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大厂晋升指南/职级详解/07 | P5提升攻略:怎么快速从学生转变为“打工人”?.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95 lines
15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07 | P5提升攻略怎么快速从学生转变为“打工人”"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2/cc/22f06f863a0625a6cf7b88f004f050cc.mp3"></audio>
你好,我是华仔。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到课程的第二部分,职级详解。
## 职级详解导学
在这个部分我会基于COMD能力模型从技术、业务、管理三个维度和规模、时间、环境、创新四种复杂度出发为你详细解读P5P9每一个级别的能力要求。同时我也会结合过往带团队、指导他人和担任评委的经验给出每个级别的提升建议。
我想强调的是这里的职级解读和提升技巧绝对不是只针对阿里的职级而是通用的。不管你是在BAT还是在TMD不管你是在互联网大厂还是在其他公司都可以参考。你只要把自己当前的职级对标到这门课程定义的级别P5P9然后学习相应的内容就行了。
具体怎么对标呢?你可以参考[第6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17813)和[《晋升等级:不同的职级体系如何对标》](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18457)这篇加餐。
另外我还想提醒一点你的学习重点肯定是自己当前级别和下一级别的内容比如P5的同学需要重点学习介绍P5和P6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其它级别的内容你就可以直接跳过。
比如你现在是P7虽然已经顺利越过了P5和P6但你对这两个级别的理解不一定完全准确也不一定全面。而你很可能要指导这两个级别的同事、面试这两个级别的应聘者或者作为Team Leader带这两个级别的下属。所以认真学习P5和P6的内容对你同样会有很大的帮助。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你现在是P6看起来P8和P9好像离你还很遥远这两个级别的内容你还要不要学呢我还是建议你了解一下比较好因为这样可以让你对自己的长远目标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有助于你做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路线规划。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1/1e/01c4ba43b2cccef760fd53d80049b41e.jpg" alt="">
## P5从学生到“打工人”
我们先来看看P5级别。P5对应的工作年限大概是03年本科毕业生的定级一般就是P5优秀的毕业生会定到P5+目前进BAT的应届生绝大部分都是P5+。
大部分P5工作2年以后可以晋升P6无论是内部晋升还是跳槽定级。如果你工作3年了还没法晋升P6可能需要考虑一下是否适合当前岗位了或者反思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P5的核心能力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这句话有两个重点:
- **在别人的指导下**通常是P6或者P7来带P5。
- **任务**项目各个阶段的各项活动。以开发为例任务包括需求评审、方案设计、编码、修改Bug和上线等。
听起来好像要求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一毕业就自动具备了P5的能力。因为在学校读书跟在公司工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技术差异**
大学学的技术偏重理论而工作岗位对深度和实践的要求更高。而且就算你是研究生你的研究方向和公司岗位的要求也很难完全匹配更不用说前端、Android、iOS、测试、运维、DBA等各种不同岗位的技能差异了。
1. **业务差异**
大学教育不会针对某个公司的具体业务进行教学,而互联网行业的业务领域多、发展快,近几年比较火的领域有电商、支付、社交、本地生活和出行等。这些业务知识是完成工作的基础,但你在刚毕业的时候,往往没有这方面的积累。
1. **管理差异**
大学学习的管理课程比较理论化,但公司的规章制度和项目流程有很多细化和具体的要求。怎么熟悉和适应工作岗位的管理要求,怎么跟别人协作,怎么推动事情落地,这些也都是完成工作的基础,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处理得还不够好。
正是因为校园和职场环境差别这么大所以P5级别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学生”向“打工人”的角色转换。怎么实现这一层蜕变是P5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接下来,我就分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一一展开。
## 技术:重点积累基础技术
首先是技术维度。P5是你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虽然你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但是这时候的学习效果最好技术提升也是最快的。
因为跟学校的单向学习不同你能把刚学到的东西马上实践应用在具体工作中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同时P5承担的责任不大等你晋升到更高级别之后就没有这么多精力和时间用来学习了。
P5的技术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4/b6/74973a0c2ce984e578a757528f49d1b6.jpg" alt="">
P5阶段要怎么提升技术呢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技术的积累**。
这里的基础技术不是指大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而是指工作岗位中实际用到的技术,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
比如Java业务开发的基础技术包括Java编程语言、MySQL数据库、计算机网络、HTTP协议和Linu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等而iOS业务开发的基础知识就包括Swift/Objective-C编程语言、iOS操作系统基础知识、Xcode、SQLite、计算机网络和HTTP协议等。
虽然它们有一部分相同,但总体来看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你也要根据自己的岗位有针对性地学习。
### 两个误区:错误理解“基础”与碎片化学习
在P5阶段提升技术时很容易陷入2个误区。
第1个常见的误区是**错误地理解了“基础”的意思**。
我在[第3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314649)介绍价值原则的时候提到过很多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跑去学编译原理和Linux内核源码分析或者去背一些算法源码。结果他们到头来发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什么收获。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基础是和工作任务相关的基础,而不是整个计算机行业的基础。关于怎么学习基础技术,我会专门用一期加餐来系统地介绍。
第2个常见的误区是**只通过搜索来进行碎片化学习**。
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技术点,就上网搜索几篇文章学习一下,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碎片化学习虽然投入时间少,但是效果难以保证。首先,你不可能在工作中遇到某个技术相关的所有问题;其次,通过这种方式,你只知道一个个零散的技术点,而不知道这些技术点之间的关系。
以HTTP缓存为例如果只是单纯去搜索“HTTP Cache-Control”你确实可以知道no-cache和no-store等名词的含义。但是整个HTTP Cache协议、浏览器的处理逻辑和服务器的处理机制这些技术点你就学不到了而它们在分析HTTP性能相关的问题或者优化Web页面的时候都是必须掌握的。
可能你会觉得碎片化学习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工作以后就不像在学校那样,有整段的学习时间。
虽然客观条件是这样,但碎片化时间并不意味着只能碎片化学习,正确的做法是**“碎片化时间,系统化学习”。**也就是说每天都抽出一小段时间有计划地学习某项技术哪怕每天10分钟都可以但总体的学习内容是系统化的。
想让学习系统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照一本经典的书籍循序渐进地学习**。
虽然你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一次性学懂,但至少在学完一遍后,可以对一项技术的完整体系建立整体印象。这样,你后续再深入学习这项技术的时候,效率也会更高。
除了书籍之外,**学习技术类线上课程**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
线上课程的作者都是在某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专家,而且讲解的内容跟实际工作关系紧密,再加上这些作者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你学习起来会更有趣,也更有效率。
同时,线上课程往往还配有音频,比书籍更适合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学习,让你更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
## 业务:熟悉业务的处理逻辑
第二个维度是业务。P5对业务的要求主要是熟悉**各项业务的处理逻辑**。
### 广义的业务:提供的功能和服务
什么是业务呢?我需要在这里专门说明一下。
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业务”这个词的时候,都会理解为“某个行业的相关服务”,比如电商业务、支付业务、社交业务、游戏业务,其实这些都是“狭义”上的业务。
我在这门课程中按照COMD能力模型拆解级别要求的时候对“业务”的定义要更宽泛一些是“广义”上的业务。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你负责的系统或产品为目标对象提供的功能和服务**”。
具体到不同岗位,是这样的:
1. 如果你负责2C或2B的业务系统开发测试那么业务范围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业务**。
1. 如果你负责内部IT系统的开发测试那么业务范围就是**公司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1. 如果你负责中间件或平台的开发测试,那么业务范围主要是**中间件或平台的相关功能和服务**。换句话说你不需要深入理解每个使用你的系统的2C/2B业务可以适当了解而要把精力放在熟悉中间件和平台本身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上。
1. 如果你是运维或DBA之类的岗位那么业务范围就是**运维体系相关功能和服务**。换句话说,你不需要深入理解每个你负责维护的业务(可以适当了解),而要把精力放在熟悉运维体系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上。
### 处理逻辑:实现功能和服务的步骤
那么,什么是业务的处理逻辑呢?它是指实现这项业务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所需要的步骤。直白点说,就是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依此类推,一直到最后一步做什么。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发图片动态的处理逻辑如下:
```
进入“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的照相机图标App弹出选择框
选择“从相册选择”App展示图片列表
点击需要发布的图片最多选择9张
选择完成后点击右上角“完成”按钮App进入“发表”界面
输入“这一刻的想法”
点击“所在位置”选择具体的位置
点击“提醒谁看”选择需要提醒的人员
点击“谁可以看”选择可见人群
点击“发布”按钮发布图片动态App返回朋友圈
朋友圈展示刚才发的图片动态
```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后的例子,用来说明这个概念而已。所以,我只描述了整体步骤,你可以自行对照微信朋友圈的功能进行细化。
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逻辑越细化越好。比如这个例子中的第9步点击“谁可以看”它就具体包括公开、私密、部分可见和不给谁看4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含义你都需要详细了解。
P5的业务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b/7d/0b651ace29dcd68c52a56d11699a447d.jpg" alt="">
怎么才能更有效地快速熟悉自己负责的业务功能呢?
对于2C的业务来说熟悉业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产品的深度用户**。
有些技术人员连自己负责的产品都不用,只是机械地按照项目的要求完成任务(例如开发、测试、部署这些任务)。功能上线后,他们既不亲自体验,也不关心用户的反馈。这样做的后果是,连基本的业务现状都很难清晰地了解,更别谈提升业务水平了。
所以,如果你对现在做的业务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的话,我建议你尽早换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业务,这样更有利于职业发展和晋升。
对于2B的业务来说熟悉业务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多跟客户交流**。
你不妨多去跑去客户那里,看看客户实际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流程,听听客户的真实的需求、痛点和想法。
说到这你可能担心P5级别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其实很多公司都鼓励技术人员出去跟客户交流。P5虽然不能独立承担这个任务但是一般情况下跟着P6和P7一起去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可能尽量每个季度都出去见一次客户这能够大大提升你对业务的理解。
比如我在菊花厂的时候,负责核心网的网管系统设计和开发。公司每年都会给我们安排几次机会去移动、电信和联通的机房里面看看设备,观察他们的维护人员使用我们系统的情况,以及听听他们对我们系统的评价和吐槽。
## 管理: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项目流程
最后是管理维度。P5对管理的要求主要是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项目流程知道自己在项目流程中的职责和任务熟悉上下游的依赖以及如何推进项目。
P5的管理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6/8f/a6996737cbce098020f97b739053f08f.jpg" alt="">
如果你是计算机科班出身,应该学过《软件工程》这门课。其实这门课已经涵盖了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比如现在常见的“瀑布开发流程”和“敏捷开发流程”。
但是不同的公司和团队,还会有很多详细规章制度,可能是公司统一规定,也可能是团队历史经验教训的积累。其中有些规则还是“红线规则”,一旦违反就会受到通报处分之类的惩罚。
对于刚入职场的P5来说虽然承担的职责并不重但很容易因为不熟悉这些规章制度而犯错。所以你还需要特别注意团队规章制度的学习不要一不小心就踩了坑。
## 小结
这一讲我基于COMD能力模型给你详细解读了P5级别的具体要求。现在我们回顾一下重点内容
1. P5的核心能力要求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主要提升目标是从学生转变为“打工人”。
1. 技术方面P5需要打好基础学习岗位要求的基础技术。采用“碎片化时间系统化学习”的方法提高你的技术学习效率。
1. 业务方面P5需要熟悉各项业务功能的实现逻辑。对于2C业务你要成为产品的深度用户对于2B业务你就要多跟客户交流。
<li>管理方面P5的重点是熟悉项目流程避免踩坑。你需要注意学习公司的管理制度。<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3/cb/23c0be2ed081295c4025e9a02bba15cb.jpg" alt=""></li>
##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
你在P5这个级别上停留过或者已经停留了多长时间如果时间很短你的技巧是什么如果时间比较长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6/96/a6005bf0095fc325e4acbed7d22bec96.jpeg"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