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大厂晋升指南/加餐/加餐一 | 晋升等级:不同的职级体系如何对标?.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42 lines
12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加餐一 | 晋升等级:不同的职级体系如何对标?"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c6/da/c6db952ec4bdbf019edd10c20713aeda.mp3"></audio>
你好,我是华仔。
现在,跳槽已经成为职场常态,很多人都是通过跳槽来实现职级的提升和工资的大幅增长。但是,你在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的时候,很可能在评级阶段面临左右为难的尴尬。
如果你的预期过高,而新公司认为你没有达到相应的等级,那么你可能会错失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但如果你要求的级别太低,在谈薪酬股票的时候又会比较吃亏。
这是因为不同的公司采用的职级体系往往也是不同的。你平时要是不关注其他公司的职级体系,在能力对标的时候,就无法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级别和市场行情。
所以,你需要形成合理的自我级别认知,对各个公司的级别对应关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
为了让你能够清晰地了解公司之间的级别对应关系在这一讲中我挑选了几家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作为例子。我会带你分析它们的职业等级信息让你在面试评级时心里有底能够自信地向HR和面试官提出自己的要求。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2/01/82fc15a678348f3a448ff917885f4a01.jpg" alt="">
## 对比原则
刚才提到,不同的公司职级体系不同,有的是跨越式职级,有的是阶梯式职级。即使两个公司职级体系类似,在级别设计、岗位名称上也会有很多区别,并没有通用的规范来一一对应。所以,我们需要明确一条通用的标尺,来衡量不同公司的两个岗位是否能够对等。这个衡量标准就是**“年度总收入”**,简单来说,**年度总收入相近的岗位基本可以认为是对等的岗位**。
总收入包括薪资、奖金和股票期权等部分,你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去了解:
1. 面试的时候找HR详细了解。
1. 跟BAT或TMD的同事/朋友聊聊。
1. 找猎头聊聊。
因此你在跳槽的时候首先要明确面试定级到底是什么尤其是跨越式职级体系。因为它除了明确的级别之外还可能隐藏的细分等级比如P6可能还分P6-、P6和P6+。另外, 你也要根据谈的薪资来大概推断一下定级是否合理,这样就避免因为过高的薪资期望而错失机会,也不会因为只看级别而损失一些本来可以拿到的回报。
## 阿里:职级硬通货
从目前整个行业的认可度来看,阿里巴巴的层级可以称得上是行业“硬通货”,所以我先从阿里说起,然后再拿其他公司跟它对比。
阿里采用的是跨越式职级相邻级别之间的跨度很大目前技术人员基本上都是从P5开始定级的。你可能在网上还看到过P1P4的等级但这几个级别主要是给一些初级职能岗或者外包定级用的。
下面我从P5开始逐一介绍各个级别的特点。
P5是**应届生定级起点**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以及工作2年内社招高潜人才。
P6是**开发主力**能够独立承担业务需求的开发任务。优秀的P6可能还会带35个人。
P7是**团队核心**要么作为Team Leader带人要么作为初级架构师负责子系统的设计开发。
P7有点像王者荣耀的“永恒钻石”段位很多人到了这个级别就很难再晋升了。它虽然对应的管理级别是**经理**但通常情况带的人在10个以内跟很多其他公司的经理相比团队规模要小得多。所以P7实际上就是一线的主管而已。
P8是**部门核心**基本都是带团队的需要负责一块完整的业务。这里的业务规模可以理解为创业公司的一个初创业务的规模所以P8去创业公司基本就是CTO了。
P9是**业务核心**或者**行业专家**基本算是打工的巅峰了比如著名的安全大神云舒在阿里时是P9。各路业界专家、科研大牛进阿里也基本都是从P9开始定级的比如网上出名的王垠他受邀加入阿里时面试的岗位也是P9级别。
P10是**业界大牛**,从这个级别开始,我已经不太能够用普通的语言来定义了。
如果说P9是“最强王者”那么P10就是“荣耀王者”了。现在科大讯飞的副总裁刘鹏当初拿阿里offer时给了P10Facebook的HipHop项目负责人赵海平加入阿里的时候级别也是P10。
P11是**业界领军人物、科学家**。
这个级别既需要天才还要有运气。比较有名的P11有江湖人称“道哥”的吴翰清他是阿里首席安全科学家、阿里云安全负责人还有阿里合伙人多隆他是淘宝的第一代程序员号称淘宝的“扫地僧”。如果还要拿游戏来类比我愿意称他们是“国服最强”。
我把这些级别的信息整理汇总在这个表格里,方便你查看和对比。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6/9a/e631701b34593605yy7abdff2093ee9a.jpg" alt="">
关于阿里的跨越式职级,我还想补充几点:
1. 像工作年限这些信息,都是针对大部分人的情况来说的,**不是绝对的标准**。比如阿里P6我说“需要工作25年”是因为大多数人工作25年可以达到这个级别但可能有些厉害的人工作5年就达到P8了。
1. 岗位要求是我根据个人经验做的总结,**不代表公司的详细要求**。实际面试之前你还是得对照职位描述JDJob Description进行自我评估。
1. 低于阿里P5的级别我没有做说明和比较因为现在已经基本不会再定这个级别了。
1. 超过阿里P11的级别我也没有做说明和比较因为我对这部分内容并没有什么认知。
## 腾讯:天梯式职级
有了阿里巴巴的职级体系作为基础,我们理解其他公司的职级就轻松多了。接下来,我先说说与阿里并驾齐驱的腾讯。
腾讯在2019年进行了职级的升级不过现在很多技术人员还是更熟悉腾讯以前职级体系。为了方便理解和交流我把腾讯新、旧职级体系放在一起来跟阿里对比。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7/f7/d7a09afbcaefe6f9bffb3aaf9a64fbf7.jpg" alt="">
腾讯内部每年会有两次整体评估如果评估合格就可晋升一个职等。在旧的体系中腾讯大部分员工处于T2.3T3.2区间这个区间基本上对应了阿里的P6P7区间。
腾讯的晋升标准主要有两部分:
1. **硬性指标**,也就是工作年限、考核成绩和是否有重大贡献等。
1. **答辩**,也就是专业通道面试。
在腾讯T3新的9级是一个门槛。因为通常公司从 T2.3新的8级开始会严格要求硬性指标并且安排严格的晋升面试。
## 百度:此总监非彼总监
百度的级别采用的也是跨越式职级体系,级别数字刚好比阿里小一,所以很方便对比。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6/86/06ae44c5fb745c8e3964c444e6ea5986.jpg" alt="">
和阿里类似百度的大部分工程师处于T5T6这个区间。应届生毕业进去会给T2或T3根据学历和面试表现来定级低级别阶段一般都能1年1升从T4开始晋升的时候需要答辩从T5开始晋升就越来越难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套体系里的**“总监”**差异还是挺大的。阿里P9对应的管理级别叫“总监”而百度的“技术总监”是T10相当于阿里P11的高级研究员对应到阿里的管理序列是“副总裁”。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1/55/51286a184c55ff6a6b5e17ddc1715a55.jpg" alt="">
简单地说,百度的总监,其实级别要比阿里高不少。
## 头条:升级就像“升官”
了解完老牌的大厂,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互联网新贵。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字节跳动了,为了交流方便,我们还是叫它“头条”吧。头条的级别跟阿里的对应关系如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7/a5/57950f7c93f2b9yy197e93f36c1841a5.jpg" alt="">
如果只看级别数字编号头条的职级体系似乎是阶梯式的。但从实际的级别差异来看它本质上还是跨越式的。比如头条的2-1和2-2实际上对标的是阿里P6和P7差别很大。
头条的职级体系还有一个特点是级别命名比较有特色。3-1以前是按照**专业线**来命名的比如“初级工程师”。从3-1开始就变成了按照**管理线**来命名了例如“team领导层”。
而且这里的“team”和“部门”覆盖的范围很大。比如头条的3-2相当于阿里的P9在阿里对应的管理岗位是总监这个级别管理的范围已经远远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team”这个范围了。因为我们说的一个team一般是10人以内的小团队。
这种命名方式偏向于从**职责范围**来描述能力,而不是从**专业程度**,在业界也算比较特殊的一类。
## 滴滴:大家都是工程师
至于另一家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的大厂滴滴,它的职级体系跟阿里几乎是完美对应的,具体如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e/95/6e9f067f6334c8767f5d1e0006a72d95.jpg" alt="">
虽然滴滴的级别和阿里一一对应,但它的命名辨识度没有阿里那么高。
首先,滴滴所有级别全都叫“工程师”,不像阿里,还会用“工程师”“专家”“研究员”这样的名字以示区分。
其次,滴滴的命名也很有迷惑性,你很难通过名字判断等级高低。比如“专家”和“资深”,并不能很好地区分,“首席”和“杰出”更是难分高下。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都会被误导,连我一开始也以为“首席”是最厉害的,没想到“平平无奇”的杰出工程师比首席还牛
## 小结
这一讲以阿里的职级体系为标杆,对比了几个知名公司的职级体系以及与阿里职级的对应关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评估自己在行业中大概的水平位置。
我用一张表格来整理汇总了这几家公司的职级对应关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3/7a/83a2853491bf42bc859df3e0b518ea7a.jpg" alt="">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对应关系只是根据级别本身的要求和薪酬来对标的,并不是说实际面试的结果一定遵循这个对应关系。因为决定面试结果的原因,还有你的临场发挥、面试官本身的水平等多种因素。这也是很多人说的“要多面试几家”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综合多次面试结果,才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水平。
另外,美团的职级体系今年刚刚调整,现在还没有详细的参考资料,所以暂时没有加入对比。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在了解详细信息之后,按照我教你的对比原则自己做一个对比。
##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最后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在你曾经的面试经历中,是否有面试定级与自己心理预期差别较大的情况(超出和低于预期都可以),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9/27/b90fa0bacd1983f555fc6a915b885f27.jpeg"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