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geek/如何做好一场技术演讲/02 | 怎样有效避免演讲前的紧张情绪?.md
louzefeng bf99793fd0 del
2024-07-09 18:38:56 +00:00

108 lines
8.6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02 | 怎样有效避免演讲前的紧张情绪?"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12/fb/124e0c0c0f1106693dbf6b9495c00bfb.mp3"></audio>
在当前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如何快速有效地提升自己,对每个人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曾经,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学习和思考,古语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现在,还有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分享。
因为只有不断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够更多地和别人交流,获得更多反馈。这样就可以把提升自己这场战役从单打独斗变成团队作战,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在众多分享的方式之中,演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然而,在和很多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说:“我也知道分享对自己的好处,但是就是心里害怕啊,还没等上台就紧张,上了台也是一塌糊涂,手心出汗、两腿发抖,甚至于大脑一片空白,结束了之后经常对自己的演讲不满意。”
所以,紧张是大家在演讲时,特别是初次演讲时,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在下面的内容中,就让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你聊聊如何有效避免紧张情绪。
## 一、紧张情绪并不可怕
首先,我们要接受这样的现实,每个人在面对众多双眼睛的时候,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这可是从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
试想一下,在远古时代,如果一个人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时候,会是什么情况呢?估计是遇到了兽群,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保持淡定呢?
所以,有紧张情绪并不可怕,很多擅长演讲的人,并不是没有紧张情绪,而是他们有比较好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情绪。
## 二、演讲之前要知己知彼
想要不紧张,首先要做到知己,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内容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然后在演讲中给大家呈现出来。千万不要讲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试想一下,那样是不是会心里发虚啊?这种紧张可不是好应对的。
不仅要知己,我们还要知彼,也就是至少要在做演讲之前了解听众都有哪些,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需求,这样才能够针对听众在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让大家在听演讲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收获。
这样就不用担心下面的观众在演讲的过程中扔臭鸡蛋和西红柿了,是不是感觉安全了好多?
知己知彼之后,我们就可以设计演讲的内容了,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演讲的宗旨和目的。
比方说:是要介绍某项新技术,还是要介绍某个架构的演进过程,还是介绍自己在产品开发中的管理经验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一定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三、演讲内容要有价值
演讲是否能够得到听众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否对大家有价值,也就是所谓的“干货”。
价值一般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钱,二是时间。曾经有一位前辈和我说过关于产品价值的观点,在这里也套用到演讲上。
如果听众听了我们的演讲,回去实施一些措施,能够省钱,那么基本上我们可以得到不错的评价。如果能够节省时间,那么也一样。如果既能省钱,又能省时间,那么就体现了非常大的价值,优良的评价应该很容易获得。
而终极目标是,演讲中的内容可以帮大家赚钱,那就更是超出了大家的期望。
如果我们所讲的内容对听众有价值,那么也就不必担心大家事后会有不好的评价,自然可以更加专注于当下,也就不会太紧张了。
## 四、适可而止,不可贪多
很多时候,演讲者会把很多很多内容都塞在一场演讲里面,期望把自己多年所积累的所有经验一下子都讲给大家听。
这种分享精神非常赞,但我们要考虑,演讲一般来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怎么可能讲太多内容呢?那样的效果只能是每个点都点到为止,大家也不会有太多收获。
另外,内容太多,我们需要记的东西就越多,遗漏内容的几率也就越大,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所以,在做演讲的时候,知识点建议控制在三点左右,这样不仅更容易让听众记住,而且自己讲的时候也比较简单,不用担心到时候忘词。
而且,知识点少,结构也比较容易设计。我们在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都是喜欢用总分总的结构,演讲也是一样。
可以先引入话题,提出观点,然后用几个故事或者知识点来支撑这个观点,最后做一下总结。这样不仅作为演讲者不会紧赶慢赶,制造紧张情绪,而且大家听起来也会非常舒服。
## 五、PPT 只是配角
PPT 现在已经是演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呈现想要讲述的内容。
但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在演讲的时候会在PPT上面堆积大量的文字信息然后演讲就变成了读 PPT 。更有甚者,演讲者会躲在演讲台的后面,一页一页给大家读,因为有了演讲台的保护,会让他觉得更安全一些。
然而,这样的效果只能是让人昏昏欲睡,很多人干脆就离开不听了,因为在那里坐着听,还不如把 PPT 拿回去自己看。
那么 PPT 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子呢?我的建议是——多图少字。要知道演讲者才是主角PPT 只是配角。
这样,一方面演讲者不需要让自己的演讲和 PPT 上的文字一一对应,可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还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来做出更合适的调整。
另一方面,即便有时候讲的和最初计划的有些差别,也不用担心被听众发现,因为没有 PPT 这个奸细,谁都不会知道我们原来想讲的是什么,自然也就降低了紧张的可能性。
## 六、别让正式演讲是你的第一次
我们在正式演讲之前,应该尽可能多多练习。不仅要自己练习,而且至少要在公司内部或者在小伙伴面前和大家讲几次。很多时候,不讲几次,不得到其他人的反馈,光靠自己空想是不知道从哪里改进的。
当然,很多朋友会说,那有些困难,毕竟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人,限制太多了。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找个小黑屋,架上摄像机(用手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自己面对着摄像机讲一次,然后自己悄悄找个地方观摩一下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挑挑毛病。
一般来说,第一次看自己在摄像机里面的表现,我们都会很崩溃,因为会看到其中的自己和想象中的形象有很大差别。
但是,如果能够挺过这一关,我们的演讲水平就会有不小的提高。因为用这样的方式,我们会注意到很多不自觉出现的习惯,像挠头、摸鼻子等小动作,还有平时不注意的口头禅等等,如果能够稍微注意一下,再加上必要的练习,就可以提升演讲的质量了。
另外,讲了几次之后,就会找到那种演讲的感觉,当真正演讲的时候,也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让自己更有信心,也就不会太紧张了。
## 七、把握好最初的五分钟
有些演讲者害怕因为紧张而忘词,就采取了背稿的方式。不过真的不建议把所有内容都背下来,那样的话负担很大,而且一旦忘了一点,就会陷入“紧张-忘词-更加紧张”的恶性循环之中。
那么要背多少呢?我一般只会背下最前面五分钟的内容,其中可能会包括:
1. 自我介绍——这里最好能找到一种比较风趣的方式来介绍自己,让自己和听众拉近关系,也放松下来;
1. 演讲的题目——这个一定是不能忘掉的;
1. 演讲的内容简介——前面讲到了内容最好控制在三点左右,每一点一句话描述就好,这样也有利于自己在后面的演讲里面始终记着要讲的内容。
很多时候,我们在上台的最初五分钟是最紧张的,如果可以顺利度过,那么后面就很容易把紧张感转化成兴奋感,后面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 总结
总之,想要做好演讲,我们可以从以上七点来做好准备,那样就可以在真正演讲的时候顺利地把紧张感转化成兴奋感,为大家呈现出一台精彩的演讲。
**本文作者**
侯伯薇:未来邦科技创始人,英国皇家工会 CIPMT 认证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