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
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邱岳的产品实战/模块四:产品会客厅——场景化处理你的产品疑难杂症/产品会客厅 | 从“分享有赏”案例讲起,如何做关键决策?.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11 lines
8.7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写在前面的话】
产品会客厅是一个实战问答的板块,我想要创造的是一个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问题、答疑解惑的互动环境。
在最近的文章“增长执行时,需要哪些关键能力”中,我们聊到了“决断力”这样一种能力,在文章中,我分享了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敢于下决策,在下决策的过程中,其实很少有某一个孤立的决策能够左右一个产品的兴衰和发展。大部分的决定都是可以回溯的,也就是说,发现错了,我们还可以有补救的余地。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决策得快”比“决策得好”要更重要,决策得快,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快速做出取舍,
这样的一种能力带入到具体的案例中,会更为容易理解。正好在上一期的会客厅中,有两位同学也都分别对“做决策”提出了问题,今天我们就邀请“极客时间”产品团队的负责同学来谈一谈“极客时间”在做“分享有赏”功能的时候,是如何做出一个又一个决策与取舍的。
## 【第六期问题】
恭喜幸运用户 @mp @飞翔你的提问被抽取成为本周的实战问题。极客时间将送出价值68元的极客福袋一份。1个工作日之内工作人员会与你取得联系。
## 用户留言
>
老师好,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讲讲产品经理在面临多重抉择的时候,在这个时刻应该怎么样做决策,比如极客时间团队在上线一些功能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取舍么。
## “极客时间”产品团队回信
@mp @飞翔 你们好!
二爷在平时的课程中,经常以“极客时间”为例子,给大家留下一个思考题,每次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去“暗中观察”,有时候看见大家特别诚恳的建议与留言,很受启发。所以这次有机会,可以借二爷专栏的平台感谢一下大家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你们的支持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极客时间有一个功能叫做“分享有赏”。今天我就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享一下,“分享有赏”从开始计划到做成一个产品功能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做决策时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 为什么做这个功能?
先来说说背景,为什么要做“分享有赏”的功能呢?当时极客时间发布时间不长,又正值春节假期,数据的增长和收入等数据都遇到了瓶颈,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找到更有效的自传播方式,让产品数据增长已经迫在眉睫。
## 找到需要重点关注的“用户”
关于增长的话题,二爷已经在专栏中谈了很多了。我们做这个功能的主要目的,是打算通过用户对好内容的主动分享,让产品获得更多的曝光。那么用户除了觉得专栏/课程的内容好以外,还有什么动力去主动分享我们的专栏/课程呢?最大的驱动力就是利益,产品设计就是利益分配的过程。我们来看下极客时间主要的利益相关者。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7/9f/47083cf7713c464885c0400cbfcc179f.png" alt="">
经过分析后,我们决定重点关注 KOL。KOL自带流量如果他们分享我们的专栏或课程带来的订阅用户越多他们的收益也就越高。收益越高积极主动性就会越高KOL是营销学上的一个概念也就是Key Opinion Leader
现在,启动传播分享的核心用户确定了,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能让这些 KOL 更有意愿去分享我们的好内容?每笔返现的收益金额,成了关键因素。
记得当时在定每笔返现的金额时,产品经理们觉得返现金额是专栏销售价的 20% 就可以了,而且觉得很高了。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可能并不了解这些 KOL团队成员里也没有 KOL。后来我们决定去找这些 KOL 聊一聊,告诉他们我们的想法,结果发现 20% 的返现金额果然有些低了,最终我们把这个比例提高到了 40% 。
## MVP快速试错
产品的 MVP 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要求我们抓住最核⼼的产品流程,剥掉多余的功能或者⾼级功能,只要主流程可以跑起来就可以了,毕竟 MVP 并不是回答产品设计是否优雅,完美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快速试错才是我们的目标。
紧接着我们确定了“分销有赏”的核心流程。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87/bb/875d7b8713504b601a52e53aee918dbb.jpg" alt="">
上图就是我们当时做MVP的一个核心流程。核心用户进来购买了专栏购买后会获得一张专属的课程分享海报将这个海报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如果有用户通过海报成功购买分享者将会得到 40% 的返现,返现金额可以提现到微信的零钱中。
拟定了这个方案之后,首要关注的还是核心用户,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 KOL。后续“分享有赏”这个特性上线后的数据也说明了每当一个专栏或课程上线时KOL 所带来的收入占比,占这个产品特性带来收入的 80%
确定了核心用户后,接下来需要确定“主战场”,选定了主战场,集中所有子弹往这里打。
我们确定了新用户流量入口有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所以微信是拉新和付费的主战场,这里的体验和流程一定要流畅,所以,我们当时花了很多心思在这部分上。
## 内容为王
产品的模型基本确认后到了要确认内容的时候了当时正好有两个专栏要筹划上线一个是《深入浅出区块链》另外一个《深度学习60讲》。我们选择了前一个专栏来验证“分享有赏”这个产品特性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正值区块链火爆非常有利于传播定价也不是很高购买门槛比较低。
为了更便于传播,还需要为它设计一款海报。我们之前海报都是灰度比较高的颜色。但是这款海报,我们选了一个饱和度高的颜色。这渐变的紫色比较醒目,人们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注意力一下子就可以被抓过来。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b8/a9/b81ad0f8c37e831ddcb3e5d0d15a99a9.png" alt="">
不过,在海报上,我们并没有展示和“分享有赏”有关的任何信息,而是把重点放在课程的内容上,做出这样的考量,目的还是在于希望真的能通过好的内容来吸引用户。
## 一切就绪,全力以赴
整体的产品方案确定后就是执行了,下图是我们从确定“分享有赏”到产品上线的全过程。上面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确定优先级到产品上线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3c/11/3c6fab56938d9fc5296099466b809f11.jpg" alt="">
在 MVP 阶段的产品上线时,我们把该特性又结合了课程上新限时优惠的策略,更大程度的降低了课程上新时的购买门槛。
## 结论
通过上面的决策案例可以看到,在做一个功能之前,我们先确定了一个主目标:这个功能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随后,我们根据目标,来梳理出达到目标的核心流程,找到关键因素,罗列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在对一些细节去做分析决策时,就会先“扪心自问”一番:这是不是与主目标保持一致的,是不是现阶段的资源可以做出来的,是不是用在主战场上的。
之后,我们把收集到的信息按照这个主线筛选,如果满足条件,就是可以做决策的关键信息,不满足条件,就是别犹豫,尽快敲定就好了。这期间不要过于焦虑和纠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快速上线试试,根据线上表现再快速迭代几个版本。
现在经过了几次迭代之后“分享有赏”已经进化为成了App上的一个产品功能它在之后每一次专栏上新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这个案例可以对大家有用,再次感谢大家对“极客时间”的支持,也欢迎大家积极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共进。
“极客时间”产品团队
2018.09.13
## 精选留言
恭喜幸运用户@laulend TM @ 浮生痴梦你的留言被抽取成为本周的实精选留言。极客时间将送出价值68元的极客福袋一份。1个工作日之内工作人员会与你取得联系。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5c/db/5c6cb84c0c258f83be2577f4dc4a05db.jpg" alt="">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2/6a/f2ee353f8f35f70a1f9a682020b6036a.jpg" alt="">
## 本期讨论
你为负责的产品做过什么样的决策呢,做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