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大厂晋升指南/职级详解/08 | P6提升攻略:怎么成为独立自主的“项目能手”?.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21 lines
10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08 | P6提升攻略怎么成为独立自主的“项目能手”"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59/5c/5916c28b07bc80238b188cd50dfa6a5c.mp3"></audio>
你好,我是华仔。
上一讲我们学到了P5的核心能力要求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如果能够从P5晋升到P6就说明你已经完成了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角色转变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员工了。这一讲我们就来了解一下P6的能力要求和提升建议。
P6对应的工作年限是25年核心能力要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独立负责端到端的任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
<li>
**独立**P6做的事情跟P5差不多但已经不需要别人带着做了。P5和P6的开发人员都会参加需求评审只不过P5参加的时候只是在听而P6可能就会针对需求直接提出意见。
</li>
<li>
**端到端**负责项目中的某部分功能的全流程相关事项。开发的端到端事项包括需求评审、方案设计、编码、修改bug和上线等测试的端到端事项包括需求评审、测试方案设计、执行测试和上线等而产品的端到端事项则包括用户分析、需求写作、数据分析和竞品分析等。
</li>
P6和P7是业界主要的劳动力这两个级别的人数加起来估计能够占到团队总人数的60%80%。P6级别的主要提升目标是成为独立自主的项目能手。接下来我就从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一一展开进行讲解。<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5/1d/050d31ef60697972ea06a5f8ed73031d.jpg" alt="">
## 技术:掌握团队用到的技术“套路”
P6在技术方面的核心要求是**熟练掌握端到端的工作流技术**因为P6是项目主力劳动力需要参与项目流程中的某些阶段完成分配的任务。
P6级别的技术详细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c/02/fc9160abecdc9c26b730d3aa2bbe5b02.jpg" alt="">
在P6阶段提升技术能力的关键就是**掌握团队用到的各种技术的“套路”**。以Android开发人员为例套路包括设计模式、SOLID设计原则、Android的MVP架构和各类工具比如FiddlerWiresharktcpdump等。不同岗位的“套路”不同你可以自行整理也可以求助团队中有经验的同事。
在P5阶段你可能只要了解一些单个的技术点就能完成工作但是到了P6你就必须知道怎么**整合**这些技术套路,来完成端到端的项目开发任务。
以Java后端开发为例P6需要知道如何将数据库、缓存、面向对象、设计模式、HTTP等技术点整合起来完成某个功能的开发。
### 提升技术深度
除了熟练使用套路P6还需要深入理解套路背后的技术原理和细节提升自己的**技术深度**。
以设计模式为例P5可能只知道每个设计模式是什么意思但是P6还要知道什么时候用设计模式什么时候不用设计模式具体应该用哪个设计模式。
这也是P6能够指导P5的原因**P5只知道whatP6还知道why**。
P6阶段提升技术的时候很容易掉到一个陷阱里那就是**贪多求全**。你可能看了很多技术,其他人说起某个技术点的时候,你都有印象。但其实你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深入学习。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重点抓住跟当前工作内容强相关的技术点和技术套路,深入学习和研究,重点提升技术深度。如果有精力,你再去拓展学习一些暂时用不到、但以后很可能会用到的技术。
千万不要因为短时间内什么流行就去学什么,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学那个,结果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
## 业务:掌握所有功能并深度理解处理逻辑
在业务能力上P6相比P5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P6对功能掌握得更全面。**P5只掌握了其中一部分功能而P6基本上要求掌握某类业务的所有功能。
**二是P6对处理逻辑的理解更深刻。**P5只需要知道具体的需求处理逻辑是什么而P6要求理解需求的“上下文信息”比如需求给用户/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设计5个步骤而不是3个步骤为什么竞品的功能设计跟我们不一样。
P6级别的业务能力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2/e7/2290b770eb4292c3ceb1dc0c0ac680e7.jpg" alt="">
P6级别提升业务能力的核心方法是我自创的**“5W1H8C1D”分析法**。传统的“5W1H”分析法只关注需求的功能属性所以我在“5W1H”基础上又增加了对需求的质量属性8C和上线后效果1D的考虑。
这个方法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清楚的,我会在课程的**专项提升**部分专门用1讲的篇幅为你详细介绍。
除了这个方法之外,认真做好**竞品分析**也很重要。通过对比竞品和自己的产品类似功能的差异、优劣,你能够更好地理解业务。
## 管理:推进项目中的子任务
P6管理能力的要求主要是能够**负责项目中的子任务推进。**
具体的管理要求,我总结在了这张表格里:<b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2/b6/52fb8ed841cayy1efd42d41c375238b6.jpg" alt="">
### 工作量评估WBS分解法
P6的管理职责包括任务的工作量评估、计划制定以及分配和跟踪等。其中工作量评估是P6的核心职责而计划制定以及分配和跟踪主要是配合项目经理来完成的。而且工作量评估的准确性是第一步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合理性。
所以掌握工作量评估的有效方法也是P6在管理方面的核心能力。
很多人在评估工作量的时候没有依据,所以心里比较虚,如果项目经理或者产品经理稍微挑战一下,就会很容易退让,导致工作量被压缩。到了实际项目执行的时候,他们发现工作量评估偏少了,为了赶上项目进度,就只能加班加点。
我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四种评估方法:
1. **拍脑袋法**:让团队有经验的人直接拍脑袋想一个工作量数字。
1. **扑克牌法**找35个人员每人给一张小纸条每个人把工作量评估写在纸条上最后取平均值。
1. **对比法**:参考曾经做过的类似的项目,看看之前的项目工作量是多少,然后以此为基础想一个数字。
1. **WBS分解法**把需求拆解为多项小任务单独评估每个小任务的工作量然后汇总评估小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可能采取上面这3种方法。
从实践经验来看WBS分解法的效果是最好的评估的误差基本上不会超过20%。
WBS的全称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中文翻译是“工作分解结构”。WBS分解法的原理是通过把项目工作按**阶段可交付成果**分解成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
我们以朋友圈点赞为例开发人员采用WBS分解方法可以得到下面这个任务分解表格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1/2a/71fa7dec065718a574c04788bayy7d2a.jpg" alt=""><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d/a8/2d347f7d1cde0527b61af684f1771ba8.jpg" alt="">
对于分解出来的子任务项,我们就可以用“拍脑袋法”评估工作量了。这样做能够兼顾效率和效果,因为子任务项已经比较小,基本上你凭经验就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结果。就算单个任务项有偏差,也是有的偏多有的偏少,最终的偏差反而会互相抵消。
### 避免过于乐观加Buffer
大部分人在评估工作量的时候都会比较乐观而且在项目过程中可能有各种意外出现比如某个开发或者测试人员生病。在实践中为了避免过于乐观的评估给后面的项目进度带来风险我们往往会采取加Buffer缓冲的做法也就是说将评估的初步结果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来作为项目的工作量。
还是拿朋友圈点赞功能来说明如果初步评估的工作量是14人天Buffer系数取1.2那么最终做项目计划时参考工作量就是17人天14*1.2 = 16.8 ≈ 17
这个Buffer系数可以在1.21.6之间浮动一般根据项目的复杂度决定。全新的业务功能Buffer会高一些在已有业务功能上修改时Buffer会低一些。
## 小结
这一讲我基于COMD能力模型给你详细解读了P6级别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应的提升技巧。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讲的重点
1. P6的核心能力要求是独立负责端到端的项目任务主要提升目标是成为独立自主的“项目能手”。
1. 技术方面P6需要掌握团队用到的各种技术的“套路”重点提升技术深度学习时要避免贪多求全的心态优先深入学习跟工作内容强相关的技术。
1. 业务方面P6需要掌握某类业务相关的所有功能并深度理解处理逻辑主要的提升方法是“5W1H8C1D”分析法和竞品分析。
1. 管理方面P6需要负责项目子任务推进包括工作量评估、计划制定和沟通协调等。评估工作量的时候建议使用WBS分解法先拆解成容易评估的小任务然后独立评估每项任务最后汇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1/dc/6125c35396c1f8742b4bedb6a7ddd2dc.jpg" alt="">
## 思考题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给你吧。P6的能力要求已经比较全面地覆盖了技术、业务和管理三个维度。假如你是晋升评委你会怎么分配这三个维度在职级能力中的占比呢理由是什么
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4/2f/34151e4ae91f1fcce05d781936a3162f.jpeg"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