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如何看懂一幅画/看懂油画/10 | 你知道最早的平面广告是什么吗?.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279 lines
26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10 | 你知道最早的平面广告是什么吗?"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db/49/db55a2f1d1fbba67fbbc4456e57dbd49.mp3"></audio>
你好!我是罗桂霞。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如何分析画家的艺术情绪,通过讲解五个基本招数,相信你已经可以对一个作品里的艺术情绪作一个简单的判断了。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混圈”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
我们可以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艺术符号是画家想要传达的内容,艺术情绪是画家想通过这个内容给我们传达的意图或者目的,那除了内容和目的,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
其实,**我们还应该关注的就是画家的传达方式**,也就是说,画家在安排内容时是用了什么样的方式,他又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他的意图的?比如说,同样画维纳斯,同样想表现出维纳斯的美,每个画家所使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
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说,**表达爱情,我可以说“我爱你”,我也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在绘画这种图像语言上,我们就把画面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表达称为艺术的视觉传达,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上一讲,我们说过,画面是有力量的。不同的视觉传达手段就会有不一样的画面效果,不一样的力量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而如果我们纵观西方艺术史,在视觉传达这个部分,**壁画是做得最早、最强、最厉害的**,可以说,壁画奠定了整个油画艺术史的基础。
我们要学会看懂油画,壁画是一个避不开的、大的知识点,毕竟油画就是由壁画演变而来的。如果现在没有工业颜料的话,色彩携带和运用不会那么便捷,我们或许还停留在壁画和蛋彩画那个阶段,而且壁画还是欧洲艺术的最主要载体。
那么,这一讲,我们就通过壁画来分析一下艺术的视觉传达。
## 西方宗教壁画
我们在[第1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64354)的时候,曾讲过油画的历史起源。人类从在山洞里的岩石上绘画开始,到后来在教堂上的墙壁上作画。在壁画的这段历史里,尤以中世纪的宗教壁画发展的规模最大、最为兴盛,可以说,**宗教是第一个把视觉传达作为宣传手段来使用的**。
现在西方的教堂最多的就是壁画,是宗教的教堂撑起了西方的艺术。因为宗教不仅给艺术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宗教教会还资助了很多艺术家为其进行创作。
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学习的这些壁画,以基督教的故事为基线。我们通过对宗教壁画如何运用视觉传达来分析这些壁画,让你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视野拓宽,让你的艺术修养和见解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开始艺术在这一时期的唯一作用与功能就是传教所以教堂的墙面大部分都用来绘制宣扬宗教的教义的壁画。好我们现在明确了宗教壁画的目的**向广大民众宣扬教义,吸纳更多人信教**。
我们接下来就围绕这个目的,来分析画家们在宗教壁画上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所谓的视觉传达效果的。
## 图像:色彩、构图
在现代社会,视觉传达有一个独立的专业体系,主要指专业的设计者利用各种视觉符号,来使受众接收信息的设计活动。不过,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专业设计者,掌握深奥的专业理论,我们只要通过这些壁画学会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为能更好地欣赏一件作品服务。
毕竟到欧洲旅游,免不了要进教堂去感受一番。学完这一课,我们进教堂的时候,就不至于只会用“哇!真美!厉害!”这些基本的语气词。
其实,影响壁画在视觉传达上的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我挑了最主要的三种给你讲解:
- 图像:色彩、构图
- 故事:内容、情节
- 技法:形式、技巧
首先,我们先来看“图像”这个因素,我们可以把“图像”这个因素拆分成色彩和构图这两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62/5f829d0c6f229797141fc6f21843a162.jpg" alt="" title="《基督登基》[br]创作于13世纪[br]镶嵌画">
在色彩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宗教壁画所用的颜色基本**以红、黄、蓝为主**,你肯定能一下子反应过来,红黄蓝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原色,为什么以三原色为主呢?
一方面,**三原色的纯度最高,也就是颜色饱和度高,这样的话,色彩的对比效果就很强烈**,而强烈的对比效果则会在视觉上抓住人的眼球,吸引人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是在宗教文化里,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 红色代表着殉道和受难;
- 黄色代表着尊贵;
- 蓝色代表着圣洁和纯洁。
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圣母玛利亚穿着蓝色的衣服。其实,绿色也是常用色,不过那是因为宗教壁画里会出现很多棕榈树(象征殉道和牺牲),而绿色是树的固有颜色(主要是绿色还比较好调)。
关于色彩,还有一点就是壁画里颜色的数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 三个小色相 ≤ 壁画里颜色数量 ≤ 四个大色相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小色相指的就是橙红色、墨绿色等等,而大色相指的就是红色、绿色。如果你忘记了色相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去我们的[第2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65152)复习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公式呢?三个小色相很好理解,单一的颜色会很单调,不足以吸引人;而不超过四个大色相,会让画面看上去不会很乱、更有重点,色彩多了会分散注意力。
其实不用很多的颜色还有一个无奈的原因,就是那个时期的色粉并没有那么多,而且色粉还贵。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1/35/7156a3cf5499f5dc7c075f21b32b1135.jpg" alt="" title="Benozzo Gozzoli[br]创作于1450-1452年[br]现存于圣弗朗切斯科教堂,左墙">
看上面的图,你会发现有的房子是白色的,有的房子是五颜六色的。这是为什么呢?你可以记住这样一句话:如果在一个小画面里,有三种以上的颜色,就用白色;如果不够三个颜色,就用其他的颜色。**这样做是为了每个画面看起来都会更加有层次**。
这一点和我们上面的公式是一个道理。不过总的来说,色彩是为了最有效的视觉效果服务。
我们再来看构图,中世纪时期的壁画在构图上用一个词就可以总结:**众星捧月**。
众星捧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位置上,主体在中间,其他人在旁边;在比例大小上,一等的神最大,二等神次之,人的大小是最小的。
比如说,我们看下面这幅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众星捧月式构图。作为主体的耶稣站在中间和最上方,而其他信徒和人都在下面;耶稣一个人占据一层,其他人都挤在下面。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6/13/d64a5d01cf6fdaeb3fa7f9707c3e9c13.jpg" alt="" title="弗朗西斯卡·格雷戈[br]创作于1260-1270年[br]现存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同样,在下面这幅表现耶稣之死的画里,耶稣的整个身体也占据了画面中的很大一部分,而其他人都是相对次要的,该吻手的吻手,吻脚丫子的吻脚丫子。甚至,你能看到,耶稣作为主体,画家还给他增加了胸肌和腹肌。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5/39/e5d2885a75a2abc38fa7df1c08049b39.jpg" alt="" title="《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br]创作于1800年后[br]希腊东正教教堂[br镶嵌画]">
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幅壁画的例子看起来都很平面。的确是这样的,这就是中世纪壁画的构图特点,**不会追求黄金比例、透视等,也不追求画面的真实感**。
这样是为了什么呢?还是传教,因为这样的图,**欣赏门槛比较低**,谁都能看懂,即使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也能看出来画面画了什么。同时由于**主体的突出**,民众们就会不自觉地在心里抬高圣人们的地位,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教会给他们的心理暗示。
到了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初期,构图才有了质的改变。画家们开始追求一点透视法的运用了,知道“近大远小”了,画面展现了一点点的立体性,而且开始引用现实场景中的建筑物了。虽然还是不那么真实,不过毕竟是在演化和进步的过程中,而引导这一切的就是我们总提到的**绘画老祖宗——乔托**。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a/ye/9a6821a7e3c6fb30ce79d44c84bcdyye.jpg" alt="" title="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br]创作于14世纪[br]现存于意大利斯克罗韦尼教堂">
在上面这幅画里你能看到已经出现了3D立体画法的雏形不过还是稍有点稚嫩。我们可以称之为**“儿童透视法”**。现在我们再看这些画,其实还是有挺多乐趣的,会被画家的想象力感染。
那你说,中世纪整整十个世纪,就没人研究透视吗?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说过,中世纪被宗教教会所控制,艺术也笼罩在宗教的氛围里,所以大家的心理就是:**你这么画,我也这么画,为了表现宗教和神学,都人云亦云**。
只有乔托打破了这个循环,主要还是我们在[第1讲](%5B%5D(http://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64354))说过,因为他是个非科班出身。
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研究透视、黄金分割等等知识的画家越来越多,壁画的构图法也慢慢成熟了起来。我们看这一时期的作品,真实感已经强了不少。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1/30/21b9c5f1b03543f0c951872469f87f30.jpg" alt="" title="《肉的复活》[br]卢卡·西诺雷利Luca Signorelli[br]创作于1499-1502年[br]现存于罗马奥尔维耶托大教堂">
不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是为了有最好的图像效果,而这个“最好”指的就是为宗教宣传服务。
## 故事:内容、情节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第二个因素,叫作:故事。
故事就是指一幅画里所讲的故事,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来分析。
你应该能发现,我们在前面的每一讲里,基本都会涉及到圣经里的故事。那么,奉圣经为典籍的基督教教会为了传教,自然就会在墙壁上画大量的宗教故事,通过视觉图像给人们洗脑。
那么,常画的宗教故事有哪些呢?我相信,学到这里的你应该也能说出来几个了。
- 常画的圣母故事:圣母受孕、圣子诞生、圣母升天、圣母加冕等;
- 常画的耶稣故事:耶稣诞生、朝拜、耶稣传道、神迹显现、鞭打耶稣、耶稣受难、耶稣之死,耶稣的复活等;
- 其他:殉道者、十二信徒的故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3/2e/53b1097036e2f360dd00f5717d92942e.jpg" alt="" title="《十二个盛宴和圣徒》[br]科尔萨[br]创作于1680年[br]现存于中世纪国家博物馆">
那这些故事里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呢?
早期的壁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画面中的人物没有表情,动作也会很呆板**。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其实也是为了宣传宗教的教义,因为在教会看来,我们都是神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信仰神。
所以,把人物画得没表情和动作呆板就是为了**和我们人类拉开距离,区别开来**,让我们对画中人物产生敬仰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就已经吸收了教会要宣扬的宗教精神。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3/e1/730218395yyb34235db83903d01df7e1.jpg" alt="" title="卢卡[br]创作于13世纪[br]现存于圣佛雷迪亚诺大教堂[br]镶嵌画">
你可能会问了,没表情就会拉开距离吗?是的,你看影视剧里那些霸道总裁都是一脸高冷,满脸写着“生人勿近”,就会让你我有一种只敢远观的感觉,而宗教画也是这个原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c/ed/8ca46a6f025720174d41e87250c5eaed.jpg" alt="" title="圣乔治[br]创作于1313年[br]现存于圣母升天教堂">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没表情和动作呆板**比较方便好画**。毕竟在那个年代,大批量地宣传才是第一要义,而不是追求画面里人物的细致描摹刻画,有点像石墨版印刷的感觉。
我们可以理解成统一规格、统一培训,把圣母和圣子耶稣的形象与姿势确定好后,就开始大批量地同时在不同的教堂开工。这样做可以让人在**图像记忆**这一块儿不断地一遍一遍地加深。
这就是视觉传达的最主要目的,就像是在你的生活中一遍遍地进行广告植入一样。你看某个品牌看得多了,当你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有很多牌子,你就会优先选择你经常在广告里看到的那个牌子。
看到没,基督教为了传教,连营销学的概念都用上了。而且,那时候任何一个教堂,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神显现神迹、拯救迷途的羔羊(人类)的壁画,人们想不信道都难。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4/4f/04ddd06562b1eb37a02d5e2f39312d4f.jpg" alt="" title="十九世纪末基督的回归">
不过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壁画上的人物就开始有表情了。因为**文艺复兴主张人权**,那时候画家认为,神也到世上做过人,也应该有喜怒哀乐。
另外由于技法的成熟,大家发现,有表情好像更能确切地传达痛苦,让人觉得没有距离感好像也会起积极的作用,会让人们觉得神确实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8/13/c8bdf9ccedfb78082c740384yybdf413.jpg" alt="" title="《马其顿的使徒》[br]圣德米特里[br]创作于1346-1376年[br]现存于马尔科夫修道院">
另外,在宗教壁画里,动物也经常出现。我在[第8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71187)说过,牛、驴经常在耶稣出生的场景里。
还有几个动物也经常在宗教画里“刷存在感”:
- 羊:代表受难的羔羊;
- 蛇:代表罪恶之源,参考伊甸园的故事;
- 鸽子:代表圣灵,也就是上帝之意的化身;
- 狮子:智慧之神(圣杰罗姆)的坐骑;
- 猪或野猪:动物之神(圣安东尼)的标志;
- 鹿:代表福报;
- 鱼:基督教的符号。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b/86/0b3b6bebd4da8c60b0dbaa55ebea1c86.jpg" alt="" title="《圣杰罗姆从狮子的爪子上除去刺》[br]圣玛丽亚·德尔波波罗[br]创作于1488-1490年[br]现存于橡木教堂">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7/e6/17f7bb81acf58af15666edcdd8d619e6.jpg" alt="" title="动物之神圣安东尼[br]现存于特罗斯堡城堡">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5/6f/d516e06540323e58fff0c9a7622c676f.jpg" alt="" title="创作于5世纪[br]教会的地板马赛克">
还有几个常出现的植被,通常都是和宗教有关的植被,如棕榈树,月桂树,百合花等。如果出现水,一般代表圣水,可以洗刷一切恶缘。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3/ac/93e3d9a2ccf6fb17efa517a9cc5dd7ac.jpg" alt="" title="现存于罗马圣克莱门特教堂[br]镶嵌画">
以上这些意象,你都可以有意识地在宗教壁画里观察一下,组合他们的象征,读懂背后的寓意。
在场景方面,早期一般都是以蓝色背景为主或者是以黄色背景为主。后来才出现很多现实场景,在哪个地方发生就有哪个地方的场景,比如说牛棚、某个地方的广场或城池。而自然风景基本以山为主。
我们分析完了故事内容的特点,我们再来看情节的特点。情节的特点主要有两个:
- 连续性;
- 简单性。
宗教壁画一般都是把一系列的故事画在一起,成套地出现。你可以在同一个教堂的墙壁上,从第一集追到大结局。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4/97/64c214ac9cc50947c3f67c08811b9597.jpg" alt="" title="乔托作品集">
其实不光是为了完整地呈现一个故事,更是为了通过这份完整,**来全方位地展现这些神和圣人们的形象**,使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让民众更深刻地感受故事背后的内核,从而达到传教的目的。
另一点就是简单性,这点相信你也能看出来。每一幅画都在讲一个故事,并没有包含特别多的信息点,**简单明了**。让我们在视觉上就可以理解情节,对于那些没有学识的人,也很友好。
## 技法:形式、技巧
最后,我们将从更专业的角度分析,也就是技法。**技法,主要分为形式和技巧**。形式,主要指用什么样的材料画壁画;技巧,就是每种形式下,所必须的一些手法。
通过分析这部分的内容,你会对壁画的技法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你会体会到为什么**壁画、版画这类专业被称为“农民工”专业**,因为真的很辛苦。而且,在[第1讲](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264354),就有小伙伴对这部分内容很好奇,今天我就简单讲讲镶嵌画、湿壁画和蛋彩画这三个主要类别。
**镶嵌画,也叫马赛克画**,以彩色石头和彩色琉璃为基础材料。画家要先在墙上打好底稿,根据底稿来排列这些石头子或者琉璃,而且它们的大小要一致,当时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石头,比如青金石。
而且,最难的就是,石头排列之后的间隙要很小,才会看起来不失真。石头要在墙皮还没有干的时候就放上,所以难度性很大,耗时间很长,对墙的厚度也有要求,还要用木板把周围钉起来。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e/e0/eee8ec0ac6fe00496a95d96f10afa6e0.jpg" alt="" title="镶嵌画制作">
**湿壁画**,则需要画家先在纸上打好草稿,确定好整体的样子。然后把纸铺开,用针在纸上按照草稿扎一遍轮廓,把墙皮打湿,用色粉兜子在上面拓印,这样把纸拿开后就会留下草稿的轮廓。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2/3a/721cd90ee07b58942ddff59c3a7e3c3a.jpg" alt="" title="主要色粉">
湿壁画很**考验基本功和速度**,因为在一开始画,一定要快。湿一块就要画一块,在墙没干之前就要画完,难度也是很大的。要是中间出错,要把整个墙皮弄下来重新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9/6e/9924dcd5e9d6a76b607d423ac9ce5e6e.jpg" alt="" title="湿壁画制作">
**蛋彩画**,是用鸡蛋黄、少量鸡蛋清、色粉、牛眼泪和醋调和出颜色,醋是为了防腐,所以也要求画的速度要很快。但是蛋彩画覆盖性不强,主要画在画布和木板上。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30/5f15b08567c7918b5219732b80e2a330.jpg" alt="" title="蛋彩画材料">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蛋彩画一般都**便于携带**,只要有材料,随时随地都可以制作。
以前有的贵族都有小礼堂,就是类似于**教堂礼堂模型的小橱子**的样子,打开里面就是小祭坛,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祈祷。这种小礼堂就是用蛋彩画作画,画在定制好的类似于教堂礼堂模型的这种小橱子里,画的就是圣经故事,或者是自己信奉的圣人的故事。
如果不方便出门,或者需要远行,自己随时随地就可以打开小礼堂盒子做礼拜。大的如衣橱,一般不方便移动,是贵族家里常设的小礼堂,有点像中国家里的小佛堂;最小的如普通鞋盒那么大,方便携带。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4/04/f48b15afdb62653647a6b5eae0dd1d04.jpg" alt="" title="小橱子蛋彩画">
而我们最熟悉的油画,则是用的工业颜料,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是在画布上画的,也可以画在木板上。覆盖性很强,但是干得慢,耗时也很长,**壁画干得就比较快了,而且保存完整,色泽鲜艳,饱和度高,不会被破坏的情况下,不用二次返工**。
再加上壁画一般面积较大,画在墙上,所以综合来看,宗教教才会使用壁画来宣传教义。
## 古往今来一面墙
至此,我们已经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宗教壁画的视觉传达效果,不论是哪种手段还是工具,其实**宗教壁画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给人们讲述神的故事、吸引人们入教、传播宗教精神**。
西方的宗教壁画从具有目的性的这个角度来说,可以算是最早的平面广告了。
其实不光西方的宗教壁画,如果你有兴趣,同样可以找一些中国壁画、古埃及壁画,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一下这些壁画的视觉传达是不是有着同样的思路。
即使,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壁画,但是壁画是油画的前身,从某种意义来说,很多内核是没有变的,比如说,**画家为了视觉效果最优化所作的研究和尝试,是每个时代都在精进的事情**。
虽然,好多的中世纪的画家,我们都不知其名,但是他们对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力,他们大胆地展现色彩之美,用不同手法将各种材料拼贴在墙面上,**赋予了壁画一种永远光辉、永不褪色的视觉冲击力**。
你试想一下,我们进到一座教堂,一进门正对我们的礼堂,就是金碧辉煌的金粉做的背景,上面画着威严的耶稣在看着你,金粉在阳光的反射线闪闪发光,刺的你睁不开眼。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5/cd/a52a5264d31b88320561252ac5db80cd.jpg" alt="" title="Santi Cosma e Damiano教堂的后殿">
在那一瞬间,我们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那些画家们,他们日复一日地在墙壁上作画,不停地刷色粉、拓写、描摹,才有了今日这些崇高的艺术纪念碑。
视觉传达,这个词看起来有点功利,就像广告,给人的感觉只是在劝你买东西。我们这一讲,也强调了很多次宗教壁画是在为传教而服务。
可是,这些壁画也许真的给那个时代可怜、迷茫和无助的人带来了一些心灵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解脱。
## 罗老师说
今天,我们分析了壁画如何作为最早的视觉传达媒介来传播宗教,我们**从图像、故事和技法的角度**分析了这个最早的平面广告是如何向广大民众宣传推销基督教这个产品的。
在图像层面,我们先分析了色彩,宗教壁画在色相方面,不小于等于三个小色相,不大于等于四个大色相,而且主要用的都是大面积的三原色。所以,在色彩意义上,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吸引注意力,还能在心理上给大家制造出威压感。
壁画在构图方面一般用的是众星捧月式构图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C位。把最主要的人物放中间其他的靠边站。比例安排上也是主要人物偏大其他的按等级递减。
这两点,做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的可以参考一下,特别实用。
故事方面,为了推销基督教,都是和基督教有关的故事。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故事性强、连贯性强、画面简单明了和便于理解,有点像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点。
在技巧方面,我给你简单地分析了一些技法与制作流程,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是我相信,你也感受到了其复杂程度,不管是对技法还是基本功要求都很高。还好欧洲对于艺术文化保存得都比较完整,你来欧洲旅游的话,尤其是意大利,一定要进教堂,随便抬一下头,都是几百年前留下来的真迹、瑰宝。
基督教之所以千年不衰,信徒遍布全球各地,就是因为这些图像千年不变地在给他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神是存在的,就如我画的;神无处不在,会显现神迹;神是来拯救我们的;神就像我们一样会痛苦,像我们一样受过磨难,所以他才能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这就是图像的力量和视觉传达的力量。
## 思考题
今天的思考题很简单,这一讲,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壁画。结合前面几讲我们欣赏过的油画,你觉得你更喜欢壁画还是油画呢?为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分享你的想法。
我去过很多教堂,很多次被教堂的美所震撼,真的有种要跪下的冲动。在众多壁画和建筑格式之间的穿插下,那种美带来的威压是不可抗拒的,它不是权利的压迫,你会不自觉地拜服。
人类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艺术的境界果然是无边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千万别让艺术家失业因为我们脑洞太大了很容易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想当年希特勒就是个失业的艺术生结果他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比如我跑到IT圈开艺术课。
好了,今天的这一讲结束了,如果你喜欢这一讲的话,不妨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然后和你的朋友做个约定,一起去西方的教堂欣赏一下壁画带来的震撼。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5/58/c5a251de9cf3e7yy1b4853b26a4e0e58.jpg" alt="">
(课程研发:丁洋洋、易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