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大厂晋升指南/面评技巧/12 | PPT框架:标准的晋升PPT长什么样子?.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2 KiB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你好,我是华仔。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到课程的第三部分,面评技巧。

面评技巧导学

你可能会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自己能力达到了,晋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毕竟评委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经验又丰富,自然能够看出你的闪光之处。

然而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你的能力到底强不强在评委的眼中可能没有那么明显。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分地考察你只能通过不到2个小时的面评对你做出判断。

所谓“面评”就是评审阶段的当面交流包括写PPT前期的材料准备、讲PPT晋升自述、答辩回答评委问题等环节。你需要介绍证据回答提问向评委证明自己达到了目标级别的要求。

可以这么说你的面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晋升结果。而如果我们把影响面评表现的因素做个排名的话你的能力占比是50%而面评技巧可以占到30%。你还记得剩余20%是什么吗?温馨提示:想不到的话可以回顾一下第2讲。)

虽然在你能力不行的情况下,面评技巧无法帮助你通过晋升;但是如果你光有能力,却没有掌握面评的技巧,很可能还是会晋升失败。

所以在面评技巧部分,我会针对面评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帮你提示常见误区、总结实战经验。学完这一部分,你就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这一讲我们就先来看看标准的晋升PPT长什么样子。

晋升PPT的常见误区

晋升PPT是你用来向评委展示自己能力的关键性材料非常重要。但是怎么才能写好晋升PPT呢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经验。我在做评委的时候发现即使是申请晋升P8的人PPT可能也写得让人不是很满意。

根据我的观察申请者准备晋升PPT的时候经常陷入一些思维误区当中。

误区1晋升PPT的形式越炫酷越好

有些人以为PPT就是要做得漂亮、做得炫酷所以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区块明明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也要用区块占一整页PPT甚至还专门加一些动画效果。

事实上PPT的漂亮和炫酷程度并不是关键有时候反倒会成为累赘因为评委可能会觉得你的PPT是“内容不够形式来凑”。

误区2晋升PPT列的事情越多越好

有些人在总结自己能力的时候,以为列的事情越多,就越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强,于是干脆把做过的事情全部罗列出来,逐个介绍。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申请晋升P7的Java服务器开发同学他把自己做过的6个项目、处理过的5个线上问题、写过的3篇文章以及4次担任新员工导师的经历全部列了出来甚至连在团队内部用Python做了一个小工具都没有放过每件事情都花12页PPT来介绍。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没有通过,因为评委无法判断哪些能力才是他的核心能力,产生一种他“啥都会但又啥都不精”的感觉。参加过面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旦面试官对你形成了这种印象,多半是要凉的,其实晋升答辩也是这样。

误区3晋升PPT的内容越详细越好

有些人虽然知道PPT不要列太多事情而是要挑几件主要的来讲但是对于挑出来的这几件事介绍得特别详细什么细节都不放过。他们这么做可能是担心因为紧张而漏讲一些事情也可能是因为不知道评委会关注什么以为只要都讲总能踩到“得分点”。

这个误区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虽然页数少,但是每一页的内容特别多,密密麻麻的全是区块和文字,简直要把人逼出“密集恐惧症”。

站在评委的角度不管是看你的PPT还是直接听你讲都很难把握重点。你自以为讲了78个点但是很可能他们听完以后只能记住34个点而且也不知道其中最重要的点是什么。

另外,因为不同的评委可能记住了不同的点,在后续的答辩环节中,他们问的问题也会比较散,你无法通过一个回答在多位评委那里同时加分。

第二种表现形式是虽然每一页内容相对少一些但是页数很多讲PPT的时候翻页翻得飞快。

站在评委的角度他们无法把连续几页PPT的内容整合成某个主题相关的完整内容可能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

比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学他在介绍某个项目的设计方案的时候第1页讲业务需求第2页讲数据库表设计第3页讲缓存第4页讲并发设计第5页讲业务效果第6页总结一下。

本来1页的内容就不少6页合起来就更多了再加上其他晋升事项也都是这么写的为了能讲完他只能把语速提得非常快。

这样6页讲下来时间只用了3分钟但讲的内容又很多评委记不住他讲的内容也无法抓住他要讲的重点自然也就没办法对这个方案做出准确的总体判断。

标准的晋升PPT框架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晋升PPT的常见误区但是光知道误区还不足以写出好的PPT。比如我们知道了晋升PPT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但是到底写多少才合适呢你肯定希望有一个明确的可以衡量的标准。

那么在评委眼中什么样的PPT是好的晋升PPT呢简单来说就是内容好才是真的好具体要求如下

  1. 结构清晰比如用金字塔原理或思维导图来讲解思路用时间线模型来讲解发展历程用架构图来讲解系统用流程图来讲解业务用UML类图来讲解代码等。
  2. 重点突出在PPT上将核心内容提炼成35点让评委能够快速理解你要讲的内容范围。无论是总体上要讲的事项还是每个事项的亮点都应该遵循这个思路。
  3. 与实际讲述内容匹配你要讲什么PPT就配合呈现什么最忌讳的就是讲的内容和PPT内容不相符。

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自己这些年摸索出来的晋升PPT标准框架和写作技巧供你参考。

一个标准的晋升PPT应该由三个部分构成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

第一部分是12页的自我介绍,包括三块内容:

一是基本信息,也就是你的姓名、所在团队和业务、当前级别、申请晋升的级别等信息。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逐级晋升。但也有跨级晋升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跨越式职级体系中比较罕见,而在阶梯式职级体系中,同级别内的跨级晋升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你要注明一下。

二是当前职责也就是你当前主要的职责比如参与或负责哪块业务、是否带团队、团队规模多大、担任了什么关键岗位比如项目负责人、系统owner等。

三是工作经历,也就是以前在哪里待过,做过哪些重要项目。

首先是前公司的经历,格式是:

在职时间/公司名称/最高职位

比如:

20042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

如果你参与了一些关键项目也可以把这些项目的名称写上但不要超过3条。

当然,要是你换工作比较频繁,公司名气不大,项目又没有什么亮点,这部分也可以不写。

其次是现公司的经历,如果你在现在的公司待的时间比较久,中间换过几个业务线,这部分也需要写上,参考格式如下:

在岗时间/业务线/最高职位/关键项目

比如:

2010.09 2013.05 支付宝 技术专家 支付宝App无线化项目

第二部分:自述材料

第二部分是1015页的自述材料,用来向评委展现自己能力。

自述材料总体的写作指导思想就是金字塔原理围绕“我达到了xx级别的要求”这1个中心主题,设计35个核心论据,每个论据分为背景、任务、行动和结果4个部分展开。整个结构就像金字塔一样,中心明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因为这一部分是晋升PPT的核心内容篇幅最长地位也最重要不是两三句话就能完全说清楚的所以我会在下一讲继续展开为你详细介绍利用金字塔原理写自述材料的具体方法。

第三部分:辅助内容

第三部分是13页的辅助内容,包括两部分:

一是自我总结,用能力矩阵或者区块的形式,把你的核心能力再提炼总结一下,让评委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提炼要和前面讲的内容呼应不能前面重点讲了某项能力结果在总结里面看不到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核心能力35项最合适不要列出来10项核心能力这样就体现不出“核心”了。

二是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比如这次由P6晋升P7之后还想继续晋升到P8、业务的发展趋势、自己的不足等情况设定一个综合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你可能会担心,把缺点也列出来,会不会导致评委给自己打低分呢?其实正好相反,这样做恰恰证明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对职业发展有长远的规划。

反倒是如果一个你通篇都没有谈到自己的任何缺点,评委很可能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考察你对自己的认知是否全面,比如“你觉得自己目前的主要缺点或者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列出来的一定是自己想清楚的缺点,不能为了列缺点而随便写几个凑数,因为评委有可能会真的对这部分也展开提问。

另外还有一点也需要注意,你欠缺的能力不能是目标级别的核心要求,而应该是更高的要求,不然就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比如你是Java服务器开发人员现在申请晋升P7那么评委实际上是按照P7-来评估的你可以看看P7和P7+的要求你有哪些做得还不够。

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说自己对JVM的垃圾回收这种基础的原理和技术还不熟悉但是你可以说“希望在晋升P7之后能够带5人以上的团队负责xx项目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小结

这一讲我为你介绍了晋升PPT的常见误区和标准框架相信现在你已经学会怎么从整体上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亮点了。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一讲的重点:

1.写晋升PPT的时候有3个常见误区分别是形式越炫酷越好列的事情越多越好内容越详细越好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避免的。

2.好的晋升PPT有3点要求分别是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与实际讲述内容匹配。

3.标准的晋升PPT框架可以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12页的自我介绍其次是1015页的自述材料最后是13页的辅助内容。其中自述材料最重要总体的写作指导思想是金字塔原理。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既然晋升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都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不让晋升者把PPT多写一些、多讲一些呢这样不是能够更加全面地考察人才吗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