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研发效率破局之道/个人效能/30 | 答疑篇:关于价值导向和沟通.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81 lines
9.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30 | 答疑篇:关于价值导向和沟通"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2b/1d/2b979dff7ac74c92c0b4fd160b488c1d.mp3"></audio>
你好,我是葛俊。今天,我来针对“个人效能”模块的留言问题,和你做一次展开吧。
在“个人效能”模块的文章中,很多同学留下了精彩留言,阐述了自己对个人效能的认识、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看得出来,大家平时都对提高个人效能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
其中,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我来也 对各种命令行工具的讨论、@Johnson 对编辑器的讨论,以及@Jxin 对价值和目标的思考,真的是非常精彩。
谢谢你们的留言!我很喜欢与你们交流的过程,所以会详细回答你们的每个问题。今天,我从留言的许多问题中,梳理出了价值导向和高效沟通这两个话题,再与你详细聊一聊。
## 工作中的价值导向
在第21篇文章“[高效工作Facebook的10x程序员效率心法](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48170)”中,@Jxin同学与我展开了关于价值取向的一些讨论。从这个专栏的一开始,我就强调了目标的重要性,**研发效能三要素中的第一条,就是准确性**。我们只有先找对目标,后续的行动才会有意义。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什么目标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是职业发展、薪酬、工作生活平衡、工作稳定性,还是实现价值?具体怎么选择,就要看你个人认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了。
比如,@Jxin提出以实现价值为出发点,尽量把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发展摆到一条线,能够做兼顾两者利益的任务。如果实在不能统一,就要多考虑些公司的发展,少考虑些个人短期利益的追求。对此,我很是赞同。
又比如,十多年前我在西雅图微软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朋友特别看重工作生活平衡和工作稳定性。刚毕业,她就在寻找一个有稳定工作机会的方向,后来选定了数据库方向。她认为这个方面的工作会长期稳定,于是在这个方向做到专精。事实证明,她的选择到现在看还是很不错。不用学习太多的新东西,仍然能够有稳定的工作。
虽然我个人更看重不断接触新领域,不断提高、发展自己,和她的价值取向不太一致,但我觉得她的做法也非常棒。她能明确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于人于己都有好处,还能找到具体的实施路径,非常棒!
所以我建议,**平时多考虑下自己最在意的到底是什么**。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有些时候找到自己最在意的事儿并不容易将其实现则常常更有挑战性。所以我再向你推荐一个提高实现目标效率和过滤不现实目标的方法WOOP。WOOP分别是Wish愿望、Outcome效果、Obstacle障碍和Planning计划四个单词的首字母。
**使用WOOP的具体方法是**抽出你不会被干扰的5分钟时间针对WOOP的4个组成部分进行冥想。
第一步是Wish也就是认真考虑我到底希望得到什么希望实现什么这里的“希望”既可以是长期的希望比如5年、10年也可以是短期的希望比如一个月或者就是今天。专注于一个愿望并用SMART原则来具体描述它。SMART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我在下一篇文章中会详细展开你可以先参考下“[SMART 原则以及实际案例](https://blog.csdn.net/limuzi13/article/details/52245983)”这篇文章。
第二步是Outcome也就是愿望实现之后能够达到哪些好结果。在大脑中形象地描绘并体验实现了这个愿望之后我的生活能有哪些正向改变。有研究证明这种形象化考虑正面结果的办法可以大幅提高后续执行计划的积极性和效率。
第三步是Obstacle也就是实现这个愿望时可能有哪些障碍。在这一步也要形象地描绘2~3个最主要障碍的具体细节。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常常会发现平时的一些习惯其实是实现这些愿望的重要障碍。这一步可以让我们在后续执行计划时更敏锐地觉察到障碍的出现从而更好地处理它们。
第四步是Planning也就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可能出现的障碍计划用什么办法去解决它。我们可以使用if-then的结构来处理即if出现障碍Athen使用计划B来解决。同样地我们要具象化这些计划才能在后续工作时迅速反应使用事先计划好的最佳方法去克服障碍。
在我看来,**使用WOOP方法主要有两大好处**
- 让我们对自己的目标更清晰。通过WOOP中的具体思考我们能对愿望有更清晰的认识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在第四步计划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障碍没办法克服。这时我们就要果断放弃这个愿望。这样WOOP能帮助我们过滤不现实的愿望避免浪费时间。
- 提高实现目标的效率。通过具体的这四个步骤,我们会对自己的愿望更有激情,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也更有预期,并且能够更有准备地去解决困难。
在我看来WOOP的效果非常好。在不被干扰的时候花五分钟进行一次WOOP思考对理清自己的目标、清除干扰非常有效推荐你也试试。另外在Coursera上有一个很棒的视频是[对WOOP方法创始人Gabriele Oettingen的访谈](https://www.coursera.org/learn/the-science-of-well-being/lecture/idieS/interview-with-gabriele-oettingen),也推荐你看一下。
## 沟通
在第22篇文章“[深度工作:聚焦最有价值的事儿](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49479)”中,@Landy提出了一个关于沟通建议的问题
沟通的确是高效工作的重要软技能,也是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提高的方向。接下来,我就与你分享**3个高效沟通的原则**吧。
**第一个原则是,沟通时要有同理心。**我们沟通的目的,是在对方身上起作用,要从别人的角度考虑怎样去沟通。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
- 一是,对方的知识背景,从而使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去沟通;
- 二是,对方想要知道什么,才能不绕弯路高效答复;
- 三是,对方的出发点,根据他的出发点将对话引向双赢的方向。
**第二个原则是,外在表现很关键。**中国的文化比较内敛,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强调内在美,忽视外表,这就会引导我们形成忽视外在表现的习惯。因此,我在美国工作时吃了不少亏,做出的东西,却被会表现的人抢走了大部分功劳。这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内敛”实际上是不对的,很多情况下外在表现更重要。
比如你的内心对一个人非常好但是你的脾气很暴躁总对TA发脾气做出对TA不好的举动。那你对这个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我认为你的实际行为、外在表现对这个人造成了真实伤害你内心的好并没有实际作用。所以你对TA是不好的。
外在表现很关键这个原则,在开发工作上表现为我们不但要重视实际的工作,也要重视别人对我们工作成果的感知。**很多开发者从内心抵触PPT我觉得这就是高效工作的一个重要阻碍。**我们确实需要花一些精力,去考虑如何把我们做出的东西更好地呈现出来。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来虚的,具体做出东西才是王道,是前提。
**第三个原则是,冰山原则,**是美国软件界大佬Joel Spolsky周思博提出来的。
这个原则对软件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间的交流非常有用,指的是一个软件应用系统比较复杂,就像一座冰山。但是,它表现在外面的只是一小部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一样。如果你沟通的对象对软件不熟悉的话,他就会认为,冰山上的可见部分就是全部工作,或者说是绝大部分的工作。
这样的结果就是软件开发人员在做项目进展演示的时候如果演示得很完整、漂亮对方就会认为你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即使你已经提前强调过这只是在界面上做的一个Demo也不会有效果。因为对方在潜意识里就认为你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们**在做演示的时候,要尽量把界面的完成程度和项目的进展程度对应起来**。比如不要把界面做得太漂亮显示的文字可以用“XXX”而不要用真实数据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对项目的真实进展有比较客观的感知。Joel有[一篇博客](https://www.joelonsoftware.com/2002/02/13/the-iceberg-secret-revealed/)专门讲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推荐你阅读下。
## 小结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了,希望能对你梳理目标和提高沟通能力有所帮助。如果有你希望深入了解还未涉及的话题,那就直接给我留言吧。
接下来,我们就会开启新的模块了,进入管理和文化的讨论。在下一个模块,我会重点与你介绍硅谷的管理、文化,以及在国内的一些落地实践,希望帮助你了解如何利用管理推动高效研发的落地,以及如何使用文化来激发团队成员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研发效能。
感谢你的收听,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分享你的观点,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起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