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摄影入门课/实战篇/19 | 基础手机后期(下):Snapseed 使用攻略(@随你们去).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430 lines
2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invisible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are indistinguishable to humans but may be processed differently by a computer.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19 | 基础手机后期Snapseed 使用攻略(@随你们去)"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f6/30/f604bd70cba65727c51174ad2594b430.mp3"></audio>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这次还是我代课,今天咱们聊一聊 Snapseed 这个软件的用法。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e/f3/0e302dd77d13fd0a77c6b1e3cbfec6f3.png" alt="">
与 VSCO 一样Snapseed 也是一款历史悠久的移动端图片后期工具。在 2012 年Google 收购了 Snapseed 的开发商 Nik Software得益于此次收购这款曾经的 iOS 付费应用现在可以在 iOS 以及 Android 平台上完全免费使用。
跟 VSCO 不同的是Snapseed 是一款全能的后期工具,对照片有着更加自由的调整空间,但因为它默认提供的滤镜相对鸡肋,所以最好让它和 VSCO 形成互补来搭配使用。我自己习惯用 VSCO 调色,用 Snapseed 处理一些特殊需求。
**注:**
1. 为了避免重复,有关 Snapseed 与 VSCO 重复功能的部分本节课会略过;
1. 考虑到实用性,滤镜部分本节课也不涉及;
1. 上这节课前,建议你再翻回上一节课看一看里面的“调整工具”部分。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6/07/d681b90d99374fa56f0ade11203c7d07.jpeg" alt="">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1/4c/b1235334f04b0bfebcca5c5a999d7f4c.png" alt="">
用 Snapseed 打开一张照片后,我们可以看到它整体的界面布局:底部栏分别为**样式**、**工具**和**导出**功能,顶部栏分别为**打开新照片**、**操作记录**、**图片信息**以及**更多**(设置、教程、帮助和反馈)功能。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3/b5/d32872a9a84a15f2ae80a52a8c0227b5.png" alt="">
****
导入照片后,**样式**是第一个呈现的页面,但通常情况下,这里我们直接切换到**工具**即可。因为 Snapseed 所提供的这些样式的适用性非常糟糕,而且也没有应用程度的微调选项,搞得这个功能基本用处不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b/64/eb0d559a1bfc32b1d785de9e18762764.png" alt="">
样式栏滑动到最后,你可以将自己的当前调整步骤(如果有)添加至样式里。由于每张照片所需要的调整步骤各不相同,这样的操作仅适合用于批处理同一系列照片,其他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所以总结来说,除了使用自己建立的样式来进行批处理外,不建议使用 Snapseed 的样式。**
****
工具页面里总共有 28 个小工具但这里面有部分小工具实际上是滤镜。这些滤镜是“HDR 景观”“魅力光晕”“戏剧效果”“复古”“粗粒胶片”“怀旧”“斑驳”“黑白”“黑白电影”。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f/0c/6ff3b6041dec2525e92cf326157ae10c.png" alt="">
除了滤镜外,“美颜”和“头部姿势”这两个小工具是关于美颜的,不是本课的重点,我只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美颜”工具相对常规,可以识别面部并提供肤色调整、面部提亮、嫩肤和亮眼功能;“头部姿势”工具则比较有趣,可以调整面部角度、瞳孔大小、笑容和焦距。
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内容,还剩下 17 个小工具,我稍后会一一介绍。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a/a5/eab2c05c704fd2be113692a216bc7da5.png" alt="">
iOS 和 Android 两个版本的导出功能有所区别,具体实现的功能可以查看小字描述部分。其中 iOS 可以以三种方式导出,分别是:覆盖原图的保存(图片可再次修改)、副本的保存(图片可再次修改)、直接导出的保存(图片不可再次修改)。
这里“覆盖原图的保存”以及“副本的保存”,保存后的图片可再次修改,和其他工具有所不同。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9/34/796def2ae0b1109ef6f8f1bc1ddaf234.png" alt="">
在操作记录里,我们可以进行撤销、重做以及还原操作。在“查看修改内容”里,还可以重新调整或删除某单个调整项,对于大部分调整项来说,都可以在这里使用画笔来将其调整为局部处理。(画笔是 Snapseed 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工具,后面我会详细介绍。)
位于最底部的 QR 样式是样式分享功能,你可以通过这个功能将自己的调整步骤创建为一个二维码供他人使用,或是使用他人的调整步骤。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b/73/2ba6e533f7dedd7ec33e01d72a8bce73.png" alt="">
在详细信息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片的创建时间、名称、分辨率、大小、拍摄机型、拍摄参数以及位置信息。
在设置里,可以对导出画质进行调整,建议设置为**不要调整大小**以及 **JPG 100%** 画质。
****
在 Snapseed 的调整里,我们每完成一个调整步骤,这个步骤就会被单独保存至**操作记录**里,当我们在工具页面再次进行同样的调整时,并不是修改之前的调整,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叠加。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 Snapseed 对一张照片的亮度调整进行 “+100” 随后再 “+100” 随后再 “+100” 这样的叠加,这样的特性使我们对一张照片有着非常大的调整自由度。而 VSCO 就不是这样VSCO 对于每个调整项都相对更克制一些。
认识完 Snapseed 的整体界面,下面我会详细介绍工具里涉及到的 17 个小工具。为了便于理解,我将这 17 个小工具分为**基础功能**、**局部处理**和**特色功能**三部分,除了简单的功能介绍外,我还会附带一些个人的使用建议。
** **
## <center>基础功能:初步的完善</cente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d/a6/bdfdd1f25a5a2a5df5ef01ceba2e20a6.png" alt="">
在基础功能部分,主要是调整图片、突出细节、曲线、白平衡等常见工具。其中,曲线是一个强大但不太容易理解的工具,带你认识曲线是本节课这部分的一个重点。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9/22/c943a88213d716afa14b1634be43ce22.png" alt="">
在调整图片工具里我们可以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氛围、高光、阴影、暖色调进行调整。此外Snapseed 还提供了一个**自动调整**功能,这在部分小工具里都可以看到,但**由于机器对于照片的判断与我们自己的想法大不相同,我个人不推荐使用。**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8/ba/182890962af2f0c827b5da15494098ba.png" alt="">
其中,氛围是 Snapseed 里特有的一个调整项,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调整,随着氛围的添加与减少,照片风格会随之变化,最大的区别体现在高光和阴影上。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8/aa/68a27f158601c4a081e607aa37f6a5aa.png" alt="">
除此之外,调整幅度更大也是 Snapseed 与 VSCO 的区别。在这里,高光与阴影均可以双向调整,而不是像 VSCO 上只能进行高光减弱和阴影补偿。当我们需要去掉高光或阴影的细节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反向调整。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8/97/a858cb1505055328eba7b724dcc2b097.png" alt="">
突出细节里提供了结构和锐化调整,锐化与 VSCO 没有区别,结构则对应着 VSCO 里的清晰度,但这里的结构是支持双向调整的。
当照片需要表现得比较柔和或去掉一些细节时,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减弱来实现。
****
Snapseed 里提供了曲线工具。通过曲线工具,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调色上的任意处理,除了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等常规调整外,还可以对色彩进行最大化的自由调整。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4/6a/14622d25b93acb2754bceb0cfa34be6a.png" alt="">
为了便于理解,我制作了一张黑白渐变图来演示曲线对于我们画面的影响,希望这几张图可以帮助你明白曲线是怎么一回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b/23/1b159c4ca84c6f263e17dfa8d4f7d523.png" alt="">
在 Snapseed 的曲线工具界面里,分为曲线选择、显示与隐藏、预设曲线三部分。在曲线选择里,我们可以选择当前调整的曲线是 RGB 还是红色、绿色、蓝色、亮度等,这里的亮度是 Snapseed 里特有的一个调整曲线,其余四个则为常见的曲线。
通过 RGB 曲线,我们可以实现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等调整,实际上,这些调整就是从曲线里分离出来的小功能,我们使用起来会非常方便。
通过红色、绿色、蓝色曲线,我们可以实现对应的色彩调整,或是把他们搭配起来使用,调出任意色彩,这里的任意色彩是指:色值可以表达出来的颜色都能够调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3/fe/73dfb4c2cccc773c7b18fa737bb292fe.png" alt="">
在 Snapseed 里,我们点击曲线上的任意一处,可以添加点,如果你想去掉其中某个点,将其拖到曲线的坐标图外即可。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a/ce/4ad3bf00fc410ac7194b0f4a275903ce.png" alt="">
在曲线的这个坐标图里,横轴(从左到右)是以亮度来对应当前画面内容的,最左边代表着画面最暗的区域,最右边代表着画面最亮的区域。纵轴(从下到上)对应着当前曲线调整项的应用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亮度或应用程度并不是通过具体画面来分的,而是事先就预设好的,共有 256 个分级 (0-255),画面自己对号入座。比如说,如果我们导入的照片没有纯黑的部分,那么在最右边就没有对应的照片信息。
在图片演示里,我展示了在 RGB 曲线里三个极端操作的情况:
1. 将左下角的点移动至左上角,整条曲线都在顶部,代表着画面从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调整为最亮,这使得我们的演示图变为纯白色;
1. 将右上角的点移动至右下角,整条曲线都在底部,代表着画面从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调整为最暗,这使得我们的演示图变为纯黑色;
1. 上述两种调整均进行,将画面最亮部分调到最暗,画面最暗部分调到最亮,由于是一条线在控制,最终演示图的渐变方向对换。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e/42/0e6f8520d8ee64bbf8345f29f7e84742.png" alt="">
所以在实际运用时,我们下拉曲线会使照片整体变暗,上拉曲线会使照片整体提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f/82/5f5306e82a0b389a19de23580ca30a82.png" alt="">
再例如这样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操作是将暗部变暗、将亮度提亮,所以画面整体上暗的部分变得更暗,亮的部分变得更亮,于是整体观感是对比度提高。右边的操作则相反,使得画面整体观感变得柔和,也就是说对比度降低。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4/d7/f4bc5c379ca97156e2d4c6d42ef106d7.png" alt="">
我们有了前面的基础后,色彩部分就比较好理解了。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红绿蓝这三个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 RGBRed/Green/Blue这是生物学角度的**光的三原色**,我们可以用这三种光色混合搭配出来除黑色以外的任意颜色,这就是曲线里提供了这三条色彩曲线的原因。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e/21/4e8dad81568a92e701b764e9a8cff221.png" alt="">
在调整色彩曲线时,实际上是对照片添加或减去某一种颜色。在图片的操作里,我演示了三种极端情况,都是在最暗处加满当前曲线的颜色,而在最亮处完全删去当前曲线的颜色。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保持其他颜色不变时,删去当前曲线的颜色会出现对应的补色,红色 (Red) 的补色是青色 (Cyan),绿色 (Green) 的补色是品红 (Magenta),蓝色 (Blue) 的补色是黄色 (Yellow),所以我们就又知道了一组**色彩三原色**——**CMY**。
在自己本身能发光的屏幕上,我们看到的是 RGB在自己本身不发光、只能靠反光的物品上比如印刷品我们看到的是CMY还有 KBlacK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4/ae/7482bb6686181c6566c9c770885434ae.png" alt="">
当我们像图中那样操作时,基本可以混合出任意的颜色,或者是在颜色全加满时照片变为纯白,颜色全删去时照片变为纯黑。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e/05/be704cbf384c2deedea58f5aef897005.png" alt="">
在 Snapseed 的预设曲线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滤镜是如何通过曲线来搭建的,这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曲线有着非常大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它很难控制,所以我们讲到这里,仅仅是走出了掌握曲线之路的第一步。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b/1d/db1f70f6cbc35a78888bb4c41b9ca61d.png" alt="">
白平衡里提供色温和着色,与 VSCO 里的色温和色调相对应,也是冷暖和绿紫两个方向的调整。在底部的三个选项里,分别对应着自动调整、调整工具、取色调整。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7/a6/278449c7e97d876deed1d54b9edf18a6.png" alt="">
剪裁、旋转、透视这三个工具Snapseed 里分为了三个小工具,但实际上它们属于一类调整。其中剪裁和旋转不必多说,透视工具比 VSCO 的更加完善,着重说一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f/78/7f93cfbf627b585a9bdd14d7875a8178.png" alt="">
在透视调整栏的底部,也有三个选项,分别对应调整方式、填充色和自动调整。“自动调整”你可以试一试,但由于参考线问题,经常出错。
在正式调整前,建议先根据自己的图片情况调整填充色。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建议选择黑色或白色,因为智能填色是有局限性的,情况一旦很复杂,就会像图片上那样变得不自然。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9/8a/09973b7f9a40d9e1b3cb1015a87c848a.png" alt="">
如果照片的边缘比较好处理,例如大海、草原、平面等,就可以尝试用用智能填色。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b/f5/1b6c68929b0f22fd5af1c7f3b8744af5.png" alt="">
在调整方式里Snapseed 提供倾斜、旋转、缩放和自由四种方式,调整的用途在上节课里已经讲过,这里说一下缩放的用途。
在上图的例子中,我们对建筑进行了大幅度的纠正,这导致建筑的高度被压缩。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缩放来改变图片的高度比例,以还原到接近真实情况。
**Snapseed 的透视工具比 VSCO 更加完善,但调整的算法并没有 SKRWT 好,如果你有大幅度调整的需求,使用 SKRWT 来处理是更好的选择。**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d/f3/5d7eada2314153c74cd4e985bf3324f3.png" alt="">
色调对比度,从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调整各个位置色调的对比度。它将画面分为高色调、中色调、低色调三个部分,可以分别调整对应的对比度。
而保护高光和保护阴影在调整过色调对比度后可以起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高光减弱和阴影补偿,以保护高光和阴影的细节。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e/1d/fe4d6edc4047badcc72b028ef8efce1d.png" alt="">
晕影,即暗角调整。在这个工具里,我们可以通过双手捏合缩放来调整圆圈大小,以控制调整范围。在这个圆圈的内外,我们可以分别调整亮度,也就是外部亮度和内部亮度。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b/9a/4b74ae793ad88d7823288bff07a9189a.png" alt="">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 Snapseed 的暗角调整范围比较大,比较容易调出不自然的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调整过度。
** **
## <center>局部处理:精细化处理</cente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5/9d/052d5bf96c4a26c37d578856cefbda9d.png" alt="">
Snapseed 的局部处理,是其一大特色,也是我经常用于替代 VSCO 进行细节修复的原因之一。这节课将工具里的局部、画笔以及修复分到这里来讲解,其中,画笔还包括了在操作记录里的画笔,那是一支神奇的笔。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b/26/ebae57b169ba9bc88e918e24f113a726.png" alt="">
在局部处理里,你可以添加一个个小点来选择自己处理的地方,双指捏合缩放可以调整当前小点的应用范围。为了画面更自然,这个小点还有色彩识别的能力,只会调整应用范围内画面色彩接近的部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f/67/4f19d040946214ecef8e2745355b2967.png" alt="">
这些小点提供了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结构四个调整项,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来进行切换,左右滑动进行调整。单击某个小点,还可以进行剪切、拷贝、删除或重置。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d/c8/1d9c1db47c57da73795fff924b7df0c8.png" alt="">
在这张示例图中,我希望将画面前景的建筑处理为完全纯黑的剪影。在实际操作时,利用局部的小点调整建筑的亮度和结构,分别降低亮度和弱化细节,然后在建筑的各个地方复制粘贴小点,最终达到我希望的效果。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9/49/a9cdff445b9e1dc2c87ebf2316434149.png" alt="">
在局部处理时,我们还可以放大图片,以进行更为细致的处理。比如,通过反复的处理,把这样一张照片变为一张极简风格的照片。
****
Snapseed 里有两支画笔,分别是“工具内的画笔”和“操作记录里的画笔”。这两支画笔的操作方法都一样,但从效果上来说,在操作记录里的那支画笔有着更大的创造性。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5/69/852411d3c3a125c78b1ebfeedc337369.png" alt="">
我们先来看看工具内的画笔。
这里提供加光减光、曝光、色温、饱和度四个调整项,我们可以在照片上进行涂抹以选择调整项应用的范围,点击右下角的小眼睛可以显示或隐藏涂抹的范围。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1e/24/1e42426f595b9f89721282752dd7d224.png" alt="">
在例图中,我对画面顶部的天空部分选择减光 -5 并涂抹,对画面底部的花丛部分选择饱和度 +10 并涂抹,希望通过这样的操作来使得天空部分亮度降低,前景的花丛饱和度提高。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2/db/7252d18167e6089550c61bd42b50a1db.png" alt="">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处理前后的效果对比: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ac/1a/ac5e20c4eef03b5707a2fdd3386c771a.png" alt="">
除了工具里的画笔,我们还可以在操作记录里启用画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调整项都变成局部调整。比如,我调整了上面这张照片的结构,但最后通过画笔,我让结构的增强只应用在了花丛部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c/16/3cb7e3ca3c3e39dfe8adc2dca1355316.png" alt="">
这是黑白滤镜再通过画笔处理后的效果,这是一个糟糕的、但对比明显的效果,主要是为了方便你理解画笔的功能。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a/85/3aae1a8a32eae731073dd17e0f85bc85.png" alt="">
修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去掉画面中一些不需要的物体。由于这是一个智能修复工具,原理是利用修复区域周围的内容来填补修复区域,所以对于相对复杂的场景,修复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用于污点的处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b/cc/4bdb6a26ef3024c0b7484bd7af96aecc.png" alt="">
**在实际处理时,建议放大照片来进行精细的操作,这样处理后,即便是有小瑕疵,回到正常照片大小时也不易被发现。**
** **
## <center>特色功能:创造性工作</cente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e/d9/9e422dbd0a0e09b01de123d7826fa0d9.png" alt="">
特色功能包括展开、镜头模糊、双重曝光、文字和相框这样一些相对少见的工具,但这些工具有的非常实用,有的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0/24/f075cc1d8ce7ba30208c0fed44558924.png" alt="">
利用展开工具,我们可以将照片四周边缘扩大,以重新调整构图。与透视调整时一样,展开工具同样提供了智能填色、白色、黑色三个选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3/e4/e3d4714c57c21d654d05e68db8a46ee4.jpg" alt="">
局部处理中的那张例图,通过展开工具处理后得到这样的效果。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c/a0/7c8efffd98649c0bf24bfc863b3c9fa0.png" alt="">
在镜头模糊工具里,我们可以切换模糊范围的呈现方式(圆形或矩形),调整模糊强度、过渡长度以及晕影强度。利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模拟大光圈的虚化效果,但实际上这很难模拟得自然。所以我的用法是:**简单景深关系的模拟、解决照片的噪点。**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f/10/df29fe94e6381d34b7c8bcf435002110.png" alt="">
比如图中这个场景,景深关系相对简单,我们可以通过矩形来模拟一个前后关系,让倒影部分虚化。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c/6e/bcc145c4e88ea676ccc14f6fd9e9fa6e.png" alt="">
最终调整出来的对比效果如图,整体还是比较自然。**但是,这个效果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咱们尽量不要随便用它来模拟大光圈效果,保不齐一个不小心就弄错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3/44/b35f4afe35ebf8411cd4aad6f7cdf144.png" alt="">
在一些光线较弱的照片里,画面边缘往往存在一些噪点问题,如果恰好这些部分的信息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镜头模糊来解决一下噪点问题。
看例图,天空部分有一些相对明显的噪点,我通过镜头模糊工具,使得顶部模糊,最终在不影响画面内容的情况下抹掉了噪点。(第三张为原图)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b/bd/8b839e90225ce7c5c97c3612baa772bd.png" alt="">
利用双重曝光功能,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照片。在 Snapseed 的双重曝光工具里,底部三个选项分别为添加新照片、混合模式以及叠加照片的不透明度。
双重曝光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同一张照片叠加、同一风格照片叠加或者不同风格照片叠加都可以。
我们首先演示的是同一张照片叠加。新增照片后,混合模式保持默认,双手捏合缩放照片来调整大小和位置,然后调整不透明度。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a/f7/dae90de35e4e0515c613522bcec349f7.png" alt="">
随后我们还可以在操作记录里利用画笔工具进一步调整双重曝光的混合范围。这张图片我只是希望对中间部分的建筑做一些混合。最终完成的效果图如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9d/07/9dc515442a55e49888823cd750399607.jpg" alt="">
风格接近或情绪接近的照片也可以用于双重曝光制作,我的建议是要色调一致,例如我选择的两张同场景的黑白照片。同样,选择合适的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后,再利用画笔来进行调整。最终完成的效果图如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a/12/ca8f508b400af60ba90a52bfce0a7812.pn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08/aa/08498c961c80d4bac6290f3c94a072aa.jpg" alt="">
在网上搜“双重曝光”时,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人像与场景混合的照片。这一类照片的重点是:人像照片需要足够干净,就像我下面给出的例图这样。
在选择混合模式时,需要根据实际照片的情况来选择。这张图我选择的是调亮,这样子画面亮部(背景和面部)不会混合,而暗部(头发部分)则混合了照片。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7/07/479a50394087e43f5134e3c641e4ea07.png" alt="">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6/b6/66bf46690a0bda0a24fda241ad70a9b6.png" alt="">
文字工具的功能其实比较简单,常规的是文字颜色、字体、不透明度调整,此外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倒置功能,但重点是我们可以配合画笔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7/d5/b71497173febf6b3b938b3ed24e0c9d5.png" alt="">
例如我输入空白文字,再选择倒置,使得整张画面都被覆盖。此时打开画笔工具,我们就可以在图片上画出自己想画的任意内容了。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2a/0f/2a8a8c7c69b73e31dc0fb25580fbdc0f.png" alt="">
我们还可以利用画笔功能来创造出立体文字的效果。
****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4/61/b4b94664b28776aa6e0573e891030e61.png" alt="">
相框工具提供了多个相框样式,同时可以调整相框宽度。但我认为这个工具与 Snapseed 的滤镜是在同一档的不可用。一方面它会减少画面内容另一方面Snapseed 里自带的相框确实不太好看,所以我个人不建议使用。
** **
## <center>最后小结一下</center>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ef/55/ef167888256e216a9cfe97025a9d1d55.png" alt="">
Snapseed 对图片有着非常大的调整空间,配合可叠加操作这个特性,调整范围可以说是能被无限放大;局部和画笔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加精准的画面处理,而一些特色功能搭配画笔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搞出一些富有创意的图片。
可以看到Snapseed 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想把它用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还是那句话:修图这件事,花时间动手尝试远比看更重要。**
** **
## <center>课后小练习</center>
上节课的最后,你用 VSCO 修好了一张照片,那这次,你把这张已经修好颜色了的照片再导进 Snapseed 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细节可以做优化。
我们下节课就不见了,下节课是这整期课的最后一节,会由 Lufus 来讲,之后结束语的时候麥爷会归位。希望算上开篇词和结束语,这 22 讲全看下来,你能真的有收获。那我们山高水远,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