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by931
2022-09-06 22:30:37 +08:00
parent 66970f3e38
commit 3d6528675a
796 changed files with 3382 additions and 3382 deletions

View File

@@ -531,12 +531,12 @@ function hide_canvas() {
<h3>领域分析模型与抽象</h3>
<p>领域分析模型必须遵循统一语言由领域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从与现实世界的映射来看领域概念可以分为显式和隐式两种类型。显式概念是在现实世界中被明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例如电商领域中的商品、顾客、购物车、订单等概念。隐式概念往往隐藏在领域逻辑中不被明确地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例如电商领域中促销模型的促销产品Promotion Product就是通过对促销领域的深度分析挖掘出来的领域概念。隐式概念的获得往往意味着对领域理解的一次突破。</p>
<p>领域分析模型中的每个领域概念其实都是对现实世界中业务概念的一次抽象。<strong>抽象具有不同的层次</strong>这取决于你对业务概念粒度和特征的理解。不同的抽象层次传递了不同的知识。抽象层次越高需要关注的概念就越少从而让分析模型变得更简单。然而高度的抽象亦可能遮掩住一些存在差异的业务事实使得模型丢失一些重要而具体的领域知识。例如我在《领域驱动战略设计实践》中建立的项目管理领域模型就是通过对瀑布、RUP、XP 和 Scrum 这四种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抽象获得的:</p>
<p><img src="assets/8412fc50-95a5-11e9-b2ae-6342cbacc966" alt="48236024.png" /></p>
<p><img src="assets/8412fc50-95a5-11e9-b2ae-6342cbacc966" alt="png" /></p>
<p>模型中的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代表多个领域概念,从而使得整个领域模型化繁为简,并保持了更好的可扩展性。上述模型中的 Iteration 既代表了 XP 的一次迭代,也代表了 Scrum 中的一次冲刺Sprint。倘若未来还有别的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其他代表迭代的概念则 Iteration 的抽象概念仍然足以涵盖新的知识,保证了模型的可扩展。同时,这个抽象概念并不能直观地体现 Scrum 冲刺的含义与特征,丢失了之所以命名为冲刺的关键语义。因此,在针对领域进行分析建模时,需要把握好抽象的分寸,既要传递准确的领域知识,又不至于让整个分析模型变得过于庞大,以至于阻碍领域专家和开发团队之间的交流。</p>
<p>在对领域概念进行抽象时,需要<strong>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进行分析</strong>。不同的业务场景会带来观察领域概念视角的差别,这也是领域驱动设计之所以要引入限界上下文的原因之一。</p>
<p>例如在银行系统中管理客户的业务场景包含了个人Individual和组织Organization两个抽象概念。为了降低管理客户的复杂度可以在这两个概念之上建立更高的一层抽象概念客户Customer。当客户购买了一种金融产品Product为了更好地管理客户需要建立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p>
<p>此时,引入的客户抽象概念就可以抹去个人客户与组织客户之间的差异,使得我们无需分别维护个人、组织与产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是客户购买了金融产品,在交易业务场景中,由于个人业务与对公业务的差异较大,具有完全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如果仍然使用客户抽象来建立分析模型,就会因为过度抽象带来不必要的间接层,为设计模型带来错误的指导,例如创建了不合理的继承体系,并在实现的代码中引入频繁的强制类型转换。这里所谓的“场景”,可以理解为限界上下文,它维护了领域模型的边界:</p>
<p><img src="assets/e406e3b0-95a5-11e9-b2ae-6342cbacc966" alt="76854993.png" /></p>
<p><img src="assets/e406e3b0-95a5-11e9-b2ae-6342cbacc966" alt="png" /></p>
<p>既然建立领域分析模型与抽象息息相关,那么明确抽象的意义和它要求的能力,可以指导设计师如何进行分析建模。抽象是我们观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从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取和概括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在运用抽象思维观察客观世界时,可以通过分类的方式辨别客观事物。这种方式需要抓住一类事物迥异于其他事物的核心特征,并将其定义为该事物的内在本质,从而形成一组概念的类别集合。</p>
<p>例如,生物学家将有生命的个体定义为“生物”,这类事物的内在本质是生物能够新陈代谢及遗传。整个世界由生物和非生物构成,这就是生物学家通过抽象分析获得的“世界观”。生物学家还为生物定义了多个抽象层次,依次为域、界、门、纲、目、科、属和种。显然,抽象的层次越低,属于同一类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这种分类法需要对客观世界具有<strong>由现象到本质的归纳能力</strong></p>
<p>观察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抽象方法是<strong>提取共同特征</strong>。这种抽象方法不需要去探究内在的原理与本质,仅仅通过观察事物表面的特征进行抽象。通过寻找一些共同的特征,我们甚至可以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抽象到同一个概念下。例如,麻雀、飞机、蝙蝠和竹蜻蜓完全属于不同的类别,但它们却具有一个完全相同的特征——可以飞行。这种共同特征提取法强调<strong>从可变性中找到共性的概况能力</strong></p>
@@ -550,14 +550,14 @@ function hide_canvas() {
<p>这种抽象机制其实体现了继承和组合的区别。它提示我们在分析建模时不要因为概念关系上存在“是is”的关系时就主观地做出抽象的判断而需要深挖这些概念之间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然后从变化的部分寻找到抽象的特征。这种抽象甚至不仅仅包括对概念的抽象也可以是对行为的抽象。对行为的抽象往往可以提高领域模型的设计质量因此我将这一抽象放到了领域设计建模过程中。</p>
<h3>领域设计模型与设计要素</h3>
<p>从领域分析模型到领域设计模型是对代表领域知识的模型概念的进一步甄别与完善。Eric Evans 在领域驱动设计中提出的设计要素在领域设计模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设计要素既是对模型的约束,也是对设计的约束,可以认为是领域驱动设计中的设计模式。下图是 Eric Evans 描绘的战术设计要素:</p>
<p><img src="assets/dc502360-95a6-11e9-936b-4fb32525d43d" alt="36866269.png" /></p>
<p><img src="assets/dc502360-95a6-11e9-936b-4fb32525d43d" alt="png" /></p>
<p>领域驱动设计提出的这些设计要素在设计模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分析模型中的领域概念定义为实体Entity或值对象Value Object。二者的区分有助于管理领域对象的生命周期通过引入不变的值对象还可以减少并发的成本。确定聚合Aggregate的边界并明确它包含哪些实体与值对象使得领域模型可以遵守业务规则中的不变量Invariable约束和一致性约束。领域事件Domain Event的识别可以帮助我们确认业务流程中那些已经发生的事实Fact并围绕着领域事件确定事件的发布者与订阅者从而让这些概念能够流动起来。通过资源库Repository与工厂Factory模式的运用有利于管理领域对象的生命周期并通过对资源库的抽象保证领域逻辑不受数据库持久化机制的影响。</p>
<p>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与领域事件是从设计角度对领域设计对象做出的分类,另一种分类方式则从履行职责的角度,探讨了领域对象在业务场景中协作时各自扮演的角色。这一分类来自 Rebecca Wirfs-Brock 的著作《对象设计角色、职责和协作》。在书中她总结了对象角色的构造性Role Stereotypes</p>
<blockquote>
<p>“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各种角色都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构造型Stereotypes。……从高层概念进行思考忽略具体行为来识别对象的构造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简化和特征化描述我们能够轻易地辨明对象的角色。”</p>
</blockquote>
<p>下图列出了主要的角色构造型:</p>
<p><img src="assets/1567dd40-95ad-11e9-b2ae-6342cbacc966" alt="35918189.png" /></p>
<p><img src="assets/1567dd40-95ad-11e9-b2ae-6342cbacc966" alt="png" /></p>
<p>角色构造型可以用来集中描述对象的职责,以下是 Rebecca 对这些构造型职责的简单描述:</p>
<ul>
<li>信息持有者:掌握并提供信息</li>
@@ -569,10 +569,10 @@ function hide_canvas() {
<p>这两种分类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将领域驱动设计的设计要素归纳到角色构造型中。由于角色体现了职责的履行,就可以结合<strong>职责驱动设计</strong>来理解它们,并指导领域驱动的设计建模。</p>
<p>例如,我们可以将实体与值对象视为“信息持有者”角色。遵循该角色的设定,就可以优先考虑将与信息相关的行为分配给这些信息的持有者。这实际上遵循了 Larman 提出的“<strong>信息专家模式</strong>”,将数据和行为封装在一起,避免了贫血模型的出现。领域服务扮演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它能为领域对象提供业务支持,实现单个信息持有者无法完成的功能。因此,领域服务往往需要服务提供者与信息持有者以“各司其职”的方式完成对象之间的协作。</p>
<p>若要提供完整的业务价值则应由扮演协调者角色的应用服务来承担它对外公开的接口恰好对应一个具有业务价值的主用例Use Case对内却仅仅做好各个领域对象之间的协调而将业务逻辑都委派给各自的领域对象。领域驱动设计要素中的工厂属于构造者角色负责创建复杂的领域对象尤其是聚合根实体。一些领域服务还扮演了控制器角色通过它决策并指导其他对象的行为。在上述角色构造型中还缺少了改进设计质量的两个构造型即扮演网关适配器角色的资源库或客户端以及面对外部调用者的远程服务。因此结合领域驱动设计与职责驱动设计我们创建了一个整合后的角色构造型</p>
<p><img src="assets/5d6dd270-95ad-11e9-b2ae-6342cbacc966" alt="54462066.png" /></p>
<p><img src="assets/5d6dd270-95ad-11e9-b2ae-6342cbacc966" alt="png" /></p>
<p>上图不仅表达了各个角色构造型,还给出了它们各自履行的职责,以及可能的协作方式。以报税功能为例,系统需要定期根据用户提交的收入信息生成税务报告文件。首先,需要获得符合条件的税务报告,然后将其转换为 HTML 格式的数据流,最后以 HTML 格式的呈现方式生成 PDF 文件。对外而言,生成税务报告文件是一个完整的服务,客户端的调用者无需了解该服务的实现细节。这一职责可以分别由 TaxReportResource 远程服务与 TaxReportAppService 应用服务承担前者响应远程客户端的请求后者提供具有业务价值的行为。根据领域驱动设计对应用服务的定义TaxReportAppService 应用服务并不真正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而是负责将调用请求委派给 TaxReportGenerator 领域服务。</p>
<p>领域服务的内部实现需要多个对象共同协作。首先通过 TaxReportRepository 获得 TaxReport 实体对象该实体对象作为聚合根是报告信息的持有者封装了税务报告的数据验证行为和组装行为。HtmlReportProvider 服务负责将报告对象转换为 HTML 格式的数据流,由 PdfReportWriter 服务将该数据流写入 PDF 文件,生成税务报告文件。整个协作时序如下图所示:</p>
<p><img src="assets/9600b3a0-95ad-11e9-b2ae-6342cbacc966" alt="77257885.png" /></p>
<p><img src="assets/9600b3a0-95ad-11e9-b2ae-6342cbacc966" alt="png" /></p>
<p>在建立领域设计模型时,同样需要重视抽象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行为的抽象。通过对行为的抽象,可以演化出诸多细粒度的具有纯函数意义的领域服务。例如,假设生成的税务报告不仅仅要求生成 PDF 文件,还允许生成可编辑的 Word 文档。为了满足设计模型的可扩展性,就有必要对写入税务报告的行为做进一步抽象,例如,定义 ReportWriter 接口,以此来隔离与封装变化。这实际上是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与设计模式的运用。</p>
<p>例如,组装 TaxReport 的行为其实是对 Questionaire 树形数据结构的转换,该树形结构如下所示:</p>
<pre><code>Section -&gt;
@@ -583,7 +583,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code></pre>
<p>Section 是树形结构的根节点PrimitiveQuestionField 是叶节点,其余类型皆为枝节点。每个枝节点(包括根节点)都可以添加下一层的子节点。所有节点都提供了转换功能,叶节点只需要转换自身的内容,而枝节点在转换了自身的内容之后,还会调用所有子节点的转换功能,若子节点也是枝节点,则继续递归调用。</p>
<p>由于这种转换功能的目的是将问卷调查中对应节点的值按照规定格式进行转换,并在最终生成的税务报告中呈现,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借用控件呈现的隐喻,定义转换功能为 render() 方法。每个枝节点和叶节点都定义了 render() 方法,二者的差别在于枝节点是一个容器,可以添加子节点。这时,就可以运用 GoF 设计模式中的合成模式Composite Pattern</p>
<p><img src="assets/e92074d0-95ad-11e9-9279-23d239944d33" alt="86050962.png" /></p>
<p><img src="assets/e92074d0-95ad-11e9-9279-23d239944d33" alt="png" /></p>
<p>GOF 的《设计模式》认为合成模式的意图为“将对象合成为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合成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合成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Element 接口保证了枝节点和叶节点 render() 行为的统一,通过这一抽象,使得调用者无需考虑这两种节点的差别,简化了调用。</p>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