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ResourceRepost/极客时间专栏/SQL必知必会/第二章:SQL性能优化篇/26丨索引的使用原则:如何通过索引让SQL查询效率最大化?.md
louzefeng d3828a7aee mod
2024-07-11 05:50:32 +00:00

20 KiB
Raw Blame History

我之前讲了索引的使用和它的底层原理今天我来讲一讲索引的使用原则。既然我们的目标是提升SQL的查询效率那么该如何通过索引让效率最大化呢

今天的课程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 什么情况下使用索引?当我们进行数据表查询的时候,都有哪些特征需要我们创建索引?
  2. 索引不是万能的,索引设计的不合理可能会阻碍数据库和业务处理的性能。那么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创建索引?
  3. 创建了索引不一定代表一定用得上,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索引会失效。哪些情况下,索引会失效呢?又该如何避免这一情况?

创建索引有哪些规律?

创建索引有一定的规律。当这些规律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创建索引提升查询效率,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下可以创建索引:

1.字段的数值有唯一性的限制,比如用户名

索引本身可以起到约束的作用,比如唯一索引、主键索引都是可以起到唯一性约束的,因此在我们的数据表中,如果某个字段是唯一性的,就可以直接创建唯一性索引,或者主键索引。

2.频繁作为WHERE查询条件的字段尤其在数据表大的情况下

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某个字段在SQL查询的WHERE条件中经常被使用到那么就需要给这个字段创建索引了。创建普通索引就可以大幅提升数据查询的效率。

我之前列举了product_comment数据表这张数据表中一共有100万条数据假设我们想要查询user_id=785110的用户对商品的评论。

如果我们没有对user_id字段创建索引进行如下查询

SELECT comment_id, product_id, comment_text, comment_time, user_id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user_id = 785110

运行结果:


运行时间为0.699s你能看到查询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当我们对user_id字段创建索引之后运行时间为0.047s不到原来查询时间的1/10效率提升还是明显的。

3.需要经常GROUP BY和ORDER BY的列

索引就是让数据按照某种顺序进行存储或检索因此当我们使用GROUP BY对数据进行分组查询或者使用ORDER BY对数据进行排序的时候就需要对分组或者排序的字段进行索引。

比如我们按照user_id对商品评论数据进行分组显示不同的user_id和商品评论的数量显示100个即可。

如果我们不对user_id创建索引执行下面的SQL语句

SELECT user_id, count(*) as num FROM product_comment group by user_id limit 100

运行结果100条记录运行时间1.666s


如果我们对user_id创建索引再执行SQL语句

SELECT user_id, count(*) as num FROM product_comment group by user_id limit 100

运行结果100条记录运行时间0.042s


你能看到当对user_id创建索引后得到的结果中user_id字段的数值也是按照顺序展示的运行时间却不到原来时间的1/40效率提升很明显。

同样如果是ORDER BY也需要对字段创建索引。我们再来看下同时有GROUP BY和ORDER BY的情况。比如我们按照user_id进行评论分组同时按照评论时间降序的方式进行排序这时我们就需要同时进行GROUP BY和ORDER BY那么是不是需要单独创建user_id的索引和comment_time的索引呢

当我们对user_id和comment_time分别创建索引执行下面的SQL查询

SELECT user_id, count(*) as num FROM product_comment group by user_id order by comment_time desc limit 100

运行结果(运行时间>100s


实际上多个单列索引在多条件查询时只会生效一个索引MySQL会选择其中一个限制最严格的作为索引所以在多条件联合查询的时候最好创建联合索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联合索引(user_id, comment_time)再来看下查询的时间查询时间为0.775s,效率提升了很多。如果我们创建联合索引的顺序为(comment_time, user_id)呢运行时间为1.990s,同样比两个单列索引要快,但是会比顺序为(user_id, comment_time)的索引要慢一些。这是因为在进行SELECT查询的时候先进行GROUP BY再对数据进行ORDER BY的操作所以按照这个联合索引的顺序效率是最高的。


4.UPDATE、DELETE的WHERE条件列一般也需要创建索引

我们刚才说的是数据检索的情况。那么当我们对某条数据进行UPDATE或者DELETE操作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对WHERE的条件列创建索引呢

我们先看一下对数据进行UPDATE的情况。

如果我们想要把comment_text为462eed7ac6e791292a79对应的product_id修改为10002当我们没有对comment_text进行索引的时候执行SQL语句

UPDATE product_comment SET product_id = 10002 WHERE comment_text = '462eed7ac6e791292a79'

运行结果为Affected rows: 1运行时间为1.173s。

你能看到效率不高但如果我们对comment_text字段创建了索引然后再把刚才那条记录更新回product_id=10001执行SQL语句

UPDATE product_comment SET product_id = 10001 WHERE comment_text = '462eed7ac6e791292a79'

运行结果为Affected rows: 1运行时间仅为0.1110s。你能看到这个运行时间是之前的1/10效率有了大幅的提升。

如果我们对某条数据进行DELETE效率如何呢

比如我们想删除comment_text为462eed7ac6e791292a79的数据。当我们没有对comment_text字段进行索引的时候执行SQL语句

DELETE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comment_text = '462eed7ac6e791292a79'

运行结果为Affected rows: 1运行时间为1.027s,效率不高。

如果我们对comment_text创建了索引再来执行这条SQL语句运行时间为0.032s时间是原来的1/32效率有了大幅的提升。

你能看到对数据按照某个条件进行查询后再进行UPDATE或DELETE的操作如果对WHERE字段创建了索引就能大幅提升效率。原理是因为我们需要先根据WHERE条件列检索出来这条记录然后再对它进行更新或删除。如果进行更新的时候更新的字段是非索引字段提升的效率会更明显这是因为非索引字段更新不需要对索引进行维护。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平衡,如果索引太多了,在更新数据的时候,如果涉及到索引更新,就会造成负担。

5.DISTINCT字段需要创建索引

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某个字段进行去重使用DISTINCT那么对这个字段创建索引也会提升查询效率。

比如我们想要查询商品评论表中不同的user_id都有哪些如果我们没有对user_id创建索引执行SQL语句看看情况是怎样的。

SELECT DISTINCT(user_id) FROM `product_comment`

运行结果600637条记录运行时间2.283s


如果我们对user_id创建索引再执行SQL语句看看情况又是怎样的。

SELECT DISTINCT(user_id) FROM `product_comment`

运行结果600637条记录运行时间0.627s


你能看到SQL查询效率有了提升同时显示出来的user_id还是按照递增的顺序进行展示的。这是因为索引会对数据按照某种顺序进行排序所以在去重的时候也会快很多。

6.做多表JOIN连接操作时创建索引需要注意以下的原则

首先连接表的数量尽量不要超过3张因为每增加一张表就相当于增加了一次嵌套的循环数量级增长会非常快严重影响查询的效率。

其次对WHERE条件创建索引因为WHERE才是对数据条件的过滤。如果在数据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没有WHERE条件过滤是非常可怕的。

最后对用于连接的字段创建索引并且该字段在多张表中的类型必须一致。比如user_id在product_comment表和user表中都为int(11)类型而不能一个为int另一个为varchar类型。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只对user_id创建索引执行SQL语句

SELECT comment_id, comment_text, product_comment.user_id, user_name FROM product_comment JOIN user ON product_comment.user_id = user.user_id
WHERE comment_text = '462eed7ac6e791292a79'

运行结果1条数据运行时间0.810s


这里我们对comment_text创建索引再执行上面的SQL语句运行时间为0.046s。

如果我们不使用WHERE条件查询而是直接采用JOIN…ON…进行连接的话即使使用了各种优化手段总的运行时间也会很长>100s

什么时候不需要创建索引

我之前讲到过索引不是万能的,有一些情况是不需要创建索引的,这里再进行一下说明。

WHERE条件包括GROUP BY、ORDER BY里用不到的字段不需要创建索引索引的价值是快速定位如果起不到定位的字段通常是不需要创建索引的。举个例子

SELECT comment_id, product_id, comment_time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user_id = 41251

因为我们是按照user_id来进行检索的所以不需要对其他字段创建索引即使这些字段出现在SELECT字段中。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表记录太少比如少于1000个那么是不需要创建索引的。我之前讲过一个SQL查询的例子第23篇中的heros数据表查询的例子一共69个英雄不用索引也很快表记录太少是否创建索引对查询效率的影响并不大。

第三种情况是,字段中如果有大量重复数据,也不用创建索引,比如性别字段。不过我们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判断,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进行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一种情况是,频繁更新的字段不一定要创建索引。因为更新数据的时候,也需要更新索引,如果索引太多,在更新索引的时候也会造成负担,从而影响效率。

什么情况下索引失效

我们创建了索引,还要避免索引失效,你可以先思考下都有哪些情况会造成索引失效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索引失效的例子:

1.如果索引进行了表达式计算,则会失效

我们可以使用EXPLAIN关键字来查看MySQL中一条SQL语句的执行计划比如

EXPLAIN SELECT comment_id, user_id, comment_text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comment_id+1 = 900001

运行结果: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product_comment | NULL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996663 |   100.00 | Using where |
+----+-------------+-----------------+------------+------+---------------+------+---------+------+--------+----------+-------------+

你能看到如果对索引进行了表达式计算索引就失效了。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把索引字段的取值都取出来然后依次进行表达式的计算来进行条件判断因此采用的就是全表扫描的方式运行时间也会慢很多最终运行时间为2.538秒。

为了避免索引失效我们对SQL进行重写

SELECT comment_id, user_id, comment_text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comment_id = 900000

运行时间为0.039秒。

2.如果对索引使用函数,也会造成失效

比如我们想要对comment_text的前三位为abc的内容进行条件筛选这里我们来查看下执行计划

EXPLAIN SELECT comment_id, user_id, comment_text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SUBSTRING(comment_text, 1,3)='abc'

运行结果: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product_comment | NULL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996663 |   100.00 | Using where |
+----+-------------+-----------------+------------+------+---------------+------+---------+------+--------+----------+-------------+

你能看到对索引字段进行函数操作,造成了索引失效,这时可以进行查询重写:

SELECT comment_id, user_id, comment_text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comment_text LIKE 'abc%'

使用EXPLAIN对查询语句进行分析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product_comment | NULL       | range | comment_text  | comment_text | 767     | NULL |  213 |   100.00 | Using index condition |
+----+-------------+-----------------+------------+-------+---------------+--------------+---------+------+------+----------+-----------------------+

你能看到经过查询重写后,可以使用索引进行范围检索,从而提升查询效率。

3.在WHERE子句中如果在OR前的条件列进行了索引而在OR后的条件列没有进行索引那么索引会失效。

比如下面的SQL语句comment_id是主键而comment_text没有进行索引因为OR的含义就是两个只要满足一个即可因此只有一个条件列进行了索引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有条件列没有进行索引就会进行全表扫描因此索引的条件列也会失效

EXPLAIN SELECT comment_id, user_id, comment_text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comment_id = 900001 OR comment_text = '462eed7ac6e791292a79'

运行结果: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product_comment | NULL       | ALL  | PRIMARY       | NULL | NULL    | NULL | 996663 |    10.00 | Using where |
+----+-------------+-----------------+------------+------+---------------+------+---------+------+--------+----------+-------------+

如果我们把comment_text创建了索引会是怎样的呢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product_comment | NULL       | index_merge | PRIMARY,comment_text | PRIMARY,comment_text | 4,767   | NULL |    2 |   100.00 | Using union(PRIMARY,comment_text); Using where |
+----+-------------+-----------------+------------+-------------+----------------------+----------------------+---------+------+------+----------+------------------------------------------------+

你能看到这里使用到了index merge简单来说index merge就是对comment_id和comment_text分别进行了扫描然后将这两个结果集进行了合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全表扫描。

4.当我们使用LIKE进行模糊查询的时候前面不能是%

EXPLAIN SELECT comment_id, user_id, comment_text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comment_text LIKE '%abc'

运行结果: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product_comment | NULL       | ALL  | NULL          | NULL | NULL    | NULL | 996663 |    11.11 | Using where |
+----+-------------+-----------------+------------+------+---------------+------+---------+------+--------+----------+-------------+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一本字典按照字母顺序进行排序,我们会从首位开始进行匹配,而不会对中间位置进行匹配,否则索引就失效了。

5.索引列尽量设置为NOT NULL约束。

MySQL官方文档建议我们尽量将数据表的字段设置为NOT NULL约束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使用索引节省空间甚至加速SQL的运行。
判断索引列是否为NOT NULL往往需要走全表扫描因此我们最好在设计数据表的时候就将字段设置为NOT NULL约束比如你可以将INT类型的字段默认值设置为0。将字符类型的默认值设置为空字符串('')。

6.我们在使用联合索引的时候要注意最左原则

最左原则也就是需要从左到右的使用索引中的字段一条SQL语句可以只使用联合索引的一部分但是需要从最左侧开始否则就会失效。我在讲联合索引的时候举过索引失效的例子。

总结

今天我们对索引的使用原则进行了梳理使用好索引可以提升SQL查询的效率但同时 也要注意索引不是万能的。为了避免全表扫描,我们还需要注意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索引失效,这时就需要进行查询重写,让索引发挥作用。

实际工作中查询的需求多种多样创建的索引也会越来越多。这时还需要注意我们要尽可能扩展索引而不是新建索引因为索引数量过多需要维护的成本也会变大导致写效率变低。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查询使用率低的索引对于从未使用过的索引可以进行删除这样才能让索引在SQL查询中发挥最大价值。


针对product_comment数据表其中comment_time已经创建了普通索引。假设我想查询评论时间在2018年10月1日上午10点到2018年10月2日上午10点之间的评论SQL语句为

SELECT comment_id, comment_text, comment_time FROM product_comment WHERE DATE(comment_time) >= '2018-10-01 10:00:00' AND comment_time <= '2018-10-02 10:00:00'

你可以想一下这时候索引是否会失效,为什么?如果失效的话,要进行查询重写,应该怎样写?

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也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来交流。