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邱岳的产品实战/模块四:产品会客厅——场景化处理你的产品疑难杂症/产品会客厅 | 面向大众的通用型产品VS受众面少的垂直领域,二者如何博弈?(下).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18 lines
13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写在前面的话
在上期的产品会客厅我分享了自己在QCon的主题演讲垂直领域的空间和机会。我们讲完了第一部分广阔市场的大众型产品和在垂直细分市场的产品两者在执行策略上的差异。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第二部分来看一看应该如何找到垂直领域并实践你的产品。
<video preload="none" controls=""><source src="https://res001.geekbang.org/resource/video/81/ae/814d983771f8af4fba67af0e2fe0f9ae.mp4" type="video/mp4"><source src="https://res001.geekbang.org/media/video/81/ae/814d983771f8af4fba67af0e2fe0f9ae/sd/s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source src="https://res001.geekbang.org/media/video/81/ae/814d983771f8af4fba67af0e2fe0f9ae/hd/hd.m3u8" type="application/x-mpegURL"></video><br>
邱岳QCon分享完整视频
## 第十三期问题
>
如何去找到适合的垂直领域,并做出自己的产品?
## 邱岳分享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大众通用型产品与垂直型产品的博弈,那么在垂直领域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实践,怎么做这样的产品呢?这也是我们的第二部分内容,这里有几个方法以及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会逐一去和大家分享。
### 具体的力量
第一个叫具体的力量。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去看那些国民应用,比如微信等等,就是这一类所有人都在用的东西,我们去交叉垂直领域,或者垂直人群,在这里面就可以高度抽象出我们要做的事情。
比如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乘以职场我们都知道微信已经这么牛了那做这个IM还有什么机会呢但是钉钉冒出来了还做得很成功。
我们再来看快递,顺丰韵达已经非常成熟了,做快递似乎已经没有细分市场了,但是如果说我们去看某一种具体品类的,还是有很大的市场。我一个朋友现在创业在做的事情,他专门去送那个检验的标本,比如你的血样,这个东西的快递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如果你去看短途快递,或者去看食品的快递,你会发现,当你具体到某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的时候,你一定会找到新的机会和通用产品没有做的新功能。
我也可以分享一下我们公司的实践我们无码科技做了一个产品是TMT领域的咨询阅读器也就是把互联网、通信、媒体相关领域里面的资讯提取出来去提供这些资讯的聚合和阅读。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些特别具体的应用。比如说标题筛选、鉴别和生成。大家知道如果面向的是全部的新闻资讯我想去做一个标题挑选或者生成的能力是非常难的但是当你把场景缩小到TMT领域时你就会发现比较简单。这时候你就可以方便地用神经网络去训一些模型去做区分和鉴别。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去做实体识别和知识图谱这些听起来非常难但如果我们把场景缩小到TMT领域你的实体就变得非常简单甚至直接用手就可以算出来。
我们也可以把用户的需求满足得更为具体。比如我们去提取公司的市值当你在看看TMT领域新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公司好多都是上市公司你可能有看他们市值的需求同时你会发现因为上市的地方不一样他们的市值币种是不一样的当你想要去比对不同市值币种的时候你可能脑子里会顿一下。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市值统一翻译成美元,然后让呈现出来的效果更好。这样的需求你很难去想象新浪或者像腾讯这样的大媒体会去做。因为这是很细分的一个东西,它不会照顾到具体人群的诉求。
当我们把领域缩到足够具体、足够小。那么你在这种垂直细分领域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事情,也可以把用户的需求满足得非常细致和具体。
### 算法的力量
第二个是算法的力量。 我们去发现,非结构化专业数据的清洗和应用,在垂直领域里面有非常大的可发展空间。大平台大公司通常需要处理的是大量的、尽可能通用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贮备,而当我们垂直到某一个细分领域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找到更细致的处理方法。
所以我们当时寻找垂直领域产品和通用性产品之间的数据差异的时候,有这么几个非常明确的点。
**第一个是数据量适中。** 关于数据量适中,我自己的感觉就是,你起码有几万到十几万这样的量,大公司可能面对的都是千万上亿级别的数据,他会觉得这个量不屑于让他去洗,而一些小的没有技术实力的团队用人去清洗,几万到十几万的数据,他又洗不过来。
这就像在战场上,这我们作为普通的创业团队跟巨头是永远没有办法正面抗争的,你拿着步枪上去,人家都是坦克,你打不过的。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把它拖到巷战,或者拖到丛林里的时候,它这个别扭,它不会进来,在这种时候,我们就会有机会。
**第二个就是数据非标。** 什么叫非标?就是你的产品没有办法从某一个地方,拿下来一个干干净净的,有标准的一个数据表格,如果说能拿下来,你能拿别人也能拿,大公司更能拿,他们更有这种获取数据的力量。
**第三个就是动态性强。** 我们希望这个数据,它是不断在变的,因为静态数据会有一个什么风险呢?比如说你提供一个接口,人家顺着你的数据量挨个爬一遍,爬一遍回来自己就存下来了,后面基本没你什么事了。
所以,我们希望这个数据是在不断变的,也就是说越动态,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一个具体的算法过程,去把这种非标的东西处理成标准化的东西。这也就是我们的机会。
最后,我画了一个这样的四象限,横轴就是用户量大和数据量大,纵轴是数据的动态强,数据非标,这样的数据获取比较难,因为有专业深度。
大部分的平台性的企业,或者平台性的产品都在右下角的这个区间,而作为垂直领域的小的创业团队,它有可能是在左上角,我面对的是垂直领域的事情,所以我面对的是垂直领域的数据,它的量可能不是那么大,但是它很动态,它很专业。如果我们可以整理好这些数据,这就是我们可以与大厂竞争的地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63/83ede6dbabf2d7c815ecb24a51cd2b63.png" alt="">
## 持续的力量
第三个是持续的力量,也就是持续地做产品打磨所带来的价值增量。我们发现,现在愿意去秉持匠人精神,或者说愿意去持续打磨产品的团队和人越来越少。我觉得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大公司催得急,或者股东催得急,甚至是竞争催得急,所以你就想要去赶紧获客。
现在最火的是什么?最火的是增长黑客,是怎么在朋友圈里裂变,怎么做分销,这是最火的东西,但是已经很久没有人提出来说,我们要看看产品价值,去看看如何满足用户,从而提升产品价值这些事情。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长期在某一个点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打磨产品,才有可能让这个产品越过某一个门槛,让它成为一个好产品。
前段时间,我获知了某一个创业团队,它的产品还不错,但就是由于比较激进的投资策略,出现了一些困境。在我们的行业里头,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让它快速地扩张、招人、获客、买量,结果在产品还没有到一个很好的程度时候,没有撑住就挂掉了,
这个意味着什么呢?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产品不好,或者我们的场景不好,解决方案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等到它满足用户需求,等到它真正发展起来成功的那一刻,我们过早地倒下来,过早地被干掉了。
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会有一大堆人骂你,别人说:“你看你这个不行,从战略上有什么失误。”我们作为产品经理不要被他们影响你自己的心态,你发现很多成功的产品在最早的时候都会备受指责。
我在前几天还看到一个文章讲微信,微信最早发布的时候那个评价都是负面的,说它垃圾,还不如飞信,飞信还可以发给手机,微信是什么垃圾东西。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很好笑。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把你的产品不断地打磨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就在讲MVPMVP很好我可以快速用一个小东西去验证我的想法但是很多时候产品是需要你投入更长的时间才能去打磨到你想要的那个程度的所以我们再多坚持一段时间看看。
不过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点,我们要去控制团队的成本,控制团队的规模,因为就像刚才说的,如果你快速扩张,你可能很快,你付不起团队里面的工资你就挂掉了,我们控制下规模,不断去打磨,等待他真正要扩张的那一步,再去投入。
## 渠道的力量
最后一个是渠道的力量,这里我举的例子是小程序,这部分内容我也会在专栏后面的文章中讲到。我自己在微信小程序里面做产品积累的经验是:为什么微信小程序可以火,就是因为当我找到一个做这个事情的人,我为他创造价值以后,他可以帮我找到同类人群的位置在哪。
比如我是产品经理,我有很多产品经理的群,我的朋友圈里头有很多产品经理,我觉得这个东西好,我一分享,我非常精准地触达了这部分人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微信小程序有了这个很好的增量。
所以,这里我建议大家去做一些小程序。因为小程序目前红利期的窗口正在大开,并且这个红利期的窗口时间,会比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中的红利期的时间窗口更广。因为它没有特别显著的留存手段,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心化的入口。
你今天抢到的用户,如果你价值做不好,留不住他,明天他就流失了,这部分用户又重新退回到了公海,或者说我们说这个没有被抢到这个池子里面去,又有更多的竞争者跟你平等的去抢这个用户,它的窗口期相对会比较长,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试试做小程序。
**在最后,算是一个呼吁,也算是一个总结,我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怎样去做事情?**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我建议大家从垂直和具体的场景去入手,去做那种足够尖锐的产品。你可能用两三个人的小团队快速去做,快速去打磨,快速去优化,做一些可能只有这一部分用户能够感到满足,能够有这种美好体验的这种产品。
对于**巨头**来说,我们希望巨头能开放一些你们的资源,比如说微信小程序,虽然有点保守,但是它很好地开放了微信现有的关系链和它的用户池,让我们这些没有广泛获客能力的人,去从微信里面获得用户。
如果你是**巨头里面的小团队**,我希望大家能够有足够长的时间段去获得生存,如果说有建议,希望你们能物理隔离,就不要跟大队人马呆在一起。否则,你的时间窗口可能会不够用,或者你很容易去复用大团队里面的中间件之类已经造好的东西。你可以隔离一下自己的团队,可能效果会更好。
我认为产品经理的黄金时代,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重新到来。当我们的获客,也就是用资本也好,用运营手段也好,去抢流量、抢用户的这些事情,慢慢地走向天花板的时候,我们就会转过头,希望把产品做得更好,用价值去保留用户,去让用户留存,这个时候产品经理的价值才会真正的发挥出来。
所以,我很希望所有看见这段文字的产品经理们,我们都能够把自己作为匠人的这种心态再重新拿出来,去付出一点耐心打磨你的产品,再稍微坚持一下,一起去等待我们的黄金时代重新到来。
感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 精选留言
恭喜幸运用户&nbsp;@pendow 你的留言被抽取成为本周的精选留言。极客时间将送出价值68元的极客福袋一份。1个工作日之内工作人员会与你取得联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0/3f/c0c5639197a34e038922d51eba2a993f.jpeg" alt="">
## 本期讨论
你想到哪些垂直领域的产品,它们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与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