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by931
2022-09-06 22:30:37 +08:00
parent 66970f3e38
commit 3d6528675a
796 changed files with 3382 additions and 3382 deletions

View File

@@ -141,7 +141,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p>其实,大部分组织 OKR 转型,落不了地的最重要原因是组织中缺少建立应用 OKR 的流程机制。流程的意义就是要解决 <strong>“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strong></p>
<p>在这里,“事”就是应用 OKR 的基本步骤。团队或组织打造一个基于应用 OKR 的工作流程,并按照这个流程跑起来,这时 OKR 就能嵌入日常工作当中,从而才能为 OKR 落地提供基本保障。那么,这个 OKR 流程要怎么做呢?</p>
<h3>OKR 的整体执行节奏</h3>
<p><img src="assets/CgqCHl-yTbaAJ9BFAABwsr7V9XU539.png" alt="Drawing 0.png" /></p>
<p><img src="assets/CgqCHl-yTbaAJ9BFAABwsr7V9XU539.png" alt="png" /></p>
<p>结合国内大部分组织的绩效管理节奏,我们可以按照季度来整体运营 OKR。</p>
<p>如上图所示Q2 的整体 OKR 制定和管理节奏就是从 4 月初开始,然后 6 月底结束。如果要能跑顺这个节奏,就需要组织在 3 月中下旬就开始构思校准战略方向,然后 Q2 初,各个部门和团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 Q2 的 OKR 制定和执行。</p>
<blockquote>
@@ -162,7 +162,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li>归类后,对不同类别的 O 精炼描述,共识出团队的多个业务方向 O。</li>
<li>针对每个 O团队继续共创产出要达成的 KR。</li>
</ul>
<p><img src="assets/CgqCHl-yTcyAJ3O0AAq6P1tZ2rw642.png" alt="Drawing 1.png" /></p>
<p><img src="assets/CgqCHl-yTcyAJ3O0AAq6P1tZ2rw642.png" alt="png" /></p>
<p>为了方便你理解,我贴出了当时我们现场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在工作坊时,我们把京东零售的战略意图明确写出并贴在了看板上,对应着就是图中我标识的“<strong>战略方向</strong>”,这就是对于方向 O 制定层面上的输入。在集团战略方向的指引下,让团队成员先自己产出对业务条线未来想要做的方向 O这样就保证了团队中产出 O 的方向是聚焦的,是能支撑战略的。</p>
<p>在团队成员各自产出了 O 后,我们会对每个 O 进行澄清,把属于表达同一个意思的 O 放在一起,也就是我图中的“<strong>归类区</strong>”。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当时一共归类了四个团队业务方向。有了四个业务方向的归类后,<strong>继续在每个方向上进行概念化的提炼</strong>,提炼的过程就是对团队未来业务方向 O 共识的过程。</p>
<p>有了对于 O 的共识后,接下来就是产出每个 O 的 KR在 KR 这个部分,需要不断地沟通和确认。这个团队后续在对于 KR 的共识上开了近 3 次的正式沟通会,非正式的沟通次数则更多,<strong>直到团队和上下级都对最终 OKR 共识了为止</strong></p>
@@ -179,7 +179,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p><strong>日:每日站会</strong></p>
<p>每日站会的意义在于跟进从 KR 拆解出来的工作项的进度、问题和风险。</p>
<p>在京东内部,团队会把工作项任务写在便签纸上并贴在物理看板透明出来,物理看板上会有三个命名为 <strong>to do | doing | done</strong> 纵向泳道(下图),然后站会时团队会围绕着该物理看板,并针对每个工作任务基于以下提问展开每日站会。</p>
<p><img src="assets/CgqCHl-yTeaALM0QABSr5TDz_dQ839.png" alt="Drawing 2.png" /></p>
<p><img src="assets/CgqCHl-yTeaALM0QABSr5TDz_dQ839.png" alt="png" /></p>
<blockquote>
<p>1、昨天的进度是怎样的
2、今天计划做什么
@@ -190,7 +190,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p><strong>周:周会/周报</strong></p>
<p>周会/周报的意义在于跟进既定 O 和 KR 的进度和风险,并管理目标的变化情况,看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是否有新出现的目标。</p>
<p>我以自己在京东 OKR 的周报为例(周会讨论的内容和周报类似),跟你分享相关的实践。我在周报中,会重点体现这三个维度的内容。</p>
<p><img src="assets/Ciqc1F-yTfGANEDoAAJsA3j3ITI085.png" alt="Drawing 3.png" /></p>
<p><img src="assets/Ciqc1F-yTfGANEDoAAJsA3j3ITI085.png" alt="png" /></p>
<ul>
<li><strong>关注每个 O 下面的 KR 进度和风险。</strong> 我在周报里会以完成进度的百分比作为进度量化的体现,在这个案例中就是标红部分的 80%然后再以信心指数110作为该 KR 所面临问题或者风险的量化体现,也就是说,信心指数越低则说明完成 KR 有风险,需要重点跟进推动问题解决,自信指数越高则无风险,在这个案例中就是标绿部分的 9。</li>
<li><strong>说明每个 KR 以周为单位,具体拆分出来的工作任务项完成情况。</strong> 这里就对应了上述&quot;每日站会&quot;的内容,可以包括本周完成的工作项,如我周报里的 1和 2以及下周待做的工作任务如我这里的 3每天的工作紧紧围绕完成 KR 展开,就有力确保了 KR 的实现落地。</li>
@@ -206,7 +206,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li>共识新出现的 OKR 推进情况,以及在季末的阶段性 KR。</li>
<li>对识别出的重大问题和风险,共识后续专题讨论的时间。</li>
</ul>
<p><img src="assets/Ciqc1F-yTgOAX-riAAJjyVFMls0923.png" alt="Drawing 4.png" /></p>
<p><img src="assets/Ciqc1F-yTgOAX-riAAJjyVFMls0923.png" alt="png" /></p>
<p>在经理层和一线团队季中的 OKR 盘点上,我们讨论和盘点内容类似,就像上图我贴出的某团队季中 OKR 评估的会议纪要邮件一样。</p>
<p>“会议目标”关心的是“<strong>对 Q3 团队及个人 OKR 进行阶段性 review主要从更新进展、完成目标是否存在风险以及是否需要对目标调整这几个维度</strong>”。</p>
<p>在组织管理中,最怕的就是有人做的事情跟组织目标不相关,我们常把这个问题称为 <strong>“人浮于事”</strong>。当我们用 OKR 来管理组织目标,然后建立起每天、每周的工作过程都基于 OKR 来展开的机制,这样就能保证组织中所有人都是围绕组织目标在进行工作,不仅确保了战略能高效落地,也能提升组织管理效率。</p>
@@ -215,7 +215,7 @@ function hide_canvas() {
<h4>3. 季度末的 OKR 闭环管理</h4>
<p>在季度末,我们需要基于 OKR 进行目标阶段性完成情况的闭环管理,这个闭环机制的建立,可以依托对 KR 的评价来完成。</p>
<p>在京东内部,季末我们会对每个 KR 进行评分评分维度分为了“远超预期1分”“优秀0.7分”“一般0.3分”“无进展0分”4 种(如下图)。</p>
<p><img src="assets/CgqCHl-yTheAcNfyAAMJcwFB6zc990.png" alt="Drawing 5.png" /></p>
<p><img src="assets/CgqCHl-yTheAcNfyAAMJcwFB6zc990.png" alt="png" /></p>
<p>具体评分时,包括了自评和他人评价两个部分。</p>
<ul>
<li>自评的方式,就是自己给自己依托 4 个评分维度对每个 KR 进行完成结果的选择。</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