三包都不够;还有人谈到方便面一定要煮,然后再放一个鸡蛋才好吃……
在采用对象法进行创作时,你也可以在结尾处刻意留下与视频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问用户是如何看待的。这样的问法,也可以激发用户更多的评论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不过要注意**,在评论区回复用户的留言时,一定不要单纯为了互动而互动,而是要围绕具体的话题输出你独特的观点,这样也可以激发更多的用户表达自己的看法。
## 刺激用户行动,增强表达欲望
增加评论留言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刺激用户行动,增强用户的表达欲望。
在做产品时,要想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我们首先会从两个因素着手,一个是**动机Motivation**,即要让用户有足够的愿望使用产品;另一个是**能力Ability**,即要让用户轻松驾驭产品,降低使用门槛。
那么在短视频创作中,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动机和能力这两个关键因素来打造视频内容。**动机就是用争议性的观点来刺激用户产生表达的欲望,能力则是降低用户评论的难度,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从而激发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下面我就来具体给你介绍一下。
### 动机:提供争议性观点
创作者可以对用户认知中存在的信息偏差进行重新解读,也可以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对于某件事的观点、看法,然后设置具有开放性、争议性的话题引导用户去评论。**它的核心就是要树观点、破常规,通过发散式的问题来吸引用户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我给你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款手游风靡一时,就有观点说打游戏可以提高人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创作者“南方健康”就[针对这个观点](https://v.douyin.com/ehW627H/),以这款游戏为主题,从健康的角度来展开讨论,并以“大脑多任务切换可以锻炼多项任务并行处理的能力”为论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玩游戏确实可以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他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之后,其实就激发了很多用户想要表达的欲望,接着他在评论区中发出追问,顿时就引发了用户一阵对该观点的讨论,有支持这个说法的,也有不赞成这个说法的,其中有这款游戏的拥趸者,也有这款游戏的抵制者。
当然我们要知道,对于有争议性的观点,往往不会有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创作者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争议性观点的背后,其实是要让用户围绕问题自觉站队,去坚守自己的看法,越是如此,双方甚至是多方就越会产生激烈的争论,这样一来,作品的评论量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 能力:降低参与难度
前面我提到过,能力是降低用户参与评论的难度。所以我们**首先要降低内容的阅读门槛,将内容与用户自身关联起来**,以此才能充分施展用户的评论能力。
比如说科技类内容创作者“所长林超”围绕5G的话题创作了一期[视频内容](https://v.douyin.com/ehWYSbT/)从5G的前生今世到如今的发展进程再到未来展望都做了详细讲述。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角度切入用户评论的门槛会很高。所以这位创作者把切入内容的角度转换成了“年轻人如何才能抓住5G时代的红利”并且在内容的最后提出了一个与用户个人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你觉得5G带给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针对这个开放式的问题,用户在看完视频之后就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这就是降低了评论的门槛,可以让用户不用担心说错话而不敢发表评论。
## 给予奖励,调动用户留言积极性
做产品的人可能都知道,奖励机制是很关键的一种运营手段。这就像你玩游戏一样,通过打怪升级,你能获得好的装备,进而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即时成功的满足感。
那么在短视频创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类似的奖励机制,来吸引和调动用户进行评论和互动。具体怎么做呢?我认为可以分为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两种方法。
### 物质奖励
物质奖励简单易懂,就是**通过派送礼物奖品的方式去激励用户评论**。
比如说绘画创作者“小熊猫胖哒”在内容中讲到自己作画的颜料然后就说“评论区点赞最多的送一盒视频中的同款颜料”这样就吸引了很多人去积极留言搞笑类内容创作者“林清挽”同样也采用了物质奖励他在内容中提到“第888个评论会有神秘礼物”也激发了很多观看用户去留言评论。
请注意,这里要敲下黑板:当我们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去激发用户评论时,**设置的奖品最好是跟创作的内容有关**,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绘画创作者送的奖品是颜料,搞笑类创作者送的奖品其实是滑稽小木偶。这样愿意来留言评论的,就都是对内容感兴趣的用户,这样的互动也会提高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度,而且后期在变现时也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 精神奖励
而所谓的精神奖励,就是**满足用户想要受到重视的心理**。
要知道,很多用户愿意与创作者互动,是基于对于内容的认可,所以他们更加重视在精神方面给自己带来的奖励与回馈。创作者可以根据用户对于自己内容提出的中肯建议、有价值的评论,在视频、直播或评论区中给予点名鸣谢。如此一来,用户感受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了,就会更愿意奉献自己对于内容方面的所思所想。
事实上,很多时候创作者的选题方向来源也是从用户的评论中得来的,很多用户都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见解与看法,这样的评论也会吸引其他的用户去点赞来表示认可,而这就说明这类的内容是用户喜爱的,我们完全可以拿过来作为下一次创作的选题方向。
## 让用户投入时间和精力,主动献言献策
不知你平常在打开某一款App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让你打卡签到的情况这其实就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让用户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以此增强用户粘性延长使用时长从而保持产品的活跃度。
所以创作者在创作内容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一定的创作方法让用户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主动进行评论。那么具体是什么方法呢?下面我来给你详细介绍下。
### 选择式方法
首先是选择式方法,创作者可以围绕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出一定的建议。但它跟前面提到的“提供争议性观点”不一样的是,这里创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可以让用户选择的,就像硬币的两面,用户可以选择一面作为自己支持的观点。
比如说,有健康类的内容创作者,会围绕“胖瘦是脾虚体质还是脾湿体质”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脾虚的人一定是瘦子,脾湿的人一定是胖子,然后丢出问题,让用户自行选择到底是脾虚还是脾湿。这样,当用户真的用心去做选择时,就是专门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通过对号入座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当我们采用选择式方法来提高用户的评论留言数量时,一定要先在内容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肯定有人支持,肯定也会有人不认同,这是正常的事情,我们可以同持有相反观点的用户进行交流对话。
但要注意,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提供有价值的观点输出,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信赖自己,整体的留存率相应也会得到提升。
### 情绪法
然后是情绪法。实际上,用户在观看短视频内容时,会将自己的情感也寄托其中,比如会产生喜悦、愤怒、沮丧等情绪。所以,我们可以围绕这些情绪来设计内容讲述的思路和框架,通过鲜明的情绪传递,来让用户产生共鸣,从而吸引用户积极地留言互动。
我给你举个例子。创作者“贵州都市报”发布了一条“狠心丈夫丢下已孕妻子,还记得婚礼上那些承诺吗?”的[短视频内容](https://v.douyin.com/ehWkrPv/),首先在标题的文案上,就是以发问的形式来引起用户的观看兴趣,然后在内容讲述中,以讲故事的方式说明了为何丈夫会“抛弃”怀孕的妻子,从而就引发了用户的情绪波动,有人愤怒、有人悲伤,也有人留言诉说自己在婚姻中遭遇的不堪往事。
这样,当用户陷入到情绪中不能自拔时,就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里要注意,当我们使用情绪法时,要结合自己的内容定位和人设,不能只是刻意地传递情绪。
## 小结
这节课我根据“上瘾机制”的原理,给你介绍了四种提升用户评论量的方法,你在创作中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这里要注意,你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一种方法及时做好反馈测试,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让彼此建立亲密感,提升信任度。
另外,今天所讲的这四种增加评论留言的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信任通道,转化忠实粉丝,进而提升个人账号的商业价值。所以在用户留言之后,你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回复,而不是置之不理。要知道,互动永远是有来有往,才能持续、长久,也才能让自己的变现能力越来越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8/db/a868e6c4677621a63e8aa76b54ff3fdb.jpg" alt="">
## 思考题
假设现在你要创作一期视频内容,主题是教用户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请你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够提高评论量。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正在学习或者创作短视频的朋友,看看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View File

@@ -0,0 +1,111 @@
<audio id="audio" title="25 | 避坑指南:为什么很多短视频账号中途做不下去了?"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aa/56/aacf5ec2a23fd31c1685270330cb7056.mp3"></audio>
你好,我是周维。
短视频行业目前发展很快,确实有不少人凭借做短视频达成了职业目标,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但更多的人却是被远远抛在了后面,只能做那无数个“分母之一”。而究其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踩了不该踩的坑,走了很多弯路,最后就只能遗憾或无奈地中途下车。
那么在短视频运营的过程中,都有什么样的坑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 作为短视频创作的新手,经常都是直接上传发布内容,结果有时候作品无缘无故会被限流、删除甚至是账号被重置;
- 为了做好短视频运营,已经投入了很多成本,既然最终运营的目标是要变现,那不如早点就开始引流,至少要把投入的成本赚回来,内容方面不着急,先研究怎么赚钱才是大事;
- 用心经营账号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最近不知道要做什么内容了,要不先歇歇,过一段时间再说,反正账号一直都在,什么时候创作都行。
说实话,短视频运营是需要分阶段的,你在不同的创作阶段所面临的运营任务都是不一样的,而很多创作者之所以会踩以上提到的这些坑,其实都是因为没有明确不同创作阶段的核心运营任务,从而导致自己的作品永远上不了热门、永远得不到推荐,最后只能潦草收场。
所以这节课,我就来给你介绍下短视频从入门到精通的不同阶段的运营任务,以及每个阶段中需要注意的坑点问题,以此帮助你的账号获得更平稳、更快速的成长,从而牢牢抓住适合自己的变现机遇。
## 第一阶段:成长阶段,探索合适的创作模式
首先是从0到1的入门创作阶段。
你应该也能想到,这一阶段创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能尽快成长起来,摸索出用户喜爱、平台推荐多且适合自己的创作内容,然后能够保持稳定、有质量的内容输出。
所以,创作者在**这一阶段的核心运营任务**就是探索适合自身的内容创作模式,以及不断调整自我定位,从而能够尽快地步入短视频创作的正轨,走上适合自身定位的创作之路。
那么,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避免进入三个“深坑”。
**1. 不清楚平台规则,盲目创作。**
很多新手在刚接触短视频创作的时候,出于一种学习新技能的惯性思维,会认为自己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把内容创作好,而不会去管短视频平台的运营规则。
可是我们要知道,如今的短视频行业在快速发展和增长,在这样的增长之下,各大短视频平台的运营规则也都一直在变。那么如果忽视了平台的运营规则,就可能会导致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视频无法审核通过,或者是无法得到更多流量的推荐,进一步就会导致自己无法准确地抓住用户的内容需求,从而对内容定位、创作模式、账号发展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是短视频领域的新人,你一定要熟悉自己要进入的短视频平台的运营规则。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1/23/31a742392c7f2a982dff3c741d1a5b23.jpg" alt="" title="短视频平台运营规则节选">
这些规则你可以从平台的用户手册中找到,另外部分平台的社区管理规定当中也会作详细的介绍。当你找到了平台的运营规则后,首先要记录下平台上关于内容创作的一些禁区,比如谣言、赌博等诸多违法违规的创作行为,以及低俗、色情、炒作等恶意行为。
**2. 为追求内容能上热门、成爆款,直接搬运、抄袭。**
往往不少创作者在刚开始创作的阶段,账号就遭到平台的封禁处理,很可能的原因就是搬运了其他人的内容。
因为很多创作小白在一开始,其实都不太了解什么样的视频内容能受用户的欢迎,所以就会借鉴一些爆款作品的内容形式,而这里“借鉴”的尺度如果掌握不好,就变成了搬运、抄袭。甚至,有些新手创作者为了能一鸣惊人,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爆款,也会去走捷径,这些都是万万不可的。
我们要知道,**做短视频,一定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进行创作。**
啥是侥幸的心态比如说有的创作者偶然尝试到直接复制一些爆款作品的场景、剧情、台词和BGM重新拍摄剪辑并上传发布后播放量会比自己之前的作品播放量高一些从而误以为只要每次复制爆款作品的内容就可以轻松搞定。而这样时间越长创作者就越会失去内容创新的能力而且一旦被原创作者举报就会遭到禁言、封号处理没有回头之路。
事实上平台的算法机制对于内容的原创度判定也日渐成熟一旦有抄袭的内容很容易就能找到源头。而且换个角度来思考各个短视频平台也都更加重视原创者的付出会给出更多的补助权益鼓励每个创作者用独具个人风格的原创内容来吸引用户打造个人IP。
**3. 不关注创作细节,因为小失误造成大事故。**
在0到1的创作成长阶段当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创作上的细节问题比如镜头语言的流畅度、字幕中是否有错别字、BGM声音是否过大影响了内容中的人声、视频片尾是否出现了某个剪辑软件的Logo等等。这些看似都是创作中的小细节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很有可能就会造成创作上的大事故。
我给你举个例子曾经有生活类的内容创作者主要是以个人日常生活见闻为创作方向有一次她创作了一期探讨海外某地房价的内容在拍摄之前搜集了很多资料还采访了当地一些房产领域的资深人士但是创作完上传到平台上一直没有审核通过。后来才发现是因为视频片尾中带了某剪辑App的Logo被平台判定为不合格内容。
其实,类似这样的创作细节还有很多,我们要想避免出现这些小问题,就要像检查考试卷一样,视频制作完毕后先自行检查一遍,看看有哪些疏忽、错误的地方,然后可以再邀请身边的朋友帮自己再检查一遍,这样就可以过滤掉很多自己察觉不到的小错误。
还有一个对比法,就是当你完成了一个作品之后,可以再挑选一个同领域中数据指标表现比较好的短视频作品,看看对方作品中有哪些元素可以用、有哪些元素不可以有,然后记录下来,根据自己内容的整体定位与需求,进行微调整,以此进一步提高作品成为爆款的几率。
## 第二阶段:快速上升阶段,紧跟平台的发展变化
在经过第一阶段从0到1的创作模式探索之后我们就踏入了下一个内容创作和运营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基本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粉丝量也逐渐掌握了用户观看内容的需求、了解了平台的哪些规则不能触碰。
所以在这个阶段,**最核心的运营任务**就是继续稳定输出内容,让自己各方面的数据表现越来越好。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一阶段最大的挑战**,就是要能与时俱进,紧跟平台的发展速度和变化来运营自己的内容和账号。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短视频平台在不断发展,它的规则也在时刻变化,我们一两年前创作的段子和梗,放到现在可能就丝毫没有水花,平台根本不会去推荐。所以如果我们还是一直采用之前的创作思路,就会让自己掉入运营的深坑之中。
比如说,有位创作者在创作之初,还可以在内容中植入广告,平台并没有进行封禁处理,然后他就默认这个平台会一直允许这种行为发生。但是在运营了短视频账号的几个月后,他再次在内容中插入了广告,这一次内容非但没有审核通过,平台还给了警告处理,之前带广告的视频也一并下架了。
而当他重新查看平台的运营规则时,才发现之前自己看到的规则早就更新了,自己的这种创作行为是被平台规定为禁止发生的广告行为,如今平台允许的广告方式是不露出产品信息,但是可以采用生活技能的方式做内容传播,后续可以让用户在平台小店内购买。
所以对于创作者而言,一定要清楚自己在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快速发展、快速涨粉,因此一定要关注平台规则上的更新,并要及时记录在运营过程中,自己和同领域的内容创作者经常会出现的运营错误,平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多翻阅、多提醒自己,避免陷入到同样的错误中。
## 第三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寻找新的内容增长点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当创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容创作后,粉丝量由最初的急剧飙升发展到了平缓增长的时期,内容的各项数据指标(播放量、互动率、点赞量)也逐渐稳定。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到新的内容增长点,以及避免由于没有品牌意识导致出现封号的危机。
比如说有一个美食类的短视频大V早期通过一些新颖独特的烹饪方式制作美食比如用饮水机做火锅从而吸引了一票粉丝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和积累后该创作者就迅速进入到了巩固发展阶段不仅在多个平台齐头并进也有很多美食类的产品与之合作前景大好。
但是后来发布的内容,他们依旧使用新奇的道具来制作美食,并且没有给出任何“请勿模仿”的提示,完全没有意识到会有未成年用户去模仿,最后使得有人由于模仿且操作不当,导致自己遭受烧伤。这样一来,由于创作者的内容给大众造成了负面影响,各个平台都对该账号做了封禁处理。
可见在早期创作阶段因为不用太顾及自身的品牌形象创作者只需要保持快速增长就可以。但是到了这个阶段如果还没有意识到内容中新奇的道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观看但也会产生不可预知的隐形危险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对长久积累下来的品牌IP造成致命的打击。
所以,当我们进入到这一创作阶段时,一定要注意,**既要保持住之前用户喜爱的内容模式,又要在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下寻找新的内容增长点,而且千万要有品牌意识。**我们要多关注自己对外输出的内容的安全性,评估好每一期内容会给用户带来的隐形负面影响,并要提前做好预案。
## 第四阶段:稳定运营阶段,注重品牌管理
现在我们就进入到第四个阶段也就是经过长时间的耕耘已经不用依附哪个平台进行内容创作、深度变现因为我们自身已经成为了所处内容领域中的独立IP商业价值高、用户群体明晰也有合适的对接商品与商家除了在内容上可以进行多元化创作在商业变现也不用仅仅依附某个平台而是可以依靠品牌价值在全网受宠。
那么在这一阶段,我们的**核心运营任务**就是一定要注重品牌管理。不管是创作内容还是商业变现,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对于自身品牌的影响是否是正向的,一定不能冒险。
我给你举个例子。美食领域的创作者李子柒如今不单单是一个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也已经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美食品牌。她已经不再依赖平台的流量变现与主推的各种产品变现模式,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进行销售。
所以,现在李子柒在创作中会更加注重内容的品质,比如她有一期视频展示了[文房四宝](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1147dq)的制作过程传播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手艺。另外李子柒也经常参与一些跟公益有关的活动借此来传递自己品牌的正能量而且还在Youtube上传递中国文化屡次被国内媒体点赞。
这里我也给你举个反例,之前有个知名的搞笑类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从初创内容发展到成为独立品牌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陆陆续续有了很多的商业合作。但是,由于他在内容创作中没有把握好底线,竟然拿已故的民族英雄当作段子胡言乱语,结果自然就遭到全网封杀处理。
所以,当创作者身处这个阶段时,由于粉丝量很庞大,关注度也很高,所以首先需要在网络上**谨言慎行**,不可随便表达过激的观点引发争议。另外,还更加要**将精力放在优质内容的创作上**,要多参与可以增加品牌价值的公益、正能量活动,对于可能会对自身品牌造成损失或是有影响、有争议的活动、合作,坚决不参与,守住创作底线。
## 小结
这节课,我给你介绍了短视频从入门到精通的不同阶段的运营任务,以及每个阶段中需要注意的坑点问题。你只有明确了自己在当前创作阶段的核心运营任务,才能避免踏入深坑,少走弯路,也才能将自己创造的内容价值最大化和长久化,让账号获得更平稳、更快速的成长,并能抓住合适的变现机遇,不至于半路夭折而又束手无策。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9/1b/a991f777256ec9dcd85def340592e31b.jpg" alt="">
## 思考题
有人说不管在哪个阶段,只要能赚钱就是正确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呢?欢迎给我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
如果觉得有收获,也欢迎你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好,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