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黄勇的OKR实战笔记/OKR未来展望/32 | 积分制、游戏化,一种新型的团队管理和协同方式.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140 lines
12 KiB
Markdown
Raw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audio id="audio" title="32 | 积分制、游戏化,一种新型的团队管理和协同方式" controls="" preload="none"><source id="mp3"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audio/74/1c/7476619cc243b9337f451585fcf8051c.mp3"></audio>
你好,我是黄勇。在本专栏中,我讲述了许多 OKR 实践方面的内容今天我想跳出OKR 实践讲解的角度,和你聊聊我所期待的未来的工作模式。
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OKR 目标管理、积分管理、游戏化这三个方面将进行深度结合,将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人才激励手段,从而帮助企业识别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接下来,我将从一个典型的项目管理工作场景开始入手,讲述如何让这项工作变得更加有趣。
## 如何让项目管理变得更有趣?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项目管理可能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项目经理制定出项目计划,并进行工作拆解。
随后,项目成员开始交付各自的工作成果,项目经理需要在此过程中确保项目进度稳步前进,一旦发现项目进度有所滞后,项目经理将会提醒项目团队成员的进度进展,催促大家尽快完成任务。
可见,整个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还缺乏良好的参与感。正是因为参与感不强,将会直接影响贡献度,从而导致无法更加充分地进行项目价值产出。
我们在《[15 | 技术团队真的是“成本中心”吗?如何改变这一现状?](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12110)》一文中,讨论了如何使用 OKR 来管理项目目标,文中指出让团队在项目正式执行前,就需要知道做这个项目的意义。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大家更有激情地完成工作,带来明显参与感,还能对外充分地展现项目的价值。
对于软件开发类项目而言,一般包括以下六个基本步骤:
1. **需求立项:**确定业务需求,并正式决定要做这个项目。
1. **产品评审:**评审产品功能的设计方案,确保该方案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1. **项目启动:**制定项目计划,并正式启动该项目。
1. **项目上线:**交付项目成果,并宣布项目上线成功。
1. **项目总结:**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做出全面总结。
1. **项目复盘:**回顾项目全过程,并对项目目标做出评价。
那么如何将以上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式作业,变得更加有趣呢?在此我想提供一种创新思路,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和探讨。
在“需求立项”环节,由项目经理牵头,他先编写一份“**项目 OKR**”,将项目所能产出的价值描述清楚,并通过这份 OKR 来吸引项目成员的自愿加入。你也可以将此环节看成项目经理在寻找**“项目合伙人”**的过程,项目经理扮演了项目的 CEO 角色,他的责任最大,权力也最大,未来能够从项目中获得的利益也最大。
在项目初期,项目经理也需要将每一位项目成员的“责、权、利”三者,清晰地描述出来,形成一份**“项目股权表”**,每个人的利益权重根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切分。
更有趣的是,当需求立项完毕后,每位项目成员还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积分”。
不仅如此,后续完成项目评审、项目启动、项目上线、项目总结、项目复盘等环节,每位项目成员都会获得不同数量的积分。
此外,对于参加每日晨会、参加每周周会、按时提交代码、完成每日任务等事件上,还能获得额外积分。
可见,**积分贯穿了项目的所有重要环节,而且在一些关键性事件上也设置了积分项,让“做项目”变成“打游戏”,每位“玩家”在此过程中充分享受“打怪升级”的乐趣。**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b/ce/db5a9450a5227e3911b69f3b83b91ece.png" alt="">
就像这样,将 OKR 作为项目目标,并通过积分贯穿项目始终,我相信这类游戏化玩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这种新的合作方式会让项目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且有趣。
不仅如此,于大家言,积分还能使得激励更有效,进一步强化激励效果。
## 如何通过积分强化激励效果?
正如前文提到的“积分制项目管理”那样,这是获取积分的一种方式,除此以外,获取积分还有其他多种方式,比如课程培训、知识分享、团队协同、自由赞赏,等等。
要想将积分的玩法变得更有趣,我认为,你不妨增加一种称为**“赞币”**的虚拟货币概念,**每月发放固定数量的赞币,赞币数量由员工级别决定。**
此外,可将积分区分为“当前积分”和“累计积分”这两种,**当前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或福利,累计积分可以提升玩家级别。<strong>因此,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激励账户”</strong>,用于存放个人基本信息,以及赞币和积分。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1/68/d195c0c110f722c8de9a781cb5e25168.png" alt="">
那么,赞币和积分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
**每位玩家激励账户中的赞币可转化为他人的积分,**也就是说,**当你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赞赏时,可使用你的赞币,并将其转化为对方的积分。**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e/72/6ec18c94ac496b0348eee8ab3ffc3272.png" alt="">
那么,哪些场景下需要消耗自己的赞币去赞赏他人呢?
首先,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场景,当跨团队之间需要相互协同时,可以看到赞币和积分之间的转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42/79/422abb21c0603adfa121d975e04b4c79.png" alt="">
假如团队 A 中有位员工,他希望得到其他团队同事的帮助,因此他对外发布了一项任务,并将任务需求与赞币一同“悬赏”出来。此时,其他团队同事可领取任务并执行任务,当任务完成时,由任务发布方对任务进行验收,任务承接方将获取任务发布方所悬赏的赞币,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积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个赞币和积分转化的场景。在企业内部培训时,由讲师向学员传授专业技能,学员将自己的赞币赠送给讲师,并转化为讲师的积分。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6c/76/6c224f7316b970904cf98eb6579ab476.png" alt="">
为了确保培训内容对学员们有价值,讲师在开课之前,需将培训简介和大纲在团队内部加以宣传,此时可视为一个“课程众筹”过程。
比如,若该课程累计 100 个积分,则开始启动培训计划。随后,学员们用自己的赞币去报名课程,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讲师与学员交流互动。
最终,学员们可以对讲师所讲内容进行评价,授课完毕后,还可将此课程放入团队内部知识库,以供其他未参加现场培训的同事们通过赞币来购买并学习,这些积分收益都将进入讲师的激励账户中。
不仅企业内训可以获取积分,而且知识分享同样也可以获取积分。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cb/8b/cbab4896352fbe74a366dab83b896a8b.png" alt="">
当某位同事写了一篇文章,并将此文章发布到内部知识库时,其他同事作为读者可随时阅读此文章,并通过赞币来给作者点赞并创造积分,还能通过评论和转发给作者带来新的积分。
此外,同事之间还能通过“同事圈”这个平台来实现自由赞赏,在这里你可以对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进行鼓励。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f8/09/f84749944a332b1cfe60f0b897c29c09.png" alt="">
同事圈用户体验与微信朋友圈类似,这里不仅是大家相互赞赏的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同步和分享的场所,在这里进行线上互动,可拉近同事之间的关系,让彼此之间共事更有乐趣。
因此,我们可设计以下“积分模型”,实现赞币依次到积分、等级、权益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76/c2/765c451060533479e1ea9321471184c2.png" alt="">
**每个人可在“积分商城”中消费自己的“当前积分”,可用当前积分来兑换商品或福利,**比如iPhone、MacBook、带薪年假、迟到补卡等。
但是,所消费掉的当前积分会记录到“累计积分”中,该积分会不断累计,达到一定数量时,会让自己的“级别”不断提升,从而决定自己的“权益”,例如:级别为 8 级的员工,上班无需打卡;级别为 10 级的员工,允许在家办公。
就像这样,在工作中融入“游戏化”元素,从而让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游戏化”呢?它具备哪些特征呢?我们接下来就探讨这个问题。
## 什么是“游戏化”?
为何人们喜欢玩游戏?游戏到底有何“魔力”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玩家?总地来说,我认为“一款好玩的游戏”,通常都会具备以下四大特征:
1. **目标明确:**需要为游戏制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让玩家具备使命感。
1. **规则限制:**需要预先制定出相关游戏规则,才能让游戏可以顺利玩下去。
1. **及时反馈:**需要在各种关卡和事件中,给玩家带来及时反馈并持续激励。
1. **自愿参与:**需要为玩家设置参与方式和退出途径,充分尊重玩家的选择。
目标明确使游戏更具有使命感,规则限制使游戏更具有公平性,及时反馈使游戏更加有互动性,自愿参与则使得游戏更加有参与性。可见,要想设计出一款有吸引力的游戏,以上四大特征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希望将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那么“游戏化”必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工作变得游戏化,我们同样需要在工作中注入“游戏化”所具备的四大特征:
<img src="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resource/image/d3/e8/d3c3fd2e8704ebc0c2cc2de86b5ff7e8.png" alt="">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做的是将工作游戏化,而不是将工作变成游戏,工作的核心不能改变,需要改变的只是一种用户体验。**
我们需要做的是,使用 OKR 让目标变得明确,通过积分让工作过程变得更有规则,并及时产生激励效果,将各种工作场景加入“游戏化”体验,鼓励“玩家们”自愿参与,并通过积分数据来体现人才的价值,我认为这才是未来人才激励的有效方式。
## 总结
OKR 能够很好地管理你要实现的目标,积分能够带来持续性激励的效果,这一切都需要“游戏化”的体验来贯穿始终,将工作的趣味性变得更加强烈,让人才激励变得更加有效。以下三个结论与你分享:
1. **想让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游戏化将是一种重要手段。**
1. **游戏化需结合积分管理机制,将持续性地对人才进行长期激励,效果更佳。**
1. **理解游戏化四大特征,将有助于管理者设计出有利于团队协作的好游戏。**
优秀的管理者,不仅是激励大师,也是游戏设计师,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设计出适合人性的游戏,让工作过程变得充满乐趣,让人才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
## 思考时间
你认为还有哪些工作场景适合“游戏化”呢?留言区里也谈谈你的想法吧。
最后,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收获,请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