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geek/编辑训练营/05 | 怎么才能写出一篇好新闻?.md
louzefeng bf99793fd0 del
2024-07-09 18:38:56 +00:00

132 lines
15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05 | 怎么才能写出一篇好新闻?"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a4/39/a4a086cb16adfe74b352e06d10eaa139.mp3"></audio>
你好我是张晓楠。看到我要跟你聊聊怎么写一篇好新闻你是不是马上冒出这个念头新闻谁不会写啊相对于那些动辄几千字上万字、准备半个月一个月的深度大稿来说新闻好像确实比较简单——它字数不多一般也就1000字左右它没有华丽的描写所以不太考验编辑的文采。但是我在成为编辑的第一天我的主编就告诉我写一篇好新闻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也是编辑必备的基本功。
我当编辑的时代还是纸媒体时代,纸张和印刷都是有成本的,所以那时候如果你的新闻废话太多,你就要不停地删删删;如果你的新闻报道失实了,文章发表之后你要做检查甚至登报道歉,那会儿可没有删稿这么一说。
现在互联网时代,新闻量剧增,传播速度也飞快,但是我们却经常会被一个吸引人的标题“骗”进一篇文章,然后大失所望;或者逛遍了互联网去了解一个新闻的来龙去脉,却找不到一篇讲得明白的文章。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是因为很多作者并没有接受过新闻写作的培训,他们还真的以为“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呢。再加上流量运营的一些新玩法带给大家的错觉,以为一篇阅读量高的新闻,就是好新闻,于是就不去仔细打磨内容质量。
读到这里,你可以稍微想一想,如果你也认同高阅读量不能跟好新闻划等号,你再往下学习。
## 什么是好新闻?
要想知道什么是好新闻,先要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其实是有广义、狭义之分的,广义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各种文体,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畴之内;而狭义新闻,引用《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的定义,才是咱们今天要聊的主角:**新闻是指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strong><strong>使**</strong>一定人群**<strong>了解**</strong></strong>
看到这句话是不是觉得有点晦涩?没关系,我来帮你把这句话拆解成三个部分,提炼出几个关键词。
**第一部分:概括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于事件的发生只需要按照5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的原则做尽可能简短的概括文字要简洁。这时候你要记住第一个关键词文字简洁。
**第二部分: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这句话中迅速及时、新近发生都是在强调快。做新闻快是王道。在互联网时代快就更有意义了。同样一篇新闻你比其他媒体早发布五分钟阅读量可能就是10万+和1万+的差别。所以你要记住第二个关键词:快。
**第三部分: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这里所指的一定人群,就是我们的用户。每个媒体的用户群体不同,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事实也会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帮助用户去甄选、判别值得他们关注的新闻,带给他们收获,这里边的关键词就是:有价值。
所以要想知道什么是新闻,只要记住三个关键词:文字简洁、快、有价值。通常你点击进去结果发现大失所望的新闻,都是在这三个关键词上出了问题。而有了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完全可以去判断什么是一篇好新闻。
先说**文字简洁**。我在网上随意搜索了一条新闻:
>
近期农夫山泉采用全球领先技术重磅研制的植物基酸奶新品即将上市。金猪吉祥的2019年快消界一向以“会生孩子”著称的农夫山泉接连推出重磅新品可谓火力全开…
这条新闻简直就是文字简洁的反面教材,在这里我可以教给你判断文字是否简洁的一个标准,那就是看文章里边形容词、副词用的多不多。在农夫山泉这篇新闻里边:全球领先、重磅、火力全开……统统都是这类词,这类词应该是你在撰写新闻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的。取代这些词的应该是什么?应该多用动词和名词。比如你想说明农夫山泉这款酸奶全球领先,那就要用使用了什么技术、以及具有说服力的数字,来证明“领先”。换个角度看,文字简洁也是要让你保证新闻的客观性。
当然你也不能被文字简洁给误导了,然后说我的新闻越简单越好。所以我这里要特别解释下,我所强调的文字简洁是你在新闻的行文风格上要简单,而非新闻的整体交付。事实上,编辑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新闻事件补充背景信息,从而让信息更为丰满**。所以,仅仅用一段文字来讲述“发生了什么”是不足够的。你需要为发生的事件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梳理编写你所获悉的信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2018年10月29日IBM以340亿美元收购红帽的新闻编辑在报道这篇新闻的时候如果只介绍交易金额这样的细节其实是没有提供增量信息的。因为交易细节再详细也没有新闻稿详细。
但是如果编辑能够把两家公司此前的营收状况对开源领域带来的影响IBM在混合云上的短板……这些增量信息提供给用户就会提升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用户只读这一篇新闻就足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说完新闻的第一个关键词,咱们继续说第二个关键词:**快**。我跟一个媒体主编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们的编辑每天八点上班,有一段时间为了跟另外一家媒体抢速度,他们的编辑改成早上七点上班。
**所以想要比别人快,就要比别人勤奋,**InfoQ的编辑未必需要早上七点上班但是可以每天早上睁开眼养成刷线索的习惯。线索包括几个维度
- Hacker News、Reddit等聚合类线索源当天的重磅、热点事件会通过算法进行排名
- 你所关注公司、人的社交媒体比如国外的Twitter国内的微博、知乎、朋友圈甚至你平时潜水的微信群
- 你所负责技术领域的一些公司技术博客、技术网站或者开发者社区;
除了刷线索外你还应该试着去构建你的资源池让资源池里的专家、厂商PR……变成你获得独家信息或者首发信息的渠道。
读到这里你可能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如果写新闻只拼快,那当编辑不就成了体力活了吗?其实快的前提,是要迅速判断一个新闻是否值得被报道。这就引出判断好新闻的第三个关键词了:**有价值**。
前不久我们的编辑去美国参加微软Build大会她跟我们后方的编辑一起熬夜去报道大会当时我们的报道是媒体中最快、最全的但是阅读量并不高而比我们晚的一家媒体选取“微软推出命令行工具Windows Terminal让开发者可以使用Windows电脑做开发”的角度做了一篇报道文章发布后阅读量迅速超过10万。
我们的编辑后来告诉我当天在现场面对Azure和Windows两场发布会他们判断Azure值得报道而Windows Terminal的新闻恰恰发生在了Windows那场。这件事情看上去是我们的判断力出了问题但是判断力的背后其实技术敏感度是关键。
对于InfoQ来说要想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关键是提升技术敏感度。这也是我个人认为写一篇好新闻最难的事情。
对于每一位致力于写出好新闻的编辑来说,都应该把提升技术敏感度当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儿。对我个人来说,财新传媒总编王烁在《跨界学习》里边说的一段话给我的启发还挺大的:
>
除了新闻工作,我在其他领域都不是专家。我的兴趣是付出两成努力,就一个问题懂得八成,剩下两成留给专家,我则已出发前往下一个地方,面对下一个问题。
这句话让我找到一个提升技术敏感度的方法,就是借助媒体平台和记者身份,多找专家去采访、交流、吃饭聊天。如果说文字简洁、新闻快速都有方法论,提升技术敏感度其实没有方法论。
## 如何写一篇好新闻
在新闻写作上我有一次堪称噩梦的经历。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911但是因为一整天都在改一篇稿子我都顾不上去看911这么重大的新闻。
由于时间太久远当时写的什么新闻我实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这篇新闻被我的主编毙了7、8次她只是告诉我新闻写得不好但是我不知道哪里不好。当我已经改到崩溃的时候只好去求助当时我们报纸的总编。她当时看到我的新闻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的话你的新闻结构出了问题。
虽然那时候我当编辑已经有3个多月了但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并不清楚一篇新闻应该用什么结构来写。当时的总编带着我从标题到导语到正文的第一句、第二句……逐句进行了修改。那时候我才知道写新闻是有结构的。
那次的经历真的让我的新闻写作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我知道要怎么写新闻了。
就⼀篇完整的新闻来说,分为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无论采用什么结构进行写作,这三个部分都必须有。今天咱们讲讲新闻写作最常用的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在新闻写作中,每个段落都⽐它后⾯的段落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章第⼀段的导语部分是一篇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仅仅阅读导语,就能了解全文意思,这就是倒⾦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写作、快编快删、快速阅读,符合新闻“快”的特点;缺点是不能体现个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a/60/eadd9230a8ae735d42fc08dc0f0ad060.jpg" alt="">
从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咱们说说怎么写一篇好新闻。
标题就是新闻的简要概述,标题要承担两个作用,一是让用户从万千新闻中一眼就对你这篇新闻感兴趣;二是让用户仅仅阅读标题就可以得知关键信息。有关如何给文章起标题,详见另外一个章节。
其实你在写标题的时候,就能够判断出来你的新闻好不好了。通常来说,一篇好新闻,你在写作一开始就会轻松地把标题先写出来;如果文章写好后你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标题,那就说明这篇新闻你都不知道写的意义在哪里,很大程度上这就不是一篇好新闻。
导语简单来说就是新闻的第⼀段。导语中要回答出新闻的5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西方记者把导语称为hook意思是钩子还挺形象的就是把用户钩住吸引用户往下阅读。
在倒金字塔结构中,对导语的要求是文字简练、言简意赅;仅凭阅读导语,就能了解整个新闻。
>
一连数天,华为海思事件持续发酵。今天根据路透社最新报道,谷歌已经暂停与华为的业务,这意味着华为只能使用开源版本的安卓系统,无法访问来自谷歌的专有应用程序和服务。晚些时候,彭博社报道称,英特尔、高通、赛灵思和博通在内的多家芯片制造商告知其员工停止对华为供货。随着手机操作系统的至暗时刻到来,华为的 B 计划在哪里?前路漫漫,是否还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华为?
写好了标题、导语,就该进入主体部分了。标题、导语就好像楼房的地基,如果地基已经夯实了,盖楼应该相对比较快速。
主体部分的写作有一个要诀:在写作之前,你假想三个⽤户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新闻写作中回答这⼏个问题。
今年InfoQ公众号第一篇10万+的新闻是腾讯成立技术委员会的新闻。这篇新闻在介绍腾讯技术委员会组织架构、目的目标方面其实与其他媒体并没有什么不同这都是公开的信息。但是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达到10万+呢?因为它的增量信息中回答了几个用户关心的问题:
- 腾讯的技术怎么样?答案是饱受诟病,欠下了非常沉重的技术债;
- 这个技术债要怎么还呢?答案就是要从组织架构上来还;
- 为什么腾讯和前不久的华为都选择要做代码重构和中台建设呢?答案是切合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要想写出一个好的正文,记住这句话:**提出三个⽤户可能产⽣的疑惑,同时确保你已经就这些疑惑提供增量信息。**
不过在增量信息的提供上,很多编辑是有疑问的:如果我的新闻不是最快,也不是独家,我还能找到没有被别人报道的有价值信息吗?
还记得前文提过的技术敏感度吗?技术敏感度有助于你找到增量信息。另外,对于不够快的新闻,增量信息会出现在以下情况中:
- 新闻后续还在发展、发酵,甚至还会出现反转;
- 新闻还有未被别人关注的角度,这个角度还有报道的价值;
- 你采访到了关键人物,给新闻带来了更详细的解读。
记得我们之前报道过一个离职程序员锁死服务器的新闻,一开始的新闻是这家公司创始人单方面的说辞,结果过了几天,事情有了反转,那个离职程序员发表声明阐述了事实真相。
## 总结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首先,你应该学会判断什么是一篇好新闻,好新闻有三个关键词:文字简洁、快、有价值。
其次,新闻写作的技巧可以去学习,但是技术敏感度的提升没有捷径,但是恰恰又异常重要。
另外,新闻写作要在导语的写作上多下功夫:让用户仅凭导语就能够了解整个新闻,而且还能被吸引继续往下读。
最后,在新闻写作前一定要从用户视角提出不少于三个问题。
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了,你可以选取最近你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新闻,试着提出三个用户关心的问题,按照我教给你的倒金字塔结构,试着写一写。如果写作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欢迎跟我交流,当然,如果写作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感想,也欢迎在留言区中和我分享。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d/49/6da17e5854e2b0b6a9d6f456b60eef49.jpg"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