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如何看懂一幅画/看懂油画/12 | 为什么戈雅的画风是奇异多变的?.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231 lines
26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12 | 为什么戈雅的画风是奇异多变的?"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6d/1e/6d503b460a0f12a5c2ff11a21cf9211e.mp3"></audio>
你好!我是罗桂霞。
从今天的这一讲开始,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小模块。在这个小模块里,我将带你走进三位艺术家的生平,继续带你体会艺术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同时这也将帮助你更好地欣赏油画作品。
那么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艺术家是谁呢就是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1828年**戈雅是一位西班牙的浪漫主义流派画家**。不过,虽然史学家把他划分到浪漫主义阵营,可实际上,这个划分是不准确的,戈雅一生的画风特点却要用另外四个字来形容:**奇异多变**。
他创作的画有巴洛克风格的、有表现主义风格的等等,他的作品主旨上到哲学思考、下到社会反思,他创作的题材从人物肖像到战争场面,从乡土情怀到黑色幻想等等均有涉及。
为什么戈雅的画风是奇异多变的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通过研究戈雅的不同身份来寻找这个答案。我把他的身份划分成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从社会视角出发**,戈雅的社会身份,另一个则是**从戈雅的自我意识出发**,他的个人身份。
好,那让我们先来聊聊戈雅的社会身份:**西班牙皇家宫廷画师**。
## 社会身份:西班牙皇家宫廷画师
戈雅出生于西班牙一个小村子,他的父亲没受过什么教育,家里也很穷,所以如果按照一般的现实剧情来说,戈雅是很难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因为艺术真的很烧钱。
但是在戈雅14岁的时候一位教士发现了他的绘画才能具体怎么发现的我们也不太知道不过这的确开启了戈雅艺术的一生。后来戈雅跟着教士去了大城市跟一位画家学画画。
然后,戈雅就准备报考学校了。如果要是影视剧的剧情,就是男主人公发奋努力,不负众望地考上了心仪的学校。但是,实际情况是戈雅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和科班教育也失之交臂。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史上那些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艺术家们,往往都有着不受束缚、追求自由的性格,一般都追求创新和个性,往往会成为跨时代的主要人物**。比如说以前是个牧羊人的乔托1267-1377年
戈雅也是这样,虽然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是大家都学习古典主义风格,但是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向优秀的画家学习,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人们都说,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终于,戈雅这块金子也发光了。当时通过他大舅子的引荐,(他大舅子是御前画师,人脉很广)他得到了国王和诸多贵族们的赏识。国王任命他为皇家宫廷画师,也是在这之后,戈雅创作了他有名的两幅代表作《裸体的玛哈》和《着衣的玛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裸体的玛哈》。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8/c0/1855b6db5702d06c73574c2a5f0475c0.jpg" alt="" title="《裸体的玛哈》The Nude Maja[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797-1800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玛哈”并不是画中女人的名字,**“玛哈”在西班牙语里指的是“姑娘”或者“漂亮姑娘”**。所以,这幅画名字的意思就是裸体的漂亮姑娘。关于画中这个女人的身份,她到底是谁,有的说是戈雅的情人,有的说是公爵夫人,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
不过,不管画中女人到底是谁,这幅画在当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们能看到,画中的女人她双手放在头后面,是个**完全开放的姿势**。她很妖娆地躺在那里,偏蓝紫色的纱织床单配着深绿色或蓝色的沙发。完美的身材比例和坚挺的胸部都让人很着迷。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f/cd/4f69eb47ba9116c62539028dbf4378cd.jpg" alt="" title="《裸体的玛哈》局部">
在戈雅之前,画中的裸体女性都是在各种人格设定下的。比如说,我们在[拓展1](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70179)里讲过,裸体艺术作品取材于神话和圣经里的故事,画面里的人通常就不会穿衣服。但是,在这幅《裸体的玛哈》里,这个女人是真实存在的、有血有肉的。
换句话说,**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就是一个躺在有褶皱床单里的真实裸体女人,暴露自己的性器官来吸引观众**,瘦弱、眼神迷离、没有穿衣服,头发黑色而弯曲,鲜活地躺在那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5/5c/75d0257c8eb264284119a3cf2396885c.jpg" alt="" title="《裸体的玛哈》局部">
在西班牙,甚至是那些在当时欧洲绘画中总是出现的神话人物形象都受到教会的禁止,并且绘画者都会受到教会相应的惩罚,就连两个西班牙国王就曾被迫焚烧了皇家收藏中的所有裸照。我们的戈雅就差点被关起来接受处分,还好他名气大,影响力在。
即使这样,戈雅也拒绝对这幅画进行改动,戈雅觉得既然你们说裸体不行,那我就给她穿上衣服。于是,他就又画了一幅《着衣的玛哈》。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f/54/ffda34daf721e0f86b343e013bf03254.jpg" alt="" title="《着衣的玛哈》The Clothed Maja[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800-1807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我们能看到,这幅画和上一幅画的区别就在于有衣服和鞋子,而其他地方,无论是人物表情还是人物的姿态,基本上都没什么变化,只有沙发的颜色配合着衣服的的颜色稍稍有些变动。
虽然,画中的玛哈穿上衣服了,可是穿上衣服的玛哈好像更加吸引人了,大家比之前还要喜欢画中的女人,称她看起来更有活力了、更有吸引力,**若隐若现的感觉更加具有诱惑力**。
着衣的玛哈被白色面纱紧紧地束紧了身材,尤其是臀部和胸部,看起来比裸体玛哈更加裸露。腰部的束带是发光的丝绸,黄色和黑色的外套是经典的短上衣,她的长而尖头的鞋更像是贵妇而不是年轻的姑娘,画家似乎想描绘一位贵族女人喜欢打扮成平民百姓的女孩。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c/77/ac156c5fe3f202bee0ab0303046b9e77.jpg" alt="" title="《着衣的玛哈》局部">
再加上衣服似乎仅仅为了突出人体至关重要的性感而设计,让一切都充满歧义,**衣服本身成为了“诱惑”的根源,将想象的空间留给观看者**。
戈雅在这里使用了**快速、柔和、非常轻的笔触(与之前不同)和不太精致的笔触以及更明亮的颜色**。上衣和靠背的装饰非常简洁,鞋带和亚麻则经过修饰和简化,甚至背面的空间也是平涂的,没有像上一幅一样刻意去营造前景中裸露身体的光芒感。
现在,这两幅画都被保留下来了。只要一提到戈雅,很多人都会想起油画史上这件有趣的事。
其实,在戈雅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比如说他和路易丝王后的“相爱相杀”。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f/c6/cf926586977aaccc9856318dabdca2c6.jpg" alt="" title="《查理四世的一家》(The Family of Charles IV)[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800年[br]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有一次,**国王查理四世**找戈雅给自己的皇室一家画人物群像就类似于今天拍全家福照片而路易丝王后就是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的妻子也就是上面这幅画里C位的女人。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戈雅问国王说:“国王,我可以摒弃常规、大胆地作画吗?”国王说:“太好了,我当然鼓励你创新。”然后,戈雅就开始作画。
画完之后,路易丝王后说:“快让我看看!”但是,路易丝王后看完后,沉默了几秒,一句话没说,甩袖子走了。戈雅问身边的画童(相当于助理)说:“是我画得丑吗?”
画童说:“你画得不丑,主要是王后太丑了,但是你不应该画得这么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3/d8/c31fa359b5d5611a1cc68b77b72e76d8.jpg" alt="" title="《查理四世的一家》局部">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画中的路易丝王后,的确是有着**脸部松散的皮肤、下垂的下巴 、微肥的身材**,戈雅毫不留情地把岁月在王后身上的痕迹都细致地描绘出来了。除了王后,其他人也不怎么好看,国王更是有些老态龙钟。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b/b7/0b81a200583205a1dcf04a4b47fa66b7.jpg" alt="" title="《查理四世的一家》局部">
不得不说如果戈雅向安格尔1780-1867年这个修图大师学习学习可能王后就不会这么生气了。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不信邪的路易丝王后又找了戈雅一次让戈雅给她一个人画像。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d/56/ddb0015927977b7daecea342508e0256.jpg" alt="" title="《路易丝王后画像》[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
我们能看到,戈雅笔下的路易丝王后依旧是**“过于真实”**,胳膊粗、脖子粗、溜肩、脸上都是皱纹等等。不过,你以为路易丝王后就此罢休了,并不,路易丝王后又找了戈雅一次又一次。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f/4b/cff361e15e05ce493d878b1e9305a54b.jpg" alt="" title="《路易丝王后画像》集锦[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
既然淑女装不行,那咱就上骑士装,硬气一点。不过,最后答案是一样的,你该长啥样还是啥样,我们的戈雅并没有同情你,他甚至连一个皱纹都没有放过。
我们不知道路易丝王后的心情如何,反正,我们知道她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知道她为什么就不换一个画家,天天跟戈雅死磕,也不知道该不该夸她是一个坚持的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6/77/b67e65446a075a484yy7a8272c970377.jpg" alt="" title="《路易丝王后画像》手稿[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
戈雅的社会身份虽然是一个皇室的宫廷画师,身居要职,但是无论是裸体和穿衣的玛哈,还是铁打不动的路易丝王后,戈雅这个人给人感觉都是看似活泼可爱的。比如说,下面这幅画,**色调清新自然,给人一种很愉悦的感受**。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8/24/c86b24414ded36402e1b47498c016224.jpg" alt="" title="《稻草人》The straw manikin)[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791-1792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这幅画描绘了四个正在做游戏的女孩,她们紧握着一个方形床单的边缘,反复地弹跳着布偶,这是源于西班牙狂欢节传统的一种游戏,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广为流传。**类似这样的清新画风的作品还有很多,一般都是戈雅早期所作**。
## 个人身份:描绘人性与现实的艺术家
还记得我们在[第8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71187)学的艺术符号吗其中我们提到了张开双手是一种悲伤的符号举例子的时候我们提到了戈雅的一幅画《1808年5月3日》。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0/e6/50c1561e89896df904ec2ace82ccd9e6.jpg" alt="" title="《1808年5月3日》May 3, 1808[br]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br]创作于1814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这幅画是戈雅1814年所作作品里内容的背景则是**六年前西班牙的一场战争**。六年前1808年5月2日这天马德里的西班牙起义者想要阻止法国军队的行动双方爆发了冲突。5月3日也就是第二天拿破仑带着法国军队血洗了马德里导致西班牙被迫加入了战争。
戈雅画的就是5月3日这天**起义者被法国军队抓到并枪杀的一幕**。我们能看到画面里有两个阵营,左边是被抓的革命者,右边是射击队,绝大多数的受害者在稍远一点的很小的空间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f/28/cf086fbdc912be5997b2c7d9138a7328.jpg" alt="" title="《1808年5月3日》局部">
画面里最强烈的对比就是**革命者和大兵们的对比**,革命者手无寸铁,而大兵们却手拿着钢枪。大灯笼在士兵的脚下,它照亮了现场,凸显了整个场面的戏剧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e/8d/1e07b9ac24cbc1022f878e85c987e98d.jpg" alt="" title="《1808年5月3日》局部">
首先照亮的就是这群受害者,其中包括一个身材矮小的在祈祷的修士(强调教会的失败)。然而,场景的主中央才是主角,就是受害者怀特,**他举起双手向天空,等待致命的一击**,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被子弹击中之前,他那种等待的痛苦和绝望。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f/11/3fe4c1f22650197411930da5bfe54111.jpg" alt="" title="《1808年5月3日》局部">
他的脸具有典型的西班牙裔特征,虽然没有美感,但是却充满了勇气、愤怒、恐怖和难以置信的感觉。他的白色和黄色衣服,除了和灯笼的颜色相呼应外,还暗示他是一个**朴实的农民阶级**。从视觉上来说,亮颜色会抓住我们的注意力。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5/7f/d53aea48yybd86b294eyyf8456b2e97f.jpg" alt="" title="《1808年5月3日》局部">
画里面其他的革命者行为**象征着人民的感情:**一个男人紧握着的拳头代表着人民的愤怒;另一个男人以绝望的姿态鞠躬,代表那些投降的人;还有一个人用羞愧遮住了脸;四分之一的人以骄傲的蔑视、仇恨地看着穿制服的刽子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2/5e/f258498a0ed4025a229c5118d551465e.jpg" alt="" title="《1808年5月3日》局部">
相反,右边的射击队,他们背对着观众,隐藏在阴影中,都持着刀端着枪,戴着黑帽子和厚大衣。戈雅描绘士兵的肩膀,却掩藏了脸庞,凸显出躺在地上的牺牲者生命的栩栩如生。而**大兵们成为一台真正的“无情杀人机器”,僵化、暴力和不人道,几乎是被操控着一样,毫无感情**。此外,在不影响画面的情况下,干旱的山丘和马德里的城市景观在背景中引人注目。
**整幅画都表达了戈雅对强权镇压弱势力的愤慨之情、对战争残暴的指控。**
但其实,戈雅在西班牙属于自由派,什么是自由派?就是支持革命推翻现有统治的政党。那为什么戈雅还要画起义者的悲惨和可怜、抨击强权呢?他不是应该支持法国来革命的吗?
戈雅本来是支持革命的,但是**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看到很多无辜的百姓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的内心有了波澜,虽然他没有公开发表言论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他用绘画作品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对无辜者的同情**。
>
<p>我强烈希望通过我的画笔使我们英勇抵抗欧洲暴君的最英勇非凡的行为和场面永存。<br>
——戈雅</p>
其实在戈雅46岁的这年也就是1792年戈雅因为一场大病就**突发性耳聋**了。从此在他的世界里,一点声音都没有,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开始用他的心去听声、他开始用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看到了教会和皇室的腐败、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虚伪。
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把路易丝王后画得很丑吗?他知道,他是故意的,他想讽刺这些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们都是徒有其表。他们表面穿得再华丽得体、珠宝再多也没有用,也掩盖不住自己**贪图享乐、平庸无能和不可一世的真实面目**。除了画里的小孩,剩下的人他都画得很丑。
他把自己也画进了《查理四世的一家》,就在众人的身后,身上没有太多的光线,就只是站在身后,默默地看着前面这群“衰落而又愚蠢的皇族”,**让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9/4d/893cf1bf7c06d759ca49fba8166b3a4d.jpg" alt="" title="《查里四世的一家》局部">
后来,他又画了许多关于疾病、死亡、战争主题的作品,他这些作品被称为**“黑色绘画”**。因为作品的色调黑暗、造型诡异、气氛阴郁,让人看了感觉有点压抑和窒息,仿佛被黑暗吞噬。其实这多多少少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家里兄弟八人,他排行第三,他父亲为了养家糊口,曾做过巫师,类似于驱魔师这类的职业。
我们来看一下“黑暗绘画”系列里最有名的一幅作品《农神吞噬其子》。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a/4a/8ac65c5289ce7f6386e6af5e2411074a.jpg" alt="" title="《农神吞噬其子》(Saturn devouring his child)[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819年-1823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你第一眼看上去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到了**血腥、暴力和残虐**?这幅画的故事取材于希腊神话,画中吞噬者是克洛诺斯。他是乌拉诺斯和盖亚的儿子,他杀了自己的父亲后,成为了新的宇宙之王。但是,乌拉诺斯在死前跟他说,早晚有一天你也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为了防止这件事发生,每当妻子生下一个孩子,克洛诺斯就吃掉一个。直到宙斯出生,妻子谎称自己生了个石头,克洛诺斯吃掉了石头,宙斯才得以活下来。
而这幅画描绘的就是克洛诺斯正在吞噬自己孩子以防止他们弑父夺位的场景。鲁本斯1577-1640年也画过这个题材的画但是相比之下戈雅的画看起来十分的恐怖和阴暗。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0/5f/808a7500e2644c496b73da6db159215f.jpg" alt="" title="右图为鲁本斯所作">
画面描绘了农神(塞坦神)食子,我们能看到**面孔狰狞**的农神正在吞噬着他的儿子。我们能从他紧有力的抓着婴儿尸体的双手上感受到他那种恐慌,过于鲜艳的血从他的指缝、口中、婴儿尸体的头部流出,让整个画面的恐怖感更加明显。
农神的身体已经和他的表情一样有些**畸形**。突出的眼球、血盆大口和吞噬的动作像极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教会也好,宫廷也好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吸食着别人,吃自己骨肉(民众阶级)**。
“黑暗绘画”系列作品的画风基本都是这样,充满着令人不安的梦魇、幽灵、鬼魂等等。我们再来看一幅画《两位老人喝汤》。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2/1d/92033afb05798e6fed54323c05650e1d.jpg" alt="" title="《两位老人喝汤》Two Old Ones Eating Soup[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823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看起来还是一样的阴暗和恐怖,色调黑暗和阴沉。画中的两个人面部扭曲、表情狰狞。左侧的老人的目光似乎在看向外面,而她却一手拿着汤勺,一手指着勺子,单从画面来看,是不合逻辑的。但是,画家有意为之,可能在引导着我们思考老人的目光看向的地方。
右侧的老人位置稍低一些,目光紧紧地盯着汤勺,他的左手似乎也在指着什么。两位老人好像在强调着同一件事,一件很有张力的事情,而这件事情我们只能靠想象。
有人也解释为两个老太太在笑,两个人物因年龄和疾病而变形,让两位老人几乎变成了骨骼,左边人的脸几乎变成了头骨,**像极了骷髅,似死神的到来**。
但是,这幅画除了最初给我们的排斥感之外,还向我们传递了其他的东西,也许是同情心,**一种对过去永远不会回来的忧郁感,或者是青春和生命本身的敬畏**。毕竟这时的戈雅已经74岁了他病了一段时间有几次死亡的危险周围发生的一切让他看到了一个越来越困难的世界。
“黑暗绘画”系列的作品大致有15幅被戈雅画在了自己**“聋人屋”**的墙壁上。“聋人屋”是他给自己房子起的名字,这十几幅阴暗、恐怖画风的作品就画在这个两层楼屋子的所有墙上。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画,他也不是为了谁才这么画。也许,他只是在画给自己、画给这个世界看,或者是带着使命感去画。不过,这组黑暗绘画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条条框框,给后世的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画派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后世许多有名的艺术家。
由于是戈雅开创了近代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所以,后人们称戈雅为**近代艺术之父**。
## 戈雅:表达真实的人间观察者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戈雅的画风是奇异多变的?不知道你现在心里有没有一个答案。
从戈雅个人的视角看,是因为他的人生境遇导致了他思想的改变。起初的他只是一个宫廷画师,每天只负责给宫廷里的人画画,他每天看着这些虚伪的贵族们光怪陆离,他若被同化,或许这一生就这么平淡不出彩,成了一个碌碌无为的画家。
但一场病让他失去了听力,这场病不仅改变了他的身体,更改变了他的心灵,给了他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让他开始用心去听。他曾说:“任何大意都是从麻木开始。”于是他变的警觉敏感起来,他发现**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刀光剑影存在于人的内心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3/76/c3b8e4b54c10d2c90285693444776f76.jpg" alt="" title="戈雅相关影视作品">
然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其实,戈雅正好是生在了战争的动乱年代,他的所见所闻都一点点地改变了他。他面对的是战争的残酷、西班牙王室的不作为和各种人性的丑恶,他无法把自己置身事外,而这些却深深地影响了他,也影响了他的艺术。**他把自己当作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把这个时代的屈辱、热血、不公与黑暗都一笔一笔地画了出来**。
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导致了他的画风奇异多变,其实,奇异多变的画风本身只是他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他的一生就像一个在人间的观察者,他观察着一切、感受着一切,他用绘画语言把这一切描摹和刻画出来。**从裸体的玛哈到黑暗绘画,变的只是画风,不变的是对真实的表达**。
在他离乡背井外出求学,对未来一片向往时,在他终于得人赏识成为宫廷画师时,他可能想不到自己日后会遭遇什么,也想不到自己以后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但是,你知道吗?**这世间一切令人唏嘘不已的事情都可以用“本可以”三字概括**。
戈雅本可以只做一个普通的画师,本可以选择普通、平凡但稳定的生活,但是他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相反的路,他不为了什么,只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 罗老师说
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维度学习了戈雅大师的作品,近距离地走进了他的艺术世界。
第一个维度是从社会视角出发也就是戈雅的社会身份。戈雅作为一位宫廷画师去掉磨皮、去掉美颜用iPhone的最高级高清版本的原相机真实地记录宫廷华丽外表下的丑陋。
他用玛哈的赤裸来震慑这些虚伪的人们只是用单纯的美就可以让那些心怀鬼胎猥琐的男人们不敢直视。着衣的玛哈同样能让内心不纯洁的人看到后欲望达到巅峰。《1803年5月3日》则是直接地批判了一个时代的耻辱。
另一个则是从戈雅的自我意识出发,他的个人身份。在不能用耳朵去听的时候,或许他能用心去听到这个时代的呐喊,所以他画了这个所谓的黑暗系。让我们看到农神食子背后隐含的这个社会的血淋淋、赤裸裸剥削与压迫。从喝汤的老人的画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对青春、对生命敬畏与向往的戈雅,他也许在惋惜自己无法永远画下去。
其实不管是社会身份还是个人身份,戈雅都是作为画家的身份,他赤裸裸地批判了一个时代,记录了一个时代,**这个乱糟糟的时代也成就了他**。我们能从他多变的绘画风格上看出他的艺术语言的包容性,所以,**他也成就了他的时代**。
## 思考题
今天的思考题是一道鉴赏分析题。下图是戈雅的《埋在沙子里的那只狗》,我认为这幅作品非常超前,很有当代艺术的感觉,你可以试着分析一下,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看法。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6/50/06a4f7d25b61d674d44ba490d4156850.jpg" alt="" title="《埋在沙子里的那只狗》[br]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br]创作于1819年[br]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不是每个时代都可以出英雄的,那个能走出来的人也和普通人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是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就像你我有不同的职业规划,不同的人生道路,却在极客时间相遇,谁又能保证这不会是个契机呢?
希望我们每个人的面会越来越宽,而非越来越闭塞。如果这一讲让你对艺术家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何不把它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呢?我们下期更新见!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6/3d/86807d66918622c809ef1e74fyy1763d.jpg" alt="">
(课程研发:丁洋洋、易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