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项目管理实战20讲/常识篇/01 | 角色转换:程序员做项目管理的三大误区.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92 lines
12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01 | 角色转换:程序员做项目管理的三大误区"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f5/67/f56062c26ec55138580f9f403a342d67.mp3"></audio>
你好我是雷蓓蓓今天是专栏的第1讲主题是从程序员到项目管理的角色转换。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跟你聊一聊在这条赛道切换之路上容易进入的三个误区。
在成为一名专业的项目经理之前,我曾做过四年的“程序媛”。在那时的我看来,程序员是个很有意思的职业,一个人敲代码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觉得有很多乐趣。我喜欢用代码尝试各种效果,折腾新的技术和语言,从图书馆背回来厚厚的《设计模式》,一边学,一边在我的项目上应用实践。
那时的我,不怎么需要跟人交流,一天到晚对着屏幕,只要跟我的代码在一起,就觉得自己可以上天入地,玩得不亦乐乎,真当是“代码在我手,天地任我游”!
尽管当一个很牛的程序员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是我却很早就意识到,做技术大概不是我一生的饭碗和追求。当我开始成为这个岗位上的“熟练工”之后,我发现自己开始有了更多的渴望。
直到有一天,摆在我面前的路,出现了新的转折。那时,组织中成立了新的项目管理部,于是,我通过内部转岗,顺利地成为了第一名全职的项目经理。从此,项目管理的世界向我敞开大门,带领我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轨道。
美国电影中经常有句话说Great power mean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强责任就越大。项目管理这个岗位让我从管好自己的事到开始操心别人的事责任范围一下子扩展开来。这种责任范围的扩大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全局分析能力、统筹规划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但由于并非天生适合跟人打交道刚开始时我丝毫体会不到什么power反倒经常感觉有劲儿使不出来被新的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对想要从程序员转做项目管理的同学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体谅。
结合我的经历,我把这个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大误区:
## 误区1凡事恨不得事必躬亲
当我做程序员时,我的工作是高度可控的,我可以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在做项目管理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产出全部依赖别人的工作,于是我会经常性地陷入一种抓狂的状态,着起急来,甚至会忍不住冲上去,替别人做好人家本该做好的事情。但是,后来我慢慢地意识到,对于团队长期的发展而言,这种行为的效率是最低的。可当时的我,跟自己直接去做相比,**想办法影响他人去把事情做好,要难得多**。
那么,如何影响他人去做好一件事呢?在不断地反思之后,我总结出了**成功施加影响的三个层次分别是让人知道要做Awareness、有动力做Desire和有能力做Ability**。
我曾经跟一位产品总监合作,他交待工作非常言简意赅,团队只知道最终输出的指令和结论,但完全不清楚背景,更不用说明白他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了。有一次,他的下属跟我说:“老大昨天晚上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马上把就要上线的活动停掉,不要再做了。”他非常困惑,因为团队已经投入了一个月的精力,马上就要见到成果了,但没等他问为什么,老大就直接把电话挂了。
这样的团队,听上去应该执行力不错,老大的指令都会被立马执行,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我发现他们完全谈不上有做事的动力,很多时候都只是照章办事,出了问题也不敢去问,结果往往导致执行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对照刚刚我们所讲的三个层次,这应该只是第一个层次。**单方面的工作交待和告知,停留在浅层次的信息传达上,只是让人知道要做,但并不足以让人产生动力,去促成有效的行动。**
事后我了解到,这位总监之所以着急叫停,是为了规避短期的政策风险。在我和他沟通之后,他主动找来这位下属,讲明了自己的意图。随后,他们一起制定了一种合理的策略,经过调整之后,这个活动还是如期上线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在把工作授权给别人时对于动力Desire的关注尤为重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现在做,获取理解及认同,激发团队的动力是项目经理成功授权工作的关键。**
在动力的基础上,你还要确保你所选择的人有相应的能力来做到这件事情。如果现阶段的团队都没有对应的能力,该怎么办呢?**项目成功关键路径上的核心能力缺失,是你作为项目管理人员,要当作最高优先级的风险管理的事项。**
从外部引入相应的人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去积极争取**短期借调、内部转岗**等。从长期来看,你还需要有意识地发现和投资那些团队中最有潜力的人,给他们安排相应的工作辅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等,帮助项目组成员发展相应能力,让事情真正落地。
以上,就是授权工作时,**成功施加影响的三个层次,从让人知道要做、到有动力做,再到有能力做**。
## 误区2追在别人屁股后面做监工
在我做项目管理的第一年,经常会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无奈。通常情况下,我会在心里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费尽心力地把大家往一处赶,但往往我赶得越是卖力,鸭子们就越是跑得到处都是。
其实,项目经理最该做的,不是每天逐个人逐条事项的监督,而是**要明确目标,建立机制,并让这个机制运转起来,最终在项目组形成一种良性的秩序。**
比如,项目经理要带大家一起开启动会,清晰愿景目标,定义阶段里程碑和完成标准,接着制定分段执行的计划,把事情的所有环节从头到尾捋顺了;项目经理要建立上下游协同的流程规则,明确各个角色在整个过程中的职责,获得大家的认同和共识;项目经理还要建立站会、周会等制度和模版,让进展和风险通过这些良好设计的信息渠道汇聚,借助规则和工具来达到监控的目的。
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把我的经验系统化、分步骤地传递给你。这里你需要记住的是,项目管理并非要让你成为监工,**要始终依靠流程和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当成熟的秩序在团队中形成之后,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的项目经理,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做愿景驱动、激励团队等更高层面的工作,真正做到变“赶”为“引”。
## 误区3拿着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
我曾经见过一位新官上任的项目经理,可能是因为终于得到施展的空间了,一上来就左突右攻,恨不得把十八般武艺全都套上去,结果激起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开站会也好,电子看板也罢,本来都是好工具,但是如果引入过程不当或时机不对,会让团队产生抵触心理,最终拿不到好的效果。
看到项目中的问题,哪里都很想修理一下,这种心情我非常能理解。但是,你要知道的是,每个项目的现有执行方式,都有它本身的背景和成因,不管现有方法是否先进,都是更加适应本土环境的。
在这个课程中,我会跟你分享很多新的方法和工具。但我担心的是,越是好学生,越有马上上手实践的冲动:“看到好的东西,我就想马上在自己的实践中尝试一下。”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我要提醒你,先不要急,你要与项目中的重要干系人加强沟通,理清前因后果,多想想自己的项目现阶段到底最需要什么,这对项目管理方法的成功推进至关重要。每个项目都有它独特的情境。你可以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 在你的项目组中,时间、成本、质量、范围这几个因素,到底哪个更重要?哪些是允许有一定调整空间的?
- 各个角色目前的痛点在哪儿?哪些是最先需要解决的?这些问题背后潜在的原因是什么?
- 团队对于这个痛点的改进是否有真实需要?需求的迫切程度如何?
- 你的老板或项目发起人对于项目管理以及你本人的定位是怎样的?关于这些问题与可能的改进,你是否与其沟通过并达成了一致?
- 如果你打算引入新方法或工具,更适合用怎样的路径进行,是自上而下地全面推广,还是自下而上地一步步优化呢?最有可能从哪个问题切入?
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从项目和团队当前的真实痛点出发,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回到刚刚说到的那位新官上任的项目经理,在我和他对照着以上这五个问题分析完之后,他终于明白了问题到底在哪儿。在他的项目中,时间绝对是第一要素,拖延一天交付都是直接损失。在这样的情景下,团队对变更的容忍度很低,最头疼的就是客户的需求变更又很频繁……实际上,变更的背后是对客户需求管理的失控,大家对这个痛点的改进要求非常迫切,项目发起人也很是头疼。
之前他看哪儿都是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在经过梳理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找准变更这个切入口,让大家看到切实的效果,其他的改进一步一步来。说干就干!他和发起人沟通了自己改善变更的思路和方法,很快就得到了认可,而通过这些有效的改进,团队对他的信任也与日俱增了。
## 总结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从程序员走向项目管理是从“左手习惯”到“右手习惯”的转变。其中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转变远比学会使用那些工具方法要有挑战得多。从管好自己的事到管好别人的事你需要有意识地避免3个误区。
第1个误区是凡事都要亲力亲为。遇到事情时你不要自己直接去做而是要想办法驱动他人去做好事情。在授权工作时有三个层次从让人知道要做到让人有动力做再到有能力做。你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现在做,获取理解及认同,激发团队的动力,同时为每个任务选择能力匹配的授权对象**。
第2个误区是追着别人做监工。做项目管理不是要你变成监工而是要你带领团队明确目标建立机制并让这个机制运转起来**要始终依靠流程和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
第3个误区是拿着锤子看哪里都是钉子。每个项目的现有执行方式都有它本身的背景和成因你要与项目中的重要干系人加强沟通理解前因后果**从项目和团队当前的真实痛点出发**,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如果你已经走上了项目管理之路,在开始系统学习之前,你最好整体梳理一下自己所在项目组的背景情况,这将会为你之后的学习和实践找到方向。
## 畅所欲言
现在请你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结合以上三个误区完成一个自检。了解自己的行为倾向并结合你的项目情境回答误区3中的五个问题。
你可以在留言区写下你的回答,我们一起讨论。同时,我也会在后续的课程中,尽可能结合你的项目情景来组织讲解,期望能为你带来最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